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花园小学“爱鸟周”活动方案二00九年四月一、活动目的:鸟是人类的朋友,也深为青少年喜爱。
通过丰富多彩的爱鸟活动,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鸟类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思想、陶冶情操。
结合爱鸟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帮助队员们学习关于鸟类的常识。
了解鸟类的生活习性,产生对鸟类的喜爱,增强保护鸟类的意识,深入开展生态与环保实践活动。
二、活动时间:2009年4月26日——5月7日三、活动地点:学校、社区、家庭四、具体活动安排:1、4月26日清晨,在校园操场举行“小鸟,我们的好朋友”主题升旗仪式暨爱鸟周活动启动仪式。
宣布一周的具体活动内容,征集爱鸟的征文、绘画作品。
2、4月27日——4月29日,由科学教师与10名学生组成的“小小宣讲团”深入到各班,进行每班20分钟鸟类常识、护鸟知识的讲解。
3、4月30日,利用上午第四节课的时间进行“我和小鸟交朋友”主题队会,评选出各班级的优秀征文、绘画作品参加学校的统一评选。
4、鸟类知识讲座:请科学教师介绍有关鸟类资源的知识,增长学生鸟类知识。
5、让学生利用周六周日的时间组成雏鹰假日小队可以长期开展以下活动:喂养野鸟:在冬季野鸟觅食困难,可组织学生开展喂养野鸟活动。
方法:在树枝上挂一块木板,将饲料放在木板上,供野鸟啄食,饲料应选本地鸟类喜欢吃的品种。
6、观鸟一日游。
(与学校春游活动结合进行)活动前的准备工作:①选择观鸟地点:教师应选择鸟类较丰富、交通较便利的地区作为活动的地点;②组织学生熟悉本地鸟类标本:在野外观察前,组织学生熟悉本地鸟类的品种、形体特征、生活习惯、鸣叫等,以便于学生野外鉴别;③注意事项:在野外要求尽量穿颜色与环境相似的服装,如灰色、蓝色、绿色等,严禁穿红色、黄色、白色等高亮度的服装,以避免惊吓鸟类。
在观鸟过程中,应保持安静,不伤害鸟类。
观察的内容:①识别当地鸟的种类;②观察不同鸟类的栖息姿态、飞翔动作、飞行高度等;③观察各种鸟类的捕食情况:食物种类、数量等;活动措施:1、“小小宣讲团”提前一周培训。
2、星期五上交作品,周一公布评选结果。
附件一:“小小宣讲团”宣讲稿我国人民自古就有保护鸟类的优良传统,在唐、宋、元、明、清时代的有关文献中,都记载着,在繁殖期间禁止捕猎鸟兽和拾拣鸟卵的禁令。
解放后,党和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制度和法令,近期又制定了“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管理条例”,保护动物从法律上得到了保证。
但是,要使广大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从内心里自觉地保护和爱护鸟类,仍需进行广泛宣传和教育。
要使群众了解到,乱捕滥杀,甚至无知地猎取珍稀动物而食的行为,是可耻的犯罪。
伴随着各地爱鸟活动的逐渐普及和深入,自觉地保护鸟类资源会更深得人心,使“人海都市”的担心成为过去,让“ 鸟语花香”的现实尽快到来。
鸟类是地球生物圈的一部分,是大自然的宝贵资源。
鸟类与人类的关系是休戚相关,唇齿相依的。
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鸟类资源,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为科研教育提供依据,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共有鸟类1200余种,并且不少是珍稀、特有鸟类,是世界上鸟类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人类的起源、发展与文明,与森林紧密相连,而鸟类与森林关系极为密切。
生活在绿色林海中的鸟类,是森林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环。
这些小精灵对于“森林医生”、“森林卫士”的称号是当之无愧的。
据报道,1只灰喜鹊一年能消灭15000条松毛虫,1对灰喜鹊可保护20亩松林免遭虫害。
1对绯椋鸟在营巢育雏期每月能消灭蝗虫10800克。
1只斑啄木鸟一年能消灭300条青杨枝天牛幼虫。
在1000亩人工林内,只要有2对啄木鸟就可控制蛀干害虫发生。
鸟类还是科研工作者重要的科研对象,对它的研究涉猎到遗传、生理、仿生等多个学科。
在军事、航空、医疗卫生、国防安全等诸多领域给人类许多有益启示。
人们从鸟类的飞翔中获得灵感,制造了飞机;仿效啄木鸟头颅,生产了头盔;利用鸽眼视椎细胞原理,仿制了警戒雷达等。
而信鸽在战争中的作用更是人人皆知,家喻户晓。
1870年,巴黎围攻战期间,有千万封书信,是通过鸽子送到了被围困的巴黎人的手中。
第一、二次世界大战,信鸽都参加了战斗,并立下了卓著战功。
现美国通讯兵博物馆和国家博物馆都陈列有“鸽子英雄”标本。
发达国家每年投入大量资金专门研究鸟类等野生动物,其收益远远超过投资额。
鸟类是人类的朋友,保护鸟类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为了教育国民树立保护鸟类的思想,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自己的国鸟。
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鸟类认识的不断提高,在保护和开发鸟类资源方面,同其它国家一样,做了大量工作,保护野生动物的法律、法规不断健全,各省、市、自治区纷纷增划候鸟自然保护区,在鸟类迁徙期开展“爱鸟月”活动等,为鸟类创造更多、更好的生活环境和条件,达到人鸟两情相悦,和谐共处,协调发展。
附件二:鸟类知识讲座稿1、鸟类的益处鸟类对人类的好处鸟的益处相当大,一只大山雀1天可捕食害虫200多条;1只喜鹊1年消灭松毛虫15000条;1对杜鹃1天可吃掉柳毒蛾幼虫180条;1只啄木鸟1天消灭蛀干害虫300多条;1只燕子1个夏天可吞食蚊、蝇等害虫100多万只;1只猫头鹰1年可捕食老鼠1000多只,相当于保住了1000公斤粮食;1只土燕子在育雏期,每月能消灭蝗虫16000只。
鸟儿对人类有这么多好处,难道我们不应该把它当朋友吗?鸟语同音乐一样作为一种信息,能调节人的神经系统的功能,使人的紧张情绪松弛,从而使人产生轻松感,有些鸟语还有防病健身作用。
因此,集中精力听听鸟啼就能使疲劳的大脑得以休息,并能驱散肉体的疲劳,忘掉精神上的痛苦,增加思想上的快乐,形成开朗的性格。
凝视鸟的动作,还能使人的注意力集中,使人的精神逐步条理化,不仅对预防青少年近视眼、提高视力有利,而且有助于培养青少年动中求静的习惯,使他们干事专心,还可以直接对多种疾病的治疗起辅助作用。
鸟对人的生产、生活的益处则更大。
一对啄木鸟,可以保护10多亩森林不受害虫侵袭。
一只杜鹃,每天可消灭100多条松毛虫。
一只燕子,在一个夏季可捕食100多万只苍蝇、蚊子和蚜虫。
一只猫头鹰一夜间可吃掉4~5只老鼠,捕鼠本领不亚于家猫,由此每年可减少粮食损失1000多千克。
喜鹊、乌鸦的食物有60%以上也是害虫,有昆虫学家在解剖500只飞鸟后发现,其胃中有昆虫和虫体碎片的占93%之多。
我国长白山的原始森林至今完好无损,没有哪个角落被虫子毁掉或病虫害泛滥的情况,正是啄木鸟、茶腹、旋木雀、三宝鸟、北红尾鸲、黄鹏、鸫鸟、莺、鹃等"森林卫士"的功劳。
鸟类是人的伙伴,假设我们周围没有鸟,那么就会出现害虫猖獗、鼠害蔓延。
生态平衡的破坏将导致农业减产、疾病传播,直接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许多鸟还会准确地预报天气,成为不需要报酬的小气象站。
晴天的早晨,麻雀跳跃欢叫,预示天气继续晴好。
夏天日出或黄昏时,猫头鹰叫声低沉似泣,预示天将下雨。
斑鸠伸着脖子,发出声音嘶哑的叫声,预示着雨天。
许多老农至今还凭着这种经验安排农事活动,且十拿九稳。
鸟的羽毛颜色艳丽,体态活泼多姿,在树林间飞舞,在高空中鸣叫,使我们周围的环境优美多彩,生机勃勃。
鸟的大多数种类是消灭害虫、老鼠的能手,是树木的“医生”,农民的“助手”。
在科学研究中,鸟还有很多用处。
如:人们根据鸟的飞行原理发明了飞机;鸟还可以为研究空气污染等提供可贵的资料。
我们小朋友都应该保护益鸟。
很多鸟类是植物花粉和种子的传播者,在热带地区这点尤为显著。
据统计,在澳洲地区专以花蜜为食的鸟类就有80多种,其中见于我国南方的有食蜂鸟、太阳鸟、绣眼鸟和鹦鹉等。
他们穿飞于花丛之间,在啄吸花蜜时就能起到传播花粉的作用。
以植物种子为食的鸟类,特别是北方普遍分布的松鸦和星鸦等,对于许多树种的扩散有贡献,是自然界的“植物造林”能手。
例如,星鸦嗜食橡树种子,而且秋天具有储藏橡子的习性,常常收集数一百计的橡子,储藏在远处不同的角落,但却常常遗忘,这些被散布的橡子是橡树扩展的一个原因。
2、绝妙的艺术珍品——鸟卵我们都见过鸡蛋和鸭蛋,鸡蛋的色泽有黄红色的,也有白色的,而鸭蛋却是青白色的,它们是最普通的鸟卵。
世界上有近九千种鸟类,它们的卵大小不一,颜色各异,形状不同,千变万化。
绿的形如翡翠,蓝的恰似宝石,白的好象玉石,红的如同玛瑙。
卵壳表面的斑驳点块,就跟镶嵌在上面的五颜六色珍珠一样,闪闪发光,耀眼夺目。
它是大自然赐给人类的绝妙的艺术珍品。
鸿雁的卵壳黄中透红;白鹭的卵壳为翠绿色,短翅树莺的卵壳是红宝石色,喜鹊和乌鸦的卵壳呈美丽的天蓝色;鹌鹑的卵壳褐色且带有深褐斑块;夜鹰的卵壳上有如大理石般的云纹……,形形色色,不胜枚举。
就形状而言,除最普通的椭圆形外,还有锥形、钝椭圆形、球形等等。
世界上最大的鸟卵,莫过于前不久已经绝灭了的象鸟卵。
象鸟是类似鸵鸟的一种大型鸟类,它的卵是普通鸡蛋的148倍,大致相当6个鸵鸟卵那么大,而一个鸵鸟卵重,大约是1.5公斤,那么也就是说,一个象鸟卵重9公斤,难怪那时非洲的土著居民用象鸟卵贮藏甜酒,这个容器可藏9升多呢!世界上最小的卵,要算产在南美洲的蜂鸟了,它的卵重仅0.5 克,相当于一颗绿豆大小,30000个蜂鸟卵才相等一个象鸟卵。
同是鸟卵而相差如此之悬殊,实在令人惊叹!卵壳上为什么有这样许多不同的花纹和斑块呢?原来它们在巧妙地运用保护色来迷惑敌人,可免遭吞食的恶运。
比如林中草地营巢的鸟,它的卵色多为棕色,以适应泥土颜色;产在沙滩上的鹤类和鸥类卵,其颜色多为淡褐色,与沙地颜色很接近。
卵壳上的花纹图案,往往与筑巢材料有关,比如用干草为材编织而成的鸟巢,其卵常带有花纹;用树枝、泥土和羽毛作的巢,产在其内的卵常是纯色或带有斑点,这样通过树枝和树叶透进来的阳光,明暗相杂,正好与卵上的斑点和条纹相混淆,不易辨明鸟卵的确切位置,难得被发现。
可爱的小鸟们,为了保护自己和后代的安全,向它们的敌人施展着高超的“幻术”。
青少年朋友们,有机会大家可以去自然博物馆一观,当你饱览这些艺术珍品时,将会情不自禁地对鸟儿产生无比的爱,同时会憎恨那些肆意破坏鸟类资源的行为。
3、鸟巢的作用鸟巢有哪些作用呢?一般认为它首先能使鸟卵聚集在一起,让所有的鸟卵能同时被巢内的亲鸟所孵化。
鸟巢大多由植物纤维、兽毛和鸟羽等织成,有一定的保温作用,可以减缓由于孵卵亲鸟短期离开巢窝而使已孵热的卵变凉。
对于晚成鸟的雏鸟来说,在刚孵出的头几天,体温还不能保持恒定,很容易随着天气的变化而改变体温,因而需要亲鸟像孵卵时那样经常地暖着它们,而鸟巢就起着减缓热量散失的作用。
在暴风雨来临时,亲鸟伏在窝内,把两个翅膀和尾巴上的羽毛都伸展开,用自己的身体构成一个防雨的“伞”。
夏季,亲鸟伏在窝内,不时扇动翅膀,用喙把卵来回滚动,可以为鸟卵遮蔽太阳和降温。
可见,筑巢是鸟类繁殖的一个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