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姚军版)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姚军版)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
第一章城市园林绿地的功能与效益
1.城市公园运动,奥姆斯特德,纽约中央公园。

2.中国园林的分类:皇家宫苑、私家园林、寺庙园林。

3.世界园林三大体系:东方园林体系、欧洲园林体系、西亚园林体系(伊斯兰体系)。

4.园林绿地的生态功能:
✧改善小气候:调节气温、调节湿度、调节气流。

✧净化空气:增加氧气含量、吸收有害气体、吸滞烟灰与粉尘、减少含菌量、健康作用。

✧防止公共灾害:降低噪声、净化水体与土壤、涵蓄水源及保护地下水、保护生物环境。

5.园林绿地的安全防护作用:避震防火;备战防空、防放射性污染。

第二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1.田园城市,霍华德,《明天——一条引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

2.我国现行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公园绿地G1、生产绿地G2、防护绿地G3、附属绿地G4、其他绿地G5。

3.城市绿地系统三大指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城市绿地率、绿化覆盖率。

4.树种选择原则:
✧尊重自然规律,以地带性植物树种为主。

✧选择抗性强的树种。

✧既有观赏价值又有经济效益。

✧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相结合。

✧注意城市绿化中的植物多样性。

第三章园林中的自然要素
1.土壤的改良措施:
✓黏土:可塑性强,呈酸性,用砂砾加以混合。

✓砂砾土:透水性强,加以黏土形成颗粒。

✓盐碱土:pH值低于4时,加少量生石灰,调整其酸碱性。

排水,提高土层厚度改变土壤结构减少盐分。

2.园林植物的配置:P104
✧森林:密林、混交密林、密林种植。

✧树群:单纯树群、混交树群。

✧树丛:群体美与个体美。

✧对植:对称种植、非对称种植。

✧单植:个体美。

✧行植与绿篱:庄严整齐、组织空间······
✧地表种植:自然式草坪、规则式草坪
✧攀援种植:攀援植物。

✧水体绿化:水生植物。

✧花坛:独立花坛、组群花坛、附属花坛、活动花坛。

3.水体在造园中的运用:
历史造园中水的运用P114。

水的四种基本设计形象:静水、落水、流水、喷水。

水与其他因子的组合:水岸、堤、岛、水与桥、水与建筑、水生植物、中水道。

第六章园林的结构
1.行为与园林设计:边界效益、瞭望与庇护、领域性(个人空间气泡)。

2.园林“文章”——整体原则:
◆结构组合形式:开门见山式、半隐半现式、深藏不漏式。

◆结构处理方式:两段式(序景—起景—转折—高潮—尾景)、三段式(序景—起景—发展—转折—高
潮—转折—收缩—结景—尾景)。

◆整体性原则:功能性、协调性、层次性。

第七章园林的基本构图和意境
1.园林意境创造:
运用延伸空间和虚复空间的特殊手法,组织空间、扩大空间,强化园林景深,丰富美的感受。

造园艺术常用的写意、比拟和联想手法,使意境更为深邃。

诗词、书画点景之妙更能提升园林意境。

园林意境的时代感创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园林设计手法与材料的时代性。

(看分答题)
2.中国传统赏景方式:框景、借景、分景、对景、夹景、漏景、添景。

3.速度与景物观赏之间的关系:
时速1公里,对景物观赏有足够时间,与景物距离较近,焦点集中在细部的观察上,比较适宜观赏近景。

时速5公里,观赏者可以保证对中景有适宜的观赏速度。

时速30公里,比较注重对整体的把握,对远景有较强的捕捉能力。

4.垂直视角30°,水平视角45°。

第八章城市公园绿地规划设计
1.真正完全意义上的近代城市公园——纽约中央公园(奥姆斯特德)。

2.城市公园绿地指标:60㎡/人<f<100㎡/人;
游人容量:60㎡为宜,最低不得<15㎡,风景名胜公园>100㎡。

3.全市性公园——用地面积10-100公顷;服务半径3-5千米;步行30-50分钟;乘车10-20分钟。

区域性公园——用地面积10公顷;服务半径1-2千米;步行15-25分钟;乘车5-10分钟。

4.综合公园规划的原则:
满足功能,合理分区。

园以景胜,巧于组景。

因地制宜,注重选址。

组织导游,路成系统。

突出主题,创造特色。

5.公园规划布局的形式:规则式、自然式、混合式。

6.绿化配置P325
✧植物配置要重视景观的季相变化。

✧植物配置要利用现状树木,特别是古树名木。

✧植物配置要选择乡土树种为公园的基调树种。

✧植物配置要把握基调,注意细部。

✧植物配置要与山水、建筑、园路等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相协调,要服从于功能要求、组景主题,注意
气温、土壤、日照、水分等条件适地适种。

7.儿童公园绿化设计P337
8.动物园用地选择:地形方面、卫生方面、交通方面、工程方面。

P352
9.抗性植物展览区;岩石植物区。

P380
10.主题游乐园P391
第九章带状公园与绿地
1.带状公园的特征
空间形态呈线性带状
具有较高的连续性
具有良好的可达性
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2.带状公园的类型:生态保护型、休闲游憩型、历史文化型。

3.道路绿化断面布置形式:一板两带式、两板三带式、三板四带式······。

4.行道树的选择P424
✧树种的选择首先应考虑它的适应性。

✧需要依据实际情况选择速生或缓生品种,或者综合近期规划和远期规划希望达到的效果予以合理配
置。

✧需要有较强的耐修剪性,修剪之后能快速愈合,不影响其生长。

✧不宜选用浅根树种和萌蘖力强、根系特别发达的树种及带刺植物。

✧需要考虑行道树花果有无造成污染的可能。

✧行道树需要主干挺直,树姿端正,形态优美,冠大荫浓。

5.交叉口、分隔带和街旁绿地的种植设计P426
6.滨水绿地的类型:临海城市中的滨海绿地、面湖城市中的滨湖绿地、临江城市中的滨江绿地、贯穿城市的滨河绿地。

7.公路及高速公路绿化的功能设计:路旁植栽、中央分隔绿带、其他种植。

P441
8.防护林带结构形式:透风林、半透风林、不透风林。

第十章居住区绿化、工厂绿化及特殊地段绿化
1.工厂道路绿化P476
2.工厂绿化布置中的特殊问题P479
✧工厂绿地的土壤成分和其环境条件一般较为恶劣,对植物的生长极为不利。

选择抗性强的树种。

✧工厂前区入口处和一些主要休憩绿地是工厂绿化的重点,应结合美化设施和建筑群体组合加以统一考
虑。

✧对防尘要求较高的工业企业,其绿化除一般要求外,还应起到净化空气、降低尘埃的特殊作用。

✧一般在防护地带内常栽植枝叶大而密的树木,并可采用自由式或林荫道式的植树法,以构成街心绿地
和绿岛。

✧对于大型工厂的绿化宜采用生态种植方式加以布置。

第十一章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规划
1.风景名胜区:指风景资源集中、环境优美、具有一定规模和游览条件,可供人们游览观赏、休憩娱乐
或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地域。

2.风景资源分级:特级(世界)、一级(国家)、二级(省级)、三级(市县)、四级(当地)。

3.风景名胜区的规划布局应遵循以下原则:
●正确处理规划区局部、整体、外围三层次的关系。

●风景区的总体空间布局与职能结构有机结合。

●调控布局形态对风景区有序发展的影响,为各组成要素和部分共同发挥作用创造满意条件。

●规划构思新颖,体现地方和自身特色。

名词解释:
✧观赏视距:观赏点与被观赏景物间的距离。

✧安全视距:指行车司机发觉对方来时立即刹车而恰好能停车的距离。

✧引导种植:起引导作用的绿化种植。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对各种城市绿地进行定性、定位、定量的统筹安排,形成具有合理结构的绿地空
间系统。

✧综合公园:在市、区范围内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游憩休息、文化娱乐活动的综合性、多功能、自然化
的大型绿地。

✧一板两带式:由一条车行道,两条绿化带组成的城市道路。

✧岩石园:模拟自然界岩石或岩生植物的景观,附属于公园内或独立设置的专类公园。

✧绿化覆盖率:城市内全部绿化种植垂直投影面积占城市的用地面积的百分比。

✧道路总宽度:道路规划红线之间的宽度。

✧公共绿地:向公众开放,有一定游憩功能的绿化用地。

✧夹景:左右两侧起隐蔽作用的前景。

✧漏景:由框景发展而来,景色若隐若现,含蓄雅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