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时
几何代数综合题1.已知:如图①,在矩形ABCD 中,AB=5,AD=320
,AE ⊥BD ,垂足是 E.点F 是点E 关于AB 的对称点,连接
AF 、BF.
(1)求AE 和BE 的长;
(2)若将△ABF 沿着射线BD 方向平移,设平移的距离为
m (平移距离指点B 沿BD 方向所经过的线段长度).当点F 分别平移到线段AB 、AD 上时,直接写出相应的m 的值.
(3)如图②,将△ABF 绕点B 顺时针旋转一个角(0°<<180°),记旋转中的△ABF 为△A ′BF ′,在旋转过程
中,设A ′F ′所在的直线与直线
AD 交于点P.与直线BD 交于点Q.是否存在这样的P 、Q 两点,使△DPQ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此时DQ 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解:(1)在Rt △ABD 中,AB=5,AD =
,由勾股定理得:BD ===
.
∵S △ABD =BD?AE =AB?AD ,
∴AE===4.
在Rt △ABE 中,AB=5,AE=4,由勾股定理得:
BE=3.(2)设平移中的三角形为△
A ′
B ′F ′,如答图2所示:由对称点性质可知,∠
1=∠2.由平移性质可知,AB ∥A ′B ′,∠4=∠1,BF=B ′F ′=3.
①当点F ′落在AB 上时,∵AB ∥A ′B ′,
∴∠3=∠4,∴∠3=∠2,
∴BB ′=B ′F ′=3,即m=3;
②当点F ′落在AD 上时,∵AB ∥A ′B ′,
∴∠6=∠2,∵∠1=∠2,∠5=∠1,
∴∠5=∠6,又易知A ′B ′⊥AD ,
∴△B ′F ′D 为等腰三角形,
∴B ′D=B ′F ′=3,
∴BB ′=B D ﹣B ′D =﹣3=,即m=.
(3)存在.理由如下:
在旋转过程中,等腰△DPQ依次有以下4种情形:
①如答图3﹣1所示,点Q落在BD延长线上,且PD=DQ,易知∠2=2∠Q,∵∠1=∠3+∠Q,∠1=∠2,
∴∠3=∠Q,
∴A′Q=A′B=5,
A′Q=4+5=9.
∴F′Q=F′A′+
在Rt△BF′Q中,由勾股定理得:BQ===.∴DQ=BQ﹣BD=﹣;
②如答图3﹣2所示,点Q落在BD上,且PQ=DQ,易知∠2=∠P,
∵∠1=∠2,∴∠1=∠P,
∴BA′∥PD,则此时点A′落在BC边上.
∵∠3=∠2,∴∠3=∠1,∴BQ=A′Q,
∴F′Q=F′A′﹣A′Q=4﹣BQ.
在Rt△BQF′中,由勾股定理得:BF′2+F′Q2=BQ2,
即:32+(4﹣BQ)2=BQ2,
解得:BQ=,
∴DQ=BD﹣BQ=﹣=;
③如答图3﹣3所示,点Q落在BD上,且PD=DQ,易知∠3=∠4.
∵∠2+∠3+∠4=180°,∠3=∠4,
∴∠4=90°﹣∠2.
∵∠1=∠2,∴∠4=90°﹣∠1.
∴∠A′QB=∠4=90°﹣∠1,
∴∠A′BQ=180°﹣∠A′QB﹣∠1=90°﹣∠1,
∴∠A′QB=∠A′BQ,
∴A′Q=A′B=5,
∴F′Q=A′Q﹣A′F′=5﹣4=1.
在Rt△BF′Q中,由勾股定理得:BQ===,∴DQ=BD﹣BQ=﹣;
④如答图3﹣4所示,点Q落在BD上,且PQ=PD,易知∠2=∠3.
G F C D
A B
E ∵∠1=∠2,∠3=∠4,∠2=∠3,
∴∠1=∠4,
∴BQ=BA ′=5,
∴DQ =BD ﹣BQ=
﹣5=.综上所述,存在
4组符合条件的点P 、点Q ,使△DPQ 为等腰三角形;DQ 的长度分别为
﹣、、﹣或.2.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5,AD=4,E 为AD 边上的一动点(不与点A 重合),A F ⊥BE ,垂足为F ,GF ⊥CF,交
AB 于点G,连接EG,设AE=,,x y S BEG (1)求证:⊿AFG ∽⊿BFC (2)
求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并求的最值(3)
若⊿BFC 为等腰三角形,请写出
x 的值。
证明:3.如图1,在正方形ABCD 中,E 、F 分别为BC 、CD 的中点,连接
AE 、BF ,交点为G .
(1)求证:AE ⊥BF ;(2)将△BCF 沿BF 对折,得到△BPF (如图2),延长FP 交BA 的延长线于点
Q ,求sin ∠BQP 的值;(3)将△ABE 绕点A 逆时针方向旋转,使边
AB 正好落在AE 上,得到△AHM (如图3),若AM 和BF 相交于点N ,当正方形ABCD 的面积为4时,求四边形GHMN 的面积.
(1)证明:∵E 、F 分别是正方形
ABCD 边BC 、CD 的中点,∴CF=BE ,∴Rt △ABE ≌Rt △BCF ∴∠BAE=∠CB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