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综合楼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幼儿园综合楼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县幼儿园二○一○年六月一日目录第一章总论第二章项目背景与建设的必要性第三章市场预测与建设规模第四章建设条件与场址第五章工程技术方案第六章环境保护第七章节约能源第八章组织机构和劳动定员第九章项目实施进度建议第十章组织管理和工程招投标方案第十一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第十二章社会效益分析和综合评价第一章总论一、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1、项目名称:**县幼儿园综合楼2、项目承办单位承办单位:**县幼儿园法定代表人:黄晓菲3、项目拟建地点:**县幼儿园4、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县幼儿园二、研究工作的依据和范围1、研究工作的依据根据近期中央出台的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十项措施,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制定项目建设报告。
2、研究工作的范围了解**县幼儿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规划,分析建设**县幼儿园综合楼建设的必要性。
根据辖区内幼儿教育的发展规划和职能要求,拟定学校综合楼建设规模。
根据拟定的建设规模,落实建设条件,确定土建项目的供配电、给排水、通风、总平面布置等专业的设计方案及实训设备购置。
估算项目总投资,分析项目的社会效益,评价本项目建设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三、研究工作概况项目研究人员对拟建项目学校进行现场踏勘,落实建设外部条件,根据收集到的基础资料和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提出多种技术方案进行比较,确定推荐的建设规模和工程技术方案后,编写本可行性研究报告。
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和研究结论1、主要技术指标综合楼建筑面积550平方米2、主要经济指标项目总投资60万元,用于土建部分60万元。
3、研究结论本可行性研究报告对项目的建设方案、生源前景、项目投资估算、项目建设的效益和意义进行了全面分析和研究,认为项目的建设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本项目建成后所需的水电供应有保障,场址落实,土建建设条件具备,专业设置合理对口。
因此报告认为,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第二章项目的背景与建设的必要性一、项目提出的背景1、**县国民经济概况**县位于**壮族自治区中部偏西南,居**下游,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
**县地垮东经107°21′—108°6′,北纬22°51′—23°21′,处在北回归线南缘。
东及东北邻**县,西连**、大新两县,北与**县交界,南同**市及**市接壤。
全县共有10个乡镇,1个经济区;118个行政村,1245个自然屯,总面积2277平方千米,总人口为38.8万人,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有壮、汉、瑶、京、苗、毛南、侗等14个民族,其中壮族人口占全县人口的94.6%。
改革开放以来,**县经济得到长足的发展,大部分群众摆脱了贫困。
然而,由于**县经济基础薄弱,自然条件制约等原因,经济发展水平仍较低,各项经济指标均列**中下水平,属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
地方财政收入困难,农民人均纯收入低,基础设施落后是**县的基本县情。
2、学校概况**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财政极为困难,教育投入,对幼儿园建设投入经费有限,目前园内的基础设施较差。
**县**县幼儿园位于,创建于1906年,校园面积约50亩,绿化面积达70%以上,环境优雅,。
学校现有22个班,878个学生。
学生主要来自乔建社区和乔建其它村校高年级学生。
现有在编教职工59人。
教师中大部分具有本科或大专学历,小学高级教师22人,小学一级教师34人,小学二级教师3人。
现有2名自治区园丁工程骨干教师培养对象,2名市级园丁工程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市级骨干教师6名。
学校1986年实现“普六”,2005年“普九”通过自治区验收。
几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乔小的“两基”工作得到不断地巩固与提高。
自然实验室、仪器室、图书室阅览室,少先队活动室、卫生室、体育器材室等功能室齐全,设备齐全。
目前,该园现有教学综合楼2栋,总建筑面积1854平方米,食堂72平方米。
活动室、各种功能室紧缺,食堂面积小,总体上教学生活用房远远无法满足现有需求。
因此,兴建**县幼儿园综合楼,迫在眉睫。
二、建设意义通过投入建设,将全面完善**县幼儿园的办学条件。
将为创建幼儿园标准化建设,打造县城适龄幼儿教育的示范基地和幼儿师资培训基地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项目的建设是非常有意义和必要的。
第三章市场预测与建设规模一、市场预测**县**县幼儿园位于**县乔建镇官山脚下,创建于1906年,校园面积约50亩,绿化面积达70%以上,环境优雅,“前瞻绿水江,背倚清风岩”。
该校以“崇德兼善,奋发图强”为校训,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树立现代化教育意识,历年各方面工作成绩显著,先后荣获地级“文明学校”、“优美校园”、县级“学校常规管理优秀学校”、“普九先进单位”等称号。
将为创建幼儿园标准化建设,打造县城适龄幼儿教育的示范基地和幼儿师资培训基地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项目投入的效益前景将十分可观。
二、建设规模及内容综合楼1栋,规划建筑面积550平方米。
一楼拟设为食堂,二楼为活动室和功能室。
第四章建设条件与场址(土建部分)一、建设条件1、地理位置**县位于**壮族自治区中部偏西南,居**下游,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
**县地垮东经107°21′—108°6′,北纬22°51′—23°21′,处在北回归线南缘。
东及东北邻**县,西连**、大新两县,北与**县交界,南同**市及**市接壤。
全县共有10个乡镇,1个经济区;118个行政村,1245个自然屯,总面积2277平方千米,总人口为38.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民族聚居的地方,有壮、汉、瑶、京、苗、毛南、侗等14个民族,其中壮族人口占全县人口的94.6%。
2、供水本项目建成后,日用水主要是食堂生活用水,日用水量约10立方米。
**县的自来水厂,水量、水质、水压满足本项目用水要求。
3、供电本项目的照明用电容量为5KW,该校原有的电容量已足够,不需再增容。
4、交通运输该园位于县城城区内,交通条件十分便利。
5、通讯程控电话、宽带网路开通,通讯十分便利。
二、场址1、场址概述建设场址选定在该园的园内,园内场地宽敞,能满足本项目建设用地。
2、自然条件**县地处**中部偏西南,属于亚热带气候区,气象水文资料如下:a、年平均气温:21.7°C;b、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8.7°C;历年极端最低气温:-0.8°C;c、年均降雨量:1316.4毫米;d、历年平均**时数1692.5小时;e、抗震投防烈度:7度;f、年有霜天数:4天。
第五章工程技术方案(土建部分)一、项目组成本项目主要为综合楼土建,包括配套的供水、供电、通风等构成。
二、业务功能综合楼建于该园西面,采用框架结构,拟建二层,建筑面积为550平方米,每层建筑面积275平方米。
主要为生活用房。
施工图纸由广**南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
三、总平面布置本项目占地面积275平方米,设在校园内校园西面。
地面雨水排除采用暗管排放方式,天面及场地附近的雨水,通过排水口暗设的排水暗管统一排入总排污沟。
4、土建设计设计依据:《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全国疾病控制中心工作规范》的标准。
建筑耐久等级为二级,安全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等级为三级,屋面防水等级为三级,建筑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县属于七度地震设防区,本工程按八度抗震加强设防。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当地基本风压为0.3KN/m2。
按功能要求,主体工程按二层框架结构设计,基础形式暂定为条形基础。
5、给水工程本项目用水由县水厂供给,室外水压可以满足生活及消防要求,从园内总供水管接入DN50供水管即可。
6、排水工程(1)排水系统生活污水经特别处理后排往总排水管道。
(2)雨水系统屋顶的雨水经收集后排往室外,再经排水口排入暗管后排到总排水管道。
7、供电本项目建成后用电容量为5KW,其电源从校园内的总输电线路直接接入。
(1)照明配电a、照明配电采用TN-C-S制,电源电压为220V,照明各支线均采用铜芯线。
b、照度标准走廊、楼梯间:30lxc、光源及灯具选择室内采用荧光灯;其它公共场所的照明采用节能灯。
(2)防雷、接地措施本建筑按三类防雷建筑物设防,防雷装置采用避雷带保护,并利用建筑物柱子内的主钢筋作引下线与接地装置相连接,利用建筑物基础钢筋作接地装置,防雷接地与重复接地共用同一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应小于4欧。
8、消防(1)设计执行的国家规范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90《**壮族自治区建设工程设计施工消防监督管理办法》(2)工程环境建设场址选定在幼儿园内,交通十分方便,消防车可快速到达现场。
本工程建筑采用框架结构,建筑耐久等级为二级,耐火等级为二级。
9、消防设施和措施简述(1)按《建筑防火设计规范》(GB50016-2006)设计实验楼进出口及火灾紧急疏散**,并在总平面布置中考虑了消防环形**,消防车可通至任何一幢建筑物。
(2)根据《建筑防火设计规范》(GB50016-2006),其室外消防用水量201/s,室内消防用水量10l/s,原有自来水供水管网的流量及水压可满足综合楼室内外消防的要求。
消防用水与生产生活用水同一管网,按同一时间内发生一次火灾用水量进行消防管道、消防栓数量及规格配置设计。
各建筑物的室内消防,按有关规定设置消火栓给水系统,并配置数量的泡沫灭火器。
10、环境卫生道路采用水泥路面,避免积水和尘土,并适当绿化,清洁卫生。
第六章环境保护一、设计依据1、《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2、《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96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4、《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5、《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87)国环字第002号6、《医院消毒卫生标准》7、《医疗机构污水排放标准》GB18466-20018、《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9、《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建设地点环境现状本项目周围无厂房,无明显污染源,环境状况良好。
三、主要污染源、污染物及治理方案1、生活污水及处理方案生活污水经特别处理后再排入室外下水道。
2、生活垃圾及治理方案楼房建成后,有少量垃圾废料,按环保部门指定的地点堆放。
3、施工期噪声控制本项目位于**县幼儿园园内,施工期间应文明施工,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按照《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的标准要求进行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