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家长怎样对孩子进行文明礼仪教育
家长怎样对孩子进行文明礼仪教育
第三,坚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劳动习惯。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劳动习惯是培养孩子优 良品质的前提。因为,只有让孩子懂得一点生活 中的甘苦,从单纯的享受者转化成劳动者和具有 创造力的参与者,才能让孩子的心灵更加充实, 才能使孩子克服依赖性,锻炼适应环境的能力, 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的感情。特别是对现在宠爱有 加的孩子,尽量让他们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对于孩子文明礼仪的教育,老师和父母应给予指导, 特别是从孩子刚一学说话时就一句一句地教,使孩子在日 常用语中和家庭、幼儿园、学校、社会保持良好的关系。 文明行为的内容很广,主要有:在待人接物方面,要热情 待人、关心同伴,要尊重父母、老师、长辈。要助人为乐、 互相礼让,要遵守公共秩序、爱护花草树木、讲究卫生; 在个人言行举止方面要说话和气、谈吐文雅、不说脏话、 彬彬有礼。学校和父母共同努力,及时沟通,及时发现孩 子的长处给予鼓励,发现孩子的不足给予指正,使孩子在 成长的道路上能真正意义上扬长避短,健康快乐。
家长怎样对孩子进行文明礼仪教育
—— 家长培训讲座
白惠彩
2014-3
*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家长的支持。
感谢各位家长多年来对学校工作的支持,因 为有你们的支持与厚爱,拱星墩小学一路风雨, 走到今天,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 教育孩子任重道远,还需要我们继续携手并进, 不懈努力,今天我想和大家交流的话题是:家长 如何对孩子进行文明礼仪教育。
* 对孩子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是父母的责任
俗话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而父母又是孩子的 第一任老师。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人, 是我们做父母、家长的职责,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就要注重 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文明礼仪教育。
* 父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孩子进行文明礼仪教育:
第一,做真实的父母。家长要经常反省自己,要随时随 地对自己的行为举止负责。家长不随地吐痰,不说粗话脏话, 孩子也不会出言不逊。家长可以将喜怒哀乐真诚坦率地告知 自己的孩子。家长要让孩子明白父母也有酸甜苦辣,也有身 体或情绪不好的时候,要适当地在孩子面前承认自己“累 了”、“乏了”、“疲倦了”,或是“想要什么了”“今天 开心不开心了”等等,让孩子了解父母的喜怒哀乐,孩子也 会从中逐渐懂得去关怀和体贴父母的。
第二,心中有他人。 由于孩子年纪还小,对他们的心中有他人的教育不是 一朝一夕的事,这必须经历一个由浅到深、由近及远的过 程,父母可以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逐步培养孩子,教孩子 爱自己的家、爱自己的爸爸妈妈、爱自己的兄弟姐妹、爱 自己的奶奶爷爷、爱亲人、爱老师、爱同学小伙伴。为此, 父母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要注意逐渐帮助引导孩子克服 任性、自私等不良倾向。
第四,坚持培养孩子珍惜感情。 我们生活的物质环境和情感世界,是父母辛 苦营造的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环境,这一切看似 平淡的背后,与我们成人不懈的努力分不开,因 此,要让孩子知道珍惜,珍惜眼前美好的生活、 学习环境,珍惜美好的时光,认真学习,努力锻 炼,健康成长。
第五,坚持父母和学校老师一起对孩子进行文明礼 仪教育。* 当今的青少来自中不少人礼仪观念淡薄,导致思想品
德滑坡。
有些孩子在学校里,不会尊重他人,不会礼让,不讲礼貌, 不诚实;在社会上,不懂怎样称呼他人,甚至随心所欲,满口 粗话;在家里,不懂孝敬长辈,唯我独尊,动不动耍脾气,使 性子等现象屡见不鲜,这些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自古以来“礼仪之邦”的美称,会不会断送在当今的青少 年手中。因此,在青少年学生中,深入开展礼仪教育,重塑 中华民族“文明礼仪”的新形象,势在必行。
* 学校非常重视对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
我们非常重视对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通过课堂教学、 升降国旗、主题班队会等形式,对孩子们进行文明礼仪教 育,孩子们也养成了很多好习惯,但是还有好多不尽如人 意的地方,需要我们学校家庭共同努力去做。还有,我们 有一部分孩子是随父母从老家来城里就读,父母在城里打 拼,有了相对稳定的工作,有了住房,生活在城里,就要 热爱我们生活的地方,遵守公共秩序,遵守社会公德,在 言行上要尽快融入城市生活,既要保持发扬诚实淳厚的乡 村风尚,又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行为习惯、学习习惯。
* 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我们知道,中华民族历来就是礼仪之邦,文明礼仪是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重礼仪可以兴国。“人无礼则不立, 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孔老夫子两千年前就主 张以礼治国、以礼服人。确立了打造谦谦君子之国的美好 愿望。古人云:“礼兴人和”。旨在主张谦恭礼让,谅解 宽容,与人为善,重形象,讲礼义的人文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