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白血病人的特征是什么

白血病人的特征是什么

白血病人的特征是什么
文章目录*一、白血病人的特征是什么1. 白血病人的特征是什么2. 白血病做哪些检查确诊3. 白血病是如何引起的*二、白血病有哪些危害*三、如何预防白血病
白血病人的特征是什么
1、白血病人的特征是什么起病突然白血病起病多急骤,病程短暂,尤以儿童和青年为多。

发热急性白血病的首发症状多为发热,可表现为弛张热、稽留热、间歇热或不规则热,体温在37.5~40℃或更高。

时有冷感,但不寒战。

出血是白血病的常见症状。

出血部位可遍及全身,尤以鼻腔、口腔、牙龈、皮下、眼底常见,也可有颅内、内耳及内脏出血。

贫血早期即可发生贫血,表现为面色白、头晕、心悸等。

肝脾肿大有50%的白血病病人会出现肝脾肿大,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肝脾肿大最为显着。

淋巴结全身广泛的淋巴结肿大,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为多见,但急淋不如慢淋显着。

浅表淋巴结在颈、颌下、腋下、腹股沟等处,深部淋巴结在纵隔及内脏附近。

肿大的淋巴结一般质地软或中等硬度,表面光滑无压痛、无粘连。

2、白血病做哪些检查确诊 2.1、血象
大多数患者白细胞数增多,疾病晚期增多更显着。

最高者可超过100×10^9/L,称为高白细胞性白血病。

也有不少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在正常水平或减少,低者可1.0×10^9/L,称为白细胞不增多性白血病。

2.2、骨髓象
骨髓象是急性白血病确诊的依据。

典型的骨髓象表现为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或极度活跃,某系列原始或幼稚细胞占有核细胞的30%~99%,伴有形态学异常或核、质发育不平衡,表现为“核多质少”或“核幼质老”等现象。

2.3、细胞化学
主要用于协助形态学鉴别各类白血病。

糖原染色(PAS)除可用于鉴别上述三种细胞外,尚可用于鉴别急性红白血病(M6型)与巨幼细胞贫血,前者往往呈强阳性反应,后者反应不明显。

2.4、免疫学检查
正常白细胞表面有大量的蛋白抗原,不同系列、不同发育阶段的血细胞表达相应的分化抗原,不同分化阶段起源的白血病细胞表面保留有相应的分化抗原。

3、白血病是如何引起的 3.1、病毒
多年研究早已证明属于RNA病毒的逆转录病毒可以引起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

其他病毒与白血病的关系也引起关注。

3.2、遗传素质
白血病不属于遗传性疾病,但在家族中却可以有多发性恶性肿瘤的情况;少数患儿可能患有其他遗传性疾病,如21-三体综合征、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症、先天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伴有多发畸形、先天性远端毛细血管扩张性红斑症以及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等,这些疾病患儿的白血病发病率比一般小儿明显增高。

3.3、放射因素
电离辐射有致白血病作用,其作用与放射剂量大小及辐射部位有关。

一次较大剂量(1-9Gy)或多次小剂量均有致白血病作用。

在曾经放射治疗胸腺肥大的小儿中,白血病的发生率比正常小儿高10倍。

3.4、化学因素
苯及其衍生物、氯霉素、保泰松、乙双吗啉、烷化剂和细胞毒药物等均可诱发白血病。

乳腺癌、卵巢癌和肺癌化疗后也易发生继发性白血病。

近年来有不少报道指室内装修和家具、玩具污染是城市儿童白血病发病率上升的一大诱因。

白血病有哪些危害1、出血:急性白血病病人因为白血病细胞的恶性增生,血小板有显着的下降,很容易造成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系出血,特别是颅内出血,所以要知道引发急性白血病的原因,做好相应的预防工作,例如输注浓缩血小板。

2、肺部疾患:因为急性白血病病人正常成熟的中性粒细胞变少,免疫功能下降,往往造成肺部感染。

除此之外,白血病细胞、浸润能阻碍肺部小管、支气管从而出现呼吸困难、呼吸窘迫综合征,胸片可以看到毛玻璃状或者是粟粒网状,当成肺部放射的试
验性治疗。

3、电解质失衡:白积压病治疗过程里,往往由于急性白血病细胞破坏太多或者是由于化疗药物性肾损害等等的因素出现排
钾特别多的情况。

又由于化疗造成急性白血病患者食欲下降,消化系统功能不正常,纳入量不够造成低血钾。

或者是由于白血病细胞破坏让磷释放的特别多,造成低钙等等。

如何预防白血病1、远离电离辐射
尽可能避免接触放射线,包括频繁的X-线诊断和放射治疗。

避免接触苯、甲醛及其衍生物,如使用含超标苯、甲醛浓度的家庭装修材料,农药、汽油、油漆等。

2、远离化学药物
尽量避免使用化学药。

另外还要注意增强体质,合理膳食,
防止病毒感染,减少白血病发生。

俗话说“病从口入”,我们每天都要进食以维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特别是一日三餐,为了防
止食入污染的蔬菜、水果。

3、保持一种好的心情
压力大或精神紧张等也会损伤免疫功能,从而降低对白血病细胞的免疫监视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