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34的乘法口诀教案及反思 课件

234的乘法口诀教案及反思 课件

金碧镇中心学校数学教案设计
课题2、3、4的乘法口诀课时第1课时年级二年级主备教师王勤参与教师设计日期10月21日
教习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2、3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学会口诀,运用口诀熟练计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摆一摆,说一说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经历编制2、3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了解2、3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情感态度价
值观
引导学生学会由加法到乘法,再到口诀的归纳方法。

激发学生学习乘法口诀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归纳意识。

教学重点知道2、3的乘法口诀,并能比较熟练地用口诀求积。

教学难点根据图意独立写出乘法算式。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与方法教师批注一、导入揭题
复习铺垫。

组织复习5的乘法口诀。

1、组织学生对口令
一五…三五…五五…四五…二五……
2、看图填空
☆☆☆☆□□□□□□
()个()是()()个()是()
二、明确学习目标(反思总结时明确)
1、知道2﹑3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学会口诀,运用口诀熟练计算。

2﹑通过摆一摆,说一说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经历编制2﹑3的乘
法口诀的过程,了解2﹑3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三、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标杆题,展示、反思、点拨
标杆题:课件展示课本例3的主题图
学习要求:〈一〉
1、这是我们体育课上用的乒乓球拍,你知道一副乒乓球拍
有几个吗?可以用几个几来表示?
2、如果有2副乒乓球拍,一共有几个球拍?并用乘法算式表示出来。

3、写出2的乘法口诀
【学后反思】解决问题要养成养成认真审题、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

[巩固训练]课件展示问题
[练后反思]求几个相同家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学习要求:〈二〉课件展示例3的主题图:
1、每束有几个气球?可以说成几个3?要求一共有多少气、球,如何用乘法算式表示呢?可以编制一句什么样的口诀?
2、如果有2束、3束你会列出乘法算式吗?口诀是什么?
3写出3的乘法口诀
类比题:完成课件展示问题
【练后反思】
四、强化训练、拓展延伸
(一)强化训练:完成课件展示问题
(二)拓展延伸:完成课件展示问题
五、课堂反思




《2、3、4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王勤
根据学校的工作安排,2015年10月21日我上了一堂二年级《2、3、4的乘法口诀》公开课。

这节课从教学环节预设、教案编写及课堂组织等方方面面,都给我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

一堂课下来,自我感觉收获很多,有教学思路得到展现的成功也有许多不足之处要加以改进的反思。

《2、3、4的乘法口诀》是在学生掌握了乘法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习编写乘法口诀的开端,其地位尤为重要。

这节课要让学生逐步学会编乘法口诀的方法,在探索过程中,提高学习数学的能力和积极性。

如果课后学生能掌握编口诀的方法,那对后续的许多口诀学习,师生都能做到“一劳永逸”,否则就将陷入死记硬背的泥潭之中,学生知口诀而不知应用,既达不到提高数学学习能力的目标,又将在乏味的背诵中挫伤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针对这一难点,我在整节课的施教中,充分体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始终乐学”一指导思想,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避免了乘法口诀课成为单纯结论的教学.
在课的开始,课堂上,我注重提高和增添学习兴趣,新授2、3、4的前两句乘法口诀,以乒乓球拍为例,从实物出发,引导学生根据乘法的意义列出算式,并讲解怎样编口诀。

后3句口诀的编写,我采用由“扶”到“放”的方式,让学生分组讨论,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发生的全过程。

事实上学生有了前面一系列活动的积累,老师只要在关键处加以点拨,他们个个都能享受到自编口诀的成就感和喜悦感。

对口诀总结后,我马上出示了一组判断题,将各种错误口诀加以指正,使学生在口诀应用之前就将各种常见错误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年级的学生上课注意力很难保持,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情境,还需不断的增添兴趣,特别是在应用练习阶段,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可能因为数学习题的呆板而停顿。

为此我运用了新颖有趣的练习形式,如开火车、对口令、生活中的数等,练习设计形式多样,层层递进,又很生活化,让学生在愉快的练习活动中熟记了口诀,提高了学以致用的能力。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结构是一个动态系统,就像世上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面对不同的学生,上课的效果也有区别。

课后,我也意识到这节课还有许多不足之处。

接下来,我就这节课的不足做
一个反思。

一、在新课展开阶段,忽略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也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我只是简单的用例题中的乒乓球拍去写乘法算式,结果学生在自编口诀阶段,对给出的更抽象的“点子图”,根本就没有兴趣去摆一摆,分发给学生的点子图也就成为了摆设。

如果课前能设计摆小棒的活动,拼出小棒组成的简易图形,,这样学生对口诀的理解可能会更深刻,背口诀的遗忘率就会更低。

实践出真知,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更应注重培养观察操作能力,只有让学生动手动脑,才能活跃他们的思维,这也是我今后在教学中应时时警醒之处。

二、学生在识、记、背口诀的时候,经常在读乘法算式时用乘法口诀去表达,说明对这两个知识点区别不到位,根源在于教学中没有复习一下新知识发生的背景。

如果编口诀前能回顾一下乘法的意义,强调加法和乘法的联系,学生这一类的错误就能得到控制。

因此在后续编制口诀时,还需在这方面加强指导。

教完《2、3、4的乘法口诀》,我有许多感慨。

数学教学充满学问充满魅力,老师只有做有心人,不断钻研,不断反思,不断创新,在成功、失败中总结经验,数学课堂才会生机勃勃。

2015年10月21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