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牛顿第一定律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牛顿第一定律


练一练
(2)使用三种不同材料的水平路面是为了让小车 运动时受到的__阻__力____不同,而力是改变物体 _运__动__状__态__ 的原因,使小车运动的距离不相 同. (3)小车在不同材料表面上前进的距离不相同, 说明小车在粗糙的毛巾表面上,受到阻力大, 前进距离短;在比较光滑的木板表面上前进的 距离长,受到的阻力小,因此推理出,当小车 不受阻力时,应该沿着光滑的水平面永远保持 其 匀速直线 运动状态不变.
亚里士多德 (Aristotle,前 384-前322)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 的原因
伽利略却对这种观 点提出了质疑,他 通过理想实验来反 驳这一观点。
伽利略
伽利略的观点:
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
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运动物体如果不受其它物体的作用,其运动 会是匀速的,而且将会永远运动下去。
实验探究 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第八章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
1.不受力的物体最终会停下来是因为 什么
2. 牛顿第一定律的概念
3. 可不可以通过实验直接证明牛顿第一 定律
4. 什么是惯性
想一想
1、用力推木箱, 撤去推力后,木 箱停了下来。
2、关闭了发动机 的火车,最后它将 停下来。
思考思考
通过这两个例子同学们能够 推断出什么呢?
2、惯性的理解
(2)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都 有惯性,与外界条件无关。
与物体的状态,与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 与质量的大小,与物体是否受力,速度的大小 等外界条件无关
2、惯性的理解
(3) 惯性不是力。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而惯性是物
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 错误的形容 1.受到惯性力的作用控理制







实验次数 表面材料 阻力大小 滑行距离 速度变化快慢
1
毛巾
最大
最短
最快
2
棉布
较大 较长
3
木板
较小

较快 较慢
推理想象 理想平面 无阻力 无限长
不变
实验探究
• 实验结论:平面越光滑,滑块受到的摩擦 力越小,滑块前进的距离就越长。
推导 假如平面没有摩擦,物体不受任何阻力,滑块 将一直运动下去.
练一练
2、在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中,用同一辆 小车,分别从相同的高度沿着斜面自由滑行下来, 然后让小车在三种不同材料的水平路面上继续运 动一段距离后,分别停在如图所示的位置上,则:
(1)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 高度自由下滑,是为了使 小车在三种不同材料的水 平面上开始运动的_速__度_相 同,使实验起始条件相同。
实验涉及方法: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 (Newton,1642-1727)
内容: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 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是改变 物体运动的原因。
练一练
1、正在做匀速曲线运动的物体忽然 之间失去一切外力,则该物体将
( C)
A.立即停下 B.继续做曲线运动 C.做匀速直线运动 D.改变运动方向
Ppt设计思路
1.这部分内容大体分为两个部分:
一个是牛顿第一定律及实验+相关练习
一个是惯性定律及惯性在生活当中的现象 解释,及惯性现象解释训练
2.课堂所需实验用具 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仪器 (周二前备齐)
目录
1、课前预习提问 2、通过两个例子得出亚里士多德观点 3、伽利略理想实验得出反观点 4、牛顿总结出牛顿第一定律 5、牛一实验及习题训练 6、惯性定义及例子 7、惯性的三个注意方面 8、用惯性解释生活中的惯性现象口头训 练及文字描述训练 9、惯性的利与弊
惯性
生活中的惯性现象
视频
1、惯性的定义: 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这种性质 叫惯性。
在杯子中盛满牛奶, 突然急速拉动杯子,会 看到什么现象?为什么?
牛奶向右洒出。因为牛奶开始处于静止状态, 当杯子突然向左运动,牛奶由于具有惯性,会保持 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向杯子右侧洒出。
跑动中的人,脚被绊住, 为什么会向前倒?
试一试
1、小明被石头绊倒为什么会向前倾 2、小明踩到香蕉皮为什么会向后倒 3、小明为什么坐车要系安全带
课堂练习
课本“动手动脑学物理 ” 2 、4题;
4、生活中对惯性的利用。
跳远
紧固 锤头
安全带 保护自 己
4、惯性的利与弊 利用惯性带 来的好处
跳远时助跑
拍打棉被除尘
手湿了将手甩干
防止惯性带 来的危害
2.克服惯性
练一练
完成 《知识与能力训练》6、7题
3、请用惯性知识解释:
当汽车刹车时,人的脚底由于摩擦而随之减速 (改变运动状态)
人的上身由于惯性,会保持继续向前运动的状态 (惯性)
所以刹车或减速时,人会前倾。
那么下图中,汽车做什么运动?
汽车加速 当汽车加速时,人的脚底由于摩擦而随之静止
(改变运动状态) 人的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慢速行驶的运动 状态 (惯性) 所以加速时,人会后仰。
跑动中的人开始向前运动, 脚被绊住而停止运动,身体 由于具有惯性,会保持原来 向前的运动状态,所以人向 前摔倒。
2、惯性的理解
车辆超载,质量增大,遇到紧急刹车情况时, 更难及时停车,发生危险的可能性也增大。
2、惯性的理解
(1)想一想,物体的惯性可能与物理量有关呢?
物体的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所有的物体都有惯性,但不同物体的惯性 大小是不同的,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物体的质量越小,惯性越小
车限载限速
保持车距 系安全带
本课小结
作业
《知能训练》P12——P1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