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如何提高肉牛的生产性能——肉牛肥育

浅谈如何提高肉牛的生产性能——肉牛肥育

浅谈如何提高肉牛的生产性能——肉牛的育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养牛业历史悠久,但肉牛业的发展起步较晚。

随着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膳食结构发生了变化, 对低脂肪高蛋白含量的牛肉需求量不断增加, 对牛肉的品质要求也在逐步提高。

同时, 随着肉牛产业的整体发展, 技术含量的增加, 肉牛生产逐步由传统饲养向科学化饲养, 如何通过采用科学正确的技术和管理措施来提高肉牛育肥效果已成为肉牛生产行业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结合采取科学组合、运用品种、饲料、管理、信息配套技术措施,促进组合技术措施的经济优化,是提高养殖肉牛经济效益的关键,只有综合利用,才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一牛只选择
牛的品质是影响商品肉牛肥育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好的牛只长肉多、育肥快、经济效益高。

1 品种选择
目前,由于饲养粗放,一些牛种出现退化,如:长得慢、体形小、产肉性能低等,优良的肉牛品种主要是我国几个地方良种黄牛品种及国外优良肉牛品种与我国本地黄牛杂交培育出的杂交改良牛。

如采用夏落来等肉牛品种冻精,杂交改良当地黄牛,杂交后代牛具备了吃料少、长得快、出肉多的特点,能充分发挥牛的杂交优势,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18 个月龄杂交肉牛体重可达到300 千克,比同龄本地黄牛提高50%以上。

优良品种肉牛通过科学饲养,在后期集中3~5 个月催肥后,具有良好的肉用性能,27 月龄时体重可达450千克,生产高档牛肉的优质肉牛体重达到500~600 千克。

2 年龄
一般来说牛的年龄越大, 饲料利用率越低, 增重速度和牛肉品质也相应降低。

青年牛主要是骨骼和肌肉的量增加,而成年牛主要为脂肪的沉积, 饲料报酬率相应降低。

在短期育肥中, 有时为了达到目标屠宰重量的要求, 应选择2~ 3岁牛为佳。

如果选择老龄淘汰牛育肥, 应选择体大、精神状态良好、鼻镜湿润、双目明亮有神、被毛光亮、皮肤富有弹性、口大而方、健康无病的牛只。

如果用断奶小公牛犊进行持续育肥, 应选择6~ 8月龄入栏为最佳, 体重约200 kg左右; 采用架子牛育肥, 应选择12~ 18 月龄入栏为最佳, 体重250~ 350 kg。

3 性别
性别对增重速度、饲料报酬影响较大。

一般公牛最佳, 阉牛次之, 母牛较差, 但从管理角度看, 公牛又较难管理, 从肉的综合品质来看, 以阉牛为最好, 应当是生产高档牛肉的首选牛只。

4 体型外貌
产肉性能好的牛在体型外貌上有着明显的特征, 不论侧望、上望, 还是前望、后望, 肉牛的体躯部分呈明显的矩形或长方形, 也称为砖块形, 四肢及胴体较长,
十字部略高于体高,后肢飞节高的牛发育能力强。

另外, 牛背要宽、腰部肌肉要充盈、肩胛与四肢必须强健有力。

二饲养管理
1 草料准备和饲喂
1)草料准备
草料是养好牛的物质基础, 新建立的育肥场或者新的饲养大户应根据计划饲养量准备好充足的草料,防止购入牛只后因草料不足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草料来源一是充分利用当地的农副产品进行加工调制, 如玉米秸秆的青贮、农作物秸秆的氨化贮存等, 提高其适口性和消化率;二是种植一定数量的优质牧草, 刈割鲜喂或利用牧草进行青贮, 以降低饲养成本;三是有条件的可以利用糟渣类饲料, 常用的有豆腐渣、淀粉渣、甜菜渣、酒糟和啤酒糟等。

糟渣类饲料因含水量不同而其营养有很大差别, 这类饲料虽然成本低、收益高, 但应根据各自的营养特点合理搭配及科学确定饲喂数量。

2)制定科学的饲养方法
实施“三定三看”饲养法。

三定是:一定专人饲养,以便掌握牛吃料情况,观察有无异常现象发生,有利于及早采取措施;二定饲喂时间,一般是早上 5 时、上午10 时、下午 5 时,分 3 次上槽,夜间最好能补喂 1 次,每次上槽前先喂少量干草,然后再拌料,2 小时后再饮水,夏季可稍加些盐,以防脱水;三定喂料数量,不能忽多忽少。

三看是:看吃食状况;看粪便情况,掌握消化是否良好;看反刍情况。

3)充分合理利用当地饲草资源
牛是草食动物,消化利用粗纤维能力比其它畜禽都高,能充分利用农副产品秸秆饲料和糟渣类。

但秸秆饲料不应直接用于饲喂,秸秆饲料质地粗硬,质量太差,尤其是冬春季节长期饲喂,容易发生消化障碍疾病,是一种粗放传统的落后喂法。

用秸秆粗饲料时,必须合理利用,应该经过青贮、氨化或微贮后喂牛。

国内外大量研究证实,喂牛5千克青贮玉米秸或4千克氨化麦秸,可顶一千克精料。

既利用了秸秆,又增加了营养,两全齐美,效果甚好。

4)喂配合饲料
现在仍有养牛户沿用落后的老办法喂牛,即有啥喂啥,多有多喂,少有少喂,饥一顿饱一顿,饥饱不均。

目前部分肉牛户,喂牛的饲料单一,搭配不合理,营养不全面,适口口性差,挑挑拣拣,吃一半丢一半,既浪费草料,又不上膘,还容易引起营养缺乏病。

解决的办法是饲喂全价配合饲料,因为没有任何一种单一饲料原料能满足牛所需要的全部营养,所以要求饲料原料品种多样化,至少在6种以上,以互为补充营养。

只有给牛喂爱吃且能提供充足营养的饲料,才能使牛保持健康、生长迅速。

全价配合饲料既防止了营养缺乏病,又克服了挑食浪费料的毛病,减少了耗料,降低了养牛成本,增加了经济效益。

饲喂全价配合饲料需注意的是要现喂现配,保持新鲜,以防止冷天冻结和热天酸败。

5)常用饲料添加剂的使用
牛的育肥饲料添加剂包括营养性添加剂和非营养性添加剂,其功能是补充或平衡饲料营养成分,提高饲料的适口性和利用率,促进牛的生长发育,改善代谢机能,加快生长速度,缩短育肥期。

国内外许多研究和生产实践证明, 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可使日增重提高10% ~20%, 饲料转化效率提高8% ~20% , 从而可缩短肉牛的肥育期, 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6)促生长剂的使用
促生长剂或叫肉牛增重剂, 主要是一些激素或人工合成的激素类似物。

采用注射、埋植或添加在日粮中, 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育肥牛的增重率和饲料利用率。

2 牛舍的管理
1)保持牛舍卫生
每天在喂牛时要清除牛粪。

喂完后要把拌料场扫净,及时扫净饲槽。

每月用1%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牛舍地面和墙壁喷雾消毒,牛舍门口人经常走的地方可用石灰进行消毒。

2)保持牛舍温度
在夏季夏季喂完牛后,要把牛拴在通风的树荫下或凉棚下,以防中暑;在冬季风大气候寒冷条件下,牛舍必须能够防风保温,最好采用暖棚牛舍,既经济又能很好地达到防风保温的目的。

3)牛舍的通风换气
由于牛的呼吸散热,排泄粪尿等原因,造成舍内湿度量大,氨、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含量过高,影响牛的正常发育。

因此,牛舍必须及时进行通风换气。

夏季可在白昼都开窗,冬季选择晴朗无北风的天气,在中午开窗4~6 个小时。

4)饲养密度
肥育肉牛以每头4 米2 为宜。

3 疾病防治
育肥牛场要建立健全卫生防疫制度。

不到疫区购牛, 新购牛只要经过检疫, 有条件的最好先隔离观察10 d以上再转入大群饲养。

育肥前要在兽医指导下,选择适宜药物驱除体内外寄生虫,做好口蹄疫等传染病的免疫。

及时诊治各种疾病。

在前批饲养牛只完全出售以后, 新进一批牛以前, 用20% 生石灰水或来苏儿溶液等对圈舍进行全面消毒, 并在门口设置消毒池和投放消毒药, 以防病原传入。

三其它注意事项
1. 适度规模, 适时出栏。

经过3~4 个月的短期育肥,肉牛体重达到450kg 以上,增重速度明显减缓,要及时出售或屠宰。

2. 如果是生产面对高端市场的高档牛肉时, 在育肥后期应调整日粮构成, 高档肉牛胴体脂肪要求白色, 粗饲料中含有较多的叶黄素且与脂肪附着力强而造成脂肪变黄, 因此应降低粗饲料的比例, 使胴体脂肪颜色保持白色。

3. 经常观察牛采食、饮水、精神和反刍情况, 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治疗和处理。

4. 定期对牛只进行称重或膘情评分, 或者最简单地对被毛的色泽变化情况进行观察, 对经过较长时间食欲无改进、增重率低、体况恢复不好的个体进行及时淘汰, 因为此种牛已失去育肥的意义, 继续饲养只是浪费草料, 这一点对于直线育肥或育肥时间较长的饲养户特别重要。

小结
我国肉牛饲养业在当前和今后农业产业化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已经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

只有真正掌握了科学的养殖技术,并熟练的运用于肉牛的实际生产中,才能够取得肉牛肥育的成功,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