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生物《观察种子》教学案例

人教版高中生物《观察种子》教学案例

新课程教育、教学策略参评案例观察种子一、教学目标1.描述菜豆和玉米种子的结构,并指出主要区别。

2.描述种子萌发时形态变化的过程,并指出各部分结构发育的趋势。

3.能用适当的方法解剖,观察和记录所见种子的形态结构特征。

培养观察、试验的能力,引导发散思维,比较归纳的习惯。

4.通过学习种子的结构,初步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辩证观点。

二、重点和难点1.重点:认识种子的结构和各部分功能,了解种子萌发及幼苗的形成。

2.难点:活动:解剖观察种子结构的方法。

三、教学设想1、课前准备教师:1.表示生活史的某种植物生长挂图2.一些植物的种子。

3.解剖种子,观察种子结构的应用器具(如刀片、解剖针、镊子、碘液等)。

学生:1.经浸泡充分吸水的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粒。

2.培养一些种子(如菜豆)萌发。

3.收集其它植物种子。

2、学生分析本节课应从初中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从学生日常接触到的各种植物的种子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也考虑学生心理年龄特征,以情感发展为基础,重视和提高学生动手实践的活动能力。

3、教材分析本课节是全章的开篇部分。

前一章关于植物生活方式的知识,是理解本章内容的重要背景,它们共同构成对植物体生活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

本节首先从种子的结构出发,以“种子萌发形成幼苗——营养器官的生长——生殖器官的生长”为线索,引出各阶段生长变化的知识。

既突出了生长发育阶段性的特征,又理清了生活史的连续性过程。

种子的结构和功能是本节的重点,胚的结构需详细说明。

由于胚是植物的雏形,是完全分化的植物体。

种子的解剖是本节的难点,由于种子胚很小,各部分不易分离需借助教学挂图进行观察。

4.教学策略本堂教学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

策略是:首先,从“生活史”现象的呈现来创设情景。

利用挂图,来演示一个植物体的“种子——幼苗——成熟植物体——开花——结果——种子”的变化经历。

然后,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谈谈“你见过哪些植物的种子”,“种子是怎样变成小苗的”,“小苗要多久才长到能够开本节课在课堂活动过程中,始终围绕重点和难点展开,课堂结构合理,时间安排恰当。

通过组织、指导、帮助学生自己动手解剖种子结构的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使学生在相互协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这符合新课改“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

本节课课前要求学生回去准备一些浸泡的种子,同时也要求学生亲手培养一些种子的萌发。

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收集材料的能力,而且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

这一做法也顺应了课改的要求。

}但这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授课过程当中,语速略显过快。

2.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没有制定德育目标。

因而未能借助本节的内容来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的培养。

3.有些问题提得不够深入,学生未经过思考就可以答出。

种子的结构知识目标1、知道单、双子叶植物种子的各部分结构及其功能。

2、知道单、双子叶植物种子结构的区别。

能力目标1、通过解剖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学会简单的观察方法,以培养观察能力。

2、通过两类种子结构特点的比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形成善于通过分析,归纳而得出结论的习惯。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种子的结构,初步树立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辩证观点。

教学建议一、知识体系图解二、教材分析1、本节的重点是种子的结构,而在种子的结构中种皮(包括种孔、种脐)和胚乳可以一般讲述,只要讲清其功能即可,而胚的结构则需详细说明。

由于胚是将来一株完整的植物体的雏型,是一个没有完全分化的幼小植物体,而种皮及胚乳只是帮助胚完成生长发育的辅助结构。

在胚萌发成幼苗的时候,种皮有胚乳就完成使命而脱落和消失了。

所以通过本节的学习,要使学生能够准确地找到和说出胚在种子中的位置以及胚自身的各部分结构的名称,同时了解这些结构在种子萌发后将形成幼苗的哪些部分。

2、由于要对种子的内部结构进行观察,就必须要进行种子的解剖。

由于种子内胚的体积很小,其各部分结构不易看清,尤其是单子叶植物种子内的胚和胚乳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不易剥离。

所以,让学生了解胚的结构时可结合挂图、投影或利用实物投影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3、在观察玉米种子时,为了更全面地进行了解,可以先选一粒吸涨后的玉米种子,去掉种皮,用针将种子一侧中央的白色船形结构剥离,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这个结构的全貌,它就是胚。

然后再按照教材指导学生将玉米种子沿胚的纵轴方向切开,然后向切面上滴加碘液进行观察。

使学生从形态到结构有一个完整的对胚的认识。

4、在"观察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的学生实验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观察种孔时,只要轻轻挤一挤,就可以从种孔中流出少量水,以证实种孔的存在与功能;(2)使用放大镜要注意规范操作;(3)观察胚的结构时,可用解剖针轻轻拨动,以了解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间的联系。

(4)用刀片纵切玉米种子时,玉米粒一定要泡软,若使用双刃刀片时,应用胶带将一个刃粘封,防止把手切破,切时要垫纸板,防止切破桌面。

三、教法建议这是本章的重点节。

这节课可以采用在课堂上边讲解边观察的方法进行。

1、通过"实验七"观察并认识单子叶植物种子和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通过列表的形式比较单子叶植物种子和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特点、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认识胚是植物的幼体,是种子中的重要结构。

在实验时,教师还要注意以下几点内容:(1)在观察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时,先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种子的外形、颜色等特征。

(2)在观察玉米种子时,要强调什么是横切面,什么是纵切面,这对以后的生物课教学也是很重要的。

同时还要说明玉米种子只是习惯上的名称。

(3)教师讲清楚解剖方法,并指导学生对照课文插图或挂图认识种子各部分的结构和作用。

(4)可以利用问题引导学生观察种子结构的同时,了解其相应的功能。

如:"胚根、胚轴,胚芽与子叶的关系?"、"胚根、胚轴、胚芽中的哪一部分与子叶相连?"为以后讲解种子萌发时各部分的生长发育打下基础。

(5)引导学生进行对比,总结出双子叶植物种子与单子叶植物种子结构的异同点,进而提出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的名称和概念。

要注意,单、双子叶植物的区别不宜讲得绝对。

2、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误认为胚乳是胚的结构之一,却不认为子叶是胚的结构之一。

因此,教师在比较种子结构时,应该特别强调胚的结构是包括子叶而不包括胚乳的。

3、联系实际,利用课本上提供的实验原理、材料用具和方法步骤,探究当地常见植物种子的结构特点。

使学生的认识不只局限在菜豆种子和玉米籽粒上。

教学设计方案重点:1、单、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以及各部分结构的作用。

2、解剖、观察种子结构的方法。

难点:1、胚的结构。

2、玉米种子的子叶、种皮和果皮的观察手段:以学生讨论、完成探究实验为主的教学方法设计思想:本课最好采取同步教学法,让学生手中有观察的实物材料,并能够亲手对材料进行处理(如剥离、挑取、染色、使用放大镜观察等)。

在老师的指导下,边观察边听讲解,这样所得到的印象是深刻的。

此外,像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种子,各个学校都很容易得到,刀片在任何日用品商店都可以买到,至于放大镜前面已经介绍了自制的方法,所以,这样的教学方法在绝大多数学校应该是可行的。

教学过程:一、导入:1、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收集的种子(此活动在课前布置学生完成)2、强调:学生所收集的并不一定都是种子,有些是植物的果实。

3、提出问题:"大家收集的种子是形态各异的,那么,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共同点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验观察来解决这一问题。

"二、讲授新课:(一)实验:观察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1、强调实验注意事项及要求:(1)首先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如:颜色、形状等。

(2)其次按要求解剖种子,观察其内部结构。

由于种子的个体都较小,且各部分结构都很娇嫩,所以在观察时一定要避免损伤种子的各部分结构,仔细观察。

2、由于玉米种子的胚比较小,纵切后不能对其全面的了解,所以除按照课本中的要求完成实验,还可以让学生把玉米种子的果皮和种皮剥掉,可观察完整的胚。

3、组织学生完成实验:(1)菜豆种子结构的观察:指导学生完成观察并对照课本44页内容及插图,认识各部分的结构及功能。

总结: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2)玉米种子结构的观察:指导学生完成观察并对照课本45页内容及插图,认识各部分的结构及功能。

总结:单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3)组织学生填写实验报告。

(二)双子叶植物的种子和单子叶植物的种子的比较:提出问题:"通过观察双子叶植物的种子和单子叶植物的种子,你发现二者之间有哪些异同之处?"组织学生发言总结:(可与学生共同通过列表进行总结)三、总结;出示多种植物的种子的实物或图片,让学生判断属于双子叶植物的种子还是单子叶植物的种子。

总结:判断植物的种子属于双子叶植物种子还是单子叶植物种子的依据,不是有无胚乳,而是子叶的数目。

单子叶植物种子多数都有胚乳,但也有些种类的单子叶植物种子没有胚乳(如慈姑);双子叶植物的种子多数无胚乳,但有些种类的种子具有胚乳(如蓖麻)。

板书设计:第一章种子的萌发第一节种子的结构一、实验:1、观察菜豆种子的结构:2、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二、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三、单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探究活动蓖麻种子的观察步骤:1、观察蓖麻种子的外部形态。

用手捏一捏蓖麻种子的外壳,它很坚硬,光泽而有花纹,这是种皮。

种皮的阔面中央有一条纵线叫做种脊(图示)。

种脊底部有浅色的海状突起,叫做种阜。

它是种子在果实上着生的部位。

2、观察蓖麻种子的内部结构。

(1)剥开种皮,可以见到它分两层,外面一层是坚硬的外种皮,里面一层白色的薄膜是内种皮。

(2)种皮里面占有大部分空间的是胚乳。

蓖麻种子是有胚乳的种子。

(3)沿种脊纵切种子,可见胚乳中央有一条裂缝。

在裂缝两旁,贴近胚乳的是两片子叶,很薄,嫩黄色。

在靠近种阜的一端可以找到胚芽、胚轴和胚根。

蓖麻属双子叶植物。

种子的结构一文由公文易教育资源网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BR< p>。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