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形考作业及答案管理会计作业一一、名词解释1、成本性态:在一定条件下成本总额与特定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
2、相关范围:不会改变或破坏特定成本项目固有特征的时间和业务量的变动范围。
3、固定成本:在一定相关范围内,其总额与业务量增减变化无关的成本。
4、变动成本:在一定相关范围内,其总额随业务量的变化而成正比例变化的成本。
5、变动成本法:是管理会计为改革财务会计成本计算而设计的新模式。
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前提条件,只将变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而将该固定生产成本及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并按贡献式损益确定程序计量损益的一种成本计算模式。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 AC )的出现标志管理会计原始雏形的形成。
A标准成本计算制度B.变动成本法C.预算控制D.责任考评2、成本按习性进行分类,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三项数额合计后可统称为(B)A变动成本B.变动生产成本C变动销售成本D.制造费用3、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在计算产品生产成本时主要差异在(C)。
A.变动制造费用B.变动推销及管理费用C、固定制造费用D.固定推销及管理费用4、下列各项中,与传统的财务会计相对立概念而存在的是( C)。
A现代会计B.企业会计C.管理会计D.管理会计学5.如果某项管理会计信息同时满足了相关性和可信性的要求,那么我们可以断定该信息在质量上符合( B)。
A真实性原则B.决策有用性原则C.及时性原则D.灵活性原则6.下列项目中,不属于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间共性特征的表述是(B)。
A.两者都是现代会计的组成部分B.两者的具体目标相同C.两者共享部分信息D.两者相互制约、相互补充7、按照管理会计的解释,成本的相关性是指(A)。
A与决策方案有关的成本特性B.与控制标准有关的成本特性C.与资产价值有关的成本特性D.与归集对象有关的成本特性8.在历史资料分析法的具体应用方法中,计算结果最为精确的方法是C)。
(A高低点法B.散布图法 C回归直线法D.直接分析法9.下列成本项目中,属于变动成本构成内容的是(C)。
A.房屋设备租赁费B.按使用年限法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费 C.计件工资形式下的工人工资D.销售费用中不受销售量影响的销售人员的工资10.在应用高低点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时,选择高点坐标的依据是(A)。
A最高的业务量B.最高的成本C.最高的业务量和最高的成本D.最高的业务量或最高的成本三、多项选择题(每题二至五个正确答案)1.管理会计的职能包括(ABCDE)A、参与经济决策 B.控制经济过程C.规划经营目标 D.预测经济前景E.考核评价经营业绩2.( ABD )属于现代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
A.预测决策会计B.责任会计C.预算会计D.规划控制会计E.以上都是3.管理会计的主体有(ABCDE)A.企业整体B.企业内部各个层次的所有责任单位C.企业的最高领导D.责任人E.企业的主管部门4.固定成本具有以下特征:(AB)A.固定成本总额的不变性B.单位固定成本的反比例变动性C固定成本总额的正比例变动性 D.单位固定成本的不变性E.固定成本总额的变动性5.变动成本具有以下特征:( DE )A变动成本总额的不变性B.单位变动成本的反比例变动性C.变动成本总额的变动性D.变动成本总额的正比例变动性E.单位变动成本的不变性6.下列成本项目中,属于酌量性固定成本的包括(ADE)A.新产品开发费B,房屋租金C管理人员工资D广告费E.职工培训费7.成本性态分析最终将全部成本区分为(AB)A固定成本B变动成本C.混合成本D半变动成本E.半固定成本8.在我国,下列成本项目中属于固定成本的有(ABC)。
A按平均年限法计提的折旧费B.保险费C.广告费D.生产工人工资E.材料费9.成本按习性进行分类,变动成本包括(ABCD)。
A变动生产成本B.直接材料C变动制造费用D.变动推销及管理费用E.制造费用10.下列各项中,属于正确描述预测决策会计特征的说法包括(ABC)。
A它最具有能动性B.它处于现代管理会计的核心地位C.它是现代管理会计形成的关键标志之一D.它主要履行规划经营目标的职能E.它能够考核评价经营业绩四、简答题1、为什么称管理会计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会计?答:管理会计作为企业会计的内部会计系统,其工作的侧重点主要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所以称为内部经营管理会计。
2、简述成本性态分析与成本按性态分类的异同。
答:成本性态分析和成本按性态分类是管理会计中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范畴,他们的区别是:第一,性质不同,前者既包括定性分析又包括定量分析,后者则仅仅属于定性分析;第二,最终结果不同。
前者最终将全部成本区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个部分,并建立相应的成本模型;后者只要求将全部成本区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三大类。
它们的联系在于:两者都是以企业的总成本为对象,成本性态分析需要以成本按性态分类为前提。
3、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答:优点:1)能够解释利润与业务量之间的正常关系,有利于促使企业重视销售工作;2)可以提供有用的成本信息,便于科学的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3)提供的成本、收益资料,便于企业进行短期经营决策;4)简化了成本核算工作;缺点:1)所计算出来的单位产品成本,不符合传统的成本观念的要求;2)不能适应长期决策的需要;3)对所得税的影响。
五、计算题要求:(1)采用高低点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
(2)假如7月份预计发生维修工时4600小时,用高低点法预计7月的维修费是多少。
解答:b=(2600-2000)÷(5000-3000)=0.3a=2000-3000×0.3=1100∴y=1100+0.3x当x=4600时,y=1100+0.3×4600=2480(元)2假定该公司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为3元,其固定成本按每件2元的基础分摊于产品。
要求:(1)采用变动成本法编制2000-2002年的收益表。
(2)说明采用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所得到的净收益相差的数额以及形成差异的原因。
解答:固定生产成本=10000×2=20000(元)贡献式损益表2002年两种成本法利润差额=02002年期初、期末存货均为零,两种成本法对固定生产成本的扣除是一致的,因此两种成本法计算的利润是一致的。
2003年两种成本法利润差额=4000×2=8000(元)2003年期初存货为零,期末有4000件存货,在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含有8000元的固定生产成本没有在当期损益中扣除;而在变动成本法下,固定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全部在当期损益中扣除,因此两种成本法计算的利润相差8000元。
2004年两种成本法利润差额=2000×2-4000×2=-4000(元)2004年期初存货为4000件,在完全成本法下,由于在当年售出期初存货,期初存货中含有8000元的固定生产成本,在当期损益中扣除;而在变动成本法下,8000元固定生产成本已经在生产存货的2001年扣除了,本期不再扣除,由此原因而造成两种成本法计算的利润相差8000元。
另外,2004年期末有2000件存货,在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含有4000元的固定生产成本没有在当期损益中扣除;而在变动成本法下,固定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全部在当期损益中扣除,由此原因而造成本两种成本法计算的利润相差4000元。
以上两个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使两种成本法的利润相差4000元。
管理会计作业二一、名词解释1、贡献边际:指产品的销售收入与相应的变动成本之间的差额。
2、保本点:是指使企业达到保本状态时的业务量的总称。
3、目标利润:企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经过努力应该达到的最优化利润控制目标,它是企业未来经营必须考虑的重要战略之一。
4、相关收入:指与特定决策方案相联系的,能对决策产生重大影响的,在短期经营决策中必须予以考虑的收入。
5、机会成本:在经济决策中应由中选的最优方案负担的,按所放弃的次优方案潜在收益计算的那部分资源损失。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一个正确答案)1、利润=(实际销售量—保本销售量)×(D)。
A、贡献边际率B、单位利润 C、单位售价D、单位贡献边际2、有关产品是否进行深加工决策中,深加工前的半成品成本属于(D)A、估算成本B、重置成本C、机会成本D、沉没成本3、企业去年生产某亏损产品的贡献边际3 000元,固定成本是1 000元,假定今年其他条件不变,但生产该产品的设备可对外出租,一年的增加收入为(B)时,应停产该种产品。
A、2001元B、3 000元C、1 999元D、2900元4、已知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为每件45元,固定成本总额60 000元,产品单价为120元,为使安全边际率达到60%,该企业当期至少应销售的产品为( A). A、2000件B、1 333件C、1280件D、800件5、安全边际量=实际销售量—(B)。
A、边际销售量B、保本销售量C、实际销售量D、预计销售量6、下列各种销售预测方法中,没有考虑远近期销售业务量对未来销售状况会产生不同影响的方法是(B)。
A、移动平均法B、算术平均法C、加权平均法D、平滑指数法7、经营杠杆系数可以揭示利润受下列指标之一变动影响的敏感程度,该指标是( D )A、单价B、单位变动成本C、固定成本D、销售量8.按目标利润预测的目标成本应当等于(B)。
A、预计总产值—目标利润B、预计销售收入—目标利润C、预计销售收入—预计总成本D、变动成本总额+固定成本总额9、在零部件自制或外购的决策中,如果零部件的需用量尚不确定,应当采用的决策方法是(D)A、相关损益分析法B、差别损益分析法C、相关成本分析法D、成本无差别点法10、某工厂有5 000件积压的甲产品,总制造成本为50 000元,如果花20 000元再加工后出售,可能得到销售收35 000元,该批产品也可卖给某批发公司,可得销售收/k8000元。
在分析这两个备选方案过程中,沉没成本是(D)。
A、8 000元B、15 000元C、20000元D、50000元三、多项选择题(每题二至五个正确答案)1、本量利分析的前提条件是( ABCDE)。
A、成本性态分析假设B、相关范围及线性假设C、变动成本法假设D、产销平衡和品种结构不变假设E、目标利润假设2.安全边际率=(AC)A、安全边际÷实际销售量 B保本销售量÷实际销售量C安全边际额÷实际销售额D、保本销售额÷实际销售额E、安全边际量÷安全边际额3、生产单一品种产品企业,保本销售额=(B)A、保本销售量×单位利润B、固定成本总额÷贡献边际率C、固定成本总额÷(单价—单位变动成本)D、固定成本总额÷综合贡献边际率E、固定成本总额÷贡献边际4、从保本图得知:(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