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基础
核算时间不同 不定期
定期
核算效力不同 不具法律效力
具备法律效力
务会计
1、 核算主体不同 企业内部责任单位 整个企业
2、核算原则不同 不受会计准则约束 严格遵守
3、 核算重点不同 内部经营管理提供信息
4、 遵循的原则依据的基本概念不同
5、 信息特征及信息载体不同
80年代初,西方管理会计理论被 介绍到中国。我国会计学者在解 释管理会计定义时,提出如下主 要观点:
1、管理会计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边缘学 科。
2、管理会计是一个服务于企业内部经营 管理的信息系统。
3、管理会计是西方企业会计的一个分支。
4、管理会计是一种为管理部门提供信息 服务的工具。
三、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
成本
四、相关范围对成本习性的影响
在管理会计中,把不会改变固定成本和变动成 本习性的有关期间、业务量的特定范围称为广 义的相关范围,把业务量的特定范围称为狭义 的相关范围。 研究固定成本的总额不变性与变动成本的总额 正比例变动性必须在相关范围内,如果超过这 一范围,就不见得如此了。因为无论是从较长 时期看,还是从业务量的无限变动看,没有绝 对不变的成本,也不可能存在绝对正比例变动 的成本。
责任会计
是指在组织企业经营时,按照分权管理 的思想划分各个内部管理层次的相应职 责、权限及所承担义务的范围和内容, 通过考核评价各有关方面履行责任情况, 反映其真实业绩,从而调动企业全体职 工积极性的会计子系统。
四、管理会计职能作用
预测经济前景 参与经营决策 规划经营目标 控制经济活动 评价经营业绩
4、变动成本法假定。假定产品成本是按 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即产品成本中只包括 变动生产成本,而所有的固定成本均作为 期间成本。
三、 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关系式
利润=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贡献毛益-固定成本
=单价×销量-单变×销量-固定成本 =单位贡献毛益×销量-固定成本 =贡献毛益率×销售额-固定成本
(二)参与经济决策
决策是通过分析比较,对未来确定是否采取某 项行动,或在几种可行方案中进行抉择的过程。 决策是经营管理的核心,也是各级管理人员的 主要工作,管理会计是管理的有机组成,是必 参与企业的决策。
管理会计发挥参与经济决策的职能,主要体现 在根据企业决策目标搜集、整理有关信息资料, 选择科学的方法计算有关长、短期决策方案的 评价指标,并作出正确的财务评价,最终筛选 出最优的行动方案
酌量性固定成本
指受管理当局短期决策行为的影响, 可以在不同时期改变其数额的那部 分固定成本。
这类成本包括:根据企业经营方针 确定的、在一定预算期内安排开支 的广告费、职工培训费、新产品开 发费和经营性租赁费等。
这两类成本的降低途径不同
约束性固定成本只能从充分利用其创造 的生产经营能力着手,提高产品产量, 相对降低其单位成本。
三、保本分析
所谓保本,就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 收支相等、盈亏平衡、不盈不亏、利润 为零。
保本分析就是研究当企业恰好处于保本 状态时本量利关系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也叫损益两平分析、盈亏临界分析等。 保本分析的关键是保本点的确定。
(一)保本点的确定
保本点指企业达到保本状态的业务量的 总称。即在该业务量水平上,企业收入 与支出刚好相等。在此基础上继续增加 业务量,企业就会有盈利;反之减少业 务量企业就会发生亏损。
预测决策会计
是指管理会计系统中侧重于发挥预测经 济前景和实施经营决策职能的最具有能 动作用的会计子系统。它处于现代管理 会计的核心地位,又是现代管理会计形 成的关键标志之一。
规划控制会计
是指在决策目标和经营方针已经明确的 前提下,为执行既定的决策方案而进行 有关规划和控制,以确保预期奋斗目标顺 利实现的会计子系统。
(三)安全边际及安全边际率 安全边际指现用销售或预计销售量(额)超过保本
点销售量(额)的差额. 安全边际量=现用或预计销售量-保本点销售量 安全边际额=现用或预计销售额-保本点销售额
安全边际率指安全边际量(额)占现用或预计销售量 (额)的百分比。公式为:
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量(额)/现用或预计销售量 (额)×100%
外购成 本
10000
单位外 购成本
10
20000 10
30000 10
40000 10
50000 10
成本
单位变动成本
12 10
8 6 4 2 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业务量
成本
成本
变动成本总额
60000 50000 40000 30000 20000 10000
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业务量
管理会计
财务会计
核算主体不同 内部责任单位
整个企业
核算原则不同 不受准则约束
严格受准则约束
核算重点不同 内部管理者信息 外部人提供信息
核算目的不同 进行预测决策控制 反映经营成果财务状况
核算程序不同 没有固定核算程序 有固定核算程序
核算方法不同 方法灵活复杂
方法稳定简单
核算要求不同 及时迅速
真实精确
(三)规划经营目标
管理会计的规划职能是通过编制各种计 划和预算实现的。它要求在最终决策方 案的基础上,将确定的有关目标分解落 实到各有关预算中,从而合理有效地组 织协调供、产、销及人、财、物之间的 关系,并为控制和责任评价提供依据。
(四)控制经济过程
控制经济过程是管理会计的重要职能之 一。这一职能的发挥要求将对经济过程 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有机结合起来,既 事前确定科学可行的标准,并根据执行 过程的实际与计划的偏差进行原因分析, 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调整、改进,确保经 济活动的正常进行。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
1.两者源于同一母体,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补 充,共同构成了现代企业会计系统的有机整体。
两者都属于现代企业会计的有机组成部分,两者密不 可分;管理会计所需要的许多资料来源于财务会计系 统,它的主要工作是对财务会计信息进行深加工和再 利用。
2.两者所处环境相同,工作客体有相似之处,最终奋 斗目标一致。
该指标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的安全程度,表明企业销售 还可以下降多少仍不致亏损。
保本点作业率+安全边际率=1
四、本量利分析图
本量利分析反映的成本-业务量-利润之间的 线性关系,因此,我们可以用图直观、动态的 反映本、量、利间的依存关系。
具体步骤如下: 1.建立直角坐标系,其中以横轴代表销售量,
第三节 本量利分析
本量利分析是成本业务量和利润分析的 简称,它通过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三者 关系的分析,找出三者之间的规律性联 系,为有效的制定经营决策和进行控制 提供非常有用的方法。
一、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定
本量利分析所建立和使用的有关数学模型和图 形,是以下列基本假定为前提的。 1、成本习性分析假定。假定成本习性分析已 经完成,全部成本已划分为固定成本与变动成 本两部分,有关的成本习性模型已经建立。
保本点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用实物 量表现的保本量,一种是用货币量表现 的保本额。
保本量=固定成本÷单位贡献毛益 保本额=固定成本÷贡献毛益率
(二) 保本点作业率 保本点作业率指保本点销售量(额)
占现有销售或预计销售量(额)的百分 数. 保本点作业率
=保本点销售量(额)÷现用(预计) 销售量(额)×100%
酌量性固定成本可以从降低其绝对额着 手,即在预算时认真决策、精打细算, 在保证不影响正常生产经营的前提下, 尽量减少支出额。
3. 图示及方程式:
例:某企业租用一台设备进行生产, 该设备每月最大生产能力5000件, 每月租金4000元。
月份 1 2 3 4 5
产量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租金 4000 4000 4000 4000 4000
单位租金 4.0 2.0 1.3 1.0 0.8
成本
固定成本总额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1000
2000 3000 4000 业务量
5000
成本
单位固定成本
5 4 3 成本 2 1 0
1000
2000 3000 4000 业务量
以纵轴表示成本和收入的金额。 2.在纵轴上,按固定成本金额做平行于横轴的
管理会计的内容是指与其职能相 适应的工作内容。
包括:预测分析、决策分析、全 面预算、成本控制和责任会计等 方面。
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
前两项内容合称为预测决策会计;中间 两项合成为规划控制会计;最后一项称 为责任会计
预测决策会计、规划控制会计和责任 会计三者既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共 同构成了现代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
第十五章 管理会计基础
第一节 管理会计概述
本节内容是关于本课程的 总括说明,通过本节学习, 帮助学生了解管理会计的产 生与发展,弄清管理会计与 财务会计的区别与联系,认 识其职能及内容。
一.什么是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是为企业内部使用者提 供管理信息的会计,为企业内部 使用者提供有助于正确进行经营 决策和改善经营管理的有关资料, 发挥会计信息的内部管理职能。
5000
成本
(二) 变动成本
1、定义:变动成本指成本总额在一定时 期一定业务量范围内,随业务量的增减 变动而相应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 2、图示及方程式 例:某企业生产产品需要外购A零件,该 零件单价格10元/件,该企业1-5月份产量 及A零件的外购成本
月份
1 2 3 4 5
产量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 方法体系不同
7、 工作程序不同
8、系完善程度不同
第二节 成本习性分析与 变动成本法
• 一、成本习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