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方红数与贷方蓝数的区别
首先,对于账户的余额来说,二者的作用是一样的。
比如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余额+借方发生额-贷方发生额”,假设应收账款中期应收某单位10万元,本月再次购货3万元,后发现属串户,用红字冲回。
则借方累计发生额为0,期末余额就等于期初余额10万元;假设红字记为贷方蓝数,则期末余额=期初余额10万元+借方发生额3万元-贷方发生额3万元=10万元。
负债类、权益类、收入类以及成本费用类账户同理可证。
可见单纯对于账户余额来说,借方红数确实等于贷方蓝数。
但事实真的这么简单吗?
对于需要列示发生额、累计发生额的账户来说,可就不相等了。
通常来说,与利润表相关的收入、成本、费用类账户均需列不善发生额,还有个别资产类账户的备抵科目,如累计折旧、无形资产摊销,以及存货累计发生额等等都在实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这类账户的红数发生额是不可在相反方以蓝数记载的。
比如管理费用账户,审核人员在对记账凭证进行审核时发现,有一笔费用本来应该为5000元,做凭证时误记为50000元,多记45000元,于是用红字冲销45000元。
除该笔费用之外其他费用累计支出80万元。
则本朋利润表中管理费用一栏应该为80.50万元,但如果把借方红数登记在贷方,则利润表中的管理费用就要变成85.00万元了。
其实借方红数与贷方蓝数的意义是截然不同的。
大家都知道,资产类账户借方表示增加,贷主表示减少;负债类账户贷方表示增加,
借方表示减少;成本费用类账户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收入类账户贷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减少。
当然书上还有共同类账户,期末根据其余额不同,共同类账户还是要分到资产或负债类之内。
这里以资产类账户为例,借方发生额表示资产的增加,发生误记时用红字冲回,表示的意思是上述增加并没有实际发生,只是因为财务人员疏忽造成的错误,现在予以问回。
但如果登记在贷方呢?则表示资产的减少。
这样以来,则是错上加错了。
本来没有增加的,你的账面记载了增加,本来没有减少的,你的账面又记载了减少。
如果哪天老板突然问你,××我的100万元存货怎么在我不知道的情况下没有了?你可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啦!
对财务报告的影响也不同。
前面讲过,这样的结果对于账户的余额没有影响,但对发生额却会造成误报。
对财务报告来说,纯粹以余额列示的科目,影响不大,但对于需要列示发生的科目,如利润表相关科目、现金流量表相关科目则要严格加以区分,是借方就一定要在借方列示,是贷方就一定要在贷方列示。
这样算来,与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无关的科目不是很多嘛!
对财务人员自身的工作也不利。
财务人员经常遇到对账问题,与往来单位对账,与银行对账,与出纳对账,总账明细账相对等等,如果不是严格按记账凭证登记,肯定会约对账工作造成非常大的麻烦。
这样算来,借方红数与贷方蓝数是截然不同的概念。
是绝对不能划等号的。
我为之纠结了多年的问题终于有了答案,“有时候借方红数相当于贷方蓝数,但绝不是等于。
(转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