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乐在其中_初三记叙文

乐在其中_初三记叙文

乐在其中_初三记叙文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

自小接触的古诗词让我真正地乐在其中。

小时候,当我还在牙牙学语之时,父母就教我背起了《三字经》、《弟子规》,或是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这些简单的诗词对当时的我来说,并不理解其中的意思,但当我摇头晃脑地在背诵它们时,我乐在其中。

这便是我与诗歌的伊始。

上了初中,在老师们的引导下,我继续与古诗词同行。

这时的我爱上了江南小调,婉约柔情。

我喜爱的是“春日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欣赏的是诗人们清新的文笔。

我将这些名句摘录下来,在每一个夜里细细品味。

这些婉约诗词中的每一个字都拨动着我的心弦:“凤城烟雨歇,万象含佳气”,那“歇”字用在“烟雨”后,如同正在品尝一杯清香的龙井一般,苦涩中缠绕着一丝香甜,也犹如早晨的阳光洒在发丝上一般舒服。

感受着诗人的温柔细语,我的心头涌出一股莫名的幸福感,这让我乐在其中。

现在,我迷上了豪迈的塞外诗。

李白、辛弃疾、王翰……我深深地被他们的民族气节所折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斩”字扑面而来的杀气,令我感受到畅快淋漓。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在我的眼前,我仿佛看见那滚滚黄沙,火焰般的落日,在一阵刀光剑影中,战士们奋勇杀敌,只是为了保卫家园,报效国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一位英勇的将军拉起弓箭向敌人射去,毫不退缩。

战争之后,只可惜“将
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野老时逢山鬼泣,谁夜持山去难觅”,辛弃疾展开的又是另一幅悲壮的画卷。

诗歌带我穿越了一个个时空,我如同身临其境一般。

我轻轻抚摸着这些文字,仿佛在轻轻地抚摸着将士们的伤口,血迹染红的旗帜。

我哭了,流下的是对他们敬佩与感动的泪水。

正是他们的前仆后继,才让中华民族得以存在到现在。

我对中华民族的爱更深了。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读到这里,我乐在其中,感动在其中,更在其中热血沸腾。

诗歌,是多么地神奇,这是中华民族的荣耀。

我被这荣耀照耀着,感受到了灵魂的升华,无限地欢乐。

我爱这古诗词,爱它的狂欢奔放,爱它的脉脉含情。

正因为我深深爱着它,所以我乐在其中。

我家乡的雨没有昆明的雨那么能耐,但也没有那么柔弱。

我爱我家乡的雨。

我家乡的雨是成丝状的,它宛如一根根细针无情地刺向人们,却大方地毫不保留的滋润着大地。

它也是密的,密的无懈可击,密的你无处可逃。

我喜欢看我家乡的雨与那平凡村庄烟囱中那一缕缕普通的青烟进行激烈的抗衡。

最终青烟被刷淡了,淡的消失了。

它与昆明的雨是不相上下的。

我喜欢看雨胜利后的狂欢。

但它也是孤独的,它需要陪伴。

它独汇成一个水坑,为青蛙母亲的后代提供庇护所,既不冷酷无情,也不使自己缺乏陪伴。

它是聪明的、热情的!这是我家乡的雨。

它也许比昆明的雨更有韵味。

我喜欢听它从屋檐滴下来的柔和、使人心旷神怡、又有几分单调的滴滴声与那垂落大地的沙沙声。

我喜欢看它将路旁扑灰的叶子洗涤
后的那样的绿的扎眼。

看万物经它洗涤后的焕然一新。

我喜欢呼吸那新鲜的空气;我喜欢独自一人在一个夜晚看着我家乡的雨调皮地将胡中的月影捣成三五个,看着鱼儿井然有序地跃出水面;听着耳旁和谐的滴滴与沙沙声。

如果雨太粗或太稀,那么都无法完整地将月影分割成三五个,一切都将成为美好的幻影。

而我家乡的雨却成功地成为了这幅美丽的画的作者。

这就是我家乡的雨,我爱我家乡的雨,它在我心中是最美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