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编制 杨桂婷 审核 孔繁祯 时间2010-12-20【考纲要求】(一)、文化与社会:1.(A )了解文化的内涵与形式;2.(B )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3.(B )理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二)、文化对人的影响:1.(A )了解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原理解);2.(A )了解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3.(C )说明文化对塑造人生的作用。
【知识结构】 【知识总结】 (一)、文化与社会: 1.(A )了解文化的内涵与形式:文化的内涵:①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 “文化”是相对于 、 而言的人类全部及其。
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 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 的部分。
②文化是一种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
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文化又是人们的一种素养: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在后天自发形成的。
文化素养的形成,离不开生活、实践和教育。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我们阅读书籍。
欣赏艺术品。
参观历史文物.都可以从中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看到历史上的和现实中的文化,认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文化的形式: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属于文化。
2.(B )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① , 是经济的 ,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文化与生活 文化与社会 文化对人的影响 文化的内涵 文化的力量 精神现象 社会现象 人的素养 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体味文化 文化与经济、 政治 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 相互交融: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与作用 发展先进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增强综合国力 文化影响面面观 潜移默化的影响 深远持久的影响 感受文化影响 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实践活动、认识活动、思维方式 文化塑造人生 丰富精神世界 增强精神力量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说明: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
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
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文化既有和之别,又有与、之分。
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
、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相互交融: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文化产业、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③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企图削弱和取代别国的民族文化,以推行。
这使得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3.(B)理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而且表现在。
②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和之中,成为的重要标志。
只有加强文化建设,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③我国的应对: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不仅在经济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在文化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大力弘扬,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不竭的和强大的。
(二)、文化对人的影响:1.(A)了解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原理解):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来自于各种形式的。
②文化影响个人的表现:⑴文化影响人们的和。
⑵文化影响人们的、和:各种文化影响的思维方式,具有相对稳定性,反过来又影响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
2.(A)了解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人们总要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生活,文化氛围是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
人们从事文化活动,如阅读文学作品、欣赏艺术表演等,许多是发生于潜移默化的过程之中的。
的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无论表现在交往方式、思维方式,还是表现在生活方式的其他各个方面,都是深远持久的。
作为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的、、,是在长期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是各种文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
“三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3.(C)说明文化对塑造人生的作用:①优秀文化能够: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的重要途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空前繁荣,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文明、开拓进取、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和道德风尚,成为我国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
②优秀文化能够:优秀文化作品以其特有的和,使人深受震撼,由此产生的,往往经久不衰,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征程中,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迸方向。
这种先进文化,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威武雄壮的人生乐章。
③优秀文化能够: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过程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
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人的素质、素质和素质等各方面得到全面提高。
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巩固练习】1.下列各项属于文化现象的是①经济理论②政治制度③哲学思想④科学发展观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文化作为人类特有的现象,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
以下属于文化现象的是①国庆60周年联欢晚会②秦淮河自然风光③万里长城④我国的外汇储备增多⑤南京市人大代表的选举⑥《共产党宣言》A.①②⑤ B.②⑤⑥ C.①③⑥ D.③④⑤3.西汉刘向在《说苑·指武》中将“文化”二字合为一词:“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
凡武之兴,为不服也。
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以下对《文化生活》中的“文化”理解正确的是A.文化就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B.文化就是指人们的精神活动和经济活动C.文化就是指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意识形态活动D.文化就是相对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产品4.我们讲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下列对文化的理解正确的是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②文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③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对个人和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④文化是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总和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5.校训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一个学校的理想追求与办学特色,对于促进学生成才有着重要的意义。
北京大学“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校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北大人”在中国历史进步的洪流中发挥先锋作用。
这说明①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②文化对个人成长产生深刻影响③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④文化教育是政治进步的前提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6.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可以感受到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影响。
这表现在A.文化决定政治和经济的发展方向B.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C.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D.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7.2009年我国文化产业成经济领域新宠,文化产业逐渐成为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柱。
山东文化产业超过1000亿元,江苏文化产业增加值连续第四年保持近30%的增幅。
由此可见A.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B.文化与经济同步发展C.文化是经济繁荣的基础 D.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8.美国总结奥巴马在获胜感言中说过一句话:“今天晚上我们再次证明,我们国家真正的力量并非来自我们武器的威力或者财富的规模,而是来自我们理想的持久力量,民主、自由、机会和不屈的希望。
”这句话主要说明A.政治经济决定文化、文化对政治经济有反作用B.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C.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D.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9.(2010北京卷)《阿凡达》是一部运用3D技术制作的电影,目前已创造了超过27亿美元的全球票房,并带动了3D相关产业的发展。
这体现了①文化对经济的重大影响②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③文化生产力的日趋重要④文化以经济发展为基础A.①② B.①③C.②④D.③④10.一位哲学家曾对政治、经济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做过这样的比喻:政治是骨骼,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
下列对政治、经济和文化之间的关系表达正确的是①没有文化,政治和经济就不会存在②经济和政治是由人创造的,文化是由上帝创造的③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④文化是由经济、政治决定的,又给予政治和经济以重大的影响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④参考答案:DCDAA BDD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