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急危重症护理常规第一节异位妊娠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称异位妊娠,习称宫外孕。
异位妊娠依受精卵在子宫体腔外种植部位不同而分为:输卵管妊娠、卵巢管妊娠、腹腔妊娠、阔韧带妊娠、宫颈妊娠。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是孕产妇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其中以输卵管妊娠最常见。
1.手术治疗病人的急救与护理(1)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及阴道出血情况。
病人如突然出现痉挛性下腹部剧烈疼痛,伴有出冷汗、恶心、呕吐、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细弱等休克症状,应立即通知医生,并做好抢救及急诊手术的准备。
(2)立即建立静脉通道,做血型交叉配型试验,急查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等,必要时输血。
(3) 术前禁忌灌肠及禁用镇痛药物,必要时禁食。
其他按妇科腹部术前准备与术后护理常规。
2.非手术治疗病人的护理常规(1)休息与体位:绝对卧床休息,不宜随便搬动病人和按压下腹部,以免引起妊娠部位破裂而发生内出血。
(2)饮食护理:护士应指导病人摄取足够的营养物质,尤其是富含铁蛋白的食物,如动物肝脏、鱼肉、豆类等,以增强抵抗力。
(3)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注意有无腹痛加剧,心慌,眩晕,出冷汗,呼吸困难等情况。
阴道如有排出物,应保留送病理检查。
(4)如病人阴道出血增多,腹痛加剧,肛门坠胀明显,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5)心理护理:帮助病人消除紧张恐惧心理,讲述异位妊娠的相关知识,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3.健康指导异位妊娠病人的复发率及不育率增高,感染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因此,护士应做好妇女的保健工作,指导病人注意个人卫生,固定性伴侣,防止发生盆腔炎。
术后应指导避孕,下次妊娠时应及时就医,并且不宜轻易终止妊娠。
第二节子痫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
发病率9.4%,国外报道7%-12%。
多数病例在妊娠期出现一过性高血压、蛋白尿等症状,在分娩后即随之消失。
子痫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最严重的阶段,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所致母儿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应积极处理。
根据子痫发生的时间不同,分为产前子痫、产时子痫、产后子痫。
子痫处理原则为控制抽搐、纠正缺氧和酸中毒,控制血压,抽搐控制后终止妊娠。
1.抽搐时的紧急护理(1)病人一旦发生抽搐,应尽快控制。
硫酸镁为首选药物。
必要时可加用强而有力的镇静药物。
如地西泮10m缓慢静脉注射或派替啶(杜冷丁)75-100mg肌内注射。
(2)保持呼吸道通畅:将开口器或压舌板放于上、下磨牙间以防咬伤舌,用舌钳固定舌头以防舌后坠阻塞呼吸道。
病人应头低侧卧位,以防分泌物吸入呼吸道,必要时,用吸引器吸出咽喉部粘液或呕吐物,防止窒息。
(3)详细记录抽搐时间、次数、昏迷及清醒时间,为医生提供诊疗依据。
(4)注意观察产兆:抽搐可促使子宫收缩、胎心变化、宫口扩张及胎先露下降情况,并做好母子抢救准备。
2.子痫病人的常规护理(1)环境与休息:避免刺激,将病人安置在单人病房,保持环境绝对安静,避免噪声、灯光等刺激。
护理操作应轻柔并尽量集中进行,避免干扰病人。
1(2)病情观察:专人护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每15-30分钟测血压、脉搏、呼吸1次,同时观察病人瞳孔大小,两侧是否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及肢体活动是否对称等,详细记录病情观察和检查结果,必要时加床栏,以防坠床。
床边备好急救用物及药品。
(3)饮食护理:昏迷或未完全清醒者,应禁食、禁水、禁服口服药。
即使抽搐后暂时清醒,也不宜进食。
清醒后可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准确记录出入液量。
(4)基础护理:1)昏迷病人应放置留置导尿管,观察尿量及性状,注意保持导尿管通畅,每日行外阴擦洗2次,预防感染;2)保持病床整洁、干燥,定时协助病人翻身,预防压疮发生;3)注意保持肢体功能位置;4)每日行口腔护理2次,预防感染。
3.用药护理以硫酸镁为首选药,硫酸镁有预防和控制子痫发作的作用,护士应明确硫酸镁的用药方法、毒性反应以及注意事项,观察病人的呼吸、尿量及膝反射指标是否正常,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
4.产时护理经阴道分娩者,第一产程密切观察产妇的血压、脉搏、呼吸、自觉症状及胎心和宫缩情况,给予氧气吸入。
第二产程时应避免产妇屏气用力,行会阴侧切及手术助产结束分娩,以缩短第二产程。
第三产程及时娩出胎盘你,同时按摩子宫,防止产后出血。
胎盘娩出后在产房继续观察子宫收缩,阴道出血量及会阴伤口情况,监测血压变化,无异常2小时后送回病房。
5.产后护理(1)产后24小时至5日内,尤其产后24小时内仍有发生子痫的危险,须对产妇的血压、脉搏、呼吸、体温定期监测。
(2)遵医嘱继续给予解痉、镇静、利尿、降压治疗。
(3)注意观察产妇子宫复旧及恶露的性质、量,防止产后出血。
(4)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的发生。
6.健康指导出院时血压、尿蛋白仍异常的病人应建议监测血压、尿蛋白、有异常者应配合医生指导其治疗及自护,以防后遗症的发生。
胎盘早剥妊娠20周以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称胎盘早剥。
胎盘早剥是妊娠晚期严重并发症,具有起病急、发展快的特点,若处理不当可危及母儿生命。
按病理类型,胎盘早剥可分为显性、隐性和混合性3种。
胎盘早剥发生内出血时,血液积聚于胎盘与子宫壁之间,随着胎盘后血肿压力的增加,血液侵入子宫肌层,引起肌纤维分离、断裂甚至变性,当血液渗透至子宫浆膜层时,子宫表面呈现紫蓝色瘀斑,称为子宫胎盘卒中。
1、重症胎盘早剥的紧急处理(1)纠正休克:迅速建立静脉通道,给予氧气吸入并输液,输新鲜血补充血容量,同时密切监测胎儿状态。
(2)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腹痛情况及阴道出血量。
(3)及时发现并发症:凝血功能障碍表现为子宫出血不凝,有时有血尿、呕血等现象;急性肾衰竭表现为少尿或无尿。
若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处理。
(4)为终止妊娠做好准备:一旦确诊应及时终止妊娠,根据病情决定分娩方式,遵医嘱做好相应的抢救准备。
2、休息与体位绝对卧床休息,以左侧卧位为宜,给予氧气吸入,改善胎儿血液供应,做好病人的生活护理。
3、饮食护理决定阴道分娩者,鼓励进食易消化、高热量的食物;决定剖宫产者术前应禁食、水。
4、产时护理宫口已开大,一般情况好,估计短时间内能从阴道分娩者,在分娩过程中须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宫底高度、阴道出血量以及胎儿宫内状况,一旦发现病情加重或出现胎儿宫内窘迫征象,应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尽快行剖宫产以结束分娩。
5、心理护理给予精神安慰,解除其因出血而引起的恐惧心理,使其配合治疗。
6、健康指导(1)剖宫产胎儿死亡者术后应严格避孕2年才能再次妊娠。
(2)产后应加强营养,嘱产妇于产后42天到妇产科门诊妇幼机构复诊。
第四节前置胎盘妊娠28周后,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甚至胎盘下缘达到覆盖宫颈内口,其位置低于胎先露部,称为前置胎盘。
前置胎盘是妊娠晚期的严重并发症,也是妊娠晚期出血最常见的原因。
1、前置胎盘的急救与护理(1)休息与活动:孕妇需住院观察,绝对卧床休息,以左侧卧位为宜,避免各种刺激,以减少出血机会。
(2)饮食护理:纠正贫血,给予高蛋白及含铁丰富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绿叶蔬菜以及豆类等。
(3)病情观察①严密观察孕妇的生命体征,注意阴道出血的量、色、出血的时间及一般情况,监测胎儿宫内状态,发现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并做好剖宫产术前准备。
②按医嘱及时完成检查项目,如血常规检查、血型交叉配合等。
③给予间断吸氧,每日3次,每次30分钟,以提高胎儿血氧供应。
④进行腹部检查时动作应轻柔,禁止肛诊及灌肠,以防再次大出血。
慎行阴道检查,必须做阴道检查时,应做好输液、输血及急诊手术的准备。
一般仅适用于终止妊娠前为明确诊断并决定分娩方式。
2、终止妊娠的护理(1)剖宫产:短时间内即可迅速结束分娩,既能提高胎儿存活率,又能迅速减少或制止出血,是处理前置胎盘安全、有效的方法,也是处理前置胎盘的主要手段。
(2)阴道分娩:在输液、输血的条件下,行人工破膜,使胎头下降,若子宫收缩乏力时,给予静脉滴注缩宫素以加强宫缩。
胎儿娩出后应及时给予缩宫药,及时娩出胎盘。
并配合按摩子宫,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
3、产后护理(1)产后应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每日4次。
(2)观察子宫收缩情况,注意阴道出血的量、时间,遵医嘱及早使用宫缩药,预防产后出血。
(3)加强会阴护理:及时更换会阴垫,以保持会阴部清洁,预防感染。
(4)给予母乳喂养指导,做到按需哺乳。
4、心理护理提供心理安慰,给予情绪支持,解除思想顾虑,积极配合治疗。
5、健康教育加强孕妇的管理和宣教,防止多产,避免多次刮宫、引产导致宫内感染,减少子宫内膜损伤或子宫内膜炎。
告知孕妇如发生妊娠期出血及时就诊。
第五节胎膜早破在临产前胎膜破裂,称胎膜早破。
如发生在妊娠满37周后称足月胎膜早破,而发生在妊娠不满37周者,称足月前胎膜早破。
胎膜早破可引起早产、脐带脱垂及母儿感染。
休息与体位胎先露未衔接者应绝对卧床休息,抬高臀部,以防脐带脱垂。
采取左侧卧位或平卧位。
软食营养丰富的普食,忌食辛辣食品,注意保持大便通畅。
病情观察破膜后应立即监测胎心率,如发现胎心音有改变应立即行肛诊或阴道检查,以确定有无脐带脱垂,如有脐带先露或脐带脱垂,应在数分钟内结束分娩。
观察羊水性状、颜色、气味等。
如羊水粪染则是胎儿宫内缺氧的表现,应及时给予氧气吸入等处理。
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测体温每日4次,了解有无感染征象。
用药护理破膜超过12小时尚未临产者,遵医嘱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发生。
用5%活力碘棉球擦洗会阴2次/天,保持会阴清洁。
净量减少肛诊次数。
心理护理孕妇因为突然发生不可自控的阴道流液,易产生恐惧心理,护士应耐心解释胎膜早破的影响,分析孕妇目前的状态,使孕妇积极参与护理,安全度过分娩期。
健康指导加强孕期卫生指导,重视妊娠晚期避免负重、过度劳累、腹部受撞击,妊娠后期禁止性交,宫颈内口松弛者应卧床休息,妊娠14周左右可行宫颈环扎术。
第六节脐带脱垂胎膜未破时脐带位于胎先露部前方或一侧称为脐带先露,也称为隐性脐带脱垂。
1. 脐带脱垂的紧急处理措施一旦发生脐带脱垂,脐带脱垂,脐带受压,血液循环受阻,胎儿可在数分钟内死亡。
应迅速通知医生紧急处理,同时做好新生儿复苏的抢救准备。
(1)协助产妇取头低臀高位,立即给予氧气吸入,3-4升每分,严密监测胎心率变化。
(2)若宫口已开全,胎儿存活,应分秒必争地娩出胎儿。
臀位立即行臀牵引,头位应立即产钳助产娩出胎儿。
(3)若宫口未开全,可在严密消毒下行脐带还纳术,将产妇臀部垫高,用手送回脐带直至胎先露上方,然后以头皮钳固胎头,使胎头下降。
若脐带还纳失败,应立即就地行剖腹产术,此时必须在阴道内将先露部分上推,使其勿压迫脐带,直至胎儿娩出为止。
若胎心已消失,胎儿确已死亡者,任其自然娩出或行穿颅术。
2. 心理护理做好产科及家属的解释工作,减轻紧张、恐惧心理,使其积极配合顺利分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