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错、改错一、注意估价报告八项的顺序,15年“目录”和“致估价委托人函”位置调整,及“估价对象变现能力分析与风险提示”位置调整二、致估价委托人函(如无标题算错误)1.标题(致估价委托人函)3.估价目的(写明估价委托人对估价报告的预期用途,或估价是为了满足估价委托人的何种需要。
)6. 价值类型(写明所评估估价对象价值或价格的名称,当所评估的估价对象价值或价格无规的名称时,应写明其定义或涵)8.估价结果(注意:必须与结果报告和技术报告中的估价结果一致,总价没有大写算错误,原来此处没有单价不算错误,但是今年教材特别注明了单价,15年最好谨慎指出单价;如果是抵押报告的同时披露三种价值:在估价时点假定未设定法定优先受偿权利下的市场价值、房地产估价师所知悉的法定优先受偿款、以及抵押价值)三、估价师声明注意如下1.未列明实地查勘的注册房地产估价师;(必须是2名以上,1人去查勘算错误。
若不是所有在本声明上签名的注册房地产估价师都对估对象进行实地查勘,应如实写明对实地查勘的估价师,但非注册房地产估价师不应在该声明上签字。
)2.未说明是否有重要专业帮助;(有重要专业帮助的,应说明帮助的专家;应有重要专业帮助而未说明重要专业帮助的算错;)3.注册房地产估价师声明中缺实地查勘日期不能算错。
四、估价结果报告1.估价委托人(2013之前第一部分是标题,13教材写作要求没写标题,但结果报告仍要求有标题,无标题算错)包括:委托单位全称、法定代表人和住所,个人委托的为个人、住所及号2.房地产估价机构包括:估价机构全称、法定代表人或者执行合伙人、住所、估价资质等级以及资质证书编号(注意:无资质等级算错误、有了资质等级没有资质证书编号也算错误,有了资质等级要看业务围是否在资质等级,超出等级承揽业务算错。
)3.估价目的(1)房地产抵押估价目的:“为确定房地产抵押贷款额度提供参考依据而评估房地产抵押价值”。
(2)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估价目的根据补偿方式不同分为两种:①被征收房屋价值评估目的应当表述为“为房屋征收部门与被征收人确定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提供依据,评估被征收房屋的价值”。
②用于产权调换房屋价值评估目的应当表述为“为房屋征收部门与被征收人计算被征收房屋价值与用于产权调换房屋价值的差价提供依据,评估用于产权调换房屋的价值”。
(3)房地产转让的估价目的:“为委托人转让估价对象提供市场价值参考”。
(4)企业入股、合并的:“为企业入股、合并等发生房地产权属转移的作价提供价值依据”(5)投资决策分析和咨询服务的“为房地产投资决策提供价值参考依据”。
(6)复核评估目的的“受××银行委托,对××机构出具的房地产抵押估价结果进行复核。
”4.估价对象(理论教材p73-80、p122)1)估价对象基本状况:名称、坐落、规模、用途、权属等;2)土地基本状况:四至、面积、形状、周围环境、景观、基础设施完备程度、土地平整程度、地势、地质、水文状况、规划限制条件、利用现状、权属状况、土地使用期限;3)建筑物基本状况:建筑物层数、用途、建筑结构、装饰装修、设施设备、平面布置、工程质量、建成年月、维护保养和使用情况,公共配套设施完备程度。
不同估价项目的估价对象围不同。
现实中房地产估价对象包括房屋、构筑物、土地、在建工程、期房和灭失的房地产。
估价对象还可能不是纯粹的房地产,含有房地产以外的、作为房地产的一种附属财产的价值。
如为某个可供直接经营使用的旅馆、商店、餐馆、汽车加油站、高尔夫球场等的交易提供价值参考依据的估价,其评估价值除了包含该旅馆、商店、餐馆、汽车加油站、高尔夫球场等的建筑物及其占用围的土地的价值,通常还包含房地产以外的其他财产,如家具、电器、货架、机器设备等的价值,甚至包含特许经营权、商誉、客户基础、员工队伍、债权债务等价值,即以房地产为主的整体资产价值评估。
5.价值时点必须是公历的某年某月某日,应根据估价目的的确定,为估价对象价值对应的时间及其确定的理由。
回顾性估价和预测性估价的价值时点在难以具体到日且能满足估价目的需要的情况下,可到周或旬、月、季、半年、年等。
(注意:从2011年理论教材要求说明价值时点确定的理由,无理由算错误。
对于抵押目的估价,价值时点一般应选定为估价人员实地查勘现场之日,如不是实地查勘之日,还要在估价假设与限制条件中说明一下。
被征收房屋价值时点为“房屋征收决定公告之日”。
6.价值类型包括价值或价格的名称、定义或涵。
根据估价目的来确定。
常见的价值类型有:市场价值、投资价值、现状价值、抵押价值、快速变现价值。
不同估价对象、同一估价对象但不同估价目的往往具有不同的价值类型。
(1)抵押估价的价值类型表述为:“抵押价值是在估价时假定未设立优先受偿权利下的市场价值(或有限市场价值)扣除法定优先受偿款后的余额”。
(2)房地产转让价值类型可表述为:“为公开市场价值”;(3)房地产投资决策分析和咨询服务价值类型可表述为:“为投资价值,是一种基于市场价值和特定投资人自身条件所决定的价值依据”。
(4)国有土地房屋征收估价的价值类型表述为:“被征收房屋价值是指被征收房屋及其占用围的土地使用权在正常交易情况下,由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以公平交易方式在评估时点自愿进行交易的金额,但不考虑被征收房屋租赁、抵押、查封等因素的影响。
——不考虑租赁因素的影响,是指评估被征收房屋无租约限制的价值;不考虑抵押、查封因素的影响,是指评估价值中不扣除被征收房屋已抵押担保的债权数额、拖欠的建设工程价款和其他法定优先受偿款。
”(见制度p49)7.估价原则(2013教材和后边的估价依据调了前后次序)8.估价依据(2015教材新增一段话)依据包括四方面:1)有关法律、法规、政策;2)有关估价标准,包括房地产估价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指导意见和估价对象所在地的地方标准;3)估价委托书、估价委托合同和估价委托人提供的估价所需资料如估价对象的面积、用途、权属证明等;4)房地产估价机构、注册房地产估价师掌握和搜集的估价所需资料。
(1)《房地产估价规》(所有报告必须有!没有算错!)(2)如果是抵押估价的必须有《房地产抵押估价指导意见》(3)如果是房屋征收估价的必须有:《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评估办法》和《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2001年6月13日国务院公布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同时废止、2003年发布的《城市房屋拆迁估价指导意见》也同时废止。
)9.估价方法(注意:此处重定义轻理由)采用的方法及方法的理由(在结果报告和技术报告中都必须说方法和理由,而且如果只选用了一种方法在结果报告和技术报告中都要充分说明不选用其他方法的理由,但只要选用了两种以上的方法在这儿就不要提不选其他方法的理由,但是到了技术报告中即使采用两种方法也要说明理论上适用但未采用的估价方法的未被采用理由)+ 方法定义(而定义只要求在结果报告中出现,在技术报告中可以不给出方法定义)。
在估价方法选用说明中,应对理论上适用的估价方法进行阐述,并对理论上适用但未选用的估价方法要充分说明理由。
10.估价结果(2015新增表示方法)除房地产抵押估价外,当估价对象为多宗房地产时,应按表1-3格式说明不同估价方法的测算结果和最终评估价值;估价结果汇总表表1-3币种:房地产抵押价值评估结果,应按表1-4格式说明最终评估价值。
房地产抵押价值评估结果汇总表表1-4币种:11.注册房地产估价师12.实地查勘期为实地查勘估价对象的起止日期,具体为自进入估价对象现场之日起至完成实地查勘之日止。
(注意:现场查勘应该在作业期,不可在作业期前或作业期结束后)13.估价作业期是本次估价的起止日期,具体自受理估价委托之日起至估价报告出具之日止。
(注意:要与封面上的估价报告出具日期、与致委托人函的致函日期相匹配。
)五、估价技术报告1.估价对象描述与分析(2015调了区位、实物、权益三者的顺序)关于楼层和朝向到底属于区位还是实物状况,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见理论教材p404第一自然段——“估价对象的用途和实物状况不同,对其区位状况的界定会有所不同。
例如,居住、商业、办公和工业用途的房地产,它们的区位状况的具体容就有所不同。
再如,估价对象是整个住宅小区,还是其中一幢住宅楼或一幢住宅楼中的一套住房,对区位状况和界定是不同的。
如果是整个住宅小区,则其区位状况一般不包括朝向和楼层;如果是一幢住宅楼,则其区位状况应包括朝向,但不包括楼层;如果是一幢住宅楼中的一套住房,则其区位状况既包括朝向,也包括楼层。
”2.市场背景描述与分析市场背景分析过于简单也可视为一项错误。
从大的方面应有以下两块容:(1)未进行本地整体房地产市场形势分析的(2 ) 未进行本地本类房地产过去、现在和未来状况分析的(这个必须有!)3.估价对象最高最佳利用分析(2015新增重点看下)包括:最佳的用途、规模和档次,即按法律上允许、技术上可能、财务上可行、价值最大化的次序进行分析、筛选或判断确定。
a.应说明以估价对象的最高最佳利用状况为估价前提,并有针对性地较详细分析、说明估价对象的最高最佳利用状况。
a.当估价对象的权利人和意向取得者对估价对象依法享有的开发利用权利不同时,应先根据估价目的确定从估价对象的权利人角度或意向取得者角度进行估价,再根据其对估价对象依法享有的开发利用权利,确定估价对象的最高最佳利用状况;b.当估价对象已为某种利用时,应在调查了解及分析其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对其最高最佳利用和相应的估价前提作出下列判断和选择,并应在估价报告中说明:1)维持现状、继续利用最为合理的,应选择维持现状前提进行估价;2)更新改造再予以利用最为合理的,应选择更新改造前提进行估价;3)改变用途再予以利用最为合理的,应选择改变用途前提进行估价;4)改变规模再予以利用最为合理的,应选择改变规模前提进行估价;5)重新开发再予以利用最为合理的,应选择重新开发前提进行估价;6)上述前提的某种组合或其他特殊利用最为合理的,应选择上述前提的某种组合或其他特殊利用前提进行估价。
c.当估价对象的实际用途、登记用途、规划用途之间不一致时,应按下列规定确定估价所依据的用途,并应作为估价假设中的不相一致假设在估价报告中说明及对估价报告和估价结果的使用作出相应限制:1)政府或其有关部门对估价对象的用途有认定或处理的,应按其认定或处理结果进行估价;2)政府或其有关部门对估价对象的用途没有认定或处理的,应按下列规定执行:2.1)登记用途、规划用途之间不一致的,可根据估价目的或最高最佳利用原则选择其中一种用途;2.2)实际用途与登记用途、规划用途均不一致的,应根据估价目的的确定估价所依据的用途。
b.当根据估价目的不以最高最佳利用状况为估价前提时,可不进行估价对象最高最佳利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