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形的性质与判定能力提升训练一、选择题1.如图,菱形 ABCD 的对角线 AC,BD 的长分别为 6cm,8cm,则这个菱形的周长为()A.5cmB.10cmC.14cmD.20cm2.如图,在 ?ABCD 中,对角线 AC, BD 相交于点 O,添加下列条件不能判定?ABCD 是菱形的只有()A. AC⊥BDB. AB=BCC. AC=BDD. ∠1=∠23.如图,四边形 ABCD 是菱形, AC=8, DB=6, DH ⊥AB 于 H ,则DH等于()A.B.C.5D.44.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B.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C.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D.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5.如图,在菱形 ABCD 中,对角线 AC 与 BD 相交于点 O,若 AB=2 ,∠ABC=60 °,则 BD 的长为()A.2B.3C.D.26.如图,在四边形 ABCD 中,对角线 AC, BD 相交于点 O,AO=CO,BO =DO.添加下列条件,不能判定四边形ABCD是菱形的是()A. AB=ADB. AC=BDC. AC⊥BDD. ∠ABO=∠CBO7.菱形 ABCD 的对角线 AC,BD 相交于点 O,E,F 分别是 AD,CD 边上的中点,连接 EF .若EF= , BD =2,则菱形ABCD 的面积为()A. 2B.C. 6D. 88. 菱形具有而一般平行四边形不具有的性质是()A. 对边相等B. 对角相等C. 对角线互相平分D. 对角线互相垂直9.如图,点 P 是边长为 1 的菱形 ABCD 对角线 AC 上的一个动点,点 M, N 分别是 AB, BC 边上的中点,则 MP +PN的最小值是()A.B.1D. 210.如图,在菱形 ABCD 中, E 是 AB 边上一点,且∠A=∠EDF =60 °,有下列结论:①AE=BF ;②△DEF 是等边三角形;③△BEF 是等腰三角形;④∠ADE =∠BEF,其中结论正确的个数是()A.3B.4C.1D.2二、填空题1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 ABCD 中,添加一个条件 ______使平行四边形 ABCD 是菱形.12.如图,四边形 ABCD 是轴对称图形,且直线 AC 是对称轴, AB∥CD,则下列结论:① AC⊥BD;② AD∥BC;③四边形 ABCD 是菱形;④ △ABD ≌△CDB .其中正确的是 ______ (只填写序号)13.如图,菱形 ABCD 的对角线 AC, BD 相交于点 O,过点 A 作AH⊥BC 于点 H ,连接 OH,若 OB=4 ,S 菱形ABCD =24 ,则 OH的长为 ______ .14.已知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分别为 5 和 6,则它的面积是 ______.15.如图,若菱形ABCD 的顶点A,B 的坐标分别为(3,0),( -2, 0),点 D 在 y 轴上,则点 C 的坐标是 ______.三、解答题16.如图,△ABC≌△ABD ,点 E 在边 AB 上,CE ∥BD ,连接DE.求证:(1)∠CEB=∠CBE;(2)四边形 BCED 是菱形.17.如图, AE∥BF, AC 平分∠BAE,且交 BF 于点 C,BD 平分∠ABF ,且交 AE 于点 D ,连接 CD .(1)求证:四边形 ABCD 是菱形;(2)若∠ADB =30°, BD =6,求 AD 的长.18.如图,在四边形 ABCD 中, BD 为一条对角线, AD ∥BC, AD=2 BC,∠ABD=90 °, E为 AD 的中点,连接 BE.(1)求证:四边形 BCDE 为菱形;(2)连接 AC,若 AC 平分∠BAD, BC=1,求 AC 的长.19.如图,在平行四边形 ABCD 中, P 是对角线 BD 上的一点,过点 C 作 CQ∥DB,且 CQ=DP ,连接 AP 、BQ、 PQ.(1)求证:△APD ≌△BQC;(2)若∠ABP +∠BQC=180°,求证:四边形 ABQP 为菱形.20.如图,在△ABC 中, D、 E 分别是 AB、 AC 的中点,过点 E 作( 1)求证:四边形DBFE 是平行四边形;( 2)当△ABC 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DBFE 是菱形?为什么?答案和解析1.【答案】D【解析】解:∵四边形 ABCD 是菱形,∴AC ⊥BD ,OA= AC=×6=3cm,OB= BD=×8=4cm,根据勾股定理得, AB===5cm,所以,这个菱形的周长=4×5=20cm.故选:D.根据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可得AC⊥BD ,OA= AC ,OB=BD ,再利用勾股定理列式求出AB ,然后根据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列式计算即可得解.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主要利用了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需熟记.2.【答案】C【解析】解:A、正确.对角线垂直的平行四边形的菱形.B、正确.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C、错误.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不一定是菱形.D、正确.可以证明平行四边形 ABCD 的邻边相等,即可判定是菱形.故选:C.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菱形的判定方法即可一一判断.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菱形的判定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菱形的判定方法.3.【答案】A【解析】解:∵四边形 ABCD 是菱形,∴AO=OC,BO=OD ,AC ⊥BD ,∵AC=8,DB=6,∴AO=4,OB=3,∠AOB=90°,由勾股定理得:AB==5,∵S菱形 ABCD=,∴,∴DH=,故选:A.根据菱形性质求出 AO=4,OB=3,∠AOB=90°,根据勾股定理求出 AB ,再根据菱形的面积公式求出即可.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和菱形的性质的应用,能根据菱形的性质得出 S 菱形ABCD =是解此题的关键.4.【答案】D【解析】解: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故选:D.根据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判定方法进行解答.此题主要考查的是菱形的判定方法: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5.【答案】D【解析】解:∵四边形 ABCD 菱形,∴AC ⊥BD ,BD=2BO ,∵∠ABC=60°,∴△ABC 是正三角形,∴∠BAO=60°,BO=sin60 ° ?AB=2×=∴,∴BD=2.故选:D.首先根据菱形的性质知 AC 垂直平分 BD ,再证出△ABC 是正三角形,由三角函数求出 BO,即可求出 BD 的长.本题主要考查解直角三角形和菱形的性质的知识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记菱形的对角线垂直平分,本题难度一般.6.【答案】B【解析】解:∵AO=CO,BO=DO ,∴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当AB=AD 或 AC ⊥BD 时,均可判定四边形 ABCD 是菱形;当∠ABO= ∠CBO 时,由AD ∥BC 知∠CBO=∠ADO ,∴∠ABO=∠ADO ,∴AB=AD ,∴四边形 ABCD 是菱形;当AC=BD 时,可判定四边形 ABCD 是矩形;故选:B.根据菱形的定义及其判定、矩形的判定对各选项逐一判断即可得.本题主要考查菱形的判定,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菱形的定义和各判定及矩形的判定.7.【答案】A【解析】解:∵E,F 分别是AD ,CD 边上的中点,EF=,∴AC=2EF=2,又∵BD=2 ,∴菱形 ABCD的面积 S=×AC×BD=×2×2=2,故选:A.根据中位线定理可得对角线 AC 的长,再由菱形面积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可得答案.本题主要考查菱形的性质与中位线定理,熟练掌握中位线定理和菱形面积公式是关键.8.【答案】D【解析】解:∵菱形具有的性质: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对角线互相垂直;平行四边形具有的性质: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菱形具有而一般平行四边形不具有的性质是:对角线互相垂直.故选 D.由菱形的性质可得: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且垂直;而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则可求得答案.此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以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注意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且垂直.9.【答案】B【解析】解:如图,作点 M 关于 AC 的对称点 M′,连接 M′N交 AC 于 P,此时 MP+NP 有最小值,最小值为 M′N的长.∵菱形 ABCD 关于 AC 对称,M 是 AB 边上的中点,∴M′是 AD 的中点,又∵N 是 BC 边上的中点,∴AM′∥BN ,AM′ =BN,∴四边形 ABNM′是平行四边形,∴M′ N=AB=1,∴MP+NP=M′ N=1,即MP+NP 的最小值为 1,故选:B.先作点 M 关于 AC 的对称点 M′,连接 M′N交 AC 于 P,此时 MP+NP 有最小值.然后证明四边形 ABNM′为平行四边形,即可求出 MP+NP=M′N=AB=1.本题考查的是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及菱形的性质,熟知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知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0.【答案】A【解析】解:连接 BD ,∵四边形 ABCD 是菱形,∴AD=AB ,∠ADB=∠ADC,AB∥CD,∵∠A=60 °,∴∠ADC=120°,∠ADB=60°,同理:∠DBF=60°,即∠A= ∠DBF ,∴△ABD 是等边三角形,∴AD=BD ,∵∠ADE+ ∠BDE=60°,∠BDE+∠BDF= ∠EDF=60°,∴∠ADE= ∠BDF ,∵在△ADE 和△BDF 中,,∴△ADE ≌△BDF(ASA ),∴DE=DF,AE=BF ,故① 正确;∵∠EDF=60°,∴△EDF 是等边三角形,∴②正确;∴∠DEF=60°,∴∠AED+ ∠BEF=120 °,∵∠AED+ ∠ADE=180°-∠A=120 °,∴∠ADE= ∠BEF;故④ 正确.∵△ADE ≌△BDF,∴AE=BF ,同理:BE=CF,但BE 不一定等于BF.故③错误.综上所述,结论正确的是①②④.故选:A.首先连接 BD ,易证得△ADE ≌△BDF ,然后可证得 DE=DF ,AE=BF ,即可得△DEF 是等边三角形,然后可证得∠ADE= ∠BEF.此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此题难度较大,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11.【答案】AB=BC或AC⊥BD【解析】解:当AB=BC 或 AC ⊥BD 时,四边形 ABCD 是菱形.故答案为 AB=BC 或 AC ⊥BD .根据菱形的判定方法即可判断.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菱形的判定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记住菱形的判定方法.12.【答案】①②③④【解析】解:因为 l 是四边形 ABCD 的对称轴,AB ∥CD,则AD=AB ,∠1=∠2,∠1=∠4,则∠2=∠4,∴AD=DC ,同理可得:AB=AD=BC=DC ,所以四边形 ABCD 是菱形.根据菱形的性质,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所以① AC ⊥BD ,正确;② AD ∥BC,正确;③四边形 ABCD 是菱形,正确;④在△ABD 和△CDB 中∵∴△ABD ≌△CDB(SSS),正确.故答案为:①②③④.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性质,结合菱形的判定方法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分析得出答案.此题考查了轴对称以及菱形的判断与菱形的性质,注意:对称轴垂直平分对应点的连线,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13.【答案】3【解析】解:∵ABCD 是菱形,∴BO=DO=4 ,AO=CO,S 菱形ABCD ==24,∴AC=6,∵AH ⊥BC,AO=CO=3 ,∴OH= AC=3.根据菱形面积=对角线积的一半可求 AC ,再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关键是灵活运用这些性质解决问题.14.【答案】15【解析】解:∵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是 5 和 6,∴这个菱形的面积为 5×6÷2=15.故答案为 15.因为菱形的面积为两条对角线积的一半,所以这个菱形的面积为 15.此题考查了菱形面积的求解方法:① 底乘以高,② 对角线积的一半.15.【答案】(-5,4)【解析】解:∵菱形 ABCD 的顶点 A ,B 的坐标分别为(3,0),(-2,0),点D 在 y 轴上,∴AB=5 ,∴AD=5 ,∴由勾股定理知:OD===4,∴点 C 的坐标是:(-5,4).故答案为:(-5,4).利用菱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得出DO 的长,进而求出 C 点坐标.此题主要考查了菱形的性质以及坐标与图形的性质,得出DO 的长是解题关键.16.【答案】证明;(1)∵△ABC≌△ABD,∴∠ABC=∠ABD ,∵CE∥BD,∴∠CEB=∠DBE ,∴∠CEB=∠CBE.(2))∵△ABC≌△ABD ,∴BC=BD ,∵∠CEB=∠CBE,∴CE=CB,∴CE=BD∵CE∥BD,∴四边形 CEDB 是平行四边形,∵BC=BD ,∴四边形 CEDB 是菱形.【解析】(1)欲证明∠CEB=∠CBE,只要证明∠CEB=∠ABD ,∠CBE=∠ABD 即可.(2)先证明四边形 CEDB 是平行四边形,再根据 BC=BD 即可判定.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菱形的判定、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等知识,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记住平行四边形、菱形的判定方法,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7.【答案】证明:(1)∵AE∥BF,∴∠ADB =∠CBD ,又∵BD 平分∠ABF ,∴∠ABD =∠CBD ,∴∠ABD =∠ADB ,∴AB=AD ,同理: AB=BC,∴AD =BC,∴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又∵AB =AD ,∴四边形 ABCD 是菱形;解: ( 2)∵四边形 ABCD 是菱形, BD=6 ,∴AC⊥BD ,,∵∠ADB =30 °,∴,.∴【解析】本题考查了菱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三角函数等知识;熟练掌握菱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由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定义得出∠ABD= ∠ADB ,证出 AB=AD ,同理:AB=BC ,得出AD=BC ,证出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即可得出结论;(2)由菱形的性质得出 AC ⊥BD ,,再由三角函数即可得出AD 的长.18.【答案】(1)证明:∵AD=2BC,E为AD的中点,∴DE =BC,∵AD ∥BC,∴四边形 BCDE 是平行四边形,∵∠ABD =90 °,AE=DE ,∴BE=DE ,∴四边形 BCDE 是菱形.(2)解:连接AC.∵AD ∥BC, AC 平分∠BAD ,∴∠BAC=∠DAC =∠BCA,∴AB=BC=1 ,∵AD =2BC=2,∴sin∠ADB = ,∴∠ADB =30 °,∴∠DAC=30 °,∠ADC=60 °,在Rt△ACD 中,∵AD =2,∴CD=1, AC= .【解析】(1)由DE=BC,DE∥BC ,推出四边形 BCDE 是平行四边形,再证明 BE=DE 即可解决问题;(2)在Rt△ACD 中只要证明∠ADC=60°,AD=2 即可解决问题;本题考查菱形的判定和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的性质、锐角三角函数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菱形的判定方法,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9.【答案】(1)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 =BC,AD∥BC,∴∠ADB =∠DBC ,∵CQ∥DB ,∴∠BCQ=∠DBC ,∵DP =CQ,∴△ADP ≌△BCQ.(2)证明:∵CQ∥DB ,且 CQ=DP,∴四边形 CQPD 是平行四边形,∴CD=PQ, CD∥PQ,∵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AB=CD ,AB∥CD,∴AB=PQ,AB∥PQ,∴四边形 ABQP 是平行四边形,∵△ADP ≌△BCQ,∴∠APD =∠BQC,∵∠∠APD+∠APB=180 °,∴∠ABP=∠APB,∴AB=AP,∴四边形 ABQP 是菱形.【解析】(1)只要证明 AD=BC ,∠ADP=∠BCQ,DP=CQ 即可解决问题;(2)首先证明四边形 ABQP 是平行四边形,再证明 AB=AP 即可问题;本题考查菱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0.【答案】(1)证明:∵D、E分别是AB、AC的中点,∴DE 是△ABC 的中位线,∴DE ∥BC,又∵EF ∥AB,∴四边形 DBFE 是平行四边形;(2)解:当 AB=BC 时,四边形 DBFE 是菱形.理由如下:∵D 是 AB 的中点,∴BD = AB,∵DE 是△ABC 的中位线,∴DE = BC,∵AB=BC,∴BD =DE ,又∵四边形 DBFE 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 DBFE 是菱形.【解析】(1)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可得 DE∥BC,然后根据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证明;(2)根据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证明.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菱形的判定以及菱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熟记性质与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