领导的沟通协调作用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领导者通过协调人们的关系和活动,使组织成员步调一致向着共同目标前进的活动,被称为领导的沟通协调作用。
今天,就沟通与协调这个话题和大家作一次交流和探讨。
一、增强沟通协调的意识沟通协调是一个领导方法问题,也是一个决策程序问题,更是一个职责意识问题。
就是说,任何领导活动的组织实施,都需要沟通协调,都离不开沟通协调。
尤其作为我们基层这个结合部,工作任务繁重,诸多矛盾突出,无论靠实责任、推动工作,还是化解矛盾、解决问题,沟通协调至关重要,甚至决定着事业的成败。
(一)沟通协调是行政管理的重要法则著名的《世界财富》杂志,曾经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向世界五百强的部分高层主管提了一个问题:造成管理失误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结果,大多数高层主管是这么回答的:在管理中失误的最主要原因是缺乏沟通协调的技能。
国家行政学院曾对领导干部做过问卷调查,列了十种能力,其中包括:决策、用人、沟通协调等等,请他们回答:在这十种能力当中,最需要培训的是哪种能力?最后,排序第一的是沟通协调能力。
据有关资料调查分析,在行政管理中,70%的工作都是沟通协调;与此相反,凡在管理中出现的障碍,70%都是由于沟通不畅引起的。
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往往会出现这样一些现象:有时“好心好意办了错事”;有时办了好事,惹了烦恼;有时虽然满怀热情、踏实工作,但却难以得到领导的信任和同事的支持,甚至受委屈、遭冷落。
认真反思一下,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多数是由于没有及时进行沟通,或者缺少必要的协调程序,或者沟通协调不够及时到位。
同时,多年的实践也使我们认识到,一个领导班子如果出现不够团结、不够和谐的问题,大多都是由于沟通不够引起的;一位领导干部如果工作被动、没有起色,往往也是由于沟通不够导致的。
那么,什么是沟通协调?简单地说,沟通,就是人们运用一定手段或媒介传递信息、情感的过程;协调,就是通过协同和调整,达到思想和行动一致性;沟通协调,是管理者为了实现管理目标,运用正确的手段和方法,积极稳妥地处理各种矛盾关系,促使矛盾朝着目标方向转化的一种创造性活动。
沟通是协调的条件和手段,协调是沟通的目的和结果,二者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在座的同志都是领导干部,如果看轻沟通协调的重要意义,缺乏沟通协调的职责意识,忽视沟通协调的基本方法,必然影响工作进程,影响事业发展,影响班子团结,同时也影响自身形象。
因之,希望大家始终从领导工作的重要内涵和必然要求出发,领会其中之义,明白其中之理,自觉地、主动地、及时地做好各个方面的沟通协调工作。
(二)沟通协调的主要特征沟通与协调既是有所区别,更是不可分割的。
二者既有不同的侧重,更有共同的特征。
沟通协调是全方位的工作。
在我们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方方面面都需要沟通和协调。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要增进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作为领导干部,位置更加重要。
领导就是带领和引导大家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努力的过程。
“领导领导,由领到导,只领不导,问题不少”。
工作中,必须全方位地面对上级、同事、下属、群众等各种关系,进行充分的沟通协调。
对上级的沟通协调要尽职而不越位;对同事的沟通协调要配合而不设障;对下级的沟通协调要负责而不偏执;对群众的沟通协调要真诚而不冲动。
因之,从某种意义上讲,领导工作就是在更高层次上进行沟通协调,是更高水平的沟通协调。
沟通协调是经常性的工作。
社会在发展,形势在变化,沟通协调行为总是伴随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而存在。
行政领导工作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和希望,也面对着诸多的矛盾和纠纷。
这就需要通过有效的沟通协调,实现既定的目标任务。
实际上,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几乎事事需要沟通,天天都在协调。
重要决策、工作实施,需要沟通协调;任务分配、责任划分,需要沟通协调;会议筹备、文件起草,需要沟通协调;甚至一些事务性的“小事”,同样需要沟通协调。
因之,我们必须把沟通协调纳入日常视线,列入日常工作,经常化、一贯性地认真做好。
尤其在一个班子内,要大事小事多沟通,有事没事常来往,确保目标任务的一致性和工作落实的顺畅性。
沟通协调是前瞻性的工作。
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事前适时的沟通协调,是解决工作难题最有效的办法。
因之,领导干部作决策、办事情、处理问题,沟通协调工作必须先行一步。
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统一思想,减少阻力,获得支持,争取主动,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缺少沟通,或者事后的沟通,往往陷于被动。
被动则逆,主动则顺,希望大家切记这个已被许许多多事实验证了的宝贵的经验教训。
沟通协调是服务性的工作。
沟通协调行为的实质,是为实现特定目标提供服务;沟通协调行为的过程,就是为实现特定目标提供服务的过程。
领导干部开展的沟通协调工作,必须充分体现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的一致性。
一方面,是围绕政策的落实、决策的实施和领导的工作意图进行沟通协调,以使各方面步调一致,形成合力,推动工作前进;另一方面,是为基层服务,学会换位思考,跳出自我模式,进入他人心境。
以沟通协调的方式化解各种矛盾,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帮助基层解决各类实际困难和问题。
因此,我们进行沟通协调,必须站在服务的立场上,要有服务的态度,采取服务的方式,达到服务的目的。
(三)沟通协调的基本功能沟通协调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的重要基础,是提高行政效率的重要保证,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个人事业成败的重要关键。
因之,我们应当深刻地认识、并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地体现沟通协调的基本功能。
一是沟通协调有利于适应环境,促进发展。
现代社会,没有任何组织、任何个人可以超然独立于社会系统之外。
积极有效的沟通协调,是促使各类组织以及个人适应外部环境、获得发展的基本途径。
行政领导干部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协调处理本部门或本系统的工作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为促进事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比如,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协调,就可以最大限度争取政策、项目、资金支持;加强与兄弟部门的沟通协调,就可以增进相互理解,密切工作配合;加强同下级部门的沟通协调,就可以理顺工作关系,推动工作落实;加强同群众的沟通协调,就可以通晓民意,了解民愿,优化我们的服务,改善党群干群关系;加强同新闻媒体的沟通协调,就可以引导社会舆论,扩大社会影响,促进社会和谐。
二是沟通协调有利于统一思想,实现目标。
目标是一切管理活动的中心和方向。
任何组织和部门都因特定的目标而存在。
目标越明确,行为越有效。
根据管理学原理,任何组织系统都有两种对立的发展趋势:一种是由无序到有序的发展趋势,另一种是由有序到无序的发展趋势。
工作实践中,良好的沟通协调工作,可以促使领导班子成员、干部职工、相关部门单位及有关方面统一思想、统一步调、增强信心、坚定决心,从而使某一项工作由无序向有序发展,以达到实现总体目标的目的。
如在项目工作中,我们只有通过反复汇报、充分沟通、多方协调,才能得到支持,争得项目。
这是实实在在的利益,也是我们应当实实在在做好的工作。
三是沟通协调有利于消除内耗,增进团结。
气贵顺,人贵和。
常言道,理解才能和解。
及时的沟通,能有效传递信息,增进理解,发展友谊;及时的协调,能够减少摩擦,消除内耗,增强各方面特别是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的团结。
因此,团结出成绩,团结出干部,团结出凝聚力。
沟通协调是团结的前提,团结则是事业成败的关键。
四是沟通协调有利于改善形象,树立威信。
作为一个领导干部,看起来整天是在与人、与事打交道,实际上是在与矛盾和问题打交道。
群众对干部的看法有这么三句话:重视问题是官德,发现问题是责任,解决问题是政绩。
一个有权威的领导班子,不仅在于有明晰的发展思路,有良好的整体素质,而且在于通过沟通协调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
一名领导干部要有很强的影响力,不仅在于有强烈的履职为民意识,在于有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而且在于有善于沟通协调、推动工作的智慧和能力。
形象比金子贵,就是这个道理。
二、提高沟通协调的能力对于一个机关或一个单位来说,做好沟通协调工作,不仅有利于解决矛盾、统一思想,而且能够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对于一位领导干部而言,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既是履行领导职能、提高工作效率的需要,又是获得社会各界支持、赢得个人事业成功的保证。
第一,沟通协调需要提高把握大局的能力。
古人说:“自古不谋万事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讲的就是一个领导者必须要有大局观念,善于从大局出发,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如果凡事不以大局为重,只盯着局部利益、眼前利益,那么必定难以取得任何真正意义上的事业成功。
因此可以说,领导干部讲大局,既是政治素质,也是工作水平。
那么,什么是“大局”?就全市来说,践行科学发展观是大局,维护社会稳定是大局,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是大局。
对领导干部来说,千方百计促进本部门、本行业、本系统工作发展是大局,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大局。
这就必须做到,熟悉全局情况,通晓全局发展,明确全局特点,符合全局需要。
这样,才能在协调落实各项工作中胸有成竹。
第二,沟通协调需要提高准确判断的能力。
领导干部要立足于现实,运用辩证分析的方法,判断事物发展的趋向,分析问题的利弊得失。
反过来,准确的判断需要充分的沟通。
这方面的工作做好了,既能敏锐地把握新趋势和新特点,又能因时、因地、因事制宜地创造性地制定相应的工作策略,探索出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我们一直强调:发展的速度,在一定程度上,在于思想解放的程度。
解放思想,实际上是寻求主观和客观的最佳结合。
从某种意义上说,解放思想不是单纯的认识问题,而是鲜活生动的实践问题。
实践需要引导,引导需要判断,判断需要沟通。
这是检验领导水平的重要标尺,也是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途径。
第三,沟通协调需要提高超前谋划的能力。
沟通协调,首先需要调查研究。
凡是需要协调解决的矛盾,一般都是比较复杂的问题,必须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弄清矛盾主次、是非曲直。
然后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确定协调的基本框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只有做到凡事想在前、谋在先,想得细、谋得远,就能做到沟通易、协调顺,站得住、立得稳。
第四,沟通协调需要提高灵活应变的能力。
古人说:治国无万古不变之法。
领导干部要善于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前进步伐。
沟通协调是一个双向互动的反馈和理解过程,有效的沟通协调,目的在于各方达成共识,途径则在于准确地理解信息。
领导者与下级能力上距离要大,但不是越大越好;心理距离要小,但不是越小越好。
因此,沟通的要诀就是:传递信息,交流情感,影响态度,引起行为。
好象与人同行,不要走得太快,不要离得太近,要给别人留一些进退的空间,从而达到坚持目标、解决问题的初衷。
第五,沟通协调需要提高务实创新的能力。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
在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不学习,不提高,马虎应付,难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