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甜脆柿栽培管理技术及管理年历

甜脆柿栽培管理技术及管理年历

甜脆柿栽培管理技术一、柿树的特征特性柿子分涩柿和脆柿,涩柿通过去涩后才能鲜食,甜、脆果肉嫩,可以加工柿饼、柿片、柿羔点心,脆柿只能鲜食。

目前,在我县推广的主要品种为婉容甜脆柿和脆柿。

柿子是长命树,一次种植终身享受,挂果早,结果基本无大小年。

适应性特别强,PH值4.5-7的土质,年均温13度以上、海拔300米-1600米均可种植,管理粗放,病虫害少于其它果树,种植五年后进入盛果期,一般亩产2000斤-4000斤。

二、柿园的选址和柿树栽植(一)柿园的选择1、无公害柿基地必须选择在生态条件好,空气清新,土壤和灌溉水未受污染的区域。

柿子适宜在我乌蒙山区海拔500-1400米,年平均温度15.5℃—18℃的气候条件下种植。

如海拔高、秋季冷得早的地,果实着色不好,果实肉质粗糙,品质下降,植株病虫害发生重。

2、地形、地势:不能在低洼地和风口处建园;坡度不宜过大,最好先在5-15度的缓坡台地。

柿子喜光,坡向以阳坡为宜。

3、水利条件:要求旱季浇灌水便,雨季排水良好。

无浇水条件的地点不能建园。

4、土壤:应选在土层深厚肥沃、有机质含量丰富、通气性良好,地下水位在1米以下的沙壤土或壤土地段。

土壤PH值4.5-6.8最为适宜。

5、交通:选在交通便的地点建园,但最好距离干线公路500米以上。

(二)柿树栽植1、树苗选择。

我县目前推广的品种主要是甜柿和脆柿,其它引入品种须经农林科技单位试验成功后才能应用推广于生产。

保证I 、II级嫁接苗种植。

苗龄1-2年生,嫁接苗要求苗高50厘米以上,嫁接口以上直径大于0.6厘米,根系长度20厘米以上,须根10条以上。

2、园地规划设计。

要合理规划出作业区,修筑梯田或台地,建好道路、排灌系统,以及防风林带的设置。

3、栽植密度。

定植式有长形栽植、正形栽植、宽行密株计划植等。

株行距采用3x3米,即亩种植73株。

为便于经营管理及技术指导,建园面积以10亩以上为宜。

4、挖窝与回填。

定植挖窝应在栽植前1-2月挖好,以便使窝土经过日晒风化,栽后有利于柿树的生长。

排水便的田、平地或坡地挖长、宽、深各0.8米的大坑,坡地沿等高线挖坑。

在坝区坡度较小的处水田种植,打窝深度0.8米、宽1米。

挖窝时表土、心土分别放置,回土全部用表土,表土量不足则用窝边的耕层表土补充。

每窝施入腐熟农家肥30公斤以上,普通过磷酸钙肥1公斤,分层拌土施入,其中农家肥施在窝的下部和中部,普钙肥60%-70%施在窝的中部,30%-40%施在上部。

特别注意上部的普钙肥应充分拌土均匀。

回填时应高出原地表20厘米,用田种植的视排水难易程度回填土须高于原地面30厘米以上。

回填工作应在栽前10-20天完成。

5、种植时间。

在我区,裸根苗种植从冬季至次年春季前均可。

灌浇水便的地块。

在1月1日至2月20日期间种植是最佳时期。

6、定植。

苗木起苗前3-5天应浇透水一次。

起苗时做到尽量不伤根系。

起苗后及时进行根系蘸泥浆,经保湿包装后尽快到达种植地点。

定植前注意避风遮荫,始终保持根系沁浆湿润,或将苗木临时假植于土壤中。

应及时进行定植。

若土壤干燥,于定植前3-7天先对回填土浇灌一次水为好。

定植时用生根剂(粉)浆根后,挖土深浅以根系疏展不弯曲为宜。

根系围回土要用表层细土。

回土后轻提苗木,使根系疏展、苗木直立或朝风向微倾、嫁接口高于地面5厘米以上。

然后用脚将苗木围土壤适当踏实,修筑锅底形树盘,浇足定根水。

经检查根系无外露现象后,在树盘上覆盖1米见地膜,苗木成活后于5-6月除去地膜。

(三)栽后管理1、栽好后,苗木离地面40-50厘米处剪顶定干,注意剪口芽留在迎风面,并用薄膜将剪口包紧或用油溙满涂。

若苗木未达到定干高度要求的,可暂不定干,但应剪顶促长,待萌芽后,选3个向、部位适合的芽萌发成技,其余的萌芽及早抺除。

2、经常检查土壤湿度,发现土壤过干则需及时浇水,确保成活。

苗木死亡的要补植,根部有萌条的要除萌。

3、抽枝展叶后,应设立防风杆,以防风折或偏冠,并用竹、木棍及时引导枝条向理想的向、适宜的角度伸展,使其早成形、早成园。

4、随着枝叶生长,一般在新梢长10厘米后,应加强施肥管理,每月浇一次粪水;也可少量多次追施速效化肥,前期多施氮,后期多施磷、钾肥,每次、株、施化肥10-20克。

旱季应兑水浇。

5、密切注意病虫害对柿树的危害,(春季以防痰疽为主),对症下药,及时防治。

喷药时可结合叶面喷肥(胺基酸或微量元素)同时进行,一举两得。

四、土肥水管理(一)土壤管理1、合理间种柿树行间可间种蔬菜、药材、豆类、花卉、绿肥等矮秆作物,忌种高秆及攀援作物。

2、深耕熟化甜脆柿为深根性树种,喜欢深厚而疏松的土壤。

为了给甜脆柿根系创造良好的地下营养空间,扩大吸收养分的围,随着树龄的增加,要逐年深翻扩大树盘,增施有机肥,以改善土壤的通气性、透水性和保水性,加速微生物的活动,促进有机养分的矿化,增加土壤肥力,促进甜脆柿的生长发育。

深根时间:幼树落叶后在树冠外侧开环形沟,结果树于采果后在树冠投影下外侧开沟。

为避免少伤根,可一年开挖两个向,以相对向为好,沟深40-50厘米,沟宽10-50厘米。

回填时先将秸秆、杂草等垫底,然后每株用农家肥30-50公斤,加上适量的磷钾肥或磷氮肥与表土混匀,施入沟,将土耙平,作好树盘。

有条件的地树盘可覆盖切碎(15-20厘米)的稻草和麦秆。

3、中耕除草通过中耕除草,可以松破地表结皮,切断土壤毛细管,减少水分蒸发,达到蓄水保墒的作用,为甜脆柿生长提供水分和营养。

天气干旱或灌溉、雨后以松土为主,杂草繁茂的4月至9月以除草为主。

合理间种蔬菜、豆类等上述作物的甜脆柿园,通过对作物的中耕除草和施肥,可以起到以耕代抚、一举两得的效果。

(二)水分管理柿子为乔木树种,技叶茂密,蒸发量大,生长期需水量大。

一般情况下,柿树在发芽,开花和果实膨大期要有足够的土壤水分。

如在发芽期水分不足,新梢生长发育短小细弱,花芽分化不完全,早期落蕾较重;花期水分不足,也会增加落花落果;果实膨大期缺水,不仅落果多,即使保留下来的也是果小肉粗,品质较差。

因此在春季发芽前、开花前和幼果期应注意灌浇水抗旱。

一般每株灌水50-100公斤,以能浸透根群为原则。

其法有沟灌、浇灌、喷灌和渗灌等,可因地制宜,灵活运用。

(三)施肥1、肥料施用原则禁止使用未经有关部门批准登记和生产的商品肥料和新型肥料,不得使用有金属和有害物质的生活垃圾、污泥、医院粪便垃圾和工业垃圾。

使用垃圾必须经过无害化处理后,达到GB8172和GB4284标准才能使用。

化学肥料作追肥在采果前30天停用。

以施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为主,追肥为辅;禁止使用硝酸盐化肥和含氯化肥。

采用平衡施肥,测土配施肥和营养诊断施肥。

2、基肥秋季采果后,开沟施入有机肥和适量磷、氮、钾肥。

甜糯柿对氮、磷、钾三大要素的需求比为1:0.24:0.93为宜。

此时地温较高,可加速有机质的分解;枝叶已停止生长,养分消耗少,而叶片尚未老化,仍然正常进行光合作用,根系还具有吸收和输送养分的能力。

因此,适时施入基肥,有利于养分的积累,提高树体养分的贮藏量,为来年技叶生长、花芽分化、开花座果奠定基础。

堆肥、厩肥、绿肥等均可作为基肥,施入土中,不仅能提高土壤肥力,还可以改良土壤结构,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减轻水肥流失。

3、追肥在甜脆柿生长发育期施入,可分为根部追肥和根外追肥两种。

追肥主要是弥补基肥的不足和因甜脆柿生理活动需要而施入,一般以施用牲畜水粪、沼液和速效性化肥为主。

第一次追肥在3月上旬至4月上中旬,春梢萌芽期至开花前进行;第二次追肥在6月下旬生理落果后进行;第三次追肥在采果前50天左右,于7月下旬至8月上旬对甜脆柿追施壮果肥;第四次追肥于采果后及时进行。

对幼树追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于萌芽后至9月份,每隔20天左右追施一次,前期以有机肥为主,后期以磷、钾肥为主。

4、根外追肥根外追肥(又叫叶面喷肥)。

是根据甜脆柿生长发育的需要进行的一种追肥法。

可单喷,也可结合病虫害防治和农药混合喷施。

常用的有氨基酸、叶面肥、高钾、高钙、高硼(三高)舟牌;98%以上的磷酸二氢钾有机肥,微量元素浓度肥一般以0.05%为宜。

可结合上述追肥时期叶面喷施,大量生长期前喷氮,中、后期喷磷、钾。

盛果树花期分别喷1次0.3%磷酸二氢钾和舟(三高)肥,锌、钙、硼肥。

时间最好选择在早、晚或阴天进行,以减少叶面蒸发,有利于叶面的充分吸收。

5、施肥量根据土壤种类和柿树的年龄不同而异,一般的砂土和粘土应多施有机肥,少施化肥;柿树年龄越大,施肥量相应增加。

不同树龄单株施肥量参考表6、施肥法1、基肥可挖环状、半状或相对向条沟施入,沟宽、深各40-50厘米。

追肥可浅些,10-20厘米深即可,开挖环状沟施入;也可将肥料撒在树盘,结合刨树盘翻入土。

2、其它施肥法:结合灌溉施追肥。

可将杂草、绿肥、作物秸秆等作为基肥,一般在气温高、湿度大的7-9月施入,以利微生物活动,加速有机质的矿化分解。

可以结合扩大树盘进行埋压,也可按四个向,每年轮流一次,将绿肥等拌土施入40-50厘米深的沟中,用土填平压实。

五、整形修剪(一)整形的目的根据甜脆柿品种特性,结合立地条件进行人工诱导,使各主、侧枝合理分布,形成骨架;使各类枝条定向发展,并将树冠控制在一定围,便于操作管理,提高功效;充分利用空间提高光能和肥水的利用率,以达到早实、优质、丰产、稳产的目的。

(二)树形甜脆柿的基本树形以自然开心形和变则主干形为宜,而甜柿、脆柿等树姿开的品种采用变则主干形或疏散分层形为宜。

柿的树姿与树势在个体间差异很大,树形不可强求一致,应根据实际情况因树整形。

(三)整形技术1、自然开心形(图一):主枝数以3个为宜。

一般平地栽培的柿树,主干距地面40-60厘米为宜。

第一主枝与第二主枝的间隔距离在30厘米左右,第二主枝与第三主枝之间的距离为20厘米以上。

坡地栽培的柿树,主干以距地面30-40厘米为宜。

图一自然开心形整形过程2、变则主干形(图二):一般由4个主枝组成,主干距地面60厘米左右为宜。

选留主枝在4-5年完成,主枝不能重叠,也不能平行,第1与第2主枝,第3与第4主枝均成180°,4个主枝成十字形排列。

为了防止劈裂,要选成枝角大的做主枝。

第个主枝上留1-2个侧枝,全树有7个左右即可。

主枝角度同自然开心形。

当最后一个主枝选定后,在其上锯去中央主导干。

图二变侧主干形整形过程3、疏散分层形(图三):双称“主干疏层形”。

干高40-60厘米。

选留6-7个主枝,分3层,第一层主枝3个,第二层主2个,第三层主枝1-2个。

第1-2层主枝间距70-80厘米,第2-3层主枝间距60-70厘米。

第一层主枝间水平夹角120°成枝角50°,层距25厘米。

第二层主枝成枝角45°,距距20厘米。

第三层主枝成枝角40°,层距15厘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