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心理学之幼儿言语的发展

幼儿心理学之幼儿言语的发展

.
语言与言语的区别与联系
语言
言语
是交际、思维的工具 是对这种工具的运用

是社会现象,具有较 心理物理现象,具有

大的稳定性
个体性和多边性
研究语言的科学是
言语活动则是心理
语言学
学的研究对象
离开语言这种工具,人就无法表达自己

的思想或意见,也就无法进行交际活动;
语言也离不开言语,因为任何一种语言

都必须通过人们的言语活动才能发挥其
.
3.内部言语
内部言语是一种特殊的言语形式。 (1)内部言语是对自己的言语。外 部言语是为了和别人交往而发生的, 内部言语则不执行交际功能,它是为 自己用的言语,因而一般来说,它比 外部言语简略,常常是不完整的。 (2)内部言语突出了自觉的分析综 合和自我调节功能,与思维具有不可 分的联系。人们不出声的思考往往就 是利用内部言语来进行的。
交际工具的作用。 .
(二) 幼儿言语的分类
外部言语
过渡言语
内部言语
.
1.对话言语:3岁以前的幼儿与成人的交际

主要是对话形式。他们的对话言语只限于向成
部 言
人打招呼、请求或简单地回答成人的问题。往 往是成人逐句引导,他们逐句回答。

2.独白言语:到了学前期,随着独立性的发
展,幼儿在离开成人进行各种活动(如各种游
2.词类范围不断扩大。 3.对词义的理解逐渐加深。幼儿不断增加的词汇
量促使其对所掌握的每一个单词本身的含义理解也逐渐 加深。在这一过程中,幼儿对词义的理解出现了一种有 趣的现象,即词义理解的扩张和缩小。
.
二、言语的发生
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婴儿便开始了 对语言的准备,直到一岁左右,他们产 生第一个能被理解的词,这一准备期即 前言语期。处于前言语期的婴儿主要进 行两方面的准备。即语音发生的准备和 前言语的交流。
.
(一)语音发生的准备的特点
1.从反射性发声到咿呀语 最初的6星期内,婴儿通过哭叫、打喷嚏和咳嗽等展示着自己的发音
2.语音发展的飞跃期为3~4岁。幼儿的发音水平在3~4岁
时进步最为明显,在正确教育条件下,他们几乎可以学会世界各 民族语言的任何发音。此后发音就趋于稳定 。
3.幼儿对声母、韵母的掌握程度不同。4岁以后,城乡的
绝大部分幼儿都能基本发清普通话中的韵母,而对声母的发音正 确率稍低。
4.语音意识逐渐发展。幼儿语音意识明显发展主要表现在他
戏)中获得了自己的经验和体会,在与成人的
交际过程中也逐步运用报道、陈述等独白言语。
3.初步的书面言语:幼儿的书面言语指
读和写,基本单位是字,由字组成词、句以及 文章。书面言语包括认字、写字、阅读、写作。 其中认字和阅读属于接受性的,写字和写作属 于表达性的。
.
2.过渡言语
在外部言语向内部言语的发展中,有一种介乎外 部言语和内部言语之间的言语形式,我们称之为 过渡言语,即出声的自言自语。它体现了幼儿言 语的发展所经历的由外到内的过程。皮亚杰 (1926)把它称之为“自我中心语”。幼儿的自 我中心语是其自我中心思维的表现。
幼儿言语的发展特点 幼儿言语获得的理论 如何促进幼儿的言语能力
.
第四讨论小组
第一节 幼儿言语的发展特点
一、言语及其分类 (一)语言和言语
语言是什么?皮亚杰承认语言是我们最灵活的心理表征 方式。它帮助我们交流思想、表达情感,也是我们进行 思维的重要工具。而语言存在于人们的言语活动中。人 们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就是言语。
.
(二)前言语的交流
婴儿在他们开口说话之前,已经习得了一些交流的技能。他们能够通过 哭叫、用手指向或仅仅注视某个感兴趣的对象等引起并引导他人的注意, 以此来传递信息,其中手势是一种重要的交流方式。十一个月左右的婴 儿的手势开始具有了特定的交流含义。他们会举起某个物体,让成人观 看,或把物体给成人,以获得成人的赞同或评论;他们还会用手势将成 人的注意力引向某一对象,同时产生某种发音,并交替注视成人和对象。 父母在婴儿前言语交流经验的积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最初的5~6 个月里,父母常常用孩子气的话语与婴儿进行“对话”,对他们的反应 (如微笑、发出咕咕声)作出反应。6个月以后,父母提高了要求,他 们把自己的话语变得更为复杂,更接近于成人语言,对婴儿的反应也作 出了更高的要求。
.
三、言语的发展
(一)语音发展的特点
1.幼儿发音着幼儿发音器官的进一步成熟,语音 听觉系统以及大脑机能的发展,幼儿的发音能力迅速增强。 (2)词汇的积累 。现在不少心理学家认为,在语言发展的早期, 幼儿是通过学习词汇而不是个别、孤立的单音来学习语音的,他 们必须掌握相当数量的主动词汇后才建立他的语音系统
1音2。个月左右,变化的咿呀语出现得更多。到了10个月以上,婴儿的
咿呀语逐渐与有意义言语的早期阶段重叠,他们发出的声音和音节串带 有丰富的重音变化和音调模式。
.
2.语音的敏感性
有研究表明,婴儿对言语刺激具有敏感性。不到10 天的新生儿就能区别语音和其他声音,并作出不同 的反应。婴儿对言语的敏感性还表现在他们具有语 音的范畴知觉能力,即对属于不同音位还是同一音 位范畴的两个声音具有辨别能力。有研究表明,1个 月的婴儿能够在吸吮速率上表现出对b、p两个辅音 的辨别能力。这是一种对婴儿言语理解有重要作用 的能力,只有忽视大量的语言范畴内的变异,才能 使语音的理解变为可能。
们对别人的发音很感兴趣,喜欢纠正、评价别人的发音,还表现 在很注意自己的发音。
.
(二)词汇发展的特点
1.词汇数量逐渐增加。3~6岁幼儿的词汇量是以逐
年大幅度增长的趋势发展着的;词汇的增长率呈逐年递 减趋势。如史慧中等人(1986)在对幼儿词汇的研究中 发现,3岁的幼儿能掌握1 000个左右的词汇,到了6岁时, 他们的词汇量增长到了3 500多个。
天分。这一阶段的婴儿处于反射发音阶段。
2~4个月时,他们开始“叽叽咕咕”地发音了,并且出现了持久的
笑声和咯咯的笑声,这些声音反映了他们的舒适状态。四个月左右时, 婴儿的发音系统的形状和结构已经成熟 。
随后的2个月里,婴儿开始了咿呀学语,他们会把辅音和元音结合起
来并连续发出,比如把辅音b和元音a结合起来,形成ba—ba—ba、 ma—ma—ma的重复的多音节的发音,类似于“爸”、“妈”等单音节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