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寄生虫检验技术题目完成修订版

寄生虫检验技术题目完成修订版

寄生虫检验技术题目完成修订版IBMT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T5AB-IBMT08-IBMT2C-ZZT18】一、总论1、医学蠕虫主要包括 ( B)A、线虫、吸虫、鞭毛虫B、线虫、吸虫、绦虫C、阿米巴、孢子虫、绦虫D、吸虫、绦虫、阿米巴E、线虫、绦虫、孢子虫2、寄生生活是指(C)A、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双方都受益B、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双方都受害C、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D、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一方受益,另一方既不受益也不受害E、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双方既不受益也不受害3、中间宿主是指寄生虫(A)A、幼虫阶段或无性生殖期所寄生的宿主B、成虫阶段或有性生殖期所寄生的宿主C、成虫阶段或无性生殖期所寄生的宿主D、幼虫阶段或有性生殖期所寄生的宿主E、成虫阶段所寄生的脊椎动物4、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是(D)A、传染源、中间宿主、传播媒介B、终宿主、中间宿主、保虫宿主C、自然因素、社会因素、传播途径D、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E、寄生虫的种类、数量、致病性5、寄生虫病流行特点是(E)A、卫生习惯不良的人群易发B、常爆发性流行C、多由动物传播给人D、感染途径多样化E、地方性、季节性二、线虫纲6、关于蛔虫成虫形态结构的错误描述是(D)A、较大呈圆柱状B、体表有横纹及侧线C、雌雄异体D、雄虫大于雌虫E、有“品”字形的唇瓣7、蛔虫卵与其他线虫卵的主要不同是(E)A、椭圆形B、卵壳透明C、内含卵细胞D、呈棕黄色E、有蛋白质膜8、人是蛔虫的(A)A、终宿主B、保虫宿主C、第一中间宿主D、第二中间宿主E、转续宿主9、关于蛔虫致病性的错误描述是(C)A、可引起阑尾炎B、可引起肺炎C、可引起皮炎D、可引起胆道阻塞E、可引起肠梗阻10、诊断蛔虫病应检查(B)A、痰液B、粪便C、血液D、尿液E、脑脊液11、与蛔虫病流行无关因素是(E)A、带虫者存在B、粪便污染环境C、饮食卫生不良D、雌虫产卵量大E、中间宿主存在12、鞭虫卵最具有诊断价值的形态结构特征是(C)A、黄褐色B、呈腰鼓形C、有透明结节D、卵壳较厚E、内含卵细胞13、蛲虫引起的常见疾病是(D)A、慢性腹泻B、发热C、异嗜症D、肛门瘙痒E、失眠14、检查蛲虫卵的最佳时间是(A)A、清晨起床前B、上午C、中午D、下午E、晚上15、检查蛲虫卵常用的方法是(D)A、直接涂片法B、沉淀法C、饱和盐水漂浮法D、透明胶纸法E、培养法16、关于蛲虫病流行特点的错误描述是(C)A、儿童高于成人B、集居儿童高于散居儿童C、女性高于男性D、经肛门-手-口方式感染E、无地方性流行17、雄性钩虫的主要形态结构特征(E)A、尾部尖直B、虫体呈线头状C、口囊有钩齿或板齿D、虫体呈“S”形E、尾端膨大呈伞状18、关于钩虫卵形态结构的错误描述是(A)A、卵壳厚B、无色透明C、椭圆形D、内含4~8个卵细胞E、较蛔虫卵小19、既经口又经皮肤感染的线虫是(B)A、蛔虫B、钩虫C、蛲虫D、旋毛虫E、丝虫20、幼虫经皮肤侵入,成虫寄生于肠道的线虫是(C)A、蛔虫B、鞭虫C、钩虫D、蛲虫E、旋毛虫21、能引起“异嗜症”的线虫是(A)A、钩虫B、蛔虫C、丝虫D、旋毛虫E、鞭虫22、能引起皮炎的线虫是(B)A、蛔虫B、钩虫C、丝虫D、蛲虫E、鞭虫23、与钩虫病流行无关的因素是(C)A、带虫者的存在B、粪便污染水土C、蚊的存在D、生食蔬菜E、矿工在污染的矿井内工作24、关于马来微丝蚴形态结构的错误描述是(D)A、虫体表面有鞘膜B、有2个尾核C、体核不可数D、体态柔和自然E、头间隙长度是宽度的二倍25、幼虫有“夜现周期性”的线虫是(E)A、钩虫B、蛲虫C、蛔虫D、旋毛虫E、丝虫26、成虫不在肠道内寄生的线虫是(D)A、旋毛虫B、蛲虫C、钩虫D、丝虫E、鞭虫27、丝虫的感染阶段是(E)A、钩蚴B、感染性虫卵C、微丝蚴D、腊肠蚴E、丝状蚴28、丝虫引起的主要疾病是(C)A、贫血B、肠梗阻C、象皮肿D、肌肉酸痛E、腹泻29、引起离心性淋巴结炎的线虫是(D)A、蛔虫B、钩虫C、蛲虫D、丝虫E、旋毛虫30、诊断丝虫病应检查(B)A、粪便B、血液C、尿D、痰E、脑脊液31、由蚊传播的线虫是(E)A、蛔虫B、旋毛虫C、鞭虫D、钩虫E、丝虫32、生食哺乳动物肉可感染的线虫是(C)A、蛔虫B、鞭虫C、旋毛虫D、蛲虫E、丝虫33、关于线虫成虫形态结构的错误描述是(D)A、虫体呈圆柱状或线状B、雌虫大于雄虫C、虫体不分节D、雌虫尾部弯曲E、有完整的消化道三、吸虫纲34、关于肝吸虫成虫形态结构的错误描述是(C)A、雌雄同体B、口吸盘略大于腹吸盘C、一对睾丸左右排列D、虫体似瓜子仁E、两支肠管较直35、肝吸虫的第一中间宿主是(A)A、豆螺B、川卷螺C、扁卷螺D、钉螺E、福寿螺36、肝吸虫的第二中间宿主是(D)A、狗B、猫C、牛D、淡水鱼E、鸟37、不属于肝吸虫引起的疾病是(E)A、胆道结石B、胆囊炎C、胆管炎D、肝硬化E、贫血38、诊断肝吸虫病应检查(B)A、痰液B、粪便C、血液D、尿液E、肝脏穿刺液39、肝吸虫病流行广泛的主要原因是(E)A、蚊叮咬B、滥用抗生素C、饲养狗等宠物D、粪便污染水源E、食生鱼40、姜片虫卵内含有(C)A、毛蚴B、尾蚴C、卵细胞和卵黄细胞D、囊蚴E、丝状蚴41、含有姜片虫囊蚴的水生植物为姜片虫的(A)A、传播媒介B、第一中间宿主C、第二中间宿主D、保虫宿主E、终宿主42、关于肺吸虫成虫形态结构的错误描述是(D)A、形如半粒黄豆B、口吸盘与腹吸盘大小相同C、子宫与卵巢左右排列D、两个睾丸前后排列E、弯曲状肠管沿虫体两侧向后延伸43、关于肺吸虫卵形态结构的错误描述是(B)A、椭圆形B、最大蠕虫卵C、有卵盖D、含有卵细胞和卵黄细胞E、卵壳厚薄不一44、肺吸虫的第一中间宿主是(B)A、豆螺B、川卷螺C、扁卷螺D、钉螺E、沼螺45、肺吸虫的感染阶段是(A)A、囊蚴B、尾蚴C、丝状蚴D、微丝蚴E、毛蚴46、肺吸虫病的主要病原检查是(B)A、取痰液查童虫B、取痰液查虫卵C、取粪便查成虫D、取尿液查虫卵E、十二指肠引流液查虫卵47、关于血吸虫成虫形态结构的错误描述是(D)A、雌雄异体B、雌虫比雄虫细长C、雄虫睾丸多达7个D、雌虫有抱雄沟E、无肛门48、关于血吸虫卵形态结构的错误描述是(C)A、椭圆形B、卵壳薄C、有卵盖D、卵壳旁有一侧棘E、卵内含毛蚴49、无卵盖的虫卵是(C)A、肝吸虫卵B、肺吸虫卵C、血吸虫卵D、姜片虫卵E、钩虫卵50、血吸虫卵内含有(E)A、囊蚴B、尾蚴C、丝状蚴D、微丝蚴E、毛蚴51、不寄生于人体消化道却可以从粪便排出虫卵的寄生虫是(D)A、丝虫B、旋毛虫C、姜片虫D、血吸虫E、蛲虫52、血吸虫的感染途径是(A)A、经皮肤感染B、经蚊叮咬感染C、经口感染D、经胎盘感染E、经吸入感染53、血吸虫的主要致病阶段是(B)A、成虫B、虫卵C、囊蚴D、尾蚴E、毛蚴54、能引起皮炎的寄生虫是(C)A、蛲虫B、肝吸虫C、血吸虫D、姜片虫E、丝虫55、晚期血吸虫病临床表现主要有(E)A、咳嗽、严重贫血B、严重贫血、腹泻C、腹水、静脉内膜炎D、肝硬化、皮炎E、腹水、肝硬化56、血吸虫病在我国主要分布地区是(E)A、长江以北地区B、西北牧区C、东北地区D、华北地区E、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57、血吸虫病最重要的传播环节是(A)A、虫卵污染水源及钉螺的存在B、带虫者和患者居多C、有多种哺乳动物作为保虫宿主D、地方发生洪水或大暴雨E、多种昆虫作为传播媒介四、绦虫纲58、关于绦虫形态结构特征的错误描述是(D)A、乳白色、带状B、背腹扁平C、无消化道D、雌雄异体E、分节、左右对称59、绦虫成虫结构中具有再生能力的是(C)A、头节B、幼节C、颈节D、成节E、孕节60、关于猪肉绦虫成虫头节形态结构特征的错误描述是(D)A、呈圆球形B、有一个顶突C、有四个吸盘D、无小钩E、直径约1mm61、关于带绦虫卵形态结构特征的错误描述是(E)A、呈圆球形B、棕黄色C、胚膜上有放射状条纹D、常见不到卵壳E、内含一个毛蚴62、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中,幼虫寄生于人体组织中的寄生虫是(B)A、蛔虫B、猪肉绦虫C、包生绦虫D、牛肉绦虫E、肺吸虫63、猪肉绦虫生活史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阶段是(C)A、成虫B、虫卵C、囊尾蚴D、六钩蚴E、孕节64、可查到猪囊尾蚴的标本是(D)A、尿液B、粪便C、痰液D、皮下结节E、血液65、牛肉绦虫的感染阶段是(C)A、虫卵B、六钩蚴C、囊尾蚴D、囊蚴E、包囊66、透明胶纸法适于检查(A)A、牛肉绦虫B、丝虫C、猪肉绦虫D、细粒棘球绦虫E、血吸虫67、丝虫不在人体内寄生的寄生虫是(B)A、猪肉绦虫B、牛肉绦虫C、细粒棘球绦虫D、旋毛虫E、肺吸虫68、细粒棘球绦虫的终宿主是(A)A、狗B、人C、猫D、羊E、家禽69、细粒棘球绦虫的中间宿主是(C)A、猫B、狗C、羊,牛D、鱼,虾E、鸟类70、成虫不在人体内寄生的寄生虫是(D)A、肺吸虫B、猪肉绦虫C、牛肉绦虫D、细粒棘球绦虫E、旋毛虫71、不能见于人粪便中的寄生虫卵是(B)A、猪肉绦虫卵B、细粒棘球绦虫卵C、牛肉绦虫卵D、血吸虫卵E、肺吸虫卵72、细粒棘球绦虫的感染阶段是(E)A、囊尾蚴B、六钩蚴C、棘球蚴D、成虫E、虫卵73、细粒棘球绦虫的致病阶段是(C)A、成虫B、虫卵C、棘球蚴D、六钩蚴E、囊尾蚴74、人患棘球蚴病最常见的器官是(D)A、心B、肺C、脑D、肝E、脾五、根足虫纲75、关于溶组织内阿米巴大滋养体的错误描述是(B)A、运动活泼B、内、外质分界不明显C、含有红细胞D、有伪足E、有一个泡状核76、溶组织内阿米巴生活史的基本过程是(A)A、包囊—滋养体—包囊B、包囊—大滋养体—小滋养体C、大滋养体—小滋养体—包囊D、滋养体—包囊—滋养体E、小滋养体—大滋养体—包囊77、溶组织内阿米巴寄生部位是(C)A、小肠B、直肠C、结肠D、胃E、脾78、溶组织内阿米巴的致病阶段是(D)A、一核包囊B、二核包囊C、四核包囊D、大滋养体E、小滋养体79、溶组织内阿米巴的感染阶段是(E)A、小滋养体B、大滋养体C、一核包囊D、二核包囊E、四核包囊80、溶组织内阿米巴的感染途径是(A)A、经口感染B、经皮肤感染C、经接触感染D、经胎盘感染E、经吸入感染81、对人体致病力较强的阿米巴是(A)A、溶组织内阿米巴B、结肠内阿米巴C、微小内蜒阿米巴D、布氏嗜碘阿米巴E、哈氏内阿米巴82、最常见的肠外阿米巴病是(B)A、阿米巴肺脓肿B、阿米巴肝脓肿C、阿米巴脑脓肿D、皮肤型阿米巴病E、原发型阿米巴脑膜脑炎83、诊断慢性阿米巴痢疾首选方法是(C)A、饱和盐水漂浮法B、自然沉淀法C、碘液染色法D、直肠镜检查E、透明胶纸法84、确诊阿米巴痢疾患者的主要依据是(D)A、粪便中查到白细胞B、粪便中查到红细胞C、粪便中查到小滋养体D、粪便中查到大滋养体E、粪便中查到包囊85、可能检出溶组织内阿米巴包囊的标本是(E)A、脓血黏液便B、水样便C、肝脓肿穿刺液D、肺脓肿穿刺液E、成形便86、检查可疑急性阿米巴痢疾患者粪便的首选方法是(D)A、自然沉淀法B、硫酸锌离心浮聚法C、透明胶纸法D、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E、饱和盐水漂浮法87、关于阿米巴痢疾流行的错误描述是(E)A、带虫者为传染源B、可由蟑螂传播C、包囊抵抗力较强D、农村感染率高于城市E、只有儿童、老年人可受到感染88、溶组织内阿米巴病主要传染源是(D)A、阿米巴肝脓肿患者B、阿米巴肺脓肿患者C、阿米巴脑脓肿患者D、慢性阿米巴痢疾患者E、急性阿米巴痢疾患者89、人体感染痢疾阿米巴后大多数表现为(A)A、带虫者B、阿米巴肝脓肿C、阿米巴肺脓肿D、阿米巴脑脓肿E、阿米巴痢疾六、鞭毛虫纲90、阴道毛滴虫的形态结构特征有(D)A、2个核细胞B、伪足C、动基体D、波动膜E、腹鞭毛和尾鞭毛91、阴道毛滴虫的寄生部位是(B)A、肠道B、前列腺C、肝D、肺E、胆道92、阴道毛滴虫的运动方式是(A)A、螺旋式B、翻滚式C、穿梭式D、直线式E、变形运动93、阴道毛滴虫的感染阶段是(C)A、虫卵B、毛蚴C、滋养体D、成熟包囊E、未成熟包囊94、阴道毛滴虫的致病作用主要在于(E)A、机械性损伤B、代谢产物的毒性作用C、溶解阴道上皮细胞D、产生溶组织酶E、阻碍乳酸杆菌的酵解作用95、阴道毛滴虫的常用病原检查方法是(A)A、直接涂片法B、碘液涂片法C、自然沉淀法D、饱和盐水漂浮法E、动物接种法96、检查蓝氏贾第鞭毛虫感染时标本应选择(B)A、痰液B、粪便C、血液D、尿液E、脑脊液97、检查蓝氏贾第鞭毛虫包囊常用方法是(E)A、直接涂片法B、离心沉淀法C、透明胶纸法D、饱和盐水漂浮法E、碘液染色法98、杜氏利什曼原虫的无鞭毛体主要寄生于人体(C)A、肝细胞B、红细胞C、巨噬细胞D、嗜酸性粒细胞E、胃99、杜氏利什曼原虫的感染阶段是(D)A、成熟包囊B、未成熟包囊C、滋养体D、前鞭毛体E、无鞭毛体100、杜氏利什曼原虫的感染途径是(E)A、经口感染B、经接触感染C、经皮肤感染D、经胎盘感染E、经媒介昆虫叮咬101、确诊杜氏利什曼原虫感染常用的方法是(D)A、取血涂片镜检B、细胞培养法C、取粪便涂片镜检D、骨髓穿刺图片镜检E、取血清做血凝试验102、杜氏利什曼原虫感染者治愈后可产生(B)A、先天性免疫B、终身免疫C、带虫免疫D、免疫耐受E、伴随免疫103、杜氏利什曼原虫的重要保虫宿主是(A)A、犬B、猫C、猪D、羊E、牛104、杜氏利什曼病在我国主要流行于(C)A、长江流域B、沿海地区C、长江以北地区D、长江以南地区E、东北地区七、孢子虫纲105、间日疟原虫最初使红细胞胀大的时期是(A)A、大滋养体B、小滋养体C、裂殖体D、配子体E、子孢子106、间日疟原虫经瑞氏染色后细胞核的颜色是(D)A、无色B、蓝色C、紫色D、红色E、黄色107、间日疟原虫经瑞氏染色后细胞质的颜色是(B)A、无色B、蓝色C、紫色D、红色E、黄色108、鉴别间日疟原虫雌、雄配子体的主要依据市(E)A、疟原虫的外形B、疟原虫的大小C、疟原虫染色后的颜色深浅D、虐色素的分布E、疟原虫细胞核的特点109、疟原虫寄生于人体的部位是(C)A、小肠B、结肠C、红细胞D、白细胞E、肌肉110、疟原虫在生活史中的感染阶段是(C)A、动合子B、卵囊C、子孢子D、裂殖体E、雌、雄配子体111、表示间日疟原虫在红内期裂殖体已成熟是(D)A、被寄生的红细胞胀大B、红细胞内出现薛氏小点C、薛氏小点聚集成团D、裂殖子数目在12个以上E、裂殖体内开始出现疟色素112、疟原虫能在蚊体内继续发育增殖的阶段是(A)A、配子体B、裂殖体C、裂殖子D、小滋养体E、大滋养体113、检查疟原虫应取标本是(E)A、粪便B、痰C、鸟D、脑脊液E、血液114、弓形虫寄生于人体的部位是(B)A、红细胞B、有核细胞C、血清D、脑脊液E、淋巴结115、弓形虫的终宿主是(C)A、人B、犬C、猫D、羊E、猪116、关于弓形虫传播途径的错误说法是(C)A、经口感染B、经输血感染C、经媒介昆虫叮咬感染D、经胎盘感染E、经受损的皮肤黏膜感染117、诊断弓形虫病的常用实验方法是(D)A、动物接种B、体外细胞培养C、骨髓穿刺D、免疫试验E、检测脑脊液压力118、经输血可感染的寄生虫是(B)A、旋毛虫B、疟原虫C、丝虫D、血吸虫E、肝吸虫119、隐孢子虫感染者的病原检查为(A)A、粪便中查卵囊B、粪便中查滋养体C、粪便中查合子D、粪便中查配子体E、粪便中查裂殖体八、昆虫纲120、关于昆虫成虫形态结构特征的错误描述是(B)A、体分头、胸、腹三部分B、有足4对C、足分5节D、有翅或无翅E、有口器121、不属于节肢动物引起的直接危害是(C)A、吸血B、寄生于人体内C、传播疾病D、毒害E、超敏反应122、目前对病媒节肢动物综合防治措施中常用的防治方法是(A)A、环境质量B、化学防治C、生物防治D、遗传防治E、法规防治123、关于蚊形态结构特征的错误描述是(D)A、喙长为头长的几倍B、足细长被以鳞片C、翅脉和脉缘上有鳞片D、有两对翅E、口器为刺吸式124、按蚊属蚊卵的特征是(C)A、纺锤形,单个散开,沉于水底B、纺锤形,有浮囊C、舟形,有浮囊,浮于水面D、橄榄形,散在,沉于水E、长圆锥形,相互粘连成块状125、关于蚊的错误描述是(E)A、蚊生活史为全变态B、雄蚊不传播疾病C、按蚊可传播疟疾D、蚊成虫分头、胸、腹三部分E、蚊可传播地方性斑疹伤寒126、按蚊属雌蚊产卵常选择(D)A、粪池B、污水坑C、污水沟D、大型清洁水体E、小型清洁水体127、关于蚊幼虫的错误描述是(C)A、又称孑孓B、口器为咀嚼式C、按蚊属幼虫无呼吸孔D、胸部不分节E、库蚊属和伊蚊属幼虫有呼吸管128、关于蚊生活史与生态习性的错误描述是(A)A、为不全变态B、产卵于水中C、除成蚊外各期均在水中生活D、仅雌蚊吸血E、当气温低于10摄氏度时蚊开始越冬129、不属于蚊传播的疾病是(D)A登革热 B、丝虫病 C、流行性乙型脑炎 D、斑疹伤寒 E、疟疾130、能区别雌、雄蝇的结构是(E)A、触角B、触须C、足D、唇瓣E、复眼间的距离131、符合蝇幼虫特征的是(E)A、有眼B、前钝后尖C、有呼吸管D、足3对E、腹部分节132、关于蝇的生活史与生态习性的错误描述是(D)A、多为杂食性B、为全变态C、边吃边吐、边排粪便D、幼虫期为孑孓E、多孳生与粪便、腐败动植物、垃圾等地133、蝇的食性多属于(A)A、杂食性B、草食性C、吸血性D、捕食性E、肉食性134、蝇生活习性中与传播疾病有关的是(C)A、有趋光性,白天活动B、有的蝇直接产幼虫C、食性杂,边吃边吐、边排粪便D、多数蝇以蛹过冬E、只有雌、雄蝇交配后可传播病原体135、蝇类传病的主要途径是通过(A)A、污染食物、水源B、叮刺吸血C、伤口D、皮肤E、鼻腔136、蝇可传播的寄生虫病是(E)A、血吸虫病B、钩虫病C、疟疾D、丝虫病E、蛔虫病137、蝇可传播(A)A、伤寒,痢疾B、森林脑炎,登革热C、弓形虫病,牛肉绦虫病D、鼠疫,回归热E、地方性斑疹伤寒,流行性斑疹伤寒138、关于蚤成虫形态结构特征的正确描述是(C)A、口器为刺吸式,翅1对B、背腹扁平,体表有毛C、体侧扁,全身有毛、鬃、刺或栉D、头胸腹融合为躯体E、足4对,后足特别发达139、蚤的吸血习性是(D)A、仅雄蚤吸血B、仅雌蚤吸血C、仅幼虫阶段吸血D、雌、雄蚤皆吸血E、蚤生活史各期均可吸血140、蚤类的习性中与传播疾病无关的是(D)A、对宿主无严格选择B、雌雄均吸血C、边吸血,边排粪D、孳生于动物巢穴E、对温度敏感141、传播鼠疫的昆虫是(D)A、蚊B、蝇C、虱D、蚤E、蜱142、关于人虱成虫形态结构特征的错误描述是(B)A、背腹扁平,无翅B、两侧扁平,口器为刺吸式C、雄虱腹部末端呈“V”形D、雌虱腹部末端呈“W”形E、头部菱形,有触角、复眼各一对143、属于半变态的昆虫是(D)A、蚊B、蝇C、蚤D、虱E、蜱144、虱的吸血习性为(C)A、仅雌虱吸血B、仅雄虱吸血C、雌、雄虱和若虫均吸人血D、仅若虫吸人血E、雌、雄虱吸畜血兼吸人血145、流行性斑疹伤寒的传播媒介是(C)A、蚊B、蝇C、虱D、蚤E、螨146、不属于虱传播的疾病是(E)A、流行性斑疹伤寒B、战壕热C、虱传回归热D、瘙痒、过敏E、地方性斑疹伤寒九、蛛形纲147、硬蜱成虫的基本结构包括(D)A、头、胸、腹三部分B、头部与胸腹部C、头部、胸腹部与尾部D、颚体与躯体E、足体与末体148、颚体的组成不包括(B)A、螯肢B、触角C、须肢D、基E、口下板149、硬蜱生活史中吸血的阶段是(E)A、雌蜱B、雄蜱C、幼蜱D、若虫E、以上均可150、硬蜱吸血产卵的特点是(C)A、雌蜱吸血前将卵一次产完B、雌蜱吸血前将卵多次产完C、雌蜱吸血后将卵一次产完D、雌蜱吸血后将卵多次产完E、雌蜱吸血后停止产卵151、关于蜱的正确描述是(A)A、硬蜱能长久在宿主身上寄生B、硬蜱吸血时间短C、蜱常在人体寄生部位产卵D、蜱对温度十分敏感E、蜱的活动范围大152、软蜱的吸血习性特征是(D)A、仅雌蜱吸血B、仅雄蜱吸血C、雌、雄蜱皆吸血D、各期均吸血、多次吸血E、各期均吸血、仅吸一次血153、关于蜱预防措施的错误描述是(E)A、穿五紧服B、涂驱避剂C、环境治理D、喷洒药物E、勤洗衣被154、关于疥螨成虫形态结构特征的错误描述是(A)A、足4对,细长B、体小,乳黄色C、类圆形,囊状D、螯肢呈钳状 E颚体短小155、关于疥螨的正确描述是(C)A、暂时寄生于宿主表皮B、引起痤疮,皮肤剧烈瘙痒C、皮肤隧道是特有皮损表现D、仅寄生于人体E、通过媒介昆虫感染156、疥螨的主要传播方式是(B)A、经空气传播B、经接触传播C、经食物传播D、经媒介昆虫传播E、经输血传播157、疥螨在人体内寄生主要摄取(D)A、血液B、组织液C、淋巴液D、角质组织E、肌肉组织158、疥疮的实验诊断方法为(E)A、血液涂片检查B、摘除皮下结节检查C、免疫学检查D、粪便涂片检查E、消毒针挑破局部皮肤检查159、防治疥疮无效的措施是(C)A、勤洗澡,勤换衣B、避免与患者直接接触C、注意饮食卫生D、用硫磺软膏涂在患处E、常对患者的衣物做消毒处理160、关于蠕形螨的错误描述是(A)A、为小型暂时性寄生螨B、俗称毛囊虫C、为条件致病性螨虫D、寄生于人的皮脂腺内E、经接触感染161、关于毛囊蠕形螨形态结构特征的正确描述是(B)A、足体细长B、末体占体长的2/3以上C、虫体末端略尖呈锥状D、足呈指状有横纹E、为咀嚼式口器162、蠕形螨感染最常见的部位是(A)A、颜面部B、颈部C、胸部D、腹部E、四肢163、关于蠕形螨生活习性的错误描述是(B)A、主要寄生与人体的颜面部B、喜群居于毛囊内C、对温度较为敏感D、以细胞,皮脂为食E、具有负驱光性164、关于蠕形螨致病作用特点是(D)A、无致病力B、致病力强C、致病力弱D、条件致病性螨虫E、非条件致病性螨虫165、能引起酒渣鼻的是(C)A、蚊B、蝇C、蠕形螨D、人疥螨E、恙螨166、诊断蠕形螨皮炎的方法可采用(B)A、免疫学方法B、透明胶纸法C、活组织检查法D、血液涂片法E、离心沉淀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