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工程专业认识实习报告

环境工程专业认识实习报告

环境工程专业认识实习报告7月2号,我们环境工程专业进行了环境工程专业认识实习,参观了北京自来水博物馆与高碑店污水处理厂,对给排水的工艺流程以及厂房的平面布置和工艺流程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拓宽了眼界,同时也了解到了环境工程专业的发展方向。

一,给水处理厂通过对自来水博物馆的参观,我了解了我国的自来水发展历史。

自来水博物馆的前身便是中国的第一个自来水厂,光绪年间,因京城多次起火而无水可救,慈溪太后便问及当时的军机大臣袁世凯如何应对,袁世凯答:“以自来水对”。

中国的给水工程便正式开始了。

博物馆内藏有当年发行的股票、存根,还有营业执照并记录着我国自来水发展历程中的每一个脚印,每一个发展,记述着几代供水人走过的昨天和今天,自来水绝非“自来”,而是源自于人们的智慧和艰辛努力。

博物馆也介绍了当今我国给水事业的发展。

给水处理厂是将原水进行处理以达到用水水质要求的工厂。

供应城市用水的给水处理厂,有时称为自来水厂或简称水厂。

在工业企业内部的,常称为给水站。

给水处理厂由泵房、化学剂投加设备、水处理构筑物、储存成品水的清水池以及化验室等建筑物所组成。

为了保证生产安全,控制运行指标和经济调度,水厂和给水站开始采用自动化装置和电脑控制。

北京市共有9家给水处理厂,它们承担了整个北京的给水任务,对北京市民来说,意义十分重大。

第三水厂改扩建工程-南水北调原水进京重要配套工程,是国内第一座同时具备地下水和地表水处理功能的现代化大型水厂,日供水能力为40万立方米,第二水厂作为第三水厂的北站水厂,日供水3万立方米。

第四水厂是新中国成立后,全国第一座自行设计,自行施工,全部使用国产设备的地下水水厂。

而第九水厂的建成对我国的自来水发展有着更深远的意义,它的设备集中了美,英,日等过的先进技术设备,使出厂水质指标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使北京城市供水由以地下水为主转向地下水和地表水混合供水的新格局。

给水的工艺流程包括以下几个部分:配水部分、混合部分(包括加药)、反应部分(包括絮凝)、沉淀部分、过滤部分、清水池(包括加氯)、泵站。

再加上部分的电气、自控部分。

其中,我国的净水过程采用活性炭吸附及臭氧消毒处理工艺,提高了出厂水水质。

并且利用西高东低的地势,大大节省了电能。

新增加的污泥处理工艺,突出了回收利用的优势。

这些进展使得我国有效的缓解了供水压力。

供水管网漏失检测系统也同时确保了供水管网的安全运行,减少了水的损失,节约了水资源。

当前,我国采用的是液氨-液氯消毒法,在吸扬井或水泵的进水处投加液氨,提高了管网水的合格率,达到我国的水质指标标准,让人们都能喝到健康水。

可见,给水事业对于我国的民生和发展极为重要。

二,污水处理厂高碑店污水处理厂:高碑店污水处理厂位于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乡境内,是目前我国最大的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为100万m3/d。

北京市每天产生污水 250 多万吨,近一半的污水在这里进行处理。

高碑店污水处理厂污水系统流域面积96km2,服务人口240万人。

汇集北京市南部地区的大部分生活污水、东郊工业区、使馆区和化工路的全部污水。

以上是高碑店污水处理厂的俯视图污水处理工艺流程是用于某种污水处理的工艺方法的组合。

其一般原则是:改革工艺,减少污染,回收利用,综合防治,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等。

常见的污水处理方法有:物理法:物理或机械的分离过程。

化学法:加入化学物质与污水中有害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转化过程。

物理化学法:物理化学的分离过程。

生物法:微生物在污水中对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的新陈代谢过程。

高碑店污水处理厂采用的工艺流程是:格栅间,总泵房,曝气沉砂池,初次沉淀池,曝气池,二次沉淀池,浓缩池,污泥消化池等,经过处理的水排入通惠河。

整个过程为通过粗格栅的原污水经过污水提升泵提升后,经过格删之后进入沉砂池,经过砂水分离的污水进入初次沉淀池。

初沉池的出水进入生物处理设备,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

生物处理设备的出水进入二次沉淀池,二沉池的出水经过消毒排放或者进入三级处理后的污泥一部分回流至初次沉淀池或者生物处理设备,一部分进入污泥浓缩池,之后进入污泥消化池,经过脱水和干燥设备后,污泥被最后利用。

污水处理厂的主体是各种处理构筑物。

其布置需结合厂址地形、地质条件以确定它们的位置。

并使构筑物避开劣质土壤。

布置应尽量紧凑,缩短管线,以节约用地,但也必须有一定间距并考虑到远期发展的可能性。

高碑店污水处理厂的构筑物正是基于以上原理建造,节约了面积,也达到了很好的污水处理效果,即达到了我国的污水排放标准。

它的建成为北京城市水环境的改善起到显著作用,通惠河生态恢复效果良好,成为了北京的一条景观河道。

三,大气处理工程大气污染处理的主要设备有电除尘器,袋式除尘器和火电厂烟气脱硫设备。

2004年全国烟尘,工业粉尘排放量分别比2000年降低了5%—10%。

我国的大气处理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这来源于设备的改进,处理工艺的改良和政策的监督。

大气污染处理工程工艺有很多种,包括:1、装煤、出焦地面除尘站系统2、侧导管焦炉装煤烟气治理系统3、烟气脱硫,4、挡风抑尘网下面主要介绍烟气脱硫的工艺1,石灰-石膏法烟气脱硫(1)工艺原理石灰-石膏法烟气脱硫工艺是采用石灰或石灰石浆液吸收烟气中的SO2,通过吸收和氧化两个阶段先生成亚硫酸钙,然后再将亚硫酸钙氧化成硫酸钙即石膏。

(2)工艺流程烟气进入冷却塔,在冷却塔内用水洗涤、降温至60℃左右、增湿并除去烟尘,然后进入二级串联吸收塔内,塔内用石灰浆液进行洗涤脱硫,经脱硫并除去雾沫净化的烟气,再经加热器升温至140℃左右,由烟囱排入大气。

冷却塔采用空塔,液气比为14L/m3,包括雾沫分离器在内的压力降约5065.4Pa。

为防止石膏在吸收塔内沉积,采用低密度的栅条填料塔和高液气比,同时在浆液内加入石膏“晶种”。

吸收SO2的浆液,用硫酸调整PH值至4-4.5后,在氧化塔内60-80℃下,用4.9×105Pa的压缩空气进行氧化。

自氧化塔出来单独尾气因含微量的SO2,需送入吸收塔内。

氧化后的浆液经增稠、脱水即得石膏。

滤液出去不溶性杂质后,送往石灰乳槽,洗液返至冷却塔。

生石灰在消石灰料浆调整槽内加水配成石灰浆料,用泵送入吸收塔。

2,钠钙双碱法脱硫工艺(1)工艺原理及流程钠碱双碱法脱硫工艺是用Na2CO3或NaOH溶液碱吸收烟气中SO2,然后用石灰石或石灰再生吸收液将SO2以亚硫酸钙或硫酸钙沉淀形式析出,经氧化后获得高纯度石膏,再生后的吸收液返回吸收系统循环使用。

其工艺流程见图4-5。

图4-5钠碱双碱法脱硫工艺流程图(2)系统优缺点优点:钠钙双碱法吸收剂采用钠碱,故吸收率较高,而且吸收系统内不生成沉淀物,没有结垢和堵塞问题。

缺点:由于氧化副反应生产的Na2SO4较难在生,需不断向系统补充Na2CO3或NaOH,使碱的消耗量增加;有Na2SO4存在,将降低石膏质量;钠耗是钠钙双碱法的一个重要指标,高钠耗量将显著增加运行成本。

总之,我国的大气污染防治是个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过程。

我国环保工作将重点抓好工业和生活面源污染、机动车污染、自然扬尘污染的综合防治,遏制大气污染恶化趋势,改善重点城市大气环境质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到2010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比“十五”期末削减10%。

四,垃圾填埋场1,基本现状中国垃圾处理起步较晚,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较低,曾出现垃圾包围城市的严重局面。

近年来,中国环境卫生行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使城镇垃圾处理水平提高,垃圾包围城市的现象有所缓解。

2,垃圾填埋处理工艺流程1)分捡;2)垃圾进入输送机,先把可以利用的废纸和废塑清理出;3)通过电磁装置将金属废品分离出去;4)垃圾进入以大小进行分类的分类机;5)对发酵后的有机垃圾进行烘干杀菌处理,接着恒温冷却,然后用研磨机进行研磨,最后进行有机肥料的成型、包装销售;6)另一部分经破碎处理的垃圾用研磨机进行研磨,然后掺入粘土,用于制造空心砖。

3, 垃圾处理技术的应用治理城镇垃圾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垃圾的收集、运输、转运、处理及资源利用等环节。

长期以来,中国大部分城市都是采用露天堆放、自然填沟和填坑等方式处理。

只能达到一般性厌氧处理。

但近几年,填埋场的建设日趋完善,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垃圾填埋场相继建成,同时,填埋场所产沼气的回收和利用技术也得到了发展。

目前填埋方式仍为中国最主要的城镇填埋垃圾无害化处理方式。

4,城市生活垃圾污染防治垃圾处理是通过收运、分选、破碎、压缩、焚烧、储存等操作过程对垃圾进行物理、化学、物化和生化的处理,使之稳定化、无害化、减量化,并改变共性状、外观和形态.以便于最后作填埋处置,或回收利用达到资源化。

通过这次专业认识实习,我了解了环境污染防治、环境决策与管理的基本情况以及环境工程的理论、技术及工艺,获得了有关污染治理工程的初步的感性知识,提高了在专业中调查研究、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并且通过这次实习,加强了与同学之间的沟通,并通过向专业人士的请教,了解到了环境工程最前沿的技术和应用。

这次专业认识实习令我受益匪浅,希望学校能给我们更多的机会和时间来参与类似的实习,并拓宽实习的范围,比如参观环境监测站及大气污染防治中心等以让我们更好的了解环境工程的具体应用,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为未来的继续深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