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写领导讲话的套路与精要总结

写领导讲话的套路与精要总结

写领导讲话的套路与精要衡量领导讲话写得好不好,有三项检测标准:一是领导满意度,二是听众认同感,三是实际操作性。

三项达标确实不易,要下大工夫。

所以业内有句话说写领导讲话‚不是人做的事,也不是人人都能做的事‛。

前半句说这件差事很苦,后半句话说这件差事很难。

爱做的不苦,会做的不难,不实践永远成不了高手,常摸索也能找到写稿的基本套路。

主题如旗写讲话首先要确定主题。

所有的讲话必须有主题,主题是讲话的灵魂,没有主题不叫讲话,不如不讲。

我们常见的讲话开头是:‚同志们,这次会议的主题是——‛或者是‚这次会议的任务是——‛。

主题明确是最基本的、也是最根本的要求。

主题如旗包括两层意思。

一是旗臶是前进方向,必须正确。

方向正确,则走向胜利;方向错误,则走向失败。

主题正确是人民之福,主题错误是人民之祸。

一个不正确的甚至是错误的主题,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影响甚至葬送党的事业,连带使讲话者‚自身不保‛。

在网络时代,一些地方官员因讲话不当甚至一句话说错而落马的事情不说是‚层出不穷‛,至少是‚屡见不鲜‛了。

所以,我们这些写领导讲话的同志,千万要把讲主题正确看作是‚天大的事情‛,稍一不慎,你便成了‚害党害民害领导‛班子保持一致,与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保持一致。

二是旗臶是本质特色,一定鲜明。

我们的国旗是五星红旗,我们的党旗是镰刀斧头旗,世界上所有的国旗党旗都不曾雷同,都‚各有特色‛。

这个特色就是区别其它旗臶的本质特征。

讲话亦如此,虽然‚年年岁岁讲相似‛,但是‚岁岁年年话不同‛,虽然‚上上下下都在讲‛,但是‚上上下下话不同‛。

话不同首先是主题不同。

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臶,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这种‚主题表述‛可能不全面,但应该抓住了‚主题内核‛。

湖北省委九大会议的主题是,把湖北建设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

这个主题非常鲜明。

鲜明在于‚历史未有,全国唯一‛。

平常的讲话也应做到主题鲜明。

主题鲜明主要建立在对问题本身的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上,其次建立在对问题‚上下左右‛全方位的调查了解和比较分析上。

宏观谋篇当领导要宏观把握,写领导讲话也需要宏观谋篇、战略布局。

这个开头环节我们把它叫拟提纲。

领导讲话稿不能随感而发、随意而写,更不能信马由缰、脚踩西瓜皮,写到哪里是哪里。

苏东坡说自己写文章‚初无定质,大抵如行云流水,行其所当行,止其不可不止‛,我想这是写散文而决不是写领导讲话。

因为领导讲话常常是代表一个班子、一个集体,讲话提纲须送领导审阅同意后才可以写,重要讲话的提纲还要经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后才可以写。

很多时候领导的讲话提纲就是领导自己列出来的。

邓小平同志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所作的主题报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提纲就是邓小平同志亲笔写的。

据于光远同志回忆,小平同志用三页纸列出了七个问题。

也有很多时候,领导只给秘书们确定一个主题,或是安排一个题目,怎么写,秘书们先拿提纲出来。

领导讲话提纲怎么拿?‚三讲‛结合。

围绕上级精神讲。

与上级保持一致是必须的,很多会议都是传达贯彻上级精神,传达不能走样,贯彻不能变形,很多重要的、核心的精神要原原本本传达,甚至要一字不错地照抄在讲话中。

结合工作实际讲。

传达贯彻是过程,落实是目的,落实不能‚空对空‛而要‚空对地‛,也就是把上面的精神和本地实际结合起来。

情况明才能决心大,接地气才有底气,写讲话拟提纲也要吃透下情、结合实情。

咬住解决问题讲。

毛主席说,所谓调查研究就是解决问题。

我理解,所谓开会讲话,也是解决问题。

不解决问题的会议不需开,不解决问题的讲话不必讲,甚至不解决问题的领导不要当。

写讲话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解决问题、促进工作、推动发展。

把‚三讲‛结合起来,所列提纲领导会满意,所作报告听众会满意。

‚四要‛结合。

一要大处明晰。

整个讲话讲哪几点、回答哪几个问题要十分明确。

比方如‚通俗讲法‛第一点讲为什么,也就是讲意义,第二点讲是什么,讲本质内涵,第三点讲怎么样,讲如何作。

有位专写政府领导讲话的朋友说,政府公文一般是三段式,认识,任务,保障。

讲话稿离不开这几个大层次。

总的要求是,层次必须是分明的,而不是模糊的甚至是前后打搅的,逻辑必须是严密的,而不是脱节的甚至是混乱的。

二要重点突出。

少数讲话需要面面俱到,比方说,政府工作报告,党代会报告,更多的讲话需要重点突出,即使是政府工作报告和党代会报告也需要重点突出。

三要观点鲜明。

毛泽东同志曾对一位只讲了数字和材料、没讲自己观点的省领导说:‚只谈情况,不谈观点,是开材料仓库。

人的头脑是加工厂,没有材料不行,有了材料要进行加工,要产生观点,用观点统率材料。

‛毛主席曾提出这样的警告:‚不发议论,部长能做到几时‛(蔡永辉《毛泽东谈怎样汇报工作》)。

发议论就是拿意见、亮观点,就是从材料中发现问题,提出见解,得出规律性的结论,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讲话是观点的集合,观点是思想的结晶。

我们经常说某某领导有思想,有水平,很多时候是因为他的讲话有鲜明的观点。

一篇讲话,主题算是第一思想观点,是最大观点,还需要有众多的分观点、小观点来支撑主题,主题如‚明月当空‛,观点是‚众星捧月‛。

这些观点可以通过分级标题来体现,也可以随处‚闪烁‛在讲话中。

观点从哪来?我的‚观点‛是‚三从四得‛:从实践中发现观点,从思想上发掘观点,从语言上发明观点。

领导那儿可得到,基层干群中可得到,专家学者中可得到,个人学习研究中可得到。

四要体例统一。

结构基本匀称。

虽说重点内容重点讲、详细讲,讲话以解决问题为目的,该长的就让他长,该短的让他短,绝不可因文害意,但最好是以此为基础,适当讲究匀称,也就是几个大部分力求长短差不多,不要差太多。

如同人的体型,上半身下半身长短差不多,长得不匀称不好看。

通常的作法是,列提纲就应‚提前控制‛每个部分的篇幅(规定字数),以求得总体结构的基本匀称。

层次基本相同。

每个部分可列小层次,也就是一级标题下面可列二级、三级标题,根据需要去列,但最好基本相同,一有都有,一列都列,如果第一部分只有一级标题,而第二部分却列出了三级标题,这样也是不大好看的。

我个人主张,讲话最好只列到二级标题为止,并且二级标题最好不用‚(一)(二)(三)‛,用‚第一第二第三‛更便于听和记一些。

同级标题基本一致。

同一级标题最好用一样的句式和结构,差不多的字数和语气。

请看胡锦涛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的讲话,四个一级标题为:扎实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扎实做好农业、农村、农民工作,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不断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扎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二级标题也基本一致,第一部分用了四个‚进一步‛,第二部分用了五个‚积极‛,第三部分用了六个‚切实‛,第四部分用了三个‚着力‛。

这种整齐的标题形式,除了表情达意的明晰外,还特别的好做笔记、好传达贯彻、便于干部群众掌握。

材料如粮无论写讲话还是写文章都要用到材料,如果说观点是文稿的筋骨,那么材料就是文稿的血肉。

‚有骨有肉‛是我们经常对文稿的褒奖。

毛泽东同志曾在中央通知起草稿上加上这么一段话:‚这种汇报应当有形象的材料,有批评,有议论,有主张。

不要枯燥无味、千篇一律。

‛‚写得有骨有肉,生动活泼,不妨长一点,否则宜短。

‛我曾参与起草省委领导关于‚万名干部进万村入村万户‛培训讲话,动笔之前,领导带着我们‚打前站‛‚探路径‛深入到最偏远的乡村去,用两天时间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回来后,我们就以一路的经历与感受为题材,把大量生动活泼的事情放进去,一个观点下面挂几个事例,领导很满意,听报告的同志都说讲得好,说是‚特别有针对性、特别生动,这种讲话之前先调研,调研回来再讲话的‘讲风’值得倡导‛。

我体会,材料如粮。

一是要有丰收粮,吃得饱。

打仗要准备充足的弹药,写讲话要准备丰富的材料,俗话说得好,手里有粮,心里不慌。

写领导讲话还真要‚广积粮‛。

毛主席又说‚要充分地占有材料‛,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前任省委书记罗清泉每次召开重要会议前,都要提前围绕会议主题进行广泛深入调研,收集大量材料。

写作班子有时跟随调研,有时也独立开展调研。

调研报告直接作用于领导讲话。

材料收得丰富,讲话写得顺溜。

有的同志说:‚不调查讲话写不长,一调查讲话写不短‛。

二是要有优质粮,吃得好。

从丰收粮到优质粮,有一个选择材料的过程,毛主席把这过程称之为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选取典型材料。

兵不在多而在精,材料不在多而在典型。

三是要有特色粮,吃得够味。

讲话要有特点,选材需要有特色。

比方说省委主要领导在全省林业改革发展会上的讲话,讲到湖北林业的地位,用了这样一些‚特色材料‛:湖北地处长江中游,要从减少水土流失、防控洪涝灾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高度认识湖北林业的重要地位;湖北是南水北调的主要水源地,要从确保丹江口水库水量和水质、确保首都等地区用水安全的高度认识湖北林业的重要地位;湖北素有‚华中绿肺‛之称,要从建设中部绿色屏障的高度认识湖北林业的重要地位;湖北是‚千湖之省‛,要从保护湿地、调节气候的高度来认识湖北林业的重要地位;湖北有地球上北纬31度唯一的一片原始森林神农架,要从保护地球生物种群的高度认识湖北林业的重要地位。

这样的材料唯湖北独有,这样的意义唯湖北能讲,这样的讲话就叫做特色鲜明。

相反的,如果照着中央报告抄,仿着外省报告写,不仅毫无讲话特色可言,更无指导意义和实际作用。

量身定做俗话说量体裁衣,讲话跟做衣服一样,要量身定做。

量职定做——要与领导职务相适应。

不能让讲话使领导‚有失身份‛‚跌了身价‛。

什么职务讲什么话,决不是写了一个讲话稿,这个领导有特殊情况不能去讲,另一个领导可以直接拿去讲的。

尤其是一个会议几个领导都要讲,那是要以职位严格而明确地区分的。

主要领导从宏观和战略上讲,从形势和任务上讲,从提高思想认识、明确目标任务、把握方向原则、加强组织领导上讲,可以讲得相对‚虚‛一些;分管领导从总结成绩与经验上讲,从工作部署与措施保障上讲,应该讲得相对‚实‛一些;部门领导讲得更微观、更具体、更有操作性,适宜讲得相对‚硬‛一些。

比方说,在一次以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为主题的组织工作会议上,组织部长讲话,对近期任务、培养途径、选拔标准作全面具体的部署;副书记讲话,重点指出培养选拔干部的重要意义、工作目标和对各级党组织明确要求;书记讲话,要求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来做好培养选拔工作,形成全社会的浓厚氛围。

三篇讲话围绕会议主题,合理分工,各有侧重,相得益彰,形成整体。

我们省委政研室农村处,每年都参与两个大会的组织准备工作,一会是全省县域经济会议,书记、省长都要作重要讲话,二会是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书记、省长、省委分管领导、省政府分管领导都要讲,省委有关领导会前都要开会研讨,统筹部署,给领导们量职定讲,也给秘书们安排‚各写其当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