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茶员试题精解二
• (A) 特级; (B) 一级; (C ) 二级; (D) 珍眉一级。
• 108、外形特征“片状带筋”属于秀眉(B)级。
• (A) 特级; (B) 一级; (C ) 二级; (D) 三级。
• 109、外形特征“一芽二叶开展、较扁平”属于西湖龙井(C)级。 • (A) 特三级; (B) 一级; (C) 二级; (D) 三级。 • 110、外形特征“一芽一叶开展、含一芽二叶、茶身稍大”属于浙江龙井(B)级。 • (A) 特级; (B) 一级; (C) 二级; (D) 三级。 • 111、外形特征“圆结重实、光滑、墨绿光亮”属于珠茶( A )级。 • (A) 特级; (B) 一级; (C ) 二级; (D) 三级。 • 112、外形特征“尚圆结、色欠润”属于珠茶(B)级。 • (A) 一级; (B) 二级; (C ) 三级; (D) 四级。
判断题
• (×)1、职业道德是从道义上衡量本职工作,而职业责任则以从工作任务上来确定它 的内容。
• (×)2、道德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和总和。 • (√)3、爱岗敬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行各业职业道德的最基本要求。 • (×)4、岗位职责是指劳动岗位的职能与上岗职工所担负的责任。 • (×)5、茶叶越嫩越好,嫩茶就是名茶。 • (×)6、名茶就是萌发早,能在市场上“抢新”的茶叶。 • (×)7、茶汤色泽与叶绿素密切相关。 • (√)8、决定茶汤色泽的主体成分的物质是茶多酚。 • (√)9、白毫银针白毫披露,“银装素裹”是品质优异的特征。 • (×)10、西湖龙井外形光、扁、平、直是品质优异的特征。
• 113、外形特征“细嫩、紧直、尚嫩绿”属于蒸青绿茶( A )级。 • (A) EE级; (B) E级; (C ) S级; (D) 一级。 • 114、外形特征“尚嫩、较紧直,深绿”属于蒸青绿茶(C)级。 • (A) EE级; (B) E级; (C ) S级; (D) 一级。 • 115、名优绿茶的汤色、叶底以( A )为好。 • (A) 嫩绿; (B) 黄绿; (C ) 黄暗; (D) 暗褐。 • 116、圆炒青叶底特点是(B). • (A) 黄绿明亮; (B)深绿较壮实; (C )嫩绿匀整; (D)暗褐。
• 105、“西湖龙井”标准样分为(D)。
• (A) 特、一至三级;(B)一至三级;(C)一至四级;
• D) 特一、特二、一至四级。
• 106、珠茶贸易标准样分为(D)。
• (A)一至三级;
(B)特、一至三级;
• (C) 特、一至五级; (D)特级、一至五级、不列级。
• 107、外形特征“细嫩、紧直、有苗峰”属于特珍( A )级。
• 153、茶号“3505”代表珠茶( A )贸易标准样。 • (A) 特级; (B) 一级; (C ) 二级; (D) 五级。 • 154、茶号“9375”代表珠茶(D)贸易标准样。 • (A) 特级; (B) 一级; (C ) 二级; (D) 四级。 • 155、茶号“8147”代表( A )绿茶贸易标准样。 • (A) 雨茶一级; (B) 雨茶二级; (C ) 秀眉特级; (D) 秀眉一级。 • 156茶号“8117”代表(C)绿茶贸易标准样。 • (A) 雨茶一级; (B) 雨茶二级; (C ) 秀眉特级; (D) 秀眉一级。
判断题
• (×)21、乌龙茶内质得分高于该级最低级分数标准,然后再与外形加权平均确定等 级。
• 157、茶号“K101”代表(B)贸易标准样。 • (A) 特级铁观音; (B)一级铁观音; (C )二级铁观音; (D)三级铁观音。 • 158、茶号“C300”代表( A )贸易标准样。 • (A)武夷奇种特级; (B)武夷奇种一级; (C )武夷奇种二级; (D)武夷奇种三级。 • 159、某批乌龙茶色种对样审评,加权平均后的品质总分为85分,应定为(C)级。 • (A) 特级; (B) 一级; (C ) 二级; (D) 三级。 • 160、某批铁观音对样审评,加权平均后的品质总分为76分,应定为(D)级。 • (A) 特级; (B) 一级; (C ) 二级; (D) 三级。
• 137、根据名优绿茶的评分原则,某项因子品质优良定为甲等,给( A )分。 • (A) 94±4; (B) 84±4; (C)74±4; (D)50-60. • 138、根据名优绿茶的评分原则,某项因子品质有缺陷定为乙等,给(B)分。 • (A) 94±4; (B) 84±4; (C)74±4; (D)50-60. • 139、名优绿茶外形项目的品质系数(权数)为( A )。 • (A) 30%; (B) 25%; (C )15%; (D) 10%. • 140、名优绿茶香气项目的品质系数(权数)为(B)。 • (A) 30%; (B) 25%; (C )15%; (D) 10%.
• 149、抓茶一把,用手紧握很刺手,发出“沙沙”响,条翠,手捻成粉末,枝梗轻折即断, 香气高,问其含水量为( A )。
• (A) 5%; (B) 7%; (C ) 8%; (D) 10%。 • 150、抓茶一把,用手紧握,感觉刺手,发出“沙沙”响,条能压碎尚脆,手捻成粉末,
枝梗轻折即断,香气高,问其含水量为(B)。 • (A) 5%; (B) 7%; (C ) 8%; (D) 10%。 • 151、茶号“41022”代表( A )绿茶贸易标准样。 • (A) 特珍特级; (B)特珍一级; (C ) 特珍二级; (D) 珍眉一级。 • 152、茶号“9368”代表(B)绿茶贸易标准样。 • (A) 珍眉一级; (B) 珍眉二级; (C ) 珍眉三级; (D) 珍眉四级。
判断题
• (×)11、凡干湿评略有烟气,尝滋味又尝不出来的应为正品茶。 • (×)12、凡干湿评略有烟气,又不易消失的应为正品茶。 • (√)13、日晒气较轻的茶叶(乌龙茶),评定等级后,按次级给价。 • (×)14、日晒气较重的茶叶(乌龙茶),评定等级后,按次级给价。 • (√)15、名优绿茶要取得嫩绿汤色,鲜叶嫩度以一芽一叶开展至一芽二叶初展为宜。 • (√)16、名优绿茶要取得优异品质,以芽叶全长2—2.5cm的鲜叶为宜。 • (√)17、夏秋季采制的西湖龙井与浙江龙井无本质上差别。 • (√)18、“糙米色”狮峰龙井的一大特色,也是品质超群的一个重要标志。 • (√)19、乌龙茶的审评侧重内质的香气、滋味。 • (√)20、花茶的品质以香味为主,以浓郁鲜灵为上品。
• 141、乌龙茶香气的品质系数(权数)为(B)。 • (A) 30%; (B)35%; (C )30%; (D) 10%. • 142、乌龙茶外形的品质系数(权数)为( A )。 • (A) 30%; (B)35%; (C )20%; (D) 10%. • 143、根据等级评分标准,乌龙茶特级铁观音定为( A )分。 • (A) 101分以上; (B) 91-100分; (C ) 81-90分; (D) 71-80分。 • 144、根据等级评分标准,乌龙茶一级铁观音定为(B)分。 • (A) 101分以上; (B) 91-100分; (C ) 81-90分; (D) 71-80分。
• 117、色泽浑暗是名优绿茶的致命缺点,主要原因是( A )。 • (A) 现采现制; (B) 干燥温度较高,时间短; • (C ) 选用大叶种鲜叶; (D) 炒制多扬抖。 • 118、西湖龙井“老火糙米色”主要原因是(C). • (A) 早春气温低又早采; (B) 茶园遮荫; • (C ) 高温辉锅; (D) 夏秋茶转制龙井。 • 119、蒸青绿茶香气忌(B)。 • (A) 海藻香; (B) 栗香; (C ) 清香; (D) 带“青”。 • 120、石亭绿以“三绿、三香”著称,其香气带( A )。 • (A)杏仁香、绿豆香、兰花香; (B) 栀子香、桂花香、岩韵; • (C )兰花香、花果香、月季香; (D) 栗香、青香、海藻香。
• 133、黄金桂如兰似桂的幽香属于(A)香。 • (A) 茶类香; (B) 品种香; (C) 产地香; (D)季节香。 • 134、凤凰单枞具有独特的蜜糖香属于( A )香。 • (A) 茶类香; (B) 品种香; (C) 产地香; (D)季节香。 • 135、成品茶“规格乱”的原因是(B)。 • (A) 精制茶大小或长短不一; (B) 上、中、下三段茶比例不当; • (C ) 外形、叶底花杂; (D) 制作过程火温过高。 • 136、成品茶“脱档”的原因是(B)。 • (A) 精制茶大小或长短不一; (B) 上、中、下三段茶比例不当; • (C ) 外形、叶底花杂; (D) 制作过程火温过高。
• 129、西湖龙井具有特殊的清果香属于(B)。 • (A)品种香; (B) 季节香; (C) 产地香; (D) 茶类香。 • 130、乌龙茶具有特殊的“秋香”属于(B)。 • (A)品种香; (B) 季节香; (C) 产地香; (D) 茶类香。 • 131、云南红茶具有特殊糖香属于(C)香。 • (A) 茶类香; (B) 品种香; (C )地域香; (D)附加香。 • 132、西湖龙井具有独特清香属于( A )香。 • (A) 茶类香; (B) 品种香; (C )地域香; (D)附加香。
• 101、毛峰外形审评注重( A )。 • (A) 色泽、嫩度; (B)色泽、形态;(C)色泽、条索; ( D) 嫩度、净度。 • 102、烘青外形审评注重( A )。 • (A)紧直、嫩度; (B)色泽、形态;(C) 色泽、条索; (D)嫩度、净度。 • 103、出口眉茶标准样分为(D)花色品种。 • (A)特珍、珍眉、秀眉; (B) 雨茶、秀眉、贡熙; • (C) 特级、一至二级; (D) 特珍、珍眉、雨茶、秀眉、贡熙。 • 104、圆炒青按形态分为(D)花色品种。 • (A)珠茶特级、一至五级; (B) 雨茶、秀眉、贡熙; • (C )珠茶、秀眉、碎茶; (D) 珠茶、雨茶、碎茶、贡熙。
• 125、茶汤“起釉”的原因是( A )。 • (A)泡茶用水含有Fe3ˉ; (B) 茶叶茸毛含量多; • (C )灰尘含量多; (D) 制作过程污染机油。 • 126、茶汤呈“粉红色”的原因是( A )。 • (A)“CTC”茶加奶; (B)茶汤温度下降; • (C) 酶促氧化偏轻; (D)品质较差的小叶种红茶。 • 127、“香兰红茶”的香荚兰香属于(D)。 • (A) 茶类香; (B) 品种香; (C )地域香; (D)附加香。 • 128、“玄米茶”的炒麦香属于(D)。 • (A) 茶类香; (B) 品种香; (C )地域香; (D)附加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