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的语言艺术与技巧演讲的效果受多方面因素制约,如演讲的内容、语言、环境、听众的心理、演讲者的能力等,其中最重要的是演讲者的语言。
演讲的艺术,主要是语言的艺术。
演讲的语言艺术,从结构上谈,有开场白、正文、结束语的语言艺术。
从语言的表现形式上谈,有演讲的有声语言艺术、态势语言艺术和时空语言艺术。
一、演讲的开场白艺术演讲的开场白(包括称呼语)是演讲者给人的第一印象,它是演讲者与听众之间沟通的第一座桥梁。
从心理学角度看,一次活动开始时的几分钟是人的思想最集中、注意力最强的时候。
因此,演讲的开场白,肩负着组织听众注意力的特殊使命。
开场白,首先应当对听众打招呼。
这既是出于礼貌,也是向听众发出演讲开始的信号。
至于在开场白中怎样称呼听众,就要因人而异了。
曲啸同志在一次给狱中劳教人员演讲时,对如何称谓他的听众,颇费了一番心机。
‚犯人们‛,这样称呼尽管也没错,但必然会引起听讲者的敌对情绪;‚同志们‛也不行,因为其‚志‛当时并不相同。
他经过思考,选择了‚触犯了刑律的年轻朋友们。
‛这一称呼在会场一经说出,立即获得了全场罪犯热烈的掌声,有人当时就流下了眼泪,因为这个称呼既符合实际,又很亲切。
开场白不宜太长,但要精心设计。
下面介绍几种受听众欢迎的开场白方式:(一) 幽默自嘲开头幽默的语言像一串含笑的爆竹,一点即着,一着即响,爆发出许多笑声。
演讲时以幽默语开端,往往亦庄亦谐,妙趣横生,既语带双关,又不失犀利。
让听众在轻松的氛围中开始接受演讲的内容。
例如一位黑人演讲者,面对他的白人听众第一句话是:‚女士们,先生们:我来到这里与其说是发表讲话,还不如说是给会场增添一点‘颜色’‛(听众大笑),这一幽默的开场白,不仅谐调了听众心理,缩短了演讲者和听众的距离,而且为自己演讲的观点争取了支持者。
但演讲中的笑料不宜过多,以免喧宾夺主。
自嘲就是‚自我开炮‛。
敢于自嘲的人正是自信的表现,用在开场白里,目的是用诙谐的语言巧妙地自我介绍,这样会使听众倍感亲切,无形中缩短了与听众间的距离。
1990年中央电视台邀请台湾影视艺术家凌峰先生参加春节联欢晚会。
当时,许多观众对他还很陌生,可是他说完那妙不可言的开场白后,一下子被观众认同并受到了热烈欢迎。
他说‚在下凌峰,我和文章不同,虽然我们都获得过‘金钟奖’和最佳男歌星称号,但我以长得难看而出名……。
一般来说,女观众对我印象不太好,她们认为我是人比黄花瘦,脸比煤炭黑。
‛这一番话嬉而不谑,妙趣横生,观众捧腹大笑。
这段开场白给人们留下了非常坦诚、风趣、幽默的良好印象。
不久在‚金话筒之夜‛文艺晚会上,只见他满脸含笑,对观众说:‚很高兴又见到你们,很不幸又见到了我。
‛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
由于这两段自信、自得、自解、自慰、自嘲的开场白,至此凌峰的名字就传遍了祖国大地。
(二) 即景生情开头1863年,美国葛底斯堡国家烈士公墓峻工。
落成典礼那天,国务卿埃弗雷特站在主席台上,只见人群、麦田、牧场、果园、连绵的丘陵和高远的山峰历历在目,他心潮起伏,感慨万千,立即改变了原先想好的开头,从此情此景谈起:‚站在明净的长天之下,从这片经过人们终年耕耘而今已安静憩息的辽阔原野放眼望去,那雄伟的阿勒格尼山隐隐约约地耸立在我们前方,兄弟们的坟墓就在我们脚下,我真不敢用我这微不足道的声音打破上帝和大自然所安排的这意味无穷的平静。
但是我必须完成你们交给我的责任,我祈求你们,祈求你们的宽容和同情……‛这段开场白语言优美,节奏舒缓,感情深沉,人、景、物、情是那么完美而又自然地融合在一起。
据记载,当埃弗雷特刚刚讲完这段话时,不少听众已泪水盈眶。
即景生情不可故意绕圈子,不能离题万里,漫无边际,东拉西扯,否则会冲淡主题,也使听众感到倦怠和不耐烦,演讲者必须心中有数,还应注意点染的内容必须与主题相互辉映、浑然一体。
(三) 讲述故事开头用形象性的语言讲述一个故事作为开场白会引起听众莫大兴趣。
选择故事开头要注意这样几个原则:要短小,不然成了故事会;要有意味,促人深思;要与演讲有关。
李燕杰在《爱情与美》的演讲中这样开场:‚我不是研究爱情的,为什么会想到要讲这么一个题目呢?‛然后讲了一个故事:‚北京一家公司的团委书记,再三邀请我去演讲,并掏出几张纸,上面列着公司所属工厂一批自杀者的名单,其中大多数是因为恋爱问题处理不好而走上绝路的。
所以我觉得很有必要与大家谈谈这方面的问题。
‛这个故事一下子把听众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使他们感到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
(四) 反弹琵琶,出奇制胜开头听众对平庸的论调都不屑一顾,置若罔闻。
倘若用别人意想不到的见解引出话题,造成‚此言一出,举座皆惊‛的艺术效果,会立即震撼听众,使他们急不可耐地听下去,这样就能达到吸引听众的目的。
例如,一位班主任在毕业欢送会上致词,一开口就让大家疑窦丛生:‚我原来想祝福大家一帆风顺,但仔细一想,这样说不恰当。
‛一句话把大家弄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大家屏声静气地听下去——‚说人生一帆风顺,就如同祝某人万寿无疆一样,是一个美丽而又空洞的谎言。
人生漫漫,必然会遇到许多艰难困苦,比如……‛最后得出结论:‚不一帆风顺的人生才是真实的人生,在逆风险浪中拼搏的人生才是辉煌的人生,祝大家奋力拼搏,在坎坷的征程中,用坚实有力的步伐走向美好的未来!‛‚一帆风顺‛是常见的吉祥祝语,而老师偏偏反弹琵琶,从另一角度悟出了人生哲理。
第一句话无异于平地惊雷,又宛若异峰突起,怎能不震撼人心?需要注意的是运用这种方式应掌握分寸,弄不好会变为哗众取宠,故作耸人之语。
应结合听众心理、理解程度,出奇制胜。
另外,不能为了追求怪异而大发谬论、怪论,也不能生硬牵扯,胡乱升华。
否则,极易引起听众反感和厌倦。
(五) 以设问或祈使方式开头演讲以设问或祈使方式开端,能使听众由被动变为主动。
问号‚?‛或感叹号‚!‛会迫使听众主动陷入沉思,无法置之于在演讲内容之外。
1990年,湖南省高校纪念鸦片战争150周年演讲比赛,第一名获得者,湘潭机电高专胡为民在《绝不能让历史悲剧重演》演讲中的开头是:‚悲剧!悲剧!什么是悲剧?是的,从1840年起迄今为止,在我们这文明的古国里,上演了多少悲剧……‛这一开头迫使听众提前进入演讲的情境,这样的开端无疑是成功的。
(六) 以非语言方式开头演讲时以非语言方式开头,往往是为了调整演讲气氛。
在演讲者没有任何预示及听众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突然采用默语或笑声的方式,使听众惊诧不已。
这样,好奇心会驱使听众思想集中来听演讲。
如我国著名的革命家恽代英,在一次演讲开始时,便出乎意料地‚哈,哈,哈‛三笑,那些早已疲倦的听众,被弄得莫名其妙,吃了一惊。
随后也跟着哄堂大笑起来,听众为之一振,恽代英的‚三笑‛目的达到了,于是开始他的正式演讲。
有时当演讲者走上讲台,可会场一点也不安静,这时不妨用默语开头:两眼环顾会场,沉默良久。
片刻之间,听众便会自觉不自觉地安静下来,凝视演讲者,想探个究竟,演讲者便可抓住这一时机开始演讲。
通过用笑声和默语,即非语言的方式开头,效果是明显的,但要审时度势,把握好分寸。
演讲的开场白艺术,如同乐器定调,这个调定得如何,是决定演奏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演讲的开场白必须遵循四条原则:①形式别致,忌用套话。
如‚本人水平不高,讲得不好,请大家原谅‛之类的话;②主题鲜明,让听众能在开场白中了解你演讲的宗旨;③意境深远,能以深邃的内涵引起人们的思索;④要有声势,起调要高,切忌稀松平常,要做到既能与听众建立友好的关系,又能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二、演讲正文的语言技巧演讲的正文是演讲的中心部分。
演讲者的观点都在这部分展开论述,主要论据都在这部分铺陈。
正文的好坏与演讲成功与否有直接关系。
演讲者在正文部分要组织材料,要充分运用多种艺术来表现主题,使主旨明确。
要达到演讲的最佳表达效果,必须运用多种艺术手法为正文内容服务,这些手法是:小说般的形象,相声般的幽默,戏剧般的冲突,诗朗诵般的激情。
小说般的形象,是指在演讲中抓住典型事例或人物进行详尽地描写,.有声有色,使听众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这样可以增加演讲的生动性,使演讲富有吸引力。
相声般的幽默,就是在演讲中根据主题的需要,适当运用风趣、诙谐的语言,来点幽默,以融洽感情。
戏剧般的冲突,就是把演讲中的人物按照起承转合的发展过程置于戏剧般的矛盾冲突中,在冲突中揭示人物心理,展现人物性格,在演讲过程中要有情感的起伏和故事的变化,形成跌宕起伏的情节,紧紧抓住听众的心。
诗朗诵般的激情,即演讲在高潮时,应把发人深思的哲理和生动感人的形象交融在一起,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和诗朗诵的手法加以表现。
演讲中,除了以上的方法外,还常运用议论的方法。
议论要发人所未发,议人所未议,既要有新奇感,又要有深刻性,才能使听众信服。
正文除了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外,还要做到主题集中,论点明确。
历史上的演讲名篇能给人以深刻的震撼,固然是因为它们多方面都出色,但主题集中,论点明确,无疑是相当重要的因素。
三、演讲的结束语艺术演讲的结束语应当是全篇演讲的高潮和顶峰,是演讲走向成功的最后一步,它要求最后一次打动听众。
拿破仑曾说:‚兵家成败决定于最后五分钟。
‛因此演讲的结束语,是保证演讲成功的关键。
俗话说:‚编筐编篓,贵在收口。
‛如何在最佳时刻,给听众留下深刻的‚最后印象‛呢?最好在听众兴趣未尽时嘎然而止。
这就是说演讲最好在演讲达到高潮时果断‚刹车‛,以此来强化给听众的印象。
演讲结束语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1) 小结式为加深听众的印象,将全部演讲内容作扼要的小结,如‚总之,我认为……‛,‚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等。
(2) 决心式在演讲结束时宣布自己的誓言,表示决心,以达到鼓动听众的目的。
如美国著名的演讲家亨利在弗吉尼亚州会议上的结束语是:‚在这场斗争中,我不知道别人会如何行事,至于我,不自由,毋宁死!‛几句话落地有声,表达了自己的决心,也激励了听众。
当他话音刚落,先是全场愕然,随后就响起‚拿起武器‛的呼声。
(3) 呼吁式一般组织或上级领导向下级或人民大众提出要求所采用的结尾方式。
如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的结束语是:‚成千上万的先烈,为着人民的利益,在我们的前头英勇地牺牲了,让我们高举起他们的旗帜,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吧!‛一名演讲家说出了别人想说而没说的话,因而博得听众的赞赏和欢迎,这固然高明。
然而,如果演讲家道出了别人想都没有想过的东西,甚至由于你的演讲,使原来不想做某件事的听众,后来行动起来了,这是更大的高明。
呼吁式结束语往往具有这种功能。
(4) 希望式在演讲结束时,提出演讲者的希望或要求。
如庄景华在《让我们彼此微笑》这篇演讲的结束语说道:‚微笑一下并不费力,但它却产生无穷的魅力,受惠者成为富有,施予者并不变穷,它转瞬即逝,却往往留下永久的回忆。
……大学生的称号不就是意味着我们的知识教养、我们的文明程度在一个较高的水准上吗?一枚校徽只能在四年内证明我们大学生的身份,而知识教养形成的习惯却可以伴随我们终身,同学们,拆除人造的藩篱,让我们彼此微笑吧!‛最后‚让我们彼此微笑吧!‛一句诚恳的希望,给听众以巨大的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