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炽灯电路的安装与检修》项目教学设计方案设计人:丁海霞学校:江苏省六合职教中心日期:2008年4月24日《白炽灯电路的安装与故障排除》教案课堂教学安排1.室内配线的基本知识(1)室内配线的类型。
室内配线就是敷设室内用电器具、设备的供电和控制线路。
室内配线有明线安装和暗线安装两种。
明线安装是指导线沿墙壁、天花板、梁及柱子等表面敷设的安装方法。
暗线安装是指导线穿管埋设在墙内、地下、顶棚里的安装方法。
(2)室内配线的主要方式。
室内配线的主要方式通常有瓷(塑料)夹板配线、瓷瓶配线、槽板配线、护套线配线、电线管配线等。
照明线路中常用的是瓷夹板配线、槽板配线和护套线配线;动力线路中常用的是瓷瓶配线、护套线配线和电线管配线。
目前瓷瓶配线使用较少,多用塑料槽板配线和护套线配线。
(3)室内配线的技术要求。
室内配线不仅要使电能传送安全可靠,而且要使线路布置正规、合理、整齐、安装牢固,其技术要求如下:①所用导线的额定电压应大于线路的工作电压。
导线的绝缘应符合线路的安装方式和敷设环境的条件。
导线的截面应满足供电安全电流和机械强度的要求,一般的家用照明线路选用2.5 mm2的铝心绝缘导线或1.5 mm2的铜心绝缘导线为宜。
②配线时应尽量避免导线接头。
必须有接头时,应采用压接和焊接,并用绝缘胶布将接头缠好。
要求导线连接和分支处不应受到机械力的作用,穿在管内的导线不允许有接头,必要时尽可能把接头放在接线盒或灯头盒内。
③配线时应水平或垂直敷设。
水平敷设时,导线距地面不小于2.5m;垂直敷设时,导线距地面不小于2m。
否则,应将导线穿在钢管内加以保护,以防机械损伤。
同时所配线路要便于检查和维修。
④当导线穿过楼板时,应设钢管加以保护,钢管长度应从离楼板面2m高处至楼板下出口处。
导线穿墙要用瓷管保护,瓷管两端的出线口伸出墙面不小于1Omm,这样可以防止导线和墙壁接触,以免墙壁潮湿而产生漏电现象。
当导线互相交叉时,为避免碰线,在每根导线上均应套塑料管或其他绝缘管,并将套管固定紧,以防其发生移动。
《白炽灯电路的安装与检修》学生工作页专业:姓名:班级:项目四一般照明电路的安装与检修任务二白炽灯照明电路的安装与检修【要求】1、能根据照明电气原理图,准备施工必要材料;2、掌握用线槽敷设低压线路的方法;3、掌握单相电能表、闸刀开关、漏电保护器、白炽灯、插座的安装;4、掌握新装线路及灯具的安装质量检查方法和步骤;会对新装电路通电运行。
5、能按照正确的操作工艺规范进行安装、检测、维修与文明安全操作。
【内容】一、应知部分1、电度表在电路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单相电能表一共有个接线柱,按从左到右的顺序,第____、____个接线柱接电源进线,第____、____个接电源出线。
3、电度表表面上“220V,1.5A,50HZ,6400imp/kw.h”各自所包含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闸刀开关在电路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接入电路时,应该是,而不能或。
5、闸刀开关的接线要求是。
6、漏电保护器和空气开关在电路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C20所表示的含义是。
7、漏电保护器和空气开关的接线要求是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白炽灯、开关及插座的接线要求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二、应会部分1、根据原理图,画出装配图(要安装电能表、闸刀和漏电保护器);2、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材料,准备安装电路;3、根据装配图,在实验板上安装电路;4、用万用表对新装电路进行检测,无误后告知教师方可通电。
单控白炽灯电路电原理图单控白炽灯电路装配图项目教学《白炽灯电路的安装与检修》教学设计本文的教学设计“白炽灯电路的安装与检修”是依据《电工技术项目教程》中的项目四编写的。
在学习该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常用电工工具的使用及一些导线的连接工艺,而且,学生在前期也进行过为期一周的《照明电路的安装》电工实训。
本文设计课堂学习课时为4课时,以连堂形式进行。
项目教学法作为行动导向教学思想下的重要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其设计方法将直接影响到教学的实施效果。
在职业教育中,“项目教学”是指以生产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为目的的工作任务。
理论上讲,运用教学项目开展教学,能够较全面地培养学生的各种职业活动能力和社会通用能力。
教学项目的确立和设计发既要符合职业活动规律,又要便于组织教学。
项目教学的设计质量直接影响到教学项目的实施效果。
首先,整个设计思想不仅符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系统性和逻辑性,还要符合学生的基础和感知规律。
第二、项目教学内容设计要符合学生特点。
不同学生,他们接受知识的能力和技能形成往往会有很大的差异。
第三、项目教学内容设计要注意分散重点、难点。
掌握知识和技能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要考虑教学项目的大小、知识点的含量、前后的联系等多方面的因素。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主要内容包括:教学目标分析;情境创设;信息资源设计;自主学习设计;协作学习环境设计;学习效果评价设计;强化练习设计。
相应的教学设计步骤如下:一、教学目标分析教学目标(或学习目标)是学习者的学习结果(包括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情感)。
教学目标的表述应力求明确、具体,可以观察和测量。
基于这样的要求,本例中教学目标分析如下:(一)教学对象的表述对教学对象的准确、客观的分析是教师制订教学目标的前提和依据。
本例中,笔者对教学对象的分析如下:①学生已经掌握了常用电工工具的使用及导线连接工艺;②职业中学的学生实践性,操作性都较强但欠缺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缺乏理论联系实践,主动用实践检验理论的能力。
③职业中学的学生学习态度、学习能力有所欠缺,学习的内驱力不够。
(二)教学目标表述:(1)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①熟悉与照明电路相关的电气图形符号;②学会正确安装用单个开关控制一盏灯的电路;③学会用万用电表检查电路的方法。
④能对常见的故障进行排除。
(2)技能目标①使学生知道与经历实践活动的一般过程:画或设计出图纸——选材——动手制作——检查——试用;②初步学会电路检查的两种常用方法:用目测与万用电表测量;③具有初步的检查电路故障的能力。
(3)情感学习目标①在每一个环节都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并积极响应其他同学的观点,与同学开展讨论。
②能恰当地评价自己、学习小组成员在学习探索中的表现。
(4)素质教育目标:①当面对新事件时,善于对事件进行分解,分解成既相互独立又彼此牵连的若干个模块。
②当面对新问题时,能运用已学知识,自学探究未知知识,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③面对困难,有独立解决的勇气和思路,并及时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总结。
④能在互联网上或图书馆获取所需的信息,具有一定的信息查询能力。
⑤了解本行业的发展史和动态,以及本行业对中职生的能力、素养的要求。
二、问题情景的设计在本文的教学设计中,为了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笔者设计了以下的问题:(一)课内①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照明电路各个主要组成部分的外观、内部结构、接线原则和接线注意事项,向学生展示本次教学任务结束时要完成的任务,使学生对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有理解的方向和模仿的榜样;②让学生自主地根据接线原则完成工作页中剩余部分的连线;③了解每个组成部分的作用,主要参数的物理意义;④学生熟练地用万用表检查电路是否正常,并能就现象排除故障。
(二)课外进一步地巩固该电路各个组成部分的电路结构,思考使用双联开关控制白炽灯工作的接线方式。
三、自主学习设计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更高的水平,就像沿着脚手架那样一步步向上攀升。
在实施教学过程中特别注意教师和学生的关系。
(1)、教师必须进行角色转换。
“项目教学法”已经形成了“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因此教师必须进行角色转换。
角色转换有两重含义:一是从讲授、灌输,转变为组织、引导;二是从讲台上讲解转变为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交流、讨论,合作学习。
“项目教学法”要求教师必须明确自己所担当的角色,认识到学生的知识不是靠教师的灌输被动接受的,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主动建构起来的,不能认为只有站在讲台上讲课才是教师的本分。
在项目教学模式中,教师要充分地了解学生,在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教师应该为学生搭起支架;在学生学习不够主动时,给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究;在学生完成基本项目后,调动学生的创作欲望,进一步完善项目创作。
(2)、项目活动团体的确立要根据具体情况妥善安排项目是由学生独立完成,还是分组合作来完成,要根据项目的具体特点来确立。
单纯针对某一新知识的项目,以学生独立完成较合适;而对于涉及知识面较广、难度较大的项目,则要分组合作完成,因为学生们各有所长,知识的互补性可以帮助他们解决更多的问题。
(3)、教师的指导要恰到好处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教师应及时给予指导。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指导的深度要有所不同。
项目教学法的根本宗旨是让学生自己发现知识、提高技能,因此,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指导的尺度。
即使学生有问题,也应该是启发性的,非正面、非全面的提示性指导不但使学生记忆深刻,还能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其创新能力。
(5)、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对项目进行拓展和延伸,针对学生以后可能遇到的类似问题,能够想到用学过的知识进行解决。
四、协作学习环境设计(一)预备阶段教师提前布置任务,学生在这一阶段通过自主学习或与其他同学相互讨论交流。
(二)课堂学习阶段在这一阶段,学习者在问题情境中通过自主探究、交流协作、小组讨论实现意义建构,在课程结束前能提交成果、自我评价。
协作学习设计应做到:①小组活动应安排在教师集中讲课、个人自学后进行比较有效;②教师进行跟踪检查,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及时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些集中的错误,及时更正;③教师可以适当的激励,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团队意识、用正确的方法去分析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树立解决困难的勇气。
(三)学习后续阶段让学生以合作小组为单位公布结果并开展自由讨论,此外要求小组成员围绕项目撰写学习心得,形成一定的总结、归纳的能力。
五、学习效果评价设计学习评价是作为教学的一个环节,既作为学习的目标,也用以激励和检查学习的情况。
注重过程评价和目标评价,设计好各种评价标准和方法。
在评价过程中,一般不定量评价,只作定性评价,评语没有不好,只有更好。
以下是笔者自己设计的两个评分标准:照明电路安装与检修评分标准之一照明电路安装与检修评分标准之二六、强化练习设计强化练习设计的目的在于强化学习效果,纠正原有的错误理解或片面认识,最终达到对所学内容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