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有哪几个阶段?
答:总体规划与可行性分析、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运行管理与维护等。
2、在系统规划阶段要拿出哪几个报告?
答:
3、对信息系统来说,其可行性研究包括哪几个方面?
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运行可行性、人员可行性、进程可行性、环境可行性、管理可行性
4、可行性分析的结论是什么?
(1)可行性分析结果完全不可行。
通过可行性分析可以发现目前的系统完全不具备开发的条件,则系统开发工作必须放弃。
(2)系统具备立即开发的可行性。
如果系统具备立即开发的可行性,则可进入系统开发的下一个阶段。
(3)某些条件不具备。
如果某些条件不成熟,则要创造条件,增加资源或改变新系统的目标后再重新进行可行性论证。
5、系统分析的主要步骤是什么?
(1)现行系统的调查(2)业务流程分析(3)进行数据流程分析(4)确定新系统逻辑结构(5)对数据进行分析(6)建立数据字典(7)撰写系统分析总结报告
6、系统分析的工具有哪些?
(1)对系统进行概要描述的工具:业务流程图(BFD)和数据流程图(DFD)
(2)数据部分详细描述的工具:数据字典(DD)
(3)数据库逻辑设计的工具:数据存储结构规范化
(4)功能详细描述的工具:结构式语言、判断树和判断表
7、数据字典的建立方式有哪几种?
3种:人工方式、自动方式和半自动方式
8、结构式语言允许使用的基本控制结构语句是什么?
(1)简单祈使句(2)判断语句(3)循环语句(4)上述3种语句的复合语句
9、系统分析阶段的阶段性成果是什么,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10、系统的模块结构图从何而来?如何转化的?
11、数据流程图典型结构是什么?如何转化成系统的模块结构图?
12、什么是模块?
模块就是具有输入和输出、逻辑功能、运行程序和内部数据4中属性的一组程序语句。
13、结构图中的模块调用关系有哪几种,如何表示?
(1)直接调用关系
(2)选择调用关系
(3)循环调用关系
14、什么是模块的耦合,模块的耦合关系有哪几种?
两个模块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称为耦合。
(1)简单耦合(2)数据耦合(3)控制耦合(4)公共耦合(5)内容耦合
15、什么是模块的内聚,模块的内聚性分为哪几个等级?
模块的内聚性是指在模块内部各组成部分为了执行处理功能而组合在一起的相关程度,即组合强度。
7个等级:功能组合、顺序组合、通信组合、过程组合、时间组合、逻辑组合、偶然组合
16、什么是模块的控制范围,什么是模块的影响范围,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模块的控制范围是指由它可以调用的所有下属模块及其本身所组成的集合。
模块的影响范围是指由该模块中包含的判断处理所影响到的所有其他模块的集合。
两者之间的关系:(1)影响范围超出控制范围(2)判断点在层次结构中的位置太高(3)判断点在层次结构中的位置适中(4)理想的设计
17、模块结构图的评价标准是什么?
18、什么是代码?代码的种类有哪些?
代码就是代表系统中客观存在的事物名称、属性或状态的符号。
可用数字、字母、或它们的组合表示。
非含义码、含义码—有序码、随机码—校验码、对照码、缩略码—字母顺序码、区间码、年代码、助记码、缩略码—层次码、十进制码、特征码
19、什么是校验码?其作用是什么?如何设计?
校验码是在代码结构设计的基础上,通过事先规定好的数学方法计算出来的,一般为一位或两位,附在原代码附近,与原代码一起构成编码对象的编码,校验码是代码的一部分。
作用:检验输入代码的正确性。
设计:(1)对原代码中的每一位加权求和(2)以模除和得余数(3)求校验位,将模和余数之差作为校验码
20、界面设计包括哪几种?
回答法、提问法、菜单式、填表法
21、请设计“学生运动会成绩管理系统”的数据库。
已知:(1)班级:班级号、班级名、专业
(2)运动员:运动员号、姓名、性别、年龄
(3)项目:项目号、名称、比赛地点
(4)每名运动员可参加多项比赛,每个项目可有多人参加
(5)运动员参加项目有成绩、名次
要求:(1)将概念模型的实体、联系、属性画在同一张E-R图上
(2)给出数据库的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