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其选择

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其选择

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其选择—以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为例摘要本文从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入手,旨在分析和研究各种外部和内部因素对海尔集团股利政策的重要影响,主要包括限制性条件因素、公司自身情况因素、股东因素、外部环境影响因素等等。

并阐述股利政策的四种类型,比较不同股利政策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分析研究在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的每个生命周期中应该如何依据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选择合理适度的股利政策,以此来权衡利弊达到各方利益的均衡,使企业的收益和分配合理规范化,最终实现青岛海尔的终极目标:企业价值最大化。

关键词股利政策;影响因素;选择目录第1章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2章股利政策理论概述第3章影响股利政策的各种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3.1 限制性条件3.2 公司自身的情况 3.3 股东因素3.4 外部环境的影响第4章公司股利政策的选择4.1 四种股利政策类型论述 4.2 各种股利政策在理论依据、目的、优缺点等方面的比较第 5 章生命周期在各阶段应该如何选择股利政策5.1 投产阶段5.2 高速增长阶段5.3 稳定增长阶段5.4 成熟阶段5.5 衰退阶段第6 章青岛海尔股利政策影响因素及其选择的案例分析第7 章总结及建议1 绪论1.1 研究背景及意义股份有限公司最敏感的问题莫过于股利政策的选择和制定,如何选择和制定一个适合公司发展的股利政策一直是公司财务决策的核心内容。

随着2010 年全球经济的稳固增长,我国经济已经踏上了缓慢而温和的复苏之路,并且伴随着股权分置问题在上市公司中的解决,上市公司的市场价值直接体现在公司的股票价格上。

但是,目前我国很多上市公司在股利政策的选择方面还存在短期性,而忽视了公司的长远发展,从而导致股利政策缺乏稳定性、多变的股利支付形和股利支付率或高或低、股利收益率较低等问题,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是上市公司对于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方面还考虑的不够全面,没有将公司的客观情况与各种影响因素相联系。

因此,在我国特定的制度背景下,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和选择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影响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选择有诸多因素,诸如股东因素、限制性条件、偿债能力、盈余稳定性等,这些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但由于我国上市公司还存在选择股利政策的短期性等问题,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探讨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显得尤为必要。

对我国上市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的分析和研究不仅有利于公司股权结构的稳定和公司树立良好的形象,为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和公司持续稳定发展奠定基础,而且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公司的股权结构和提高公司市场价值。

对于股利政策的选择,没有一种股利政策能够适应所有的公司,因为每一种股利政策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环境,如果公司选择了不适度的股利政策,公司的股价会受之影响。

若支付较高的股利,公司的股票价格因此而上升,各股东获得满意的收益,但是公司的资本成本会因此而增加,公司的收益受到影响。

若支付较低的股利,公司股票价格下降,留存利润变多,公司的信誉受损。

所以为了使上市公司的收益和分配合理化,为了保护公司本身、股东和债权人的实际利益,公司在选择和制定股利政策时,应该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全方面的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因为公司只有在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以及对各种股利政策类型的比较分析,才能选择出最适合公司未来发展的股利政策。

2 股利政策理论概述2.1 股利政策无关理论股利无关论也称为MM 理论,是传统股利政策理论的一种,其主要观点是股利政策与公司的股票价格和公司的价值无关,公司股票的价格只受公司的获利能力和风险约束。

这种观点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公司股利支付率的大小对公司的价值没有影响,公司的价值由投资者的获利能力决定。

二是公司的股东认为公司股利的分配对自己没有很大的影响,当公司支付较少的股利时,股东可以出售现有的股票换取现金;当公司支付较高的股利时,股东可以用现金买入更多的股票从而扩大投资。

这种理论成立的前提是公司没有任何的筹资费用和个人所得税,同时也不存在任何大的市场竞争。

2.2 股利相关论2.2.1 在手之鸟理论在手之鸟理论是戈登依据投资者的心理偏好所提出的,投资者认为“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

因为所有的投资者都畏惧风险,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风险也会一步步的增大,资本利得与实际的股利支付相比前者的不确定性风险跟多更大,一元的现金比一元的资本增值更加重要,所以投资者宁愿得到较少的股利也与原意承担风险获得跟多的资本利得。

依据这样的心理,在手之鸟理论认为股东的实际财富会随着股利支付数额的提高而提高。

2.2.2 信号传递理论该种理论认为,在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公司可以通过当前的股利政策向市场传递公司的获利情况,当预期的获利能力强时,公司的股利支付水平高从而吸引更多的潜在投资者。

2.2.3 所得税差异理论该种理论认为公司应该采用低股利政策,因为纳税时间存在一定的差异税率也存在差异,从而资本利得取得的收入比公司的股利支付取得收入实现的收益更多。

2.2.4 代理理论该种理论认为股利政策可以协调管理者与大小股东之间的代理关系。

支付较多的现金股利不仅可以约束管理者进行不必要的投资和不必要的过度消费,保障股东的切实利益而且可以减少公司的内部融资,使公司不得不进行外部的融资受到资本市场的监督,从而减少代理成本。

3 影响股利政策的各种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3.1 限制性条件3.1.1 法律性限制为了维护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实际经济利益,上市公司在年末进行股利分配时要遵循我国法律的限制。

我国的法律法规在资本积累、净利润分配顺序、偿债能力、股权平等、资本保全等方面都做出了限制,具体表现在:①公司股利的派发不能用公司的资本公积和募集的股票资本发放,只能用公司当期的利润或者过去积累的留存利润发放,不得因为股利的发放而引起资本的减少。

②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降低公司面临的风险,法律规定公司必须在按税后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再按5-10的比例提取法定公益金和任意盈余公积,直到提取的公益金总额大于公司注册资本的50时才可以不再提取。

③公司的当期利润首先应该用于以前年度的亏损,将剩余的净利润用于股利的分配。

④公司分配股利的前提是必须具有很强的偿债能力并且能够足额偿还企业的债务。

⑤各大小股东按所持股的比例享受应得的股利。

⑥若公司留存的利润大于法律限定的标准,则加赠额外的税款。

3.1.2 契约性限制契约是指当公司通过发行优先股、借入长期借款等方式筹集资金时,与外部相关公司签订的有关股利分配的限制协议。

诸如资产负债率低于标准时不得发放股利;现金股利的派发额以某一盈利额为上限;规定普通股股利的派发必须在优先股股利全部支付后才可以进行。

做出这些限制股利支付的条款有利于促使公司将一部分的留存利润再投资于某些项目上,从而获取更多的经济收益,为保障借款的如期偿还奠定基础。

3.1.3 现金充裕性限制为了满足公司日常的经营需求以及抵御外界的风险,公司应该具备充裕的现金,这样现金股利的发放才不会受到数额的限制。

3.2公司自身的情况3.2.1 公司资产变现能力公司分配股利是以足够的现金流量为前提,如果公司的资产转化为现金的能力越强则说明该公司的变现能力很好,这样的情况下可以采取高股利的政策来支付股利。

而一些正处于成长期的公司为了当前的发展会将大部分的资金用在一些长期资产的建设上,进而直接到影响现金股利的支付。

如果资产的变现能力很弱,公司没有充裕的现金流量则不易支付现金股利或采取低股利的政策。

3.2.2 筹资能力对于一些规模大、经济收益充足的公司来说,它们有着较强的筹资能力和丰富的筹资渠道,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筹资到跟多的资金来应对公司的经营需求和债务负担,会采取宽松的股利政策来多支付股利,留存定量的资金,但是使用这种高股利政策,公司应多支付股利必然引起留存的减少,所以公司会采用发行股票、长期借款等方式筹集资金,又导致公司的筹资成本大大增加。

对于一些规模小、刚刚起步的公司来说,它们面临着很大的财务风险,所以会多留存盈余采用低股利的政策,但是这样又不利于公司将来筹资环境的扩展。

3.2.3 资本结构和资本成本公司的经营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以及资本成本最小化,即使公司的债权与权益资本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比值上。

由于股利支付的分配形式不同,导致公司的留存盈余也不同,从而这个比值会与最优资本结构比值相背离。

对于权益资本较多的公司可以采取高股利的政策,反之对于权益资本较少的公司应该少支付股利,从而让公司保持一个最优的资本结构。

公司通过发行股票、发行债券、借入长期借款的筹资方式筹集资金所耗用的成本远远大于公司通过留存盈余进行的内部筹资,所以公司如果有很强的资金需求可以选择少发放股利多留存盈余的方式来筹集资金。

3.2.4 偿债能力公司支付较多的现金股利必然会导致内部留存降低,影响公司偿还债务的能力,如果不能按期偿还债务则不能分配股利,所以公司在分配股利的同时应考虑公司的偿债能力是否强大。

3.2.5 投资机会公司可以再投资的前提是投资的收益率大于股东平均期望收益率。

当达到这个标准的时候,若公司为了长远发展有再投资的需要以及增强资金的时间价值,避免资金的闲置则采用低股利的政策,将留存的盈余多用于公司发展,少发放股利。

若公司当前没有再投资的必要,留存的盈余只能满足日常经营的需求,那么应选择低股利的政策。

也就是说处于成长期规模小公司可选择少分配股利,处于强盛期规模大的公司可选择多分配股利,股利支付的多少与投资机会成反比。

3.2.6 盈余稳定公司股利支付率的高低不仅要考虑当期的收益是否稳定,还要关注未来以后各期的收益是否稳定。

收益稳定的公司或者收益增减幅度很小的公司,面临的财务风险小,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并且以较少的代价筹集到资金,从而迅速恢复收益的稳定,选择高股利的政策。

收益不稳定或者收益增减幅度极大的公司,为了降低公司的财务风险和偿还负债的能力则会少支付股利。

一般来说公司的收益越稳定,其股利支付率也越高。

3.2.7 每股收益每股收益是企业在某一时期内净收益与股份数额的比值,可以反映公司的经营成果、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最重要指标也是影响股利政策的重要因素。

3.3 股东因素3.3.1 股权控制的要求股东投资的目的是希望分配到更多的股利以及占有公司的股权,但若果公司分派了较高的股利给股东也必然导致股东控制权的稀释。

原因是公司再支付很高的股利时,其留存的盈利必然随之减少,公司为了募集资金就会增发新股,这样股东的控制权就会大大降低,同时增发新股导致普通股总股数增加,尽而引发每股的市价和每股的盈利大大降低,对所有股东的切身利益造成影响。

3.3.2 避税要求按照我国《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对于个人取得的股利、股息征收20的个人所得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