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场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工作程序要点第一章 综合说明1.1 工程概况工程区工业结构、“十一五”~“十二五”发展规划所需、地方经济优势、装机、发电量、建筑物等级、土石方情况、占地情况、拟工期、完工期、设计单位、委托单位、水平年拟定、气候情况(包括气温、风功、风速、高低、潮位……)1.2 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结论风电场机组布置对场地附近的影响、占地情况影响、分析可行性。
1.3 水土保持防治责任范围范围民、直接影响区面积、占地情况。
1.4 水土流失预测结果建设期损坏水保设施面积、可能造成水土流失总量(t)、新增流失量(t)、造成环境影响。
1.5 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根据地貌总体布置、功能区别(机组区、区内道路和电缆埋设区、临时占地区、共三区),采取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三施相结合)、分述三区。
1.6 水土保持监测按1.5划分的三区布设监测点位。
监测时期安排掌握侵蚀模数背景值。
1.7 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水土保持工程总投资、三措施投资、整治率、林草植被恢复率。
1.8 结论与建议机组布置合理性、占地未涉及敏感区、不存在不可恢复因水保问题影响制约项目重大影响,建议有五点P7基本可采用文字有所修改。
附表: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工程特性表,制表前就充分收集应列入的数据,数据要求准确。
第二章 方案编制总则2.1 方案编制的目的和意义基本上是法律、法规。
目的在于分析造成水土流失的工程内容、施工方式、预测流失面积、为工程措施与监测提供依据、设防、保主体工程顺利、为主体工程服务。
2.2 编制依据2.2.1 设计委托文件2.2.2 法律、法规2.2.3 部委规章2.2.4 相关规范性文件2.2.5 技术规范与标准2.2.6 技术资料《xx可研报告》(设计单位)、其它文件2.3 水土流失防治的执行标准《国家公告》、《省人民政府通告》按《开发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2008)规定确定本项目执行水土流失防治标准级别。
2.4 指导思想与编制原则2.4.1 指导思想国家与省文件精神,保证“三日时”的落实、人和自然和谐、社会经济与生产发展协调原则2.4.2 编制原则责任明确原则、预防为主原则、生态优先与主体与主体并重原则、综合防治原则、永监结合原则、因地制宜原则、“三日时”原则、经济合理原则,共八大原则。
2.5 设计深度、方案设计水平年水保方案编制深度与主体工程相当。
水平年指水保工程建成,开始发挥作用的时间,一般为主体工程完工的当年或后一年。
第三章 项目概况3.1 基本情况风电场地理位置,风电装机及升压站接网等详情,建筑物等级,投资情况,风电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格(3-1),风电场地理位置示意图附图1。
3.2 风力发电机及箱式变压器基础3.2.1 基础为C40钢筋矻独立基础,结构各自尺寸,埋深、预埋、基础结构设计应在招标后。
3.2.2 升压站(或有附加其它附建筑)拟建规模、站点内现有水保状况、给水排水情况、安装情况、结构等级、抗震设防等级。
3.2.3 区内道路道路总长、结构尺寸(b=4.5m、肩b=0.5m、坡度控制不大于8%。
3.3 工程公正占地永久性临时性列表(3-2)单位用h㎡、另加文字表述!3.4 土石方平衡描述土石方所在区、土石方平衡及流向表(3-4单位万m3)、制作项目土石方平衡流向框图(图-3-1单位万m3)。
3.5 施工组织3.5.1交通运输3.5.1.1 铁路 文字描述铁路交通状况。
3.5.1.2 公路 文字描述公路交通线路状况(包括省内外)。
3.5.1.3 水运及码头 文字描述水运码头状况3.5.1.4 大(长)件运输 文字描述设备分解运输的过程(包括吨位、运输方式、站点、码头)。
3.5.2 施工总体布置3.5.2.1 布置原则 土建→安装→调试顺序进行安排、考虑风力发电机组布置分散特点、地形地貌。
3.5.2.2 总平面规划 参考可研报告编写P26-283.5.3 主体工程施工3.5.3.1 施工条件 施工供水、施工用电、建筑材料、场区施工道路布置、风电机机位施工、安装场地。
3.5.3.2 道路施工 原则永临结合、泥结碎石道路待风机就位安装完毕大型起重设备撤离后施工。
3.5.3.3 风力发电基础施工P29-303.5.3.4 电气设备安装P303.5.3.5 风力发电机组安装P30-313.6 移民安置 有无此问题,如何安置?3.7 工程投资及资金来源、静总投资、建设期利息、动态投资、资本金占 %、其余贷款。
3.8 进度安排 根据区域气象、地质交通条件结合本工程情况初拟总工期,从 年 月~ 年 月。
第四章 项目区概况4.1 自然环境概况4.1.1 地形地貌 参考主体工程可研报告,场址所处场地的用地类别(旱地、山地、林地……),项目区现状详图(附图4)。
4.1.2 地质4.1.2.1 区域地质 参考可研报告描述。
4.1.2.2 工程地质 参考可研报告,粉细砂、中粗砂、细中砂、粉质粘土、砂质粘土、淤泥质砂土、残积砂质粗性土、全分化花岗岩、砂砾状强风化花岗岩、碎块状强分化花岗岩、中风化花岗岩。
4.1.3气象文字描述参考可研报告,项目区暴雨特征表(4-1)P354.1.4 水文 文字描述参考可研。
沿海有潮位问题,列(4-2)潮位特征表、列(4-3)表重现期潮位表。
4.1.5 土壤 工程所在区域土埌状况。
靠现场了解或取样化验分析。
4.2 社会经济状况 文字参考可研。
列表(4-4)项目区社会经济概况统计表。
4.3 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现状 文字描述可参考其它报告。
列区域水土流失现状表(4-5)P39、文字P40第五章 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5.1 主体工程方案比选及制约性因素分析、方案比选主要征对机组,有的项目没有方案比选。
5.1.1 方案比选 征对机型 列表(5-1)5.1.2 水土保持制约因素分析评价P42-43文字描述。
5.2 主体工程占地类型、面积和占地性质的分析与评价P43文字参考。
5.3 主体工程土石方平衡和主体工程施工评价。
5.3.1 土石方平衡评价 参考P43文字描述。
5.3.2 主体工程施工评价 文字描述参考P44,亦可参考可研报告。
5.4 工程建设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分析。
因素主要包括降雨、地形、地面组成物质、植被覆盖率、水土保护工程措施等情况。
从施工工艺分析,土石方开挖影响分析见P44(5-2)表。
5.5 主体工程设计中的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5.5.1 拦挡工程 挡墙型式、高度、基础埋深、工程量、挡何物?5.5.2 排水工程 过道路、桥、涵等,结构型式、尺寸、数量等。
5.5.3 地面硬化工程主要征对项目风机场地硬化和区内道路硬化、结构型式、数量、界定问题。
5.5.4 护坡工程 结构型式、数量、工程量、水保性质界定。
5.5.5 其它情况P46 文字描述P475.5.6 水保功能措施汇总 可以以列表即(主体工程设计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措施一览表(5-3))5.6 结论性意见、要求与建议 文字描述P47第六章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防治分区6.1 工程占地 永久与临时、总面积 文字P48。
占地类型详见表(3-2)。
6.2 防治责任范围确定原则工程以风机基础和箱变基础、升压站、道路以及施工临时占地周边3~5m作为直接影响区范围。
文字见P48-496.3 防治责任范围P49(6-1)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一览表6.4 水土流失防治分区根据水土流失类型、强度、危害程度、治理难度及防治措施类型,结合工程建设类型、建设时序,划分风电机组区、场区道路及电缆埋设区以及临时占地区3个防治区。
各防治区占地组成及面积统计列表(6-2)。
第七章 项目水土流失预测7.1 项目建设新增水土流失影响分析 文字描述参考P517.1.1工程施工占地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分析 文字描述见P517.1.2 工程开挖与回填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分析 文字描述参考P527.1.3 工程弃碴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分析 文字描述参考P527.1.4 道路施工和电缆埋设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文字描述P527.2 水土流失预测范围和预测时段7.2.1 预测范围 风电工程水土流失范围一般都指项目区扰动地表面积。
主要包括机组区、场区道路及电缆埋设区、临时占地区、三区列表(7-1)各区水土流失预测范围及时段统计表。
7.2.2 预测时段 三期即:施工准备期、施工期、自然恢复期。
7.3 水土流失预测方法及内容7.3.1 预测内容 扰动原地表的面积、损坏水土保持设施的数量、弃土、石、碴量和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施工准备期、施工期、自然恢复期等)7.3.2 预测方法 P54三种方法 注意水土流失量计算公式,对公式中的每个参数符号要理解。
预测采用的土埌侵蚀模数通过类比调查试验资料经综合分析确定;类比调查试验资料应与项目同处(位置)、选取挖方、填方边坡进行监测,样方特征值应列表(7-2)P56。
样方侵蚀模数测算表(7-3)P56。
根据工程实地调查资料,结合项目区降雨、坡度、土埌和水土保持措施等因素进行类比综合分析,确定各土流失区的平均土埌侵蚀模数。
类比资料可比性分析见表(7-4)P56。
主要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可比性分析表。
确定项目水土流失预测时段各分区平均土埌侵蚀模数表(7-5)P56。
7.4 预测结果7.4.1 扰动地表面积 主要“三区”扰动面积、列表(7-6)P577.4.2 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 基本亦在“三区”面积与表(7-6)列同,但有些项目也有“三区”以外内容。
7.4.3 弃土(碴)预测 无永久性弃硅时水土流失不单独计算P587.4.4 可能造成水土流失面积及流失量(表(7-7))P59)1)施工期扰动地表水土流失量预测2)自然恢复期水土流失量预测3)水土流失总量及新增水土流失量7.5 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 文字描述1-4点P607.6 预测结果及综合分析 文字描述P60-61第八章 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8.1 水土流失防治目标 P62文述及表(8-1)不同时期不同分区水土流失防治目标表。
8.2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设原则P63(1)~(9)九点原则。
8.3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和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
P64表(8-2)工程各水土保持区水土保持措施设计内容。
P64图(8-1)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框图。
8.4 水土保持措施典型设计8.4.1 风电机组防治区 文述P64-65参考8.4.2 场区道路与电缆埋设防治区 文述参考P65-668.4.3 临时占地防治区 (1)临时排水(2)沉沙措施(3)围挡措施(4)临时覆盖和生物措施 文述P66-688.5 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及工程量 汇表(8-3)P68 项目为三区、拟采取的水土保持工程表。
8.6 水土保持施工组织设计8.6.1 实施方式 承包商8.6.2 材料供应 取材与主体工程同、苗木由附近市场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