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锥体外系反应

锥体外系反应

锥体外系反应(Effectsofextrapyramidalsystem,EPS):锥体外系指在中枢锥体系以外的连接大脑皮层、基底神经节、丘脑、小脑网状结构及神经元的神经束和传导系统
椎体外系的主要生理功能:1为椎体系的随意运动做准备2调节肌张力3维持躯体的运动姿势4与随意运动相伴随的不自主运动有关5对下运动神经元的发射起控制作用。

所以当其发生病变时直接间接影响到随意运动,产生各种临床症状。

●急性肌张力障碍:一般于用药后48小时左右出现颈后仰、斜颈,肢体姿势异常,两眼不自主向上凝视,牙关紧闭或强制性张口、伸舌、说话不清等。

一般停药后1~2日症状消失。

●迟发性运动异常:一般用药后1~19
●帕金森综合征:一般用药后2~10
等。

停药后2~4日症状消失。

30分钟至1小时,出现四肢软弱无力;顽固性呃逆;呼吸衰
引起锥体外系反应的药物一般有
1、抗精神病药:氯丙嗪、三氟拉嗪、氟奋乃静、氟哌啶醇、奋乃静、碳酸锂、三环类抗抑郁药等。

本类药物所致的锥体外系反应发生率最高,并且与药物的剂量、疗程和个体有关。

2、甲氧氯普胺(胃复安):
胃复安又名灭吐灵,是临床各科常用的一种止吐剂,因其止吐作用较强,能促进食管和胃的蠕动,增加贲门括约肌的张力,松弛幽门,加速了胃内容物的排出,对各科原因引起的呕吐有较好的疗效,所以目前临床应用较广,其副作用有疲乏无力、嗜睡和锥体外系症状等。

胃复安引起锥体外系症状是因为它易通过血脑屏障,干扰纹状体内神经介质的正常代谢,其所引起的锥体外系反应与吩噻嗪类药物相似,
(故不能与分噻嗪类药物合用,以免加重椎体外系反应)当胃复安中毒时多巴胺受体被阻断,胆碱能占优势,常用量为每次0.2~0.3mg/kg,每日不应超过0.5mg/kg,超过此量,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反应,长时间使用可导致体内蓄积。

、据有关文献报道,约有20%患者可发生锥体外系反应。

甲氧氯普胺所致椎体外系反应表现形式多样,应与癫痫、癔症、帕金森综合征、破伤风、风湿性舞蹈症等相鉴别,且常规剂量亦可引起,很多文献均报道,与特异体质有关
静催眠作用。

由于副作用明显,不宜长期应用。

但在缓解急性
肌张力障碍和减轻严重静坐不能方面疗效快,大部分病人可收
到立竿见影之效。

用法为0.3mg肌注。

?(3)盐酸右苄替米特:一种抗巴金森氏病新药,临床该药能
有效地缓解和减轻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且
具有长效、剂量小、不良反应少和安全等优点。

用法:1mg,每日
1次。

?(4)苯甲托品:1mg每日1~3次。

也可用2mg肌注,对急性
肌张力障碍效果较快。

开马君5~10mg,每日1~3次。

?3.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的应用:近年报道心得安可有
效地治疗静坐不能,且疗效明显优于抗震颤麻痹药和抗焦虑药
物。

推测其治疗作用可能与阻滞中枢的β受体有关。

用法为
10~20mg,每日2~3次。

用此药时应注意心率低于每分钟50
次应停药。

对房室传导阻滞、哮喘或慢性支气管炎的病人应慎
用或禁用。

?4.抗组织胺类药物:苯海拉明25~50mg,
注每次20mg。

异丙嗪(非那根)25~50mg,
每次25~50mg。

?5.其他
同时可用利尿剂加速胃复安排泄,大剂量维生素及保肝对症治疗
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1、严格掌握甲氧氯普胺的适应证:甲氧氯普胺通过阻滞多巴胺受体而作用于延髓化学感受器,具有强大的中枢镇吐作用,仅对手术后、药物、尿毒症及放射治疗引起的呕吐有效,对前庭功能紊乱引起的呕吐无效;因其系多巴胺受体拮抗剂,较易透过血脑屏障,当其阻断了中枢的多巴胺受体后,常致锥体外系症状。

婴幼儿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更易出现锥体外系反应。

因此,婴幼儿、孕妇应慎用;急性胰腺炎和恢复期不宜应用,因其可使胰淀粉酶升高;乳癌病人禁用,因其可促使催乳素释放。

2、关注配伍禁忌:与氯丙嗪等吩噻嗪类合用,增加锥体外系副作用;与阿托品、普鲁本辛、癫茄合剂合用,
止吐作用减弱。

3、因其对胃和上部肠段运动增长,可促使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乙醇、吡氨青霉素、左旋多巴等药的吸收增加,谨防中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