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门诊综合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总论 (1)第一节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第二节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 (2)第三节可行性研究的范围 (2)第四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3)第五节可行性研究结论 (4)第二章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5)第一节##县发展概况 (5)第二节##县中医医院情况简介 (6)第三节项目提出的背景 (8)第四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9)第三章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 (12)第一节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12)第二节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 (13)第四章建设地点及建设条件 (14)第一节建设地点 (14)第二节自然条件 (14)第三节配套条件 (16)第五章工程技术方案 (18)第一节建筑设计方案 (18)第二节结构设计方案 (22)第三节给排水设计方案 (24)第四节电气设计方案 (26)第五节采暖和供冷方案 (32)第六节管线综合布臵方案 (33)第七节无障碍设计 (33)第六章环境保护与节能 (35)第一节环境保护 (35)第二节节能 (37)第七章消防与安全防护 (40)第一节消防 (40)第二节安全防护 (42)第八章工程招标 (44)第一节招标投标的基本原则 (44)第二节招标 (45)第九章机构设置和劳动定员 (47)第一节机构设臵 (47)第二节劳动定员 (48)第十章项目组织管理和实施进度 (49)第一节项目组织管理 (49)第二节项目实施进度 (50)第十章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52)第一节投资估算 (52)第二节资金筹措 (53)第十一章社会经济效益 (55)可行性研究报告附件一、##县财政配套资金证明二、医院自筹资金证明三、用地证明四、规划部门意见五、环保部门意见六、医院床位批复文件七、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组织机构代码证、执业许可证八、真实性声明九、建设项目招标方案十、项目地理位臵图十一、医院平面示意图十二、项目平面布臵示意图第一章总论第一节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一、项目名称##市##县中医医院门诊综合楼建设项目二、项目主管单位##县卫生局三、项目承办单位##县中医医院四、项目建设地点##县中医医院院内五、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第二节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主要依据包括:一、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卫规财发[2006]340号文《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国债)项目县中医医院建设指导意见》二、国家发改委《关于编报2010年卫生项目中央专项资金投资计划的通知》三、国家和四川省有关政策、法规、规定四、有关设计规范五、当地有关部门或单位出具的有关证明六、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基础资料第三节可行性研究的范围一、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二、建设规模和主要建设内容三、建设地点及建设条件四、工程技术方案五、环境保护与节能六、工程招标七、实施进度八、组织机构和劳动定员九、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十、社会效益分析第四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本项目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以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第五节可行性研究结论本项目为##市##县中医医院门诊综合楼建设工程,建筑面积为9400m2。
项目基础占地1550m2。
本项目在中医院院内建设,不需要新征土地。
本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为2100万元,其中:工程费用1887万元,其他费用97万元,预备费116万元。
资金筹措渠道为:拟申请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1200万元,##县财政配套资金600万元,其余300万元由##县中医医院自筹解决。
本项目从2010年2月开始实施,至2011年1月竣工验收交付使用,建设期暂定为12个月。
本项目作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项目,符合国家关于大力发展卫生事业,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指示精神和要求。
项目建成后,随着门诊综合楼规模的扩大和条件的改善,群众住院难的问题将会得到有效的解决,病患者的就医环境和医护人员的工作环境将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对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因此,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可行的。
第二章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第一节##县发展概况##县位于川西北平原金沙江三角洲开发区,全国第一批综合改革试点县,四川改革开放试验区,全国优质麦生产基地县,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全国畜牧百强县,全国不锈钢生产基地县。
##县北依晶石、福山县,南连驼铃县,东与石岩、##比邻,西与克山、沙鹰接壤。
县境平均东西长65公里,南北宽60公里,总面积1470平方公里,人口近125万,下辖##镇等21个乡镇。
经过多年发展,如今的##经济已逐步形成了“三大特色”(特色农业日渐鲜明、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民营经济充满活力)、“六大优势”(资源优势、区位优势、环境优势、政策优势、外企优势、政治优势)和“八大主导产业”(家纺、不锈钢、电子、家具、化工、食品、皮革、工艺品)。
##县经济快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2008年,##县实现生产总值(GDP)68.73亿元,同比增长10.5%。
人均生产总值15428元,增长9.74%。
全年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84509万元,增长15.5%。
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2451万元,增长23.72%,总量及增幅均创近十年来的最高水平。
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41034万元,比上年增长26.2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5560万元。
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35.16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64亿元,外汇旅游收入24.06万美元。
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以卫生事业为例,2008年,##县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卫生保健服务网络不断完善。
年末全县拥有卫生机构16个,床位609张。
其中:医院2所,床位360张;卫生院9处,床位226张;防疫机构1处;妇幼保健机构1处。
全县卫生技术人员992人,其中执业医师272人、执业助理医师91人、注册护士310人。
2008年,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7464元,比上年增加3373元,增长23.94%;农民人均纯收入4821元,比上年增加531元,增长12.3%。
第二节##县中医医院情况简介##县中医医院创建于1959年,是一所历史悠久,技术力量雄厚,设备齐全,以中西医结合为主导,中医为特色的县级中医医院。
现有业务用房建筑面积4500m2,其中危房建筑面积2300m2。
现有在职职工180人,专业技术人员160人,其中高级职称12人,中级职称97人,初级职称51人。
医院现开放床位80张,年门诊量7万人次,收治住院病人4300人次。
1994年被确定为四川省重点中医院建设单位,1996年12月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二级甲等中医院。
目前,##县中医医院设有内科、外科、眼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急救中心等临床科室;设有肾病及糖尿病专科、肿瘤内科、皮肤科、理疗科、疼痛科等特色专科门诊;设有药械科、放射科、检验科、功能科、CT室、胃镜室等医技科室及职能科室。
近几年,医院积极挖掘中医精髓,宏扬中医文化,在中医眼科的基础上又开展了中医正骨、中医妇科、中医内科等专业,积极探索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疑难杂症及常见病并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医院中医眼科2007年被省卫生厅评定为省重点专科。
医院十分重视专科人才队伍建设,每年拨出专项经费用于人才梯队建设。
落实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名中医师承工作和临床医师导师制度。
开展中医基础知识竞赛,巩固和提高专业人员的理论水平。
此外,该院还开展了优秀中青年骨干选拔培养工作,对名优中医和业务骨干给予提拔,在生活上给予照顾,在工作上给予重用,在分配上给予倾斜。
通过多年的人才培养和人才储备,医院的人员结构日趋合理,人才梯队逐步完善,形成了合理的梯队建设。
近几年,该院加大医疗设备投资,提高医院的诊疗水平,先后购臵了美国生产的螺旋CT机、美国GE多普勒彩超、意大利生产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CR数字X线影像系统、日本产奥林巴斯电子胃镜、瑞典产全自动血球计数仪、美高仪动态心电图、12导心电图,瑞典产全自动血球计数仪、血凝仪、血流变仪、脑地形仪、眼科AB超等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医疗设备,设备总值达1300万元。
经过五十年的蓬勃发展,##县中医医院已成为川北地区最大的一所集医疗、康复、科研一体,以中西医结合为主导,中医为特色的综合医院。
第三节项目提出的背景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卫生事业的特色和优势,千百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卓越贡献,目前仍与西医共同承担着维护人民群众健康的任务,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医药事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中医药发展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党和国家制定了一系列保护、扶持、促进中医药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在政策制定、项目规划、资金投入等方面加大了对中医药的支持力度。
“十一五”期间,国家将进一步加大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加快构建以社区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对重大疾病防治的研究,保护和发展中医药,大力发展中药产业,中医药发展形成了良好的法律政策环境。
##县中医医院始建于1959年,是目前##县唯一的集医疗、急救、教学、科研、康复为一体,以中西医结合为主导,中医为特色的综合医院,担负着全县不同人群的医疗保健和科研的诊治任务。
自建院以来,在防病治病,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近年来,为了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医疗要求,该院加大资金投入,在医疗用房、设备改善、高层次医疗技术的引进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使医院的各方面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由于资金相对短缺,医疗条件改善的步伐与日益增长的社会医疗需求比,仍有很大的差距。
特别是随着门诊量的逐年增加,门诊病房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
中医医院仅有业务用房面积4500m2,其中门诊楼2300m2,建于1988年,由于使用时间长,出现房漏、墙脱等现象,严重影响了病人的就医和住院环境。
医院现开放床位80张,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医医院业务的开展和整个医院的长远发展。
为促进中医医院业务的长足发展,使其更好地为全县及周边地区人民健康服务,项目单位根据自身发展规划,综合考察,多次研究论证,提出建设门诊综合楼项目。
##县人民政府对门诊综合楼的建设非常重视,并承诺在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根据项目建设单位的委托,四川省工程咨询院承担了本项目可研报告的编制工作。
第四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符合国家的有关政策和发展规划中医药事业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人民健康、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历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