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金属的晶体结构
螺型位错
——上部相对于下部晶面发生错动。
——工程技术学院
3)位错密度:单位体积内所包 含的位错线总长度。
= L/V
如:
(m-2)
退火金属的位错密度为 1010~1012 m-2 冷塑性变形的金属的位错密度为 1015~1016 m-2
减少或增加位错密度都可以提
高金属的强度。
——工程技术学院
4)亚晶界
亚晶粒之间的交界面。 ——亚晶粒是组成晶粒的尺寸很小, 位向差也很小(10’ ~2 )的小晶块。 ——工程技术学院
5)晶界特性
(1)内吸附:杂质在晶界偏 聚,降低强度。
(2)晶界原子扩散速度快, 易氧化和腐蚀。 (3)晶粒有长大减少晶界总 面积来降低晶界能的趋势。 (4)固态相变时优先在母相 晶界上形核。
Y X
1/p:1/q:1/r = h:k:l
(为最小整数比);
● 去掉比号、以小括号括起来,写为(h k l)。 ——工程技术学院
4、晶向指数
表示晶向在空间位臵的符号。
Z
确定的步骤为:
● 选定晶轴X、Y、Z和a、b、c 为轴单位; ● 平移晶向直线过原点;
Y X
● 在该直线上任取一结点M,将其投影至X、Y、Z轴得截距
r 1 2 a
r
3 4
a
——工程技术学院
3、配位数 晶格中任一原子最邻近、等距离的原子数。
bcc
bcc: 8 fcc:12
hcp:12
fcc
hcp
——工程技术学院
4、致密度(K)
是指晶胞中所含全部原子的体积总和与该晶胞
体积之比:
K = nv / V
式中,n —晶胞中的原子数; v —单个原子的体积; V —晶胞体积。
——工程技术学院
立方
三、典型的金属晶体结构
所有晶体的空间点阵只有14种类型,称为布拉菲点阵。
六方
四方 菱方
最典型、最常见的晶体结构有三种类型:
体心立方结构 bcc
正交
面心立方结构 fcc
单斜
密排六方结构 hcp
——工程技术学院
三斜
1、体心立方结构(bcc)
具有这种晶体结构的金属有Cr、V、Mo、W和α-Fe等。
1、定义 当外部的温度和压强改变时,金
属由一种晶体结构向另一种晶体结构
转变,称之为多晶型转变。 2、特性 当发生多晶型转变时,材料的许 多性能如密度、塑性、强度、磁性、 导电性等将发生突变。 ——Fe、Mn、Ti、Co等具有多晶型性。 ——工程技术学院
第三节 晶体缺陷
(一)定义
原子的排列的不规则性和不完整性。 意义:对晶体材料的性能有很大影 响;特别是对塑性变形、扩散、相 变和强度等起着决定性作用。
4)位错的作用
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晶体缺陷,对金属强度、塑性变 形、扩散和相变等有显著影响。 (1)促使塑性变形;
(2)提高强度(位错强化或加工硬化),但脆性显著增加。 机制:位错密度升高,导致位错缠结和钉轧,对滑移 的阻力增加,可使金属的塑性变形抗力显著升高。 ——工程技术学院
3、面缺陷
1)分类
外表面: 表面或自由界面;
贡献出价电子的原子 成为正离子,与公有化的 自由电子间产生静电作用 而结合的方式。 2、特性 1)它没有饱和性和方向性; 2)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
3)正的电阻温度系数;具有良好的塑性。 3、典型材料:各种金属。 ——工程技术学院
四、范德瓦尔斯键
1、定义 一个分子的正电荷部位和另一个分子的负电荷部位 间的微弱静电吸引力将两个分子结合在一起的方式。 也称为分子键。 2、特性 键合较弱,在外力作 用下键易断裂;可在很 大程度上改变材料的性 能;低熔点、高塑性。 3、典型材料: 高分子材料。 ——工程技术学院
(二)分类
点缺陷、线缺陷和面缺陷 ——工程技术学院
1、点缺陷
1)定义:是在空间三维方向上的尺寸都很小的缺陷。 2)产生:结晶、淬火、辐射、冷加工。
3)分类:空位、间隙原子和置换原子。
空位
间隙原子
小置换原子
大置换原子
——工程技术学院
4)运动
点缺陷并非固定不动,而是处在不断改变位置的运动状态。 ① 换位迁移;
② 空位与间隙原子相遇消失(复合)
。
——工程技术学院
5)晶格畸变
由于空位、间隙原子和臵换原子的存在, 使其周围邻 近原子也将偏离其平衡位臵,造成晶格畸变。
——工程技术学院
6)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原因:
无论那种点缺陷的存在,都会使其附近的原子稍微偏 离原结点位臵才能平衡,即造成小区域的晶格畸变。
影响
——工程技术学院
2、面心立方结构(fcc)
具有这种晶体结构的金属有Al、Cu、Ni和γ-Fe等。
——工程技术学院
3、密排六方结构(hcp)
具有这种晶体结构的金属有Mg、Zn、Cd、Be等。
——工程技术学院
四、典型晶体的晶胞特征
由于不同晶型的晶体或同一晶格中,相应原子的
排列的情况不同,晶胞特征参数不同,故机械性能及
(5)常温下,晶界对位错运动 起阻碍作用。
显微组织的显示 ——工程技术学院
金属材料的晶粒越细,则单位体积晶界面积越多, 其强度,硬度越高. —— 细晶强化。
金属的晶粒大小与强度的关系
——工程技术学院
(M. Polanyi)和奥罗万(E. Orowan)三
人几乎同时提出晶体中位错的概念:
认为位错在切应力作用下发生运动,依靠 位错的逐渐传递完成了滑移过程。 由于位错的移动只需邻近原子作很小距离 的弹性偏移就能实现,所以滑移所需的临界 切应力大为减小。
——工程技术学院
50年代以后,用透射电镜直接观测到晶体中 位错的存在、运动、增殖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a. 提高了材料的电阻 b.材料的强度提高(固溶强化); c. 促使原子扩散,热处理的理论基础。
——工程技术学院
2、线缺陷 —— 位错
理论剪切屈服强度(τm)>>
实际剪切屈服强度(τn)
例、Fe的单晶体
τm= 3000MPa, 而τn= 1-10MPa。
——工程技术学院
1934年泰勒(G. I. Taylor)、奥朗依
第一章 金属的晶体结构
重点:
1、金属典型晶体结构 2、晶体缺陷对性能的影响
难点:
1、晶体缺陷及其作用。
——工程技术学院
第一节 原子结合键及特性
——结合键分类: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分子键等。
一、离子键
1、定义 由正、负离子间的库仑引力而形成。 2、特性 1)键能最高,结合力很大; 2)性能:强、硬度高、脆性较大。
——工程技术学院
六、晶体的各向异性
机理---由不同晶向上的原子紧密程度不同所致。
1、单晶体:各向异性 如:α-Fe单晶体,<111>晶向,E=290GPa,而<100> 晶向,E=135GPa 2、多晶体:伪各向同性 如: α-Fe 的E = 210GPa 晶粒
晶界 ——工程技术学院
七、多晶型性
2、非晶体
1)定义:原子呈无序或短程有序排列的物质。
2)特性:无固定熔点;各向同性。
——工程技术学院
二、晶体结构与空间点阵
1、晶体结构 是指晶体中原子在三维空间有规律的周期性 的具体排列方式。
原子堆垛模型
——工程技术学院
2、晶格——将晶体的原子几何化成一点,用一系列平行 直线连接起来,构成一空间格架叫晶格。 3、晶胞——从晶格中取出一个能保持点阵几何特征的基 本单元叫晶胞。 晶胞用点阵参数来描述: 各边长度(a、b、c)和各边之间的夹角(α、β、γ)。
作用: 对晶体原子排列紧密程度进行定量比较。
bcc: K=0.68
fcc: K=0.74
hcp: K=0.74
——工程技术学院
总结:
bcc 晶胞原子数 原子半径 配位数 致密度
r
fcc 4
hcp 6
2
2
3 4 a
r
4
a
r
1 2
a
8 0.68
12 0.74
12 0.74
——工程技术学院
五、晶面与晶向
内界面:晶界和亚晶界等。
2)晶体的外表面
a. 晶体的外表面能量高于晶内。 b. 表面吸附:外表面会吸附外来杂质,显著 改变表面能。 应用:食品加工、溶剂回收、三废处理等。
——工程技术学院
3)晶界——晶体结构相同但位向不同的
晶粒之间的交界面。 相邻晶粒取向差小于100,称小角度晶界 取向差大于100以上,称大角度晶界
1、晶面
在晶体中,由一系列原 子所组成的平面。该平面通 过晶体中原子的中心。
2、晶向:
原子在空间排列的方向 称为晶向。该直线通过原子 中心。
——工程技术学院
3、晶面指数
表示晶面在空间位臵的符号。 确定步骤:
Z
●设定一空间坐标系。
●求待标晶面在X、Y、Z轴上的截 距pa、qb、rc,得截距系数p、q、r ; ● 取截距系数的倒数比
相应的其它性能有很大的差异。
1、晶胞原子数
晶胞特 征参数 2、原子半径 3、配位数 4、致密度
——工程技术学院
1、晶胞原子数 一个晶胞内所包含的原子数目。
bcc
fcc
hcp
2
4
6
——工程技术学院
2、原子半径 晶胞中原子密度最大的方向上相邻两原子之 间距离的一半。
bcc
fcc
r 2 4 a
hcp
OX0、OY0、OZ0;
● 作OX0/a:OY0/b:OZ0/c = u:v:w(最小整数比); ● 去掉比号,加中括号,[u v w]即为晶向符号。 ——工程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