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种植项目商业
计划书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要
1.1.1 项目名称:油茶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1.1.2 项目建设单位:某某公司
1.1.3 项目建设单位法人代表:某某
1.1.4 项目主管单位:某某省某某县林业局
1.1.5 项目建设地点:油茶示范基地建设地点位于某某县某某镇某某村上游村民组、某某村民组和某某村民组等。
1.1.6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项目建设规模2860亩,其中新建有机油茶示范基地2860亩,项目建设配套的林区道路、管护棚房,
喷灌系统工程等基础设施。
(见投资估算表)
1.1.7 建设期:项目建设期1年,2016年10月—2017年9月。
1.1.8 投资规模及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1428.94万元,其中申请银行贷款98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68.58%;自等资金448.9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1.42%。
1.1.9 项目效益
(1)经济效益分析:经测算项目建成达产后年销售收入709.5万元,项目年实现净利润达227万元以上。
1.2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和原则
1.2.1 可行性研究报先编制的依据
——国家林业局《国家林业局关于发展油茶产业意见》
——国家林业局《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
——某某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某某省林业厅《某某省油茶种苗质量和使用管理办法(试行)》——某某省林业厅《某某省油茶良种繁育技术要领(试行)》
——某某省林业厅《某某省油茶良种繁育推广实施方案》
——某某省油茶造林技术标准
——《某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与2020年远景展望》;
——某某县政府提出《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
1.2.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原则
(1)加强资源的生态保护,扩大开发利用的原则;
(2)尊重科学规律,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
(3)用地制宜,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
(4)增加资源总量与提高森林质量并举的原则;
(5)适地适树、多种经营的原则。
1.3 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1.3.1 建设单位
项项目目承承建建单单位位某某某某省省某某某某限限公公司司
1.3.2 建设单位财务状况
22001100年年资资产产总总额额11551144万万元元,,总总收收入入33667711万万元元,,利利润润总总额额22009
9万万元元,,净净利利润润115577万万元元,,资资产产负负债债率率4433..8844%%;;22001111年年资资产产总总额额11662233万万元元,,总总收收入入44440044万万元元,,利利润润总总额额339988万万元元,,净净利利润润333388万万元元,,资资产产负负债债率率2266..7744%%。
1.3.3 主要依托单位研发能力
公司多年来加强与科研院校院所的联系与合作,主要以某某农业大学等院所为技术依托,聘请教授、专家为公司技术顾问,形成了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关系。
某某农业大学现有17个学院,全日制普通在校生24670人,其中硕士、博士、研究生1691人;教职工1645人,其中教授146人,副教授370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390余人,设有“皖江学者奖励计划”4个和特聘教授岗位及3个讲席教授岗位,现有1个国家重点(培育)高科和16个省部重点高科,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高科博士高科制授权点,14个学科博士学位
授权点,6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67个本科专业,现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3个省部级创新团队,5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创新体系岗位科学家,2位国家产业创新体系综合试验站站长,近五年来,学校主持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及“973”“863”“948”项目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软件科学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近百项,科技经费持续快速增长,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1项主持,3项参与),获省部级奖励600多项,其中省科技进步(自然)一等奖4项。
1.4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4.1.1营造林技术经济指标
(1)劳动力价格:80元/工日
(2)种苗价格:3.0元/株
(3)栽植密度:110株/亩
1.4.1.2 基础设施及附属工程技术经济指标
(1)管护用房,仓库单位面积造价:800元/㎡
(2)晒场单位面积造价:200元/㎡
(3)机耕路建设:60000元/km
(4)抽水喷灌系统:30000元/套
1.4.1.3经济分析评价指标
(1)建设期:1年
(2)产品生产与销售
Ⅰ产品销售价格:干油茶籽8600元/吨,达产后年销售收入709.5万
元。
Ⅱ生产成本:油茶手摘240元/吨(按折干籽计),果处理150元/吨,运输费30元/吨,抚育管理费100元/亩/年,肥料50元/亩/年(经营期),生产管理费按销售收入的1%计;销售税费:产品免征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按25%计算。
达成后年销售收入709.5万元。
1.4.1.4 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评价指标
(1)生态效益评价指标
本项目通过改造荒山、疏林地和低产地,适地种植适用品种经济林木,使项目区的森林质量和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在造林过程中严格按照标准化生产技术要求,采取带状或块状整地造林的方式,保留山顶、山脊的植被带,营造块状混交林,在幼林抚育管理过程中,在林中设立保水带,人工增加水保措施,不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在病虫害防治、施肥等环节,按照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技术标准,严格生产规程,确保产品品质,不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2)社会效益评价指标
项目建设有助于项目区和项目区周围劳动力就业,增加项目区和项目区周围农民收入。
同时通过项目建设,也有利于提高当地群众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水平,并从中学到林业经营管理实用技术。
项目建设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和农村繁荣发展。
项目建设期内总投资1347.32万元,将用于项目区山场的转让、田地租赁、人工费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
项目建设有利于促进进当地经济林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可以进一
步调整完善项目区的林种结构,改善和增强社会化服务程度,推动产业重组,优化资源配置,同时通过技术培训及新技术、新品种的广泛应用,增强农民科技生产技能,提高林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如种苗生产、油茶加工、贮运、销售等行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林产业发展。
1.5可行性研究结论
项目建设符合我国当前林业产业政策,项目区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丰富,某某县是茶叶产业大县之一,发展油茶资源条件优越;项目申请单位具备栽植、销售、管理等实际生产经验,项目建设能带动大批林农发展油茶种植业,有效提高林农发展油茶经济效益,可以提高项目区森林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增加土壤涵养水源,丰富森林景观多样性。
此外油茶市场需求旺盛,前景广阔。
综上所述,项目建设条件优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项目建设是切实可行的、必要的,建议有关部门给予大力支持。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 项目建设背景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林树种,具有较高的食用、药用、材用和生态价值,被誉为“东方橄榄油”,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主要分布在湖南、江西、广西、广东、福建,浙江、某某、贵州等省(区)。
充分利用油茶生态、经济效益都比较明显的的特点,加快油茶产业的发展,对促进我国南方丘陵山区区域经济发展,带动山区农民兴林增收致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维护国家粮食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