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号机汽轮机1号轴瓦检修作业指导书1 范围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8号机汽轮机1号轴瓦检修工作涉及的技术资料和图纸、安全措施、备品备件、现场准备及工具、工序及质量标准和检修记录等相关的技术标准。
本指导书适用于8号机汽轮机1号轴瓦检修。
2 本指导书涉及的资料和图纸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DL 5190.3-2012 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第3部分:汽轮发电机组DL/T 5210.3-2009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3部分汽轮发电机组D600D-B00001AZM 汽轮机主机证明书Q/ITKTPC 1003-2018 三、四单元集控运行规程D600B-241000A 汽轮机1号轴瓦图纸3 安全措施3.1 工作票安全措施确认,确认汽轮机各油泵已停止运行,盘车已停止运行且盘车电机已停电,发电机密封油系统停运,且发电机退氢完毕。
3.2 起吊轴承箱、轴瓦前,应联系热工人员将所有热工线拆除,避免在起吊过程中造成热工线折断现象。
3.3 所使用的手拉葫芦、吊索及起重设备应检验合格,并发放相应的合格证,每日对起重设备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
部件起吊前应确认起重设备安全、可靠后方可使用;起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起吊作业必须由有经验的专业人员进行指挥、操作,必须严格执行起重作业相关规定。
3.4 起吊物品必须绑扎牢固,吊钩需挂于起吊物重心,吊钩钢丝绳需保持垂直。
严禁歪拉斜吊;起吊时应避免绳、链打结,绳、链不应与棱角、光滑部位直接接触。
3.5 起吊过程中,应设好检修围栏,并派专人监护,严禁人员在吊装物下方通过或者逗留。
3.6 在翻瓦过程中,工作人员严禁触碰轴瓦的棱角,避免倒链滑链、钢丝绳断裂,造成人员受伤。
3.7 松解螺栓时,待扳手卡紧后方可用力,避免扳手滑脱造成人员受伤;如若使用手锤、大锤,严禁戴手套且挥锤方向不得站人。
3.8 检修过程中,使用角磨机时应使用防护眼镜,避免火星飞溅造成人员受伤。
3.9 在检修区域如若进行动火作业时,应联系运行人员测量检修区域氢气浓度,待浓度合格后方可进行作业;动火时,应铺设防火毯、设置检修灭火器,并每隔2~4小时对氢气浓度进行测量。
3.10 检修过程中,涉及交叉作业时应统相互沟通、统一进行管理,避免造成人员受伤。
3.11 检修过程中应将相关油口做好封堵,并做好记录,避免异物跌落油口造成轴瓦损坏。
3.12 检修中使用的工具应由专人保管,并将工具用白布条绑扎并记录工具使用记录,工作人员使用完毕后应及时归还。
3.13 在检修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身穿连体服,严禁携带检修用工具以外的其它额外物品进行轴承的检修工作,如钥匙、手表、手机等。
3.14 回装过程中,应与热工人员相互配合,避免翻瓦过程中造成热工测点损坏,并与热工人员共同确认相关热工测点无异常,避免出现返工现象。
3.15 回装前,工作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应逐一检查相关封堵已全部拆除,并留有记录。
3.16 扣箱前,工作人员应再次进行检查,确认箱内无遗留物品、封堵,并与其他专业共同确认、检查无异常后,签订隐蔽工程验收单。
4 备品备件清单5 修前准备5.1 现场准备5.2 专用工具5.3 工作准备☐工器具已准备完毕,材料、备品已落实。
☐检修地面已经铺设防护胶皮及塑料布,场地已经完善隔离。
☐作业文件已组织学习,工作组成员熟悉本作业指导书内容。
☐作业组成员了解检修前设备存在的缺陷。
☐作业组成员开始检修前了解设备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汽轮机各油泵已停止运行,盘车已停止运行且盘车电机已停电,发电机密封油系统停运,且发电机退氢完毕。
☐工作人员的着装应符合《安规》要求,衣物中不准携带与工作无关的零星物件,带入的工具应做好记录,工作完须检查工具与记录是否相符。
☐将轴承箱上的保温碎屑、灰尘等清理干净,以防轴承箱解体后尘土落入。
☐联系热控人员拆除1号轴瓦盖振测量元件及接线,并妥善放置。
W15.4 办理工作票☐汽轮机各油泵已停止运行,盘车已停止运行且盘车电机已停电,发电机密封油系统停运,且发电机退氢完毕。
☐办理1号轴瓦检修工作票(视检修情况也可同其他检修工作开一张工作票)。
☐动火工作票办理完毕。
☐检查验证工作票安全措施已正确执行。
H16 检修工序及质量标准6.1 技术关键点6.1.1 轴瓦间隙、轴瓦油挡间隙,检修前后的测量和记录必须保证同一位置和尽量是同一人。
6.1.2 汽轮机轴瓦两侧间隙及前后间隙不一致,通常是轴瓦安装位置不正确所致,应首先对安装情况进行检查,例如轴瓦是否装反,垫铁是否接触不良,销是否蹩劲,球面轴瓦和轴颈扬度是否一致等,不要盲目修刮轴瓦乌金。
6.1.3 轴瓦翻瓦检修前,应联系热工人员将热工线全部拆除;翻瓦过程中,应在轴瓦钨金面处倒入润滑油,避免轴瓦钨金面发生干摩擦。
6.1.4 轴承座与轴瓦垫铁正下方三块垫铁接触应在90%以上,侧面两块垫铁接触在30%以下,不能有局部接触。
当调整垫块下垫片需要调整时,在转子下沉量超过0.03mm时,要修正接触面。
6.1.5 可倾瓦块回装后,检查瓦块可以自由活动。
6.2 概述8机汽轮机1号轴瓦均为可倾瓦结构,为球面座式、自动对中、压力油润滑型式的轴承,1号轴瓦的外形尺寸为381mm×230mm,由五块钢制可倾瓦块构成,上半三块、下半两块。
轴承体由铸钢制成,可倾瓦块表面浇注一层优质锡基巴氏合金,轴承外油挡用于防止轴承箱中的油及烟气沿转子流向轴承箱外。
装在轴瓦套上的(螺纹)挂销用间隙配合的形式固定着可倾瓦块,防止它们旋转。
6.2.1 轴承结构简图6.2.2 1号轴瓦各项技术标准1号轴瓦各项技术标准内容设计值1号轴瓦外油档间隙下部左侧右侧上部0.05~0.10 0.15~0.25 0.25~0.35 0.30~0.401号轴瓦瓦枕螺栓紧固力矩70~80Kgf·m1号轴瓦瓦枕紧力0.02~0.05mm1号轴瓦顶部间隙0.57~0.67mm1号轴瓦瓦体油封间隙0.55~0.70mm6.3 部套自重序号部件名称图号总重 Kg 备注1 1号轴瓦(包括瓦枕)1066.53Kg2 1号轴瓦瓦体(包括上下半)853.24Kg6.4 1号轴瓦轴承箱解体、吊装、外油档间隙测量6.4.1 联系热工拆除转速表及轴承振动测量元件及其接线,吊开汽轮机前箱。
6.4.2 用塞尺测量外油挡左、右以及上、下部间隙,并做好记录。
质量标准:左侧:0.15~0.25mm,右侧:0.25~0.35 mm,上部:0.30~0.40 mm,下部:0.05~0.10 mm。
6.4.3 拆除前箱盖与上汽缸立销装置,做好标记及记录。
6.4.4 利用拔销器取出前箱外油挡水平结合面定位销钉,松外油挡水平结合面螺栓。
6.4.5 利用拔销器取出前箱水平结合面销钉,松前箱水平结合面螺栓。
6.4.6 利用天车和手拉葫芦配合,找好起吊中心,将钢丝绳、手拉葫芦稍稍吃紧。
6.4.7 用顶丝将前箱盖结合面均匀顶开约5~10mm,指挥天车缓慢起吊。
确认起吊平稳无歪斜,无连接部位后,将前箱盖吊到指定地点。
6.4.8 封堵前轴承箱内回油口,保证在整个工作过程中前轴承箱的及时封闭。
6.4.9 联系热工拆除相关(轴振、大轴偏心、轴承回油温度)测量元件引线,并妥善放置。
6.4.10 测量1号轴瓦轴承箱外油挡间隙测量:用塞尺测量外油挡左、右以及上、下部间隙,并做好记录。
质量标准:左侧:0.15~0.25mm,右侧:0.25~0.35 mm,上部:0.30~0.40 mm,下部:0.05~0.10 mm。
6.5 瓦枕紧力测量6.5.1 利用拔销器将1号轴瓦瓦枕水平结合面定位销取出,松开1号轴瓦瓦枕与箱体水平结合面螺栓,将1号轴瓦瓦枕吊开。
6.5.2 清理1号轴瓦瓦枕与箱体结合面油垢等,并用白面清理干净。
6.5.3 在瓦枕与箱体结合面两侧对称放置四根(一侧两根)φ1mm保险丝,为防止保险丝一侧压偏,在每根保险丝旁边放置和保险丝长度相等的锯条片(厚度约0.64 mm);将轴承体顶部垫铁清理干净,中间位置放一根与轴承体顶部垫铁同长的φ1mm保险丝。
6.5.4 回装1号轴瓦瓦枕并重新对称均匀紧固1号轴瓦瓦枕与箱体水平结合面螺栓。
再次松开1号轴瓦瓦枕与箱体水平结合面螺栓,利用天车将1号轴瓦瓦枕吊走到指定地点。
6.5.5 测量保险丝厚度,确定1号轴瓦瓦枕与轴承体是紧力还是间隙(顶部保险丝厚度-两侧保险丝厚度的均值:+为间隙,-为紧力)。
标准为: 0.02~0.05mm,紧力。
6.6 轴瓦两侧油封上、下、左、右间隙测量6.6.1 用塞尺测量1号轴瓦汽机侧(TB)及电机侧(GEN)油封左侧、右侧、上部及下部径向间隙,并分别做好记录,质量标准:总间隙为:0.55~0.70mm。
W26.7 轴瓦顶部间隙测量6.7.1 利用拔销器取出1号轴瓦水平结合面定位销,松轴承结合面螺栓,吊起上半轴承于一旁。
6.7.2 用白布将轴颈及轴承结合面清理干净。
6.7.3 清理上下轴瓦水平结合面,沿圆周方向在轴颈上半部对应轴瓦前、中、后三个区域分别放置一条与轴颈半圆周同长的φ1.00mm保险丝。
6.7.4 回装上半轴承体,对称均匀紧好结合面螺栓,检查结合面的间隙应均匀。
6.7.5 松开轴承结合面螺栓,将轴承吊到指定地点。
6.7.6 测量保险丝的的厚度,确定轴承的顶部间隙值(取三条保险丝中厚度最小值即为轴瓦顶隙),并做好记录。
标准为:1号轴瓦顶部间隙0.57~0.67mm。
6.7.7 重复上述过程,至少再测2次,取2个接近数值的平均值,作为测量数据。
6.7.8 轴承外油挡间隙测量。
用塞尺测量外油挡左、右以及下部间隙,并做好记录。
质量标准:左侧:0.15~0.25mm,右侧:0.25~0.35 mm,上部:0.30~0.40 mm,下部:0.05~0.10 mm。
W36.8 下半轴承及下半外油挡解体6.8.1 该工序适用于轴承单体检修。
6.8.2 按下图所示安装抬轴工具,安装部位见下图。
6.8.3 在高压前轴封端面处架设百分表,使百分表表杆指向轴颈正上方并压缩至少1mm。
6.8.4 使用液压千斤顶使轴缓慢抬高约0.40~0.50mm。
6.8.5 在1号轴瓦下半中分面装上一个吊环,利用天车大小钩、钢丝绳、手拉葫芦配合缓慢将#1下半轴承体沿轴转到露出正下方吊孔(共两个吊孔)后,在其中一个吊孔处装上一个吊环,并和手拉葫芦锁紧,利用手拉葫芦将1号轴瓦下半转至正上方为止。
6.8.6 将轴承体正下方另一个吊孔装上吊环,落下钢丝绳。
用卡环将两个吊孔处吊环与天车钢丝绳锁紧,慢慢起吊,将1号轴瓦下半吊到指定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