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甜柿子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甜柿子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甜柿子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简介:柿原产我国长江流域,柿属于柿树科柿属植物,本属植物作为果树栽培食用价值最高的仅柿一种。

柿耐寒、耐热、耐旱、耐瘠薄,栽培管理容易,结果早、产量高、寿命长(≥100年)、收益大,年平均气温9~23℃(甜柿经济栽培要求年平均气温≥13℃)、成熟期19~26℃、极端低温在-20℃以上的地区均可发展。

柿果是一种大众化的营养保健果品,有多种药用和经济价值。

柿树干直叶大光洁翠绿,人秋果艳叶红,还可作为观赏树木、行道树木及庭院小区绿化树种。

北方已大量栽培,南方绝大多数地区目前还以零星栽培为主。

栽培柿通常分为甜柿和涩柿两大类。

甜柿在较高气温下能在树上自然脱涩(在年均温低于14度的地方,常难产生优质果实),涩柿采下后一般需经处理才能脱涩。

甜柿是我国从日本引进的柿中珍品,有新次郎、富有、伊豆、西村早生等十多个品种。

其营养保健价值高,耐贮运,商品性好,有极好的发展前景。

生产上常见栽培的甜柿品种,有伊豆、一木系次郎、松本早生、次郎和富有等几种。

淮北和长江流域栽培的涩柿品种,有磨盘柿、铜盆柿、灯笼柿、牛心柿、扁花柿、高脚方柿、大方柿、小方柿等。

一、生长习性柿树通常是一种树体高大的落叶乔木。

干性较强,根系深广,枝条常成层分布在中心干上。

但柿树也有中心干不明显的品种,如富有柿和小方柿等,树冠开张,植株较矮小。

柿树萌芽晚,新梢生长期短,生长后期预芽自枯,其下第一芽发育成假顶芽。

成枝力中等。

枝条基部常有隐芽,易产生更新枝。

柿树的一年生枝条可分为结果母枝和发青枝两种。

结果母枝在前端数节着生混合芽,春季混合芽萌发后,抽生结果新梢,并在结果新梢中部的叶胶间开雌花结果。

混合芽以母枝顶端的发育最充实,结果能力也最强。

生长健壮的结果新梢挂果后,在挂果部位以上的梢段先端,仍可继续形成混合芽,成为第二年的结果母枝。

全树大量结果后,随枝条长势变弱,这种继续形成混合芽的能力大为削弱,常使柿树产生大小年结果的现象。

结果枝的着果节上无叶芽,故只有基部或先端无果节上才能抽生更新枝。

生长充实的发青枝抽发新梢后,凡长度在10厘米~30厘米的新梢,当年多数能形成混合芽而转变为结果母枝。

柿树的花有雌花、雄花和两性花三种。

有的栽培品种只着生雌花,有的品种则是雌雄异花同株(雄花多簇生成花序)。

两性花多在野柿上出现。

多数品种单一雌花能够单性结实,不需授粉即能发育成为无核果。

但有的品种(如富有)不经授粉受精,就会严重落花落果,或者产生形小、质劣的柿子。

柿花后2~4周常发生落果现象。

前期落果,连同柿蒂脱落;后期落果,柿蒂残留枝上。

二、建园定植1.选地。

柿树对土壤要求不严,喜光,抗风力弱,生产上要选择背风向阳的地方(pH值4.5~8.6)建园,但以土壤深厚、地下水位在1m以下的砂壤土或粘壤土最佳。

风大的地方建园要营造防风林,以免造成大量落果。

2.挖穴。

栽植密度视土壤、品种而定,坡地或瘠薄地的株行距,涩柿为5~6m×6m,甜柿为4~5m×5m;平地和肥沃土壤的株行距,涩柿为6~7m×7m,甜柿为5~6m×6m。

有条件的地方可在永久树的株间加1株临时植株,实行计划密植。

定植穴的穴面宽、底宽深应分别达到1米、0.8米和0.6米,先经风化,再往植穴回填杂草、表土至八成满,同时回填相当数量的有机肥作基肥。

种植时每穴撒施1-1.5公斤钙镁磷肥,氯化钾0.3kg作基肥,以提高定植质量和生长。

3.栽植。

柿子树栽植最适宜时期为秋季落叶后及春季萌芽前,即2月中旬以前,一般不超过雨水节气,以落叶后尽早栽植最佳,有利于根系的恢复。

甜柿以10--11月份为最佳定植时期,一般以选用野柿6号砧嫁接的良种壮苗为好,每667平方米栽100--120株,并按雌雄株12:1的比例配置好授粉品种。

4、选苗。

建园的苗木要选择品种优良纯正,苗于直立、芽体饱满、根系完整、须根多、茎粗>0.8cm,苗高1m以上且无病虫害的壮苗。

柿根含较多的单宁,受伤后难以愈合,发根难,栽植时要尽量带土,未带土的苗木要蘸上泥浆,切忌伤根过多。

栽后及时浇透定根水,并在根际覆草或覆膜保墒,以提高成活率。

柿树大多数栽培品种具有良好的雌花单性结实特性,可实行单一栽植,以生产无核果实。

但对大部分甜柿、少量涩柿等单性结实力差的品种则需配置具有雄花的品种,甜柿可用禅寺丸、涩柿可用君迁子或野生柿作授粉树,以提高坐果率。

三、土、肥、水管理1、土壤改良。

除定植时挖穴(沟)改土外,每年还应结合秋施基肥进行深翻挖穴,加深、加宽活土层。

生长季节要及时中耕除草,疏松土壤。

幼年园最好在行间间种豆类、花生、蔬菜、马铃薯、药材、绿肥等矮秆作物,成年园则以种植蚕豆、肥田萝卜等冬季绿肥为主,并尽量将间作物残茬翻入土中,增加土壤肥力。

2、合理施肥。

①幼树追肥。

应以氮肥为主,做到薄肥勤施。

栽植第1年,3(春梢发芽)~8月每月浇施1次稀薄肥水,每次株施尿素5~10g+10%腐熟粪水5~10kg;第2年,分别在3月、5月、7月各施1次氮肥为主的速效肥,一般每次株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50~100g;第3年,幼株开始挂果,应增施钾肥和少量硼肥。

3月、5月、7月各施1次氮磷钾三元复合肥150~200g/株,8月停止追肥,并在7月花芽生理分化期对树冠喷施PBO200倍液或15%多效唑150~200倍液,以促进花芽分化。

生长季节要结合病虫防治,对植株多次喷施0.3%尿素+0.3%磷酸二氢钾或50%沼液等叶面肥。

9~10月落叶前要结合扩穴改土施足基肥,株施土杂肥、厩肥、沼渣等腐熟农家肥25~50kg、磷肥0.25~0.5kg、尿素或氮磷钾三元复合肥0.1~0.2kg,以加速成形,提早进入结果期。

②成年结果树施肥。

4--5年甜柿进入丰产期,要施好“三肥”。

即一施花前肥,于3--4月施用,株施尿素100g、硫酸钾100g、磷肥50g、硼砂5g和少量多元微肥;二施壮果肥,于6--7月施用,株施尿素100g、过磷酸钙150g、硫酸钾150g;三施产后肥,于11--12月施用,以有机肥和磷肥为主,为来年丰产提供充足的养分。

全年施肥总量可按生产1000kg果实施纯氮(N)8.3kg、磷(P2O5)2.5kg、钾(K2O)6.7kg的大致标准折算。

9~10月采果前后要及时结合深翻改土重施基肥,施肥量占全年的50%~80%,肥料以农家肥为主,并注意氮、磷、钾肥搭配,一般每株施腐熟农家肥50~100kg,磷肥1.5~2kg,尿素、钾肥各0.3~0.5kg 或氮磷钾三元复合肥0.5~1kg。

施肥后灌透水,落叶前1个月内再对树冠喷2~3次0.5%磷酸二氢钾,以复壮树势,克服大小年结果。

柿树新梢生长较早,根、花、果生长偏晚,追肥宜施得晚,以避免刺激枝叶生长而引起落花落果。

花前肥应在新梢停长后至开花前(又称枯顶期,多在4月上、中旬至5月上旬)进行,肥料以氮肥为主,施肥量约占全年的10%,一般株施尿素或氮磷钾三元复合肥0.3~0.5kg,并在花蕾期或初花期喷1~2次0.3%尿素+0.2%硼砂,以促进花器发育,提高坐果率。

6月下旬至7月上、中旬果实迅速膨大时,要及时追施氮、钾肥为主的壮果肥,施肥量可占全年的10%~40%。

果多的树,一般株施尿素0.5~1kg、钾肥0.3~0.5kg,或氮磷钾三元复合肥1~1.5kg,同时要结合病虫防治隔15天左右对树冠喷1次0.3%尿素+0.3%磷酸二氢钾或50%沼液肥,对施壮果肥不足的晚熟品种还应在9月再补施1次氮、钾肥为主的速效肥,以促进果实增大和花芽分化,提高产量和品质。

3、防涝抗旱。

柿树喜湿润土壤,但根怕积水,忌积水。

南方4~6月多雨季节,要注意开沟排水和雨后的中耕,以保持土壤疏松透气,地下水位至少距地面1m。

7-9月高温少雨季节正值果实膨大期和果实成熟前期,要及时灌水抗旱,以利果实膨大,减轻落果。

每次灌水都要灌透(浸湿)0.8~1m深的土层,做到随灌随排,排水要彻底,使根系主要分布层的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80%,灌溉条件差的园要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伏旱前搞好中耕保墒和树盘覆盖。

四、整形修剪1、幼苗整形。

定植时在苗高0.9--1m处剪断树梢。

当年冬季或早春的休眠期内,选择不同方向、不同层次,但垂直横向距离相同的3根枝条作为主枝,第一主枝离地面40--50cm。

将主枝和主干上的非主枝均剪去枝梢长度的20%。

定植2年后,冬季将非主枝全部剪去,将主枝当年生长量剪去20%,然后剪去侧枝上的细弱、交叉、重叠枝。

最后在离主干分枝部位约50cm 处选一侧向伸展的健壮枝作第一副主枝,并连同其它所留侧枝一道剪去当年生长量的20%。

定植3年后依上法选留第二副主枝,使之形成矮化自然开心形树冠。

生产上可根据品种的生长习性整形,层性强、树冠直立的如磨盘柿、大红柿等大多数品种通常采用主干疏散分层形;而恭城水柿、富有、次郎等干性弱、树冠开张的品种最好采用自然开心形。

主干疏散分层形:主干高1m左右,有中心干。

主枝在中心干上分布成3~4层,第1层主枝3~4个,第2层主枝2~3个,第3、4层主枝1~2个。

上、下两层主枝应错开分布,主枝层内距30~40cm,层间距60~70cm。

各主枝上再配置2~3个交错分布、枝间距60cm左右的侧枝,树冠成圆锥形或半椭圆形。

自然开心形:主干高1.2~1.5m,其上配置3个主枝,即在主干上距地面50~60cm处配置第1主枝,其后按枝间距30cm左右、方位角120°配置第2及第3主枝,每一主枝上再按50~60cm的距离交错配置2~3个侧枝。

主枝与主干的分枝角控制在50°~60°,以保持骨干枝的生长势。

整形期间以轻剪为主,除疏去过密枝外,各级骨干枝上要尽量多留一些枝条作为辅养枝,次年萌芽前将主枝适当短截,并在夏季对新梢进行多次摘心,以利扩大树冠,提早结果。

2、成树修剪。

成年树的修剪主要是要在主枝、副主枝上培养健壮结果母枝。

冬季短截结果枝和部分细弱枝,回缩部分过长副主枝及老结果母枝。

也可在夏季通过扭枝、拉枝、环剥等培养粗而短的结果母枝。

并每年进行轮流更换,对树内膛及时疏去过密枝、重叠枝、细弱枝、徒长枝,确保内膛通透。

树冠高大或枝条交叉阴蔽的成年投产树,要在冬季落叶后进行适度回缩修剪,采用短剪为主,疏缩结合办法,剪去密生枝、交叉枝、徒长枝和病枯枝,促使枝条分布合理,剪成合理树势。

成年树在冬、夏进行2次修剪,以冬剪为主。

冬剪。

冬剪又叫休眠期修剪,即在落叶后至次年春季萌芽前进行,修剪上要做到疏、截、缩相结合,以短截为主。

对骨干枝的延长枝及过高过长的老枝组,要注意及时将其回缩到2~3年生部位,以防树冠交错和结果部位外移。

对密生枝、交叉枝、重叠枝、病虫枝、细弱枝、下垂枝、背上徒长枝、树冠上部及南边的遮光枝都要疏除,保持通风透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