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子管理思想

管子管理思想

《管子》管理思想
一、《管子》简说
1、管子其人出生年月不详,死于公元前645年。

春秋初期政治家。

名夷吾,字仲。

颍上人。

经鲍叔牙推荐当了齐桓公的卿,从政四十年。

“管鲍之交”,管子相齐
2、《管子》一书西汉末年刘向编《管子》时,所搜集到的以管仲名义写成的著述共达564篇之多。

刘向汰除重复,定为86篇,后来又有10篇亡失,现存76篇.《管子》虽非一人、一时之作,但其大部分内容包括管仲的言论、治齐的律令以及追述管仲的事迹。

二、趋利避害
¡“凡人者,莫不欲利而恶害。

”¡“人情不二,故民情可得而御也。


三、以人为本
1、“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牧民》¡“得人之道,莫如利之”《五辅》¡“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

2、管子的观人之术:¡“訾卫之人,勿与任大”¡“顾忧者,可与敬道”¡“其计也速,而忧在近者,往而勿也”¡“矜物之人,无大士焉”¡“举长者,可远见也”¡“裁大者,众之所比也”
四、法德并举
(一)法治思想¡“法者,天下之仪也。

”《禁藏》¡齐桓公所颁布的“三选制度”¡第一选是乡长“进贤”¡第二选是“书伐以告”¡第三选是桓公“省相其质”
(二)德治思想¡“刑罚不足以畏其意,杀戮不足以服其心。

”¡“国之四维”:礼义廉耻五、赏罚有度
¡“致赏则匮,致罚则虐。

财匮而令虐,所以失其民也。

”¡齐桓公的赏罚¡司马伦随意赏罚六、重视教化
¡《侈靡》中有一段对教化非常具有诗意的描述:¡若夫教者,摽然若秋云之远,动人心之悲;蔼然若夏之静云,乃及人之体;窎然若謞之静,动人意以怨;荡荡若流水,使人思之,人所生往。

七、侈靡的消费论
¡节俭将使人们对事业活动缺乏兴趣,奢侈的消费会引起货物的短缺。

¡在一定的条件下强调侈靡,推动生产。

八、轻重之术
¡轻重之术探讨的对象极为广阔,凡是与人民社会经济生活相关的,都包括在内。

1、轻重规律(1)一种商品:散则轻,聚则重。

(2)几种商品之间轻重关系:《管子》将谷物和货币从“万物”中抽出来,使两者和“万物”形成一种轻重关系,二者之间另外形成一种轻重关系。

¡货币对万物——币重则万物轻(价贱),币轻则万物重(价贵)。

¡谷物对万物——谷轻则万物重(相对的贵),谷重则万物轻(相对的贱)
¡谷物对货币——币重则谷轻,币轻则谷重(价贵)。

(3)轻重原则的运用国家运用所掌握的大量货币直接参加市场上的粮食买卖,通过购进或抛售谷物以影响谷物的轻重,从而也就影响一般商品的轻重(价格)。

¡“以重射轻”:如果出现谷重而币轻的现象,则必须以国家所掌握的谷物向市场抛售以便使流通中“轻”的货币回笼,反之亦然。

¡封建国家采取这种措施可以达到两个目的:¡一是使一些重要商品的价格能适当保持某种理想的水平而不至过高或过低。

¡二是国家可以由此获取巨额利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