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一章园林植物遗传学基础.pptx
第一章园林植物遗传学基础.pptx
(1)细线期:核内染色体细长如线。染色体已复制,但着 丝点仍为一个。
(2)偶线期:各同源染色体分别配对,开始联会,联会 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叫二价体。
(3)粗线期:二价体逐渐缩短加粗,每二价体有四条染 色单体,也称四合体。此时,二价体中相邻的两条非姊妹染 色单体会发生片断交换。
(4)双线期:二价体继续缩短变粗,因非姊妹染色单体相互排 斥而松解,但有交叉相连。
(5)终变期:染色体变得最粗短,前期I终止。
2.中期I:核仁核膜消失,纺锤体出现,纺锤丝与 各染色体的着丝点相连。
3.后期I:纺锤丝收缩,二价体的两条同源染色体 被分别拉向两极,实现了2n数目的减半。
4.末期I: 染色体到达两极后逐渐松散变细,形成 二个子细胞。叫二分体或二分孢子,稍后进入第二次分 裂。
5.末期 染色体又变得松散细长,在两极围绕染色体出现新的核膜核 仁,接着细胞质分裂,形成二个子细胞,进入下一轮间期状态。
(二)、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是性母细胞成熟形成配子时发生的一种 特殊的有丝分裂。整个减数分裂过程包括两次分裂, 分裂结束后形成四个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子细胞。
第一次分裂(I):
1.前期I:又可分为以下5个时期:
(三)、染色体数目
各种生物染色体数都是恒定的,在体细胞中成双, 性细胞(配子)中成单,分别用2n和n表示。
形态、结构相同、遗传功能相似的成对染色体称同 源染色体,否则为非同源染色体。
确定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核(组)型分析,对 于鉴定系统发育过程中物种间的亲缘关系、植物近缘类 型的分类等常具有重要意义。
(二)、染色体结构
染色体在细胞分裂间期呈纤丝状结构。染色质 丝由DNA长链按一定距离盘绕在组蛋白小体上构成。
细胞分裂期间,染色质丝开始反复的螺旋化折叠,
到细胞分裂中期缩到最粗最短。
染色体的化学组成: DNA (1)
染色体 PROTEIN(1.5~2.5) RNA(0.05)
组蛋白(1) 非组蛋白(0.5~1.5)
同种生物亲代与子代间以及不同个体间的差 异称为变异。
• 二、遗传和环境 • 基因型(genotype)
指生物体遗传物质的总和,这些物质具有 与特殊环境因素发生特殊反应的能力,使生物 体具有发育成特定性状的潜在能力。
• 表现型(phynotype) 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在环境条件的作用下发
育成具体的性状,称为表现型。
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变 子细胞染色体数减半
意义:
维持个体的正常生长发育 保证物种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确保无性繁殖下的遗传稳定性 为变异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
第二节 遗传变异和环境
• 一、遗传和变异 • 遗传(Heridity)
有性繁殖过程中亲代与子代以及子代不同个 体之间的相似性。 • 变异(Variation)
3. 如何区分和研究两类变异 (1)环境条件一致; (2)遗传基础一致。
第三节 遗传的基本规律
• 一、分离定律 • 二、自由组合定律 • 三、连锁与交换
一、分离定律
(一).史前遗传学的缺陷
• 没有充足的现实依据 • 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 • 没有有效的实验手段 • 没有明确的数量关系
(二). 孟德尔的试验
隐性性状(recessive character) 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进行杂交, 子一代为杂合体,相应的等位基因中其中一个 对表现出的性状有明显影响.另一个则暂时不 表现.表现出的那个亲本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未 表现出来的性状叫隐性性状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细胞分裂过程中 所表现的不同形态。
二、染色体形态结构和数目
(一)、染色体形态 在细胞分裂中期,一个完整的染色体包括以下几部分
随体 长臂 主缢痕
次缢痕
短臂 着丝点
根据着丝点位置的不同,可分为中部(M)、近中 (SM)、近端(ST)和端部(T)着丝点染色体。
着丝点着生的位置不同,在细胞分裂后期,染色体 可形成V形、L形、棒状、粒状等不同形态。
三、细胞分裂
(一)、有丝分裂 有丝分裂是体细胞最主要的分裂方式。
1.间期 是细胞分裂的准备阶段,染色体进行复制。
2.前期 核仁核膜开始模糊,染色质丝逐渐收缩。
3.中期 核仁核膜消失,纺锤体清晰可见,染色体缩到最粗最短。
4.后期 每个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为二,同一染色体的二条染色单体 随着纺锤丝的收缩分别移向两极。
时是生化反应的重要场所。 (二)、细胞质 细胞质中线粒体、质体、核糖体等细胞器具有
重要的遗传功能。
(三)、细胞核
细胞核是遗传物质集聚的主要场所,核内染色 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染色质:在尚未分裂的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 色的、纤丝状的网状物质。
染色体:在细胞分裂中,染色质卷缩成为一定 数目和形态的结构。
1. 孟德尔的选材
• 孟德尔所用的材料:
---豌豆,菜豆,玉米, 紫茉莉,水杨梅,山柳 菊,毛蕊花,金鱼草, 耧斗菜,鼠类,蜜蜂等
• 选择豌豆的理由
– 稳定的,可以区分的
豌豆
性状。
– 自花(闭花)授粉, 没有外界花粉的污染; 人工授粉也能结实。
2.显性性状(dominant character)和
• 上篇 园林植物遗传学
• 第一章 园林植物遗传学基础 • 第二章 花的发育 • 第三章 花色遗传 • 第四章 彩斑遗传 • 第五章 花径与重瓣性遗传 • 第六章 株型遗传 • 第七章 抗性遗传
第一章 园林植物遗传学基础
第一节 细胞学基础
一、细胞的构造
(一)、细胞膜 主要功能是主动而有选择地通透某些物质,同
第二次分裂():
与有丝分裂十分相似,也分前、中、后、末四个 时期,最终形成四个子细胞,叫四分体或四分孢子。
染色体周史
孢子体(2n)
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合子体 (2n)
配子体(
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体细胞分裂
性母细胞分裂
不联会
同源染色体两两联会
一次分裂,形成二个子细胞 二次分裂,形成四个子细胞
基因型
(可能性、内因 、本质)
个体发育
外界环境条件作用
(外因)
表现型
(现实性、结果、 现象)
表型模写 (phynocopy) : 环境条件的改变所引起的表型变异与某些基
因引起的变化相似的现象,有时亦称为饰变。
• 研究的意义? (1)何时出现? (2)如何出现?
• 三、变异的类型 1.遗传的变异 (1)基因的重组和互作 (2)基因分子结构的改变 (3)染色体结构和数量的变化 (4)细胞质遗传物质的改变 2.不遗传的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