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当代废纸制浆技术(二次纤维)考试重点

当代废纸制浆技术(二次纤维)考试重点

轻化131‘版权所有’留念版2016年6月25日星期日当代废纸制浆技术考试重点A一.分级筛选的作用答:1.根据纤维长度和柔软性来分离纤维,将纸浆分为长纤维组分和短纤维组分2.长短纤维分别处理可以节约能耗3.分级处理后,可将长纤维组分和短纤维组分合理利用4.有利于控制长短纤维的配比保证产品质量的均一性二.搓揉与分散的作用(P160,详述见课本)答:1.使废杂志的颗粒变小 2.促使油墨与纤维的分离3.使纸浆均匀化4.应用于漂白5.消除微生物感染6.改变纤维的特性三.临界胶束浓度的定义及其作用答:定义:临界胶团浓度(简称CMC)是指肚子的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水溶液中增加到一定浓度时相互作用并联结形成胶束时的浓度意义:CMC可作为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的一种度量,CMC越小,表明这种活性剂形成胶束所需的浓度越低,达到表面饱和吸附的浓度越低.因而改变表面性质从而起到润湿,乳化,增溶,起泡等作用所需的浓度也越低.此外,临街胶束浓度也是表面活性剂溶液性质发生显著变化的一个分水岭,CMC值对表面活性剂的研究有着及其重要的参考价值的数据.四.实施成功浮选的步骤(P199)答:1.油墨和纤维的分离 2.油墨颗粒与空气泡的碰撞3.空气泡-油墨颗粒复合体的形成4.复合体上升到页面5.空气泡-油墨颗粒复合体从浮选槽去除6避免油墨与纸浆(或油墨与回用水)的重新组合五.碎浆的目的和要求(P36)答:目的:1.疏解打碎废纸2.促使油墨和其他污染物与纤维的分离要求:1.最大限度保持原有纤维的强度2.污染物颗粒尽可能保持原状以便于下道工序的除去六:浮选与洗涤的比较洗涤法:1>优点:脱墨较干净,所得纸浆白度较高,油墨去除率达到95%,且可以控制(通过调整进出浆浓度),脱墨操作方便,工艺稳定,设备费用较少;2>缺点:用水量和用电量大,纤维流失高,得率低(仅为75%)。

浮选法:1>优点:纤维流失少,得率高(达到90%~95%),化学品和用水量较少,污染少;2>缺点:白度较洗涤法低3%~4%ISO,设备费用较高,工艺条件要求较严格,动力消耗较大。

当代废纸制浆技术考试重点B第二章(简答、填空)1.废纸中的杂质有哪些?对生产造成怎样的影响?金属,矿物质,碎木屑,重质合成聚合物,轻质合成聚合物,热熔聚合物,印刷油墨,胶粘物等。

磨损、磨蚀设备:金属,矿物质;影响纸张清洁度:木屑,沥青,热熔聚合物,油墨;降低纸机运转性能:重质合成聚合物,轻质合成聚合物,胶黏物,热熔物;降低纸张物理强度:胶黏物、热熔聚合物、印刷油墨。

2.油墨的组成是什么?其特性对脱墨有什么怎样的影响?载色体(连接料)影响脱墨难易程度、色料(主要是颜料)导致再生浆白度下降,脱墨性:憎水性颜料>亲水性颜料、抗碱性颜料>不抗碱性颜料、调节剂(填充料和辅料)对脱墨效率无明显影响。

3.胶黏物的分类及其性质?对废纸回收的影响如何?如何控制和除去胶黏物?(1)分类:1>按胶粘物的尺寸大小分:大胶粘物、微细胶黏物2>根据胶粘物的行为特性分:原生胶粘物、再生胶黏物3>根据胶粘物的结合状况分:附着胶粘物(结合胶粘物)、非附着胶粘物(游离胶粘物)(2)特性:化学组成的复杂性、形变性、黏性、亲脂性、表面电负性(3)影响:降低纸机运行性能,增加运行成本;降低纸张物理强度,影响产品质量。

1.沉积在成型网上,堵塞网孔,降低滤水性,增加停机清洗时间;2.沉积在压榨毛布、压辊上,缩短毛布使用寿命,影响纸页脱水;3.粘附在烘干表面上造成断头;4.残留在纸页中,影响强度、外观;5.聚集在白水中,形成阴离子垃圾,影响助剂作用效果。

(4)控制与去除:1>物理法--处理原生胶粘物效果较好,筛选、净化、洗涤、浮选、热分散、机械处理等;2>化学法--分散剂分散、降低黏性、钝化、碱法蒸煮等;3>生物法(酶处理、生物处理)—使胶黏物中的酯键断裂,将大胶黏物分解为微小胶黏物并且使胶黏物失去/降低黏性,在系统中难以重新聚合。

4.影响胶黏物沉积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影响?1>pH值:碱性条件下胶粘物溶解性增加,促进胶粘物的微细化。

2>温度:温度升高胶黏物易软化、分散、破碎,黏弹性增加温度降低相对密度增大,黏弹性降低。

3>化学添加剂:1.阳离子型助剂―使胶黏物产生静电失稳现象→聚集沉积;2.阴离子皂―包覆作用→防止胶黏物颗粒变小;3.氢氧化钠→使胶黏物颗粒变小4>漂白:1.N.Hsu认为,漂白会将聚合物降解为较低分子量的化合物。

低定量聚合物的玻璃转变温度较低,因此容易生成胶黏物。

2.Galland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氧化漂白可以降低胶粘物的胶粘度,促进其与纸浆分离。

这主要是由于漂白的碱性条件所造成的。

3.Naddeo等人研究表明氧漂可以降低胶黏物的黏性。

第三章(综述、简答、填空)1.废纸碎浆的目的和要求?目的:①疏解打散废纸②促进油墨和其它污染物与纤维的分离要求:①最大限度保持纤维的原有强度②污染物颗粒尽可能保持原状便于下道工序除去2.碎浆过程?1>润湿—使得纤维之间的氢键连接断裂,降低废纸的机械强度。

2>循环—提供旋转的和径向的浆流,促进润湿、产生摩擦作用。

3>摩擦—转子回转产生速率差,使得纸碎片产生相互摩擦,使得纤维分离。

3.水力碎浆机的分类?间歇式水力碎浆机和连续式水力碎浆机的优缺点?碎浆工艺?(1)分类:1.按结构形式分:立式、卧式;2.按操作方式分:间歇式、连续式;3.按转盘数目分:单转盘、双转盘、多转盘;4.按浓度分:低浓(不超过6%)、中浓(8%~12%)、高浓(13%~18%)(2)优缺点:1>间歇水力碎浆:优点①浆料碎解稳定,对于投料量、加水量、脱墨时间和反应温度易于掌握和控制。

②如流程中没有疏解机、多段筛等设备时,采用间歇式可减少设备投资费用。

缺点,①投料、放料等非碎解时间较长。

②不适合安装绞索装置、斗式提渣机;③不适合处理杂质较多的废纸。

④单位能耗较大。

2>连续式水力碎浆:优点①生产能力大,且浆池、浆泵等辅助设备的投资费用较低。

②一般安装有斗式除渣机和绞索装置,能适应各种废纸的处理流程的需要,特别适用于未经拣选的混合废纸处理。

缺点①筛板孔径较大,废纸碎解程度不充分,常需要与疏解机配合使用②脱墨化学品作用时间不够,影响脱墨效果。

(3)碎浆工艺:1>间歇式水力碎浆:碎浆浓度:6%~8%、筛板孔眼:6~25mm;2>连续式水力碎浆:碎浆浓度:2.5%~3.5%、抽提孔板的孔眼大小:①开大孔(孔径9.5~25mm,一般为16mm)—低强度碎浆,碎浆时间短,良浆中碎纸片既多又大。

②开小孔(孔径3.2mm、4.8mm、6.4mm)—碎浆时间长,良浆中碎纸片少、小。

用于含杂质少的废纸(如纸盒和瓦楞切边)4.转鼓式连续水力碎浆机的结构?碎浆工艺?优缺点?(1)结构:碎浆区、筛选区(2)工艺:1.前区—高浓碎解区,浆浓15%—20%,占2/3长;2.后区—稀释筛选区,浆浓3%—5%,占1/3长。

(3)优缺点:1.对废杂质作用温和,杂质可保持原状;2.能够适应废纸质量的变化;3.能耗低;4.疏解效果较差,疏解时间较长;5.占地面积大,初期投资大。

5.各种废纸的碎浆方法?常用的疏解设备有哪些?(1)碎浆方法:1>转鼓式连续水力碎浆机:对新闻纸、杂志纸离解效果好,也可处理OCC、牛皮箱纸板(低湿强)2>连续式高浓碎浆系统:用于碎解ONP、OMG、MOW等3>未经拣选的本色废纸(OCC):连续式低浓水力碎浆系统、低浓间歇;4>经拣选的ONP、OMG等旧报纸:高浓连续、间歇式高浓碎浆系统;(2)疏解设备:1.高频疏解机(通过剪切力使废纸纤维化)2.纤维分离机(分离纤维、除掉重、轻杂质)3.盘磨机第四章(简答、填空)1.筛选原理?杂质特性与筛选的关系?筛选原理:利用杂质和纤维之间的形状、尺寸差别,用一定开口大小的筛板分离杂质。

杂质:1、可塑性杂质(胶黏物、热熔聚合物)2、非可塑性杂质:立方形杂质、片状杂质(塑料薄膜、油墨斑块等)、线状杂质(合成纤维、纤维束)结论:1、分离概率:一维小>二维小>三维小,三维小杂质不能通过筛选去除2、分离概率随杂质与筛板的接触次数增加而减小3、在同样的条件下,可塑性杂质较非可塑性杂质的分离概率低。

2.筛选模型有哪几种?粗筛选与细筛选的差别?(1)碎浆机筛选主要除去大的废杂质,如打包钢丝、塑料片、金属、木块、空罐等。

筛选设备:碎浆机、除杂质机、纤维分离机、圆筒筛等;筛孔大小:6~20mm孔筛(2)粗筛选作用:除去一些较大的杂质,并能减少大的胶黏物含量;进一步疏解碎纸片在流程中的位置:碎浆机+高浓除渣+粗筛选筛板类型:孔径1.3mm~2.0mm的孔筛(漂白浆用1.0~1.6mm孔筛,本色浆如OCC用2.0~2.6mm孔筛)。

筛选浓度:3%~5%筛选效率:40%~70%(3)细筛选(精筛)作用:用来除去一些较小的杂质,如胶粘物,热熔物和油墨粒子等。

在流程中的位置:在废纸处理流程中段筛板类型:使用0.15~0.70mm的缝筛进行筛选筛选浓度:低浓(﹤1.5%)、中浓(1.5%~3.0%)、高浓(3.0~5.0%)筛选效率:低浓优于高浓(4)粗筛选与细筛选的差别??粗筛多选用孔筛,而精筛选用缝筛3.压力筛的分类?各自的特点?(1)按照筛鼓形状分类:孔筛、缝筛特点:1>孔径:0.8~20mm、缝宽:0.1~0.75mm2>在筛孔直径和筛缝宽度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孔筛的筛选效率高于缝筛;3>孔筛可以100%去除尺寸较大的块状(三维大)或片状(一维小)杂质,而对于缝筛,一维小和二维小的杂质都有可能通过筛缝。

所以为了取得和孔筛相同的筛选效率,筛缝的宽度应该远小于筛孔直径。

(2)按照纸浆流向分类:单鼓外流式、单鼓内流式(转子在筛鼓外侧转子在筛鼓内侧)、内外双鼓式。

1>单鼓外流式压力筛―纸浆从筛鼓内向筛鼓外流动,转子在进浆侧(内侧)旋转。

特点:筛选能力强。

2>单鼓内流式压力筛―纸浆从筛鼓外向筛鼓内流动。

转子在筛鼓外侧特点:1.纤维和杂质在环流中呈线状排列,产生向心作用。

2.向心力和旋翼清洗筛孔(缝)的抽吸力的作用方向相反,有湍流。

3.只能在低于1.3%~1.4%的浆浓下运行;4.在脱墨浆厂使用较普遍。

转子在筛鼓内侧特点:1.纤维和杂质不会呈线状排列;2.旋翼回转速度缓慢,筛浆作用较温和;3.只能在1.0%~1.5%的浆浓下运行;4.良浆质量较好;5.筛框磨损少、使用寿命长。

3>内外双鼓式压力筛特点:有两个筛鼓,利用筛选中产生的离心力和向心力,纸浆产生内、外双向流动。

双鼓式比单鼓式具有更高的生产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