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保水保专项方案

环保水保专项方案

目录一、前言 (1)二、适用范围 (1)三、环保、水土保持管理网络及控制目标 (1)1.环保、水土保持管理网络 (1)2、环保、水土保持管理目标 (1)四、重要环境因素识别 (2)五、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管理办法 (3)1.环保、水保主要控制指标 (3)2.环保、水土保持体系 (4)3.环保、水保防范措施 (5)4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 (6)4.1环境保护主要措施 (6)4.2水土保持措施 (8)4.3空气与水质的保护 (9)4.4废弃物的处理 (11)4.5泥浆及弃渣处理 (11)4.6景观保护 (12)4.7生活环境的保护 (12)4.8现有公用设施的保护 (13)4.9 生态保护 (14)环保、水保专项方案一、前言为强化本项目环保、水土保持管理工作,最大限度的做好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构建和谐社会,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根据国家安全环保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指挥部等上级领导单位的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本标段施工生产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文件。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ZNTJ-21合同段。

三、环保、水土保持管理网络及控制目标1.环保、水土保持管理网络图2-1环境保护管理网络图2、环保、水土保持管理目标(1)生活垃圾统一收集、按照环卫部门的要求集中处理;(2)生活污水和生产污水达标排放;(3)废料和弃方集中堆放,统一治理;(4)最大限度节约资源、能源;(5)最大限度的节约用地;(6)确保铁路沿线景观、农田、植被不受破环,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不受污染;四、重要环境因素识别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对生活区域和生产区域的重要环境因素进行识别,识别结果如下:五、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管理办法1.环保、水保主要控制指标为了达到采取合理措施,避免因施工方法不当而引起的污染、噪声和其他原因造成对公众财产和居民生活环境的伤害、妨碍;减少施工引起的扬尘、泥浆的排放;工程建筑垃圾、生活垃圾按规定排放、处理。

确保沿线景观不受破坏,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不受污染,农田植被有效保护;坚持做到“少破坏、多保护、少扰动、多防护,少污染、多防治”,使环境保护监控项目与监控结果达到设计文件及有关规定,教育培训率100%,贯彻执行率和覆盖率达100%。

我部确立了环保、水保主要控制指标表。

施工环保、水土保持达标标准具体见下表。

表5-1 环保、水保主要控制指标表2.环保、水土保持体系为了切实落实《环境保护法》与《水土保持法》相关规定,本项目建立了与质量保证体系并行的、安全环保、水保保证体系,同当地环保部门协作,无条件接受当地环境保护部门的指导和监督,执行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环保政策、法规,加强施工全过程的控制与管理,制定详细的环境保护措施,避免人为破坏和污染环境事件的发生。

施工环保、水土保持体系见下图(环保、水保保证体系框图)图5-1 环保、水保管理体系图3.环保、水保防范措施(1)对于不可避免的高填深挖路段,采取植树、铺草皮、护面墙、护坡等措施来掩蔽人工开挖痕迹,并选择一些造型优美的结构物使之与铁路融为一体;对于弃土场选择在植被覆盖较少的地段,完工后恢复弃土场的植被。

料场的布置以不破坏环境为先决条件,砂、碎石加工中洒水以免灰尘污染大气环境。

(2)本项目土石方及砂石材料转运量较大,利用乡村道路作为运输线路,在进行土石方及材料运输时加高车厢挡板,在公路上避免掉渣。

不向河道、农田弃土,规划区弃土也要平整,并用干砌石或浆砌石挡护。

(3)本项目竣工后,采取有效措施修整和复原在施工过程中受到破坏的环境。

(4)保护农田排灌系统:当路线经过农田灌溉区域时,在施工时采取必要的临时措施以保证不影响或中断农田的排灌作业。

修建的临时设施应保证施工不影响当地农田的高峰排灌作业。

在软土地区施工时,注意路堤沉降对水源和排灌系统的影响。

(5)路基开挖地段,选择对地形、地貌和植被影响最小的施工方法;边坡挖成后,及时做好防护工程,防止水土流失,减少植被破坏。

(6)滑坡地区不准放炮;筑好挡土墙后再切坡,防治漫坡弃渣毁坏河道、农田和造成严重水土流失。

(7)路堑和高路堤边坡、筑路开挖形成的裸露土地及集中弃土、渣的地区及时种植花草、树木、岩质边坡栽植蔓生植物。

深挖、高填路基边坡采用设计规定的防护和绿化种植相结合的方式护坡。

(8)在清理场地废料和土石方工程时,按图纸规定或监理工程师的指示在适当地点设置弃土场(堆)。

(9)不在河道中乱掘采砂,施工中采取一切措施防止土、石渣、废弃物等淤积、堵塞河流、水道和排灌系统。

4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4.1环境保护主要措施为了减轻因铁路建设而导致的环境污染,切实做好防护措施,保护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施工中主要采取如下措施:4.1.1严格遵守国家《环境保护法》、《水土保持法》和《建筑施工场界噪音限制》(G12523—90)的规定。

施工中,自觉依法保护环境,做好水土保持,做到文明施工。

4.1.2开工前,组织全体参建员工学习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普及环境保护常识,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制定环境保护措施,并认真抓好落实,实现文明施工。

环保管理工作见图5-2。

图5-2施工期环保管理工作框图4.1.3项目部成立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任组长,副经理、各架子队长任副组长,各有关人员为成员。

环境保护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的法律法规,全面履行法律责任,制定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实施计划,实施量化管理并切实抓好落实。

4.2水土保持措施4.2.1施工区内及周围的树木和植被不得随意砍伐和破坏。

4.2.2若因为工程的施工需要,施工时造成植被破坏,应及时植树、种草,恢复植被。

4. 2.3因施工改变了原汇水状态,自然排水变成了集中排水,要有消能池,防止局部冲刷,造成水土流失。

4.2.4基础开挖的土体,及时清运和回填,来不及回填的周围要设置临时排水沟,防止水土流失。

4.2.5弃土弃碴严格按设计要求运至弃碴场,不准乱弃。

弃碴场要有挡护工程,严防水土流失。

4.2.6正式工程施工完成后,根据环保及设计要求,要对所有生活区、生产区临时设施所占用地进行复耕,拆除建筑物、铲除硬化地面及建筑垃圾,对场地进行平整。

若地面没有熟土,应从其它允许位置装运熟土进行平整,保证复耕后的用地达到耕种要求,并做好耕地的边坡防护、排水等工作。

4.2.7施工便道本着支援地方的原则,尽量做到永临结合,凡施工便道,对便道的上下边坡及时植树、植權木、护坡、排水,搞好水土保持。

4.1.2.8施工中积极加强宣传教育,通过挂警示牌、标志牌、贴宣传标语等方式提高全体员工对水土保持重要性的认识。

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责任制和奖惩制度。

4.2.9临时开挖的基础等破土工程,也采取临时挡护(木桩、干砌石、袋装土等)工程,防止水土流失。

4.2.10施工场地、便道、临时营地先规划经审批后在修建,严格限制范围,并尽量利用地表裸露的地方。

4.3空气与水质的保护4.3.1空气环境保护①配置3辆洒水车,在施工场地和运输道路上经常洒水,路面施工注意保持水分,防止扬尘,争取做到“车过无扬尘,人过不沾尘”。

②生活居住区及钢筋加工厂配备专用喷洒水管,设专人及时洒水、清扫、减少扬尘。

③易于引起粉尘的细料或粉散料运输时应用帆布、盖套覆盖,防止尘土飞扬。

④施工现场堆积的筑路材料(如水泥等),应覆盖蓬布,以免风吹起尘。

⑤搅拌站位置设在距居民区500米以外的下风向处;其它临时设施和场地距居民区不得少于300m,而且置于下风处。

⑥锅炉燃煤尽量采购使用低硫煤,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量,锅炉洗检水要净化处理,才能排放。

⑦超标排放车辆、机械要安装尾气净化装置,降低废气排放量。

4.3.2水质保护①合理规划施工驻地,驻地的垃圾、废物、粪污必须统一集中处理,生活污水不能随意排放,与当地村民联系作为农肥使用。

严禁随意向江河、沟渠倾倒。

采取一切必要措施,防止含有污染物质或可见悬浮物的水排入河流、水道或灌渠或排水系统中。

②施工废弃物不能任意倾入河道和水沟。

③在饮用水处,不准冲洗车辆、施工器具。

④施工期间,要严格管理水泥、油料、石灰、化学品等施工物料,防止被雨水冲刷污染地面或流入河流污染水质。

⑤料场边缘修建沉淀池,料场内做雨水溢流槽,防止雨水冲刷而引起局部水土流失和洼地积水。

⑥没有监理工程师的事先书面同意,保证做到不干扰河流、水道或现有灌溉或排水系统的自然流动。

⑦施工期间,因施工影响邻近的土地使用者耕地灌溉时,及时为其提供灌溉与排水用的临时渠道或临时管道。

⑧施工中,冲洗集料或含有沉淀物的操作用水,应采取过滤、沉淀池处理或其它措施,确保做到达标排放。

⑨加强施工机械维护保养,防止因漏油污染水源。

严禁将废油向河渠、农田倾倒,施工废油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回收或处理。

⑩生活营地不要在靠近饮水源(上游1000米,下游100米)的范围内设营。

现场条件限制难以避开时,生活污水要用管道排至距下游100米以外,以免污染水源。

⑾钻孔桩用泥浆不得直接排放到河道中,要沉淀处理,然后集中排放处理,以免污染河水。

⑿清理、修理施工机械的废油、废水采取集中回收的方式进行处理,不允许随意倾泄。

4.4废弃物的处理4.4.1施工现场的生活垃圾和工程废弃物应集中堆放,经处理后,除部分用于农作物肥料外,其余均挖坑深埋并填坑、平整土地,恢复植被,或联系当地环保部门运至指定的垃圾处理场。

4.4.2对于锅炉炉渣,可联系当地村镇用以铺筑道路。

4.4.3油料贮放在业主指定的贮运仓库,现场用油料使用临时小型贮藏罐,不使用不合格油罐,以免污染发生。

4.5泥浆及弃渣处理4.5.1在钻孔灌注的过程中采用滤砂器和振动筛,泥浆中的小碎石、砂等固体颗粒物进行分离,分离后的泥浆排到泥浆沉淀池,做到泥浆循环利用。

施工的过程中,利用挖掘机及时清理沉淀池,清理出来的沉碴运至蒸发池中,等到自然脱水固化后,运至储料场,严禁向河流或农田排放。

4.5.2泥浆碴混合物的处理:①在沉淀池中清理出来的沉碴,运至蒸发池中,让其自然脱水固化。

②脱水后的钻碴做为路基填筑填料的填料,或运到储料场,或回填取土坑。

③自然脱水固化后所形成干泥就地回填废弃的泥浆池。

沉淀泥浆碴运至蒸发池中,清水循环利用。

4.5.3施工扩大基础产生的弃渣可以做为路基填料,不能做为路基填料及多于的弃渣运到储料场或回填取土坑和废弃的泥浆池,禁止弃渣在道路两边随意堆放。

4.6景观保护4.6.1在生活和现场认真绿化,在道路两旁,闲散的边角地处,全部植草。

4.6.2所有临时房屋统一规划,保持与自然景观的协调,施工场地上的材料与机械按规划摆放和停放。

4.6.3尽量租用民房作为部分施工房屋,减少新建临时工程。

4.6.4临时道路结合当地的规划,做到永临结合,道路根据地形设置,避免景观失调与破坏。

4.6.5建好洗车场清洗进入公路的车辆进行,以防污染路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