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这过程(作文25篇)享受这过程(作文25篇)城关一中九六班周丽萍燕去燕归,花开花落,时光易蹉跎。
初中三年的旅程即将结束,不曾计算过时光前行的速度,不知不觉中我们已被它推得越来越快。
什么都要快。
吃饭要快。
由从前那悠闲地边吃边聊晃过半个多小时,到现在急忙想几分钟就吃完,终于知道要快,要节约时间了。
做题要快。
以前总是几分钟一个题,做着做着还要休息一下,现在已经巴不得一分钟几个题了。
因为各科考试中那么多题,已经经不起我在哪一道题上多浪费一分钟。
时间越来越紧张了。
跑步要快。
以前总爱慢悠悠地晃过体育课,晃过时间,不紧不慢地聊着天,现在必须逼迫自己用好每一节体育课,加紧练习。
匆匆忙忙中准备应战,只怪自己当初不曾重视。
毫无实力地,准备冲刺。
我们都从同一起跑线开始,只是在开始就对这场比赛不甚重视,以为路还长,时间还早,从不着急地拖着拖着。
渐渐地,与前面的人差距逐渐拉大,眼看着即将冲刺的时候,终于想起自己也在赛跑。
于是,冲吧!拼命地跑过终点,早已无那条鲜艳的红线,只留下一道白线绊自己滑到。
失意之后,可能是悲伤,可能是受到鼓励,不管怎样,未来还未发生。
一步步走好现在,努力平稳,不在最后关头摔倒,进步终会有的。
未来的六月,正在倒数。
现在时刻,我们正在努力。
时间走得越来越快,我也正在加快步伐。
或许一路上会跌倒、会受伤,但至少,我享受这过程,过程中饱含成功喜悦及失败悲伤,日后,我也会更加享受这过程中我享受到的。
昨日花灼灼,今朝花欲落。
人生须早为,不让时光白白蹉跎。
(老师点评:快是周丽萍享受到的节奏,人生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奔跑与幸福同行,拼搏与汗水同在。
不蹉跎时光,时光也不会辜负你。
)享受这过程旬阳县城关一中九六班王羽西雄鹰想要展翅翱翔于天际,需得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振翅练习;鲜花想要以傲人的姿态绽放于盛夏,必先接受狂风暴雨的淬炼;一个人若是想摘得名为“人生”这场比赛的桂冠,免不了要跋山涉水,克服重重困难。
生命,是一个无法用短短数字能描述出的过程。
毛竹——一种只生长在中国最东边的竹子,那里的农民到处播种,每天精心培养,等待着种子萌芽。
日子在林间一天天走过,终于有一天,种子萌芽了。
可是,即使农民几年来一直精心照顾,毛竹四年也只不过长了3cm。
外地人看到这种场景,摇着头表示完全不能理解:花费这些时间和精力种它做什么?难道还能指望它发大财不成?有这些时间不如去干些别的事。
但是,竹子五年后以每天足足30cm的速度生长着,这样只用六周,竹子便可以长到8m。
这里瞬时间就可以变成郁郁葱葱的竹林,毛竹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虽然它四年间只长了3cm,但从第五年开始了暴风成长。
或许看起来毛竹只在这短短六周间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变化,但事实上在之前的四年中,毛竹将根在土壤里延伸了数百米。
这就是毛竹的生长过程,虽然艰辛、不为人所理解,但我们可以看得出,毛竹是在享受这过程,它用坚忍的心倾听着自己生命拔节的声音。
我们身边也有这样的人——即使拼了命去努力也看不到成果或者即使不被人知道也坚持到底的人们。
当我们看到他们的时候,也许会认为他们很不幸或认为他们是傻子,但他们并不是没有成长,而是正行走在成长的路上。
等到时机成熟,他们会登上别人遥不可及的巅峰。
也许拼搏的道路上真的被设置了重重障碍,它们个个充满艰难险阻、难以跨越,但真正拥有智慧的人懂得享受克服它们的这过程。
所以,让我们从一首首晦涩难懂的古诗词开始,从一道道难以攻克的压轴题开始,从一次次耗费精力的长跑开始……一步一步地成长,享受这过程。
(老师点评:作者以毛竹为例,说明生命成长需要积淀的过程。
不是成长的每一步都让别人看得清清楚楚,克服千难万险的过程只有自己最懂得。
懂得享受成长过程的点点滴滴,人生才会充实丰盈。
)享受这过程旬阳县城关一中九五班李仁钰岁月是一场有去无回的旅行,好的坏的都是风景。
——题记说什么快乐人生,太空太假。
做人,用不着整天表现和善,用不着整天挂着微笑。
我想尝试每一种表情,讨厌、愤怒、鄙夷。
我要享受生命中的每种味道,品尝人生的酸甜苦辣。
在我的世界里,最敏感的就是味道了。
从小我就挑食,不吃芹菜和木耳,不吃各种调料,菜中盐不可放多,太咸。
也不可放少,太淡。
油也得刚刚好,颜色要好看,最重要的是食材得合我意。
我怕烫、怕凉、怕咸、也怕苦。
为此我的妈妈伤透了脑筋,所以很早就送我上学,结束了她的噩梦。
但是,上初中后随着学业负担的加重,迫使她不得不担心我的身体。
于是,每天下午她便会亲自下厨给我做饭。
刚开始那几天我还吃得津津有味,可时间一长,就有些腻了。
妈妈也一味地迁就我,但突然有一次,她改变了我的坏习惯。
那天下午我一进门就闻到一股味,让人反胃的味,那种西芹特有的味。
我望着一桌的菜没一个我喜欢吃,先是一愣,然后就转身拿零食,但是,零食也空空如也。
我皱了皱眉头,极不情愿地拿起筷子吃饭,这碗面我本来想速战速决。
可吃了第一口我就恶心得连眼泪都挤出来了。
妈妈看见,笑着说:“滋味的好坏就像人生的喜悲,总得一一体会,而这过程是否快乐,就得由自己决定了。
”是呀,人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那些苦难,那些挫折,只要积极面对,当成一种享受,无论是悲伤还是快乐,都会成为生命中的风景。
我端起面,开始细细品尝,面条柔软可口,面汁虽难以下咽,但多次咀嚼后竟有一丝香甜。
我在半小时后,把汤汁喝完,有一种莫名的温饱感包围着我,这是一种享受。
我好像懂得了什么。
哭,就畅快淋漓;笑,就随心所欲;玩,就敞开胸怀;爱,就毫无保留。
人生,何必扭扭捏捏。
生活,何苦畏首畏尾。
我要品尝生活的酸甜苦辣,享受人生的喜怒哀乐。
(老师点评:从吃的滋味写起,一个备受娇宠的小姑娘形象跃然纸上,她是现代独生子女的生活写照。
过度被保护的人,终生难以独立,唯有经过社会的考验与洗礼,才能长大茁壮。
妈妈明白了这个道理,不再一味迁就女儿。
起初女儿很不习惯,一旦懂得生活本是多姿多味,人生本是多姿多彩,毅然品尝生活的酸甜苦辣,享受人生的喜怒哀乐。
为妈妈的智慧点赞,为女儿的进步欣慰!)享受这过程旬阳县城关一中九五班巩亭君请享受无法回避的痛苦。
——题记翻开《零距离》,上次讲到哪儿了?这恐怕是每个老师在初三讲的最多的一句话了。
接下来便是要面对那一本本相同的白蓝相间的厚实的册子,我想我就是从那时起开始厌恶蓝色。
每天到校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各科书一股脑垒成一道阻碍张老师视线的“屏障”,这一点段星同学显然很擅长,因为他有额外的卷子加一本字典,只可惜我们的目的不同罢了。
科代表们是经常吃不上早饭的,因此我们几乎把一天都流逝在教室里。
讲题、写题,讲题、写题……这样机械式的重复,难免会厌的。
比如吧,瞧瞧那位正在酣睡的仁兄,提醒一下哦,都打呼噜了,唉!你怎么不会“假寐”呢?学学那个“钓鱼”的吧,即便是眼里的“白仁”越来越多,但总归是静音。
当然咯,眼里“黑仁”最多的一位——老师,是不会放过你的,看吧,又被抓住了。
只有这时,才可以笑几声;教室了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邻桌的女生从办公室回来后就捂着脸哭了起来,原来是模拟考试“落榜”了,想安慰又不知怎样说,于是我一把把她卷子扯过来看了一个自习。
下自习后我帮她整体分析了试卷,看着她不再那么痛苦的脸庞,我却又为自己的成绩发愁。
我的状态是可怕的;对于中考,着急不可怕,茫然才可怕。
那一切的主谋就是它了——我撇了撇教室后的黑板上醒目的,连近视眼都能准确读出读数的中考倒计时。
于是,那句哈佛的训言又从脑海中拾起;请享受无法回避的痛苦。
一室的少年们,几十天后将各奔东西,与其怀着沉重的心情迎接毕业和中考,不如珍惜最后的时光,享受我们在一起的时光,用奋斗铭记青春!(老师点评:快乐是她的天性,幽默是她的风格。
从她的文字里可读出夸张而不失真的写实生活。
结尾点题积极有力,愿这个智慧的女孩行进的脚步更坚实!)享受这过程旬阳县城关一中九六班王巳煜坐在教室,身后空荡荡的,想象着会议室里校长的精彩演讲,想象着从人群中走上奖台接过沉甸甸的信封的瞬间,我不觉黯然神伤。
不错,此刻,双手接过信封的人不是我。
右手转笔,左手托着下巴,想着会议室里的种种美好,可望不可即,“18号,你来回答。
”我慢腾腾地站起,他明显知道我没有做并且在坐等答案,因此叫我。
“额……嗯——如图……”我一字不差地把题念完,脑子里晕晕沉沉,没有一点头绪。
在往日,他见我支支吾吾半天答不上,就会重新找人回答,可这次,他非但没喊其他人,还让我再读题分析,我不觉讶然一惊,偷偷地给同桌使眼色:“怎么办?怎么办?”“这是例题,后面有解析!”她小声回答我,然而解析大半部分在另一页,只有一少部分在本页,我想偷偷翻页,但小心思被他逮个正着。
我大概看了本页的讲解,再根据他的提示及“逼迫”,顺藤摸瓜地做下去。
“好,请坐。
”我坐下去的那一刻,整个悬空的心落了下来,瞬间来了精神,稍稍扭过头,看见同桌那鼓励、安慰有略带同情的目光,倒使我踏实了许多。
的确,我做到了。
从站起到完成并坐下的这七八上十分钟,我或许并不快乐,但起码我认真了,思考了,那么便是值得回味,值得享受的!午自习的下课铃响起,同学纷纷从会议室走出,手握信封,目光坚定,我满怀着羡慕、嫉妒、自责,要是自己再下点功夫,那么手捧浅黄色信封的人也有我了。
或许走上领奖台,拿到信封的那一刻很快乐。
其实,直到正确答完那道题,安心坐下的时候,我才明白,之所以快乐、开心,是因享受那拼搏途中的种种。
享受去完成一道难题,享受去往成功路上的一切。
享受了过程,即使未得到想要的也是真正快乐的!(老师点评:有作为才有尊严,细致的心理描写和场景气氛描写,很好地表达了不甘落后的信念。
享受独立思考的过程,见识会越来越多!王巳煜,随时记录你的感悟,成长的路会越走越宽!)享受这过程旬阳县城关一中九五班梁孟琪人生最大的快乐不在乎有什么,而在于追求什么的过程。
我手捧着一个庞大的快递盒子,匆匆地向家的方向赶着,一边埋怨着好重一边又隐隐有些期待。
这是朋友送给我的礼物,她说需要自己动手才能制作好,离开时她还不舍得,嘱咐着一定不能制作坏。
终于到家了!我迫不及待地拆开包装,先看到了一个大大圆圆的玻璃瓶,用木塞子紧盖着。
我心想难不成就是个容纳瓶?伸手去转塞子上的装置,灯却亮了。
我不禁又好奇了。
拿起说明书:微景观制作,五个大字映入眼帘,仔细读完才发现原来是一种瓶内植物与动画玩偶;场景的结合,便取出被遗忘的材料,毫不担心地开始DIY!每种材料上都写有如何使用等说明,我大致看了一遍便草草放下。
开始第一步——填土,我照着样子将一定量的泥土倒入瓶内,用塑料小铲一点点压平,再将半边稍加调整变得倾斜。
看着“小山坡”形成,我更加得意了。
紧接着,我取出苔藓,铺上了几块,准备取用下一份材料时却傻眼了。
只看上面写着:我是水苔,第二个用我。
看着已经被分离成各种小块的苔藓,我心中像被冷水泼过一样。
无奈只有把已放置好的苔藓又小心翼翼地取出,尽量不伤其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