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作业本参考答案

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作业本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第一单元史前时代第一课人猿相揖别1.文字记载2.劳动3.周口店3万4. C5. A6. C7. B8. A9. (1)在许多自然条件下都可能产生火。

北京人可能从以下渠道得到火种:如雷电生火、火山爆发、森林草木自燃、露天煤的自燃、偶然摩擦生火等。

(2) —般采用篝火法。

使用时不断往火堆中添加木柴;不用时用灰土盖住火,使其阴燃;再用时扒开灰土,添草木引燃。

(3)例如熟食兽肉,可以更充分有效地吸收食物的营养,以利大脑和身体的发育;点燃火堆,可以照明、取暖、驱赶野兽,改善了生活条件。

10. (1) “群居”、“采集”、“狩猎”、“共同制造、使用”、“共同享用”等。

(2)北京人生活的区域环境险恶,猛兽出没,靠个人力量无法生存,需要依靠群体力量保护自己;要猎获某些凶猛的野兽,也需要群体力量。

(言之有理即可)11. (1)观点如海猿说、古猿进化说等。

(2)略第二课原始农业和先民的家园1.旧石器新石器2.采集狩猎粮食3.陶器4.半坡河姆渡5.自然祖先6. D7. C8. A9. B 10. C 11. C 12. A 13. (1) B河姆渡居民(2) A半坡居民(3)主要原因是两地的地理位置不同,自然条件不同:河姆渡地处长江流域.高温多雨,水网密布;半坡地处黄河流域,寒冷干旱。

14. (1)黑陶体河姆渡人面鱼纹彩陶盆半坡(2)图一:说明当时有了饲养业;图二: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渔猎生活,说明当时已有原始的艺术美。

15.摆脱了对自然的依赖,改善了生存环境,扩大了活动空间,提高了生活质量。

(言之有理即可)第三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1. 口耳相传远古2.黄帝炎帝3.禅让4.禹5. B6. B7. B8. A9. D 10.D 11. (1)人民众多,禽兽不足。

(2)神农氏教民农耕,发明医药,发明陶器,开辟集市,为华夏文明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12.(1)尧是远古时代华夏族传说中的部落联盟的首领。

(或答是氏族公社晚期的人物)(2)他勤劳俭朴,爱护百姓。

(言之有理即可)13. (1)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人。

(2)我们能从大禹治水的事迹中学习大禹先公后私、公而忘私的精神;学习他善于动脑筋,团结广大人民积极寻找办法克服困难,敢于同大自然斗争的可贵精神;学习他以身作则、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精神。

14. (1)禅让制。

如尧禅让于舜、舜禅让于禹。

(2)略综合探究一保护我们身边的古老文明1. B2. (1)火车的震动、采石场的爆破作业、水泥厂的粉尘和对遗址的过度开发。

(2)略3.(1)因为有些国家在保护遗产方面还缺乏经济和科技实力,有些国家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为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更好地保护这些属于全人类的珍贵遗产。

(2)第一,说明中国有许多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

第二,说明中国政府重视对遗产的保护。

第三,说明中国对遗产的保护工作得到了世界的认可。

(3)第一问答案略。

建议:根据具体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古迹进行整修,划定专门保护区,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和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并加强宣传,落实消防措施,设专人看护,改进周边地区的环境,进行必要的绿化等等。

单元复习1. C2. B3. A4. A5. A6. C7. B8. C9. C 10. D 11. D 12. B 13. A 14. D 15. C 16. (1)远古时期,人们居住在洞窟、木巢中;食草木的果实,生吃鸟兽之肉;用兽皮作衣服。

(2)第二单元文明的起源第一课得天独厚的大河文明1.埃及亚、非2.汉谟拉比两河3. 1 农业4.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域5. B6. C7. A8.尼罗河流域古代巴比伦新月沃地两河流域古代埃及世界第一长河印度河与恒河流域古代中国阿育王黄河与长江流域古代印度商朝9.两河指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由于西亚地区干旱少雨,而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给两岸的农业带来了水源。

约公元前3500年,这里出现了城镇、神庙、宫殿和文字,成为世界文明的另一个摇篮。

10.图2-2描绘了尼罗河畔的古代埃及人民在辛勤地耕种,反映出埃及是一个农耕文明国家。

图中描绘了两个时期的景象:播种期和收割期。

生产时,劳动人民使用简单的犁耕工具,集体劳作。

收获时,硕果累累,到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可反映出当时的生产力水平。

11.共同点:这些遗址都位于大河两岸。

原因:①地势低平,冲积平原上土壤肥沃,易于开垦和耕作。

②地处温带、亚热带,气候温暖,水利资源丰富,具有较好的灌溉条件,适宜发展农业。

12.略第二课早期国家的形成1.法老太阳神2.禅让3.种姓制度4.汉谟拉比法典5. C6. B7. C8. D9. (1)启是凭着自己的威望和权力继承王位的。

(2)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加强国家权力。

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10.(1)种姓制度。

(2)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个等级。

反映了古代印度社会阶级分化严重的状况。

11.《汉谟拉比法典》是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而制定的。

从材料所反映的内容可看出法典无公正可言,它完全站在奴隶主阶级的立场上维护他们的利益。

对奴隶而言,他们的生命、安全、社会地位都得不到保障。

可以说这部法典是维护奴隶制统治秩序的工具。

12. (1)大禹。

(2) A (3)召见各部落首领,接受他们的朝贡;诛杀不服从自己的防风氏;划定“九州”;铸造“九鼎”。

第三课告别野蛮1.汉字商朝2.太阳历太阴历3.前6乔达摩•悉达多4.解剖学分科5. D6. B7. C8. A9. (1)甲骨文。

(2)甲骨文记载了商王室的社会活动,其记录内容真实地反映了商朝社会的政治与经济以及其他社会生活方面的情况,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3)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10. (1)工匠、农民和奴隶在为胡夫建造金字塔。

(2)建造金字塔时间之久、人数之多,工程十分宏大;奴隶处于社会最底层;金字塔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等。

(3)古埃及人相信灵魂不死,所以生前都为自己修筑豪华的陵墓,期望把权威和财富带到来世。

同时,也为了宣扬法老至高无上的宗教神权与世俗专制统治的权力。

11.例如古埃及人民创造的奇迹:古老的象形文字、金字塔建筑群、天文历法、制作木乃伊的技术等。

精神:古代劳动人民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历史。

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学习勤劳勇敢、探索创新、执著而又富有幻想等精神。

综合探究二想悟沧桑巨变1. (1)人类的过度开发,破坏了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

(2)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引发洪涝灾害和泥石流;水路不通航,限制了经济的发展;动植物种类减少,生态失衡。

这些最终将导致文明的衰落。

(3) B2.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自然规律,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

3.示例: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地方是蓝田县蓝田人遗址。

距今约100万〜50万年前,这里曾生活着一群远古人类.我们称之为“蓝田人”。

在蓝田人生活的时代,这里环境很美,自然资源丰富。

蓝田人生活在森林中,他们每天都很忙碌。

瞧!他们有的在专心地打制石器,有的在攻击猎物、抵御野兽,有的在刨挖野菜、采摘果类,有的在宰杀战利品,有的在河边抓鱼,有的在放哨。

4.略5.略单元复习1. C2. C3. A4. B5. B6. B7. B8. B9. A 10. C 11. B 12. A 13. (1) A (2)世界上古老的文明都产生于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

四大文明古国都受惠于大河母亲的哺育,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14.(1)图一:空中花园;图二:金字塔。

它们分别是古代巴比伦和古代埃及文明的标志。

(2)古代巴比伦创造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建筑奇迹空中花园,后被称做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最大的是胡夫金字塔,现高137米。

在法国埃菲尔铁塔建起之前,它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

第三单元农耕文明时代(上)——相继兴衰的欧亚国家第一课希膳、罗马与欧洲古典文明1.克里特岛迈锡尼古希腊2.城邦雅典斯巴达3.执政官法西斯4.公元前27屋大维帝国5.十二表法6. B7. B8. C9.与希腊的民主政治有关。

希腊的民主政治使人的创造力较少受到压制,艺术工匠的个性化劳动较多地受到重视,它为古希腊人体艺术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10.万神殿——宗教建筑;高架引水桥——道路工程建筑;竞技场——公共建筑;提图斯凯旋门——纪念性建筑。

11. (1)陶片放逐法。

目的是防止有些人权力过大而破坏民主制度。

(2)不是全体人的民主,奴隶、妇女、外国人被排斥在民主政治之外;因为缺少一定的制约机制,人们可能会根据自己的好恶滥用民主权利。

12.略13.阿基米德。

螺旋提水器和浮力定律等。

14.雅典经济以对外贸易和商业为主,政治上实行民主制度;斯巴达经济以农业为主,政治上实行专制统治,崇尚武力。

第二课欧洲中世纪与基督教文明1.法兰克查理査理曼帝国2.凡尔登德意志意大利法兰西3.巴勒斯坦犹太基督耶稣 4.庄园农奴 5. D 6. C 7. C 8. D 9. (1)犹太人的国家被罗马人所灭,犹太人经常起义反抗罗马人的暴政,但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作业.■■历史与社会后都被罗马人镇压。

(2)是被压迫者的宗教。

寻求精神上的解放和安慰。

(3)早期基督教的教徒以穷人为主,随着上流社会的人士人教并把持了教会的领导权,基督教日益成为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的思想工具。

在欧洲封建社会鼎盛期,教会不仅垄断了思想、文化领域.而且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相当大的政治权力。

10.不是。

他们要以服骑兵军役为条件,才能获得封地;他们要向领主宣誓效忠。

他们并不是行侠仗义,而是参加镇压农奴起义或国王、领主掠夺战争的战斗人员,是统治阶级维护统治的工具。

11.许多坐落在封建领地上的城市,为摆脱封建主的盘剥,通过赎买、起义等斗争方式贏得自治权。

封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使得这一时期的城市得以复苏,新兴城市不断涌现。

12.示意图能体现欧洲中世纪的封建等级即可。

理解:由于封建等级制度是因土地的层层分封而形成的,各级封主与封臣之间都互有义务,封臣即附庸只承认自己直接受封的领主为封主,而对自己封主的封主却没有臣属关系。

因此,中世纪的西欧出现了“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现象。

第三课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1.穆罕默德穆斯林古兰经2. 8欧、亚、非巴格达3.武力征服104.清真寺5.—千零一夜阿拉伯帝国6.古代印度人。

随着阿拉伯帝国的扩张,阿拉伯人将这些符号传播到世界各地,所以被称为阿拉伯数字。

7.正确。

从横向看,当时阿拉伯帝国所处的地理位置介于东西方之间,吸收了东方和西方文化中许多先进的东西。

东方文化如中国古代四大发明、阿拉伯数字等,主要是通过阿拉伯人传到西方的。

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明交融的通道。

从纵向看,人类历史上大河文明、欧洲古典文明、阿拉伯文明、文艺复兴相继兴起,阿拉伯文化就是在以往文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