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报告2008年下半年,中国科协组织开展了五年一次的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
这次调查依托分布在全国的209个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站点进行,发放问卷32100份,回收合格问卷30078份,覆盖了分布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各类科技工作者群体,回收率为93.7%。
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数据来源本次调查依托中国科协分布在全国的209个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站点,采用科学合理的抽样方法抽取调查样本,且在调查过程中严格遵循了科学的抽样社会调查原则,保证了调查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准确性。
对本次调查样本的结构分析显示,本次调查的样本分布基本合理,能较好地代表全国科技工作者的整体状况。
从地域分布看,东部占42.3%,中部占20.7%,西部占25.7%,东北占11.3%;从性别看,男性占近六成(59.6%);从年龄看,平均年龄为37.89岁,35岁以下占近四成(37.9%);从政治面貌看,中共党员占近半数(49.3%),民主党派占4.0%;从职称看,正高占8.6%,副高占23.6%,中级占38.5%,初级占21.1%,没有职称的占8.2%;从学历看,博士占9.5%,硕士占15.5%,本科占47.1%,大专占21.5%,高中及以下占6.4%;从教育背景看,工、医、理、农专业分别占35.4%、20.7%、16.0%和9.3%,管理学占7.4%,其他学科占11.1%。
从从事职业看,科学研究人员占8.1%,工程技术人员占30.6%,卫生技术人员占19.2%,农技推广人员占5.2%,自然科学教学人员占21.2%,科技管理人员占11.3%,其他占4.3%;从所在单位类型看,科研院所/研发机构占13.7%,高等院校占18.8%,中学和技校占6.9%,医疗卫生机构占19.1%,技术推广与服务组织占6.9%,大型企业占25.8%,中小企业占6.4%,其他占2.3%;从所在单位行业看,教育占24.3%,制造业占23.1%,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占20.2%,农、林、牧、渔业占10.4%,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地质勘查业占9.1%,其他合计占13%。
二、科技工作者队伍总体情况科技工作者是以科技工作为职业的人员,即实际从事系统性科学和技术知识的产生、发展、传播和应用活动的劳动力,涵盖了专业技术人员、科技活动人员、R&D人员、科学家和工程师等多个层次的人员。
由于科技工作者作为一个政策概念尚缺乏完整的统计资料,我们拟使用科技人力资源来描述科技工作者队伍的整体情况。
所谓科技人力资源,主要是指实际从事或有潜力从事系统性科学技术知识创造、开发、传播和应用活动的人员,由科学技术相关专业的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或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以及具有技师以上职业资格的人员组成,具有明确的统计识别标准。
一是科技工作者队伍呈快速增长态势。
总体上看,从2002年到2007年底,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从2959万人增长到5160万人,增长74%。
其中,国有企事业单位五类专业技术人员从2002年底的2186万人增加到2007年底的2254.5万人,新增68.5万人,增长3.1%;城镇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数从2003年底的3113万人增加到2007年底的3314万人,新增201万人,增长6.5%1;科技活动人员从322.2万人增长到454.4万人,增长41%;科学家和工程师从217.2万人增长到312.9万人,增长44%;R&D人员全时当量从103.5万人年增长到173.6万人年,增长68%。
同期,全国就业人口仅增加4.4%,在岗职业人数仅增加8.2%。
科技人力资源快速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高等教育的进一步扩张。
统计资料表明,五年来,我国理学、工学、农学和医学的本专科毕业生新增总量达1189.7万。
二是队伍总体稳定,职业满意度和忠诚度较高。
调查显示,近半数(48.7%)科技工作者对自己的工作表示很满意或比较满意,不满意者不到一成。
其中,科技工作者对工作稳定性、单位人际关系、社会保障、工作自主性的满意度最高,对住房分配制度、工作收入、个人发展空间、社会声望、自我成就感等满意度相对较低。
如果有机会重新选择的话,30.3%的科技工作者最愿意从事的仍是目前的职业,加上选择大学教师(10.5%)、工程师(7.6%)、医生(4.5%)和科学家(3.2%)等科技相关职业的人,选择科技工作作为理想职业的人仍在半数以上。
在可能选择的其他职业中,选择企业家/企业管理人员(15.3%)和官员/公务员(14.3%)的比例最高。
调查发现,75.2%的科技工作者自工作以来一直在本单位工作,仅23.8%换过工作,职业流动率低于2003年调查时的34.4%2。
从流动意愿看,32.0%的科技工作者有职业流动意向,其中51.8%是因为目前工作收入待遇太差,41.4%是因为工作没有发展前途,33.5%是因为工作压力大,其他原1城镇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统计缺2002年的数据,这里以2003年的数据作为比较基准。
2由于我们没有调查流出科技工作者队伍的人员,所以这里的比例只反映了在岗科技工作者的流动情况。
因依次是缺乏成就感(31.5%)、工作太辛苦(27.6%)、工作枯燥(22.7%)、住房问题(21.5%)、不能发挥专业特长(17.4%)、工作设施条件差(14.3%)等。
三是队伍年轻化趋势明显。
据2008年出版的《中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研究报告》测算,我国科技人力资源主体是20世纪80年代之后培养的,截至2005年底,40岁以下人员达2647万人,占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的65.7%;2006年、2007年合计新增科技人力资源(含各类本专科毕业生)达1077万人,据此推算,目前40岁以下的人群已经达到3700万人左右,占科技人力资源总量(5160万)的三分之二以上。
本次调查显示,科技工作者的平均年龄为37.9岁,35岁以下科技工作者占近四成(37.9%),35岁及以上的科技工作者占逾六成(62.1%)。
目前,我国接受高等学历教育的在校学生总数超过2800万人,这预示着科技人力资源仍将保持快速增长,科技工作者队伍将继续呈现年轻化趋势。
四是队伍高学历化趋势明显。
在本次调查样本中,博士学位获得者占9.5%,硕士占15.5%,本科占47.1%,大专占21.5%,高中及以下占6.4%。
其中,科研人员和教学人员中研究生以上学历获得者分别占55.8%、54.0%,高学历特征尤为明显。
不同年龄组间也有较大差异,35岁以下组中获得研究生学历的比例为28.2%,35岁及以上组中获得研究生学历的比例为23.0%,说明科技工作者队伍呈高学历化趋势明显。
近年来高等教育的扩张使得研究生毕业生人数快速增长,2002年之前累计毕业生总数为76万人,2003年-2007年间累计毕业生达102万人,而2007年在校研究生就达154万人,大规模高学历毕业生的加入促使科技工作者队伍趋于高学历化。
五是女性科技工作者总量和比例持续增加。
据测算,截至2005年底,我国女性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为1437万人,占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的33%。
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05年-2007年,普通专科、本科在校女学生比例已分别从49.2%、45.3%上升到51.2%、47.4%,达到或接近50%,其余各级各类高等教育中的女学生比例也在逐年上升。
本次调查也显示,女性科技工作者占调查样本的40.4%,35岁以下组中的女性比例(43.1%)明显高于35岁及以上组(38.6%)。
随着高等教育中女性比例的不断上升,未来科技工作者队伍中女性比例还将不断增加。
三、科技工作者的工作状况一是积极参与科研活动,科研产出可观。
64.4%的科技工作者在近三年内从事过科研活动,但参与或主持过科研项目的比例并不高。
从事过科研活动的科技工作者中,只有不到六成(58.9%)的人参与过科研项目,主持过科研项目的更是不到三分之一(31.0%)。
近三年来,54.5%的科技工作者发表过学术论文,比2003年调查的比例(52.1%)略有提高;人均发表论文2.9篇3,明显高于2003年调查结果(2.08篇)。
34.2%在国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过论文,人均1.3篇;16.5%发表过SCI/EI论文,人均0.6篇。
此外,9.5%的科技工作者在国际性学术会议上宣读过学术论文,人均0.2篇;24.3%提交过内部研究报告,人均0.8篇;12.2%出版过著作,人均0.21部;11.1%获得过专利,人均获得专利0.26件。
近三年来有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或应用于3此处统计的人均发表论文数同时包括了独立完成与合作完成的数量,以下统计著作和专利时也是如此。
生产的科技工作者比例为24.5%,其中54.3%获得某种形式的分配收益,并有40.7%主要体现为奖金收益形式。
二是业务经费不足、设备落后问题普遍,知识老化、交流缺乏问题突出。
调查显示,49.8%的科技工作者面临业务活动经费不足的问题,32.9%面临“缺乏仪器设备”问题,26.0%面临“仪器设备老旧过时”问题。
相对而言,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工作以及在基层工作的科技工作者对硬件设施的抱怨更多。
在回答工作中面临的最大困扰是什么时,许多人把跟不上知识更新速度(19.1%)作为首选,其他依次为缺乏业务/学术交流(16.1%)、业务/科研活动时间不充足(11.5%)、工作不受重视(10.5%)、职称/职务晋升难(10.4%)、创收压力(8.3%)、没有合作团队(6.1%)、业务活动缺乏创新(5.9%)、教学压力(4.8%)、发表论文压力(4.6%)、人际关系不和谐(1.2%)。
与其它科技工作者相比,跟不上知识更新速度的问题在农技推广人员、科技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那里尤为突出,正高级职称和博士学历科技工作者对业务/科研活动时间不足问题反映突出,科研人员和高职称科技工作者对创收压力问题反映突出,教学人员和科研人员对发表论文压力反映强烈。
三是继续教育需求强烈,现有体系难以满足。
近八成(77.9%)科技工作者表示目前非常需要或比较需要进修学习。
其中,35岁以下科技工作者中表示需要进修学习的比例达到87.5%,明显高于35岁以上人群(72.3%)。
初级职称者表示需要的比例为86.3%,中级为80.8%,副高和正高分别为72.8%和56.7%。
尽管科技工作者对继续教育需求强烈,但现有继续教育体系无论从覆盖面还是从时间上均难以有效满足其要求。
近四成(37%)科技工作者表示过去一年没有参加过任何培训,单位没有提供培训机会和工作忙是没有参加培训的最主要原因。
近三成(27.2%)科技工作者对单位的进修培训工作表示不满意,企业科技工作者的不满意度更高。
四是工作强度过大,高学历、高职称者尤为突出。
调查发现,我国科技工作者工作时间超长,每周平均工作5.5天,工作时间内每天平均工作8.6小时,高于每周5天、每天8小时的国家法定工作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