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2017学年浙江省台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评估考试化学试卷

2016-2017学年浙江省台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评估考试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a-40 Ag-108第Ⅰ卷选择题(共5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1—20题每小题2分,21 —25题每小题3分,共55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B.CH3Cl常温下是液体C.石油分馏是化学变化 D.钠融法可以测定有机物的结构2.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因水解呈酸性的是()A. SO2 B. AlCl3 C. NaHCO3 D. NaHSO43.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某烷烃的命名为:2-甲基-3-乙基丁烷 B.羟基的电子式为:C.丙烷分子的球棍模型: D.丙酸的键线式:4.合理利用燃料,减小污染符合“绿色化学”理念,下列关于燃料的说法正确的是()A.“可燃冰”是将水变为油的新型燃料B.通入大大过量的空气使燃料充分燃烧,从而达到充分利用热能的目的C.燃料的化学能可以在不同的条件下转化为热能、电能被人类利用D.甲烷是比较洁净的燃料,标准燃烧热为-890.3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2CO2(g)+2H2O(g) △H=-890.3kJ·mol-15.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A.乙酸乙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 B.乙炔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C.由乙醇制乙烯 D.甲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AlCl3溶液加热蒸干得到纯净的氯化铝晶体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N2+3H22NH3,在2L密闭容器中进行,5min内氨的物质的量增加了lmol,则该反应的速率可表示为v(NH3)=0.2mol·L-1·min-1C.强酸溶液一定比弱酸溶液导电性强D.钢铁在表层海水中的腐蚀速率大于在潮湿空气中的腐蚀速率7.香港食环署食物安全中心日前宣布,两个大闸蟹养殖场样本,被验出二噁英样多氯联苯含量超标。

2,4,7,8-四氯二苯并呋喃是其中的一种,结构简式如图,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能发生氧化反应 B.一溴取代物只有一种 C.属于氯代芳香烃 D.易溶于水8.下列各组中的两种有机物,其最简式相同但不是同系物的是()A.甲酸与硬脂酸 B.甲醇与甘油 C.苯酚与苯甲醇 D.苯与苯乙烯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强电解质都易溶于水,所以BaSO4是弱电解质B.氨气的水溶液可以导电,但氨气属于非电解质C.使用催化剂可以让不自发的化学反应自发进行D.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过程属于物理变化10物质试剂分离方法①乙烷(乙烯)H2 催化剂加热②乙酸乙酯(乙酸)饱和碳酸钠溶液过滤③乙醇(水)生石灰蒸馏④苯(苯酚)浓溴水分液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只有③11.乙烯催化氧化成乙醛可设计成如图所示的电化学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电化学装置是电解池 B.a极反应式为:CH2=CH2-2e-+H2O=CH3CHO+2H+C.氧气在b极被氧化 D.电子移动方向:电极a→负载→电极b→磷酸溶液→电极a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时,往大试管中依次加入浓硫酸、无水乙醇、冰醋酸B.检验C2H5Cl中含Cl元素时,将C2H5Cl和NaOH溶液混合加热后,加硫酸酸化,再滴入硝酸银溶液C.银氨溶液的配制:向洁净的试管里加入1mL2%的稀氨水,边振荡边滴加2%的AgNO3 溶液D.实验室制得的粗溴苯通常呈黄色,是因为溶解了少量的Br213.下列改变可确认化学平衡一定移动的是()A.化学平衡常数发生了改变B.有气态物质参加的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了压强C.正逆反应速率发生了改变D.有固态物质参加的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移走适量的固态物质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含H+的溶液显酸性 B.加热蒸馏水,Kw变大,pH变小C.常温下,0.01mol·L-1的Ba(OH)2溶液pH为12 D.醋酸溶液加水稀释,所有离子的浓度都减小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7H8O的芳香族化合物,其中能与钠反应生成H2的结构有4种B.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可以区分乙醇和乙酸乙酯C.三硝基甲苯和硝化甘油都是烈性炸药,它们都属于酯类物质D.不慎将苯酚沾到手上,应立即用酒精洗涤,再用水冲洗16.下列关于电化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两个隔离的不同半电池通过盐桥连接可以组成原电池B.电解精炼铜时,阳极泥中含有Zn、Fe、Ag、Au等金属C.在铁上镀银,用银作阳极D.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利用的是原电池原理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使用滴定管前要检查是否漏液B.用简易量热计测定反应热时,用环形玻璃搅拌棒进行搅拌使酸和碱充分反应,以达到良好的实验效果C.用精密pH试纸测得某浓度氯水的pH为3.5D.燃料电池实验中,用KNO3溶液或Na2SO4溶液代替蒸馏水,效果要好得多18现象或反应原理解释A 氯化铵溶液可以除去铁器表面的铁锈氯化铵水解,溶液显酸性B 合成氨反应需在高温条件下进行该反应为吸热反应C 镀层破损后,镀锌铁仍不易腐蚀活泼性锌强于铁D 2CO=2C+O2在任何温度下均不能自发进行该反应△H>0,△S<019.常温下,CH3COOH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 CH3CO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向10mLpH=5的CH3COOH溶液中加水至10L,最后溶液pH在7和8之间B.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向左移动,c(CH3COO-)下降C.加入少量NaOH固体(忽略溶解热效应),平衡向右移动,水的电离程度也随之增大D.向10mLpH=5的CH3COOH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混合溶液的c(H+)不变2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生成物全部化学键形成所释放的能量大于破坏反应物全部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时,反应为吸热反应B.向Na2CO3溶液中加少量BaCl2固体,CO32-的水解程度变小C.在FeCl3+3KSCN3KCl+Fe(SCN)3体系中加入KI固体,平衡不移动D.对一个可逆反应来说,吸热反应一方的速率受温度变化的影响总是大于放热反应21.下列对有机物结构或性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C4H9OH发生催化氧化反应,可生成3种有机产物B.光照下,Cl2可在甲苯的苯环上发生取代反应C.乙二醇和乙二酸可发生缩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D.的分子式为C7H8O322.已知反应:2NO2(红棕色)N2O4(无色)△H<0。

将一定量的NO2充入注射器中后封口,下图是在拉伸和压缩注射器的过程中气体透光率随时间的变化(气体颜色越深,透光率越小,且整个操作过程物质均为气态)。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点到c点的实验现象是气体颜色先变深后变浅,最后气体颜色比a点还要深B.c点与a点相比,n(NO2)减小,混合气体密度增大C.d 点:v(正)<v(逆)D.若在注射器中对反应H2(g)+I2(g) 2HI(g)进行完全相同的操作,最后能得到相似的透光率变化趋势图像2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酸和甲醛分别完全燃烧,若消耗的氧气量一样,则它们的质量相等B.铜丝表面的黑色氧化膜可用酒精除去C.Na2CO3溶液可使苯酚浊液变澄清D.含0.01mol甲醛的福尔马林溶液与足量的银氨溶液充分反应,生成2.16gAg24.下列化合物中,同分异构体数目最少的是()A.戊烷 B.苯酚 C. 1-氯己烷 D.乙酸乙酯25.常温下0.1mol·L-1亚硫酸溶液中 H2SO3、HSO3-、SO32-三种微粒所占物质的量分数(a)随p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图中数据可计算得到常温下亚硫酸溶液的Ka2B.在0.1mol·L-1H2SO3溶液中,存在:c2(H+)=c(H+)·c(HSO3-)+2c(H+)·c(SO32-)+KwC.向pH为7的溶液中滴入少量稀盐酸造成的溶液pH变化小于向pH为4.0的溶液中滴入相同量稀盐酸造成的溶液pH变化D.在pH=2.0溶液中:c(H2SO3)>c(HSO3-)>c(H+)>c(OH-)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5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5分)26.(10分)现有四种有机化合物A.C2H4 B. C.CH2=CH-CH=CH2 D.HOOCCH2CH2CH2Cl (1)C与Br2按物质的量之比1∶1反应后的产物是、(2)B的分子式是(3)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C可能的加聚产物是B.D中的官能团名称分别是酸基、氯原子C.B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D.A生成的聚合物的链节是—CH2-CH2—(4)D经过三步反应生成五元环酯,HOOCCH2CH2CH2Cl E F则E的结构简式,F生成五元环酯的化学方程式27.(8分)次磷酸(H3PO2)是一种精细磷化工产品,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回答下列问题:(1)①H3PO2属于一元中强酸,酸性略强于亚硫酸,写出其电离方程式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aH2PO2溶液显弱碱性B.向NaH2PO2溶液中滴加硝酸可以制得H3PO2C.lmolH3PO2最多可以和3molNaOH发生反应D.NaH2PO2溶液中:c(Na+)=c(H3PO2)+c(H2PO2-)(2)H3PO2可用电渗析法制备。

“四室电渗析法”工作原理如图所示(阳离子交换膜和阴离子交换膜分别只允许阳离子、阴离子通过):写出阳极反应式②A、B、C分别是离子交换膜、离子交换膜、离子交换膜(填“阴”或“阳”)③阳极室中溶液pH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8.(7分)高炉炼铁是冶炼铁的主要方法,发生的主要反应为:Fe2O3(s)+3CO(g) 2Fe(s)+3CO2(g) △H反应1: Fe2O3(s)+3C(石墨,s) 2Fe(s)+3CO(g) △H1反应2: C(石墨,s)+CO2(g)2CO(g) △H2①△H= (用含△H1、△H2代数式表示)②保持温度不变,在恒容容器中进行反应1,达到平衡状态,再次充入一定量的CO (Fe足量),则平衡移动(填“正向”或“逆向”),达到新平衡后c(CO)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在T℃时,反应Fe2O3(s)+3CO(g) 2Fe(s)+3CO2(g)的平衡常数K=64,在2L恒容密闭容器甲和乙中,分别按下表所示加入物质,反应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Fe2O3 CO Fe CO2甲/mol 1.0 1.0 1.0 1.0乙/mol 1.0 1.5 1.0 1.0①甲容器中CO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

A.若容器压强恒定,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增加Fe2O3的量能提高CO的转化率C.甲容器中CO的平衡转化率大于乙的平衡转化率D.若容器中固体质量不再改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③取五等份CO,分别加入温度不同但容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已装有足量Fe2O3),反应相同时间后,分别测定体系中CO的体积分数(CO%),并作出其随反应温度(T)变化的关系图,请在答题卡中作出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随反应温度(T)的变化示意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