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生物资源-中国金鱼

中国生物资源-中国金鱼


鹤顶红
该品种古代早已闻名,在明代屠隆的《考檗余事》中曾提及。全身洁白 有光,体形宽短,头部着生的红色肉瘤高高耸起,或方、或圆,似仙鹤 红冠,而且仅限于顶部,故名鹤顶红。 尾鳍长大,超过身长,游动时,飘逸洒脱,似仙鹤翩翩起舞,潇洒出 群,其中以肉瘤方正厚实,色泽鲜红者为佳。此鱼入选不易,繁殖后代 中上品者极少,真是千里挑十,百里选一,非常珍贵,为高级金鱼中之 佼佼者。
龙背种
这是按新的分类原则另立的一类,虽然目前出现的品 种不多,但通过杂交,新的品种将会不断产生。
紫朝天龙
朝天龙色彩变化不多,1984年才发现有紫色的。经过两年培 育,体色渐深,身长而尾短,该品种因培育困难而受到重视。
花朝天龙
该品种红白体色需相嵌美妙方受喜爱,且眼球宜平直无高低。
红龙背
该品种从龙睛变化而来,体红色,背上无鳍,与蛋种相似,但眼球凸 出。近年花色和变异逐渐增多。后来出现的有玻璃花龙背、花龙背、银 色龙背等品种。


体短且尾鳍特长,可达体长的一半以上。尾鳍分叉,似燕子尾形,故取 名燕尾。游动时,姿态动人,且身体强健,易于饲养。除红、白以及红 白相间的花色外,还有玻璃花色与彩色燕尾。
我国金鱼品种众多、丰富多彩,并有着无穷无 尽的变化,是中国淡水生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 分;同时,这种活的艺术品教人悠然神往、陶 醉其中、乐而忘倦、怡而忘忧,也是中国传统 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
黄高头
蓝高头
头顶肉瘤发育丰满,色黄如玉,金鱼 之中黄色者不多,被视为珍品。
色彩蓝黑,头顶生有微微隆起的肉瘤,尾 鳍质薄而长大为其特色,游姿潇洒动人。
紫高头
彩色高头
五十年代从紫文鱼中选育而成,肉瘤 以宽高、颜色浓紫者为上品。
各色俱全,具有红、白、蓝、黑四种以上色 彩的视为上品。选用彩色文鱼与红高头杂交 育成,凡红色斑块方正者,均属珍品。
《中国生物资源》课件 Bioresource in China
中国特产的淡水观赏鱼—中国金鱼
钟耀华
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金鱼 中国金鱼被世界誉为“东方圣鱼”,是闻名于世的观 赏鱼,我国饲养金鱼的历史悠久,自南宋时期(公 元968-975年)被发现后,迄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 由于金鱼体形丰满、性情温婉,被誉为幸福、吉 祥、和平的象征,金鱼文化也因此成为我过的一项 传统文化。
彩色蛋球
彩色蛋球于五十年代初育成。对于其五花的体色,近年要求有所提高。 体色中不可少红色,身体短壮似蛋,尾鳍不长,绒球结而圆,色彩红艳 犹如红绒者,方属上品。
紫蛋凤球
紫蛋凤1956年已有出现,体形长圆似蛋,尾鳍长大,而带球的为新变异 品种。
蓝蛋球
虎皮蛋球
红蛋球
花蛋球
红头蛋凤
身体长圆,并有一条既长大又美丽似凤凰的尾鳍,为示其珍贵,故又名丹凤。
凤尾龙睛
为金鱼中最早的品种,尾鳍较长,下垂如凤尾,姿态潇洒动人。花色很 多,其中红色的艳丽无比,养于白色容器中,水色亦为之映红。
喜鹊花龙睛
体色蓝白相间,头、吻、眼、尾鳍均呈黑色,色斑如喜鹊,两色斑纹虽 大小不一,但黑白分明,腹白者尤为上品。
墨龙睛
最早出现的黑色金鱼就是墨龙睛,尾鳍发达,古来闻名。早在公元1592 年出现,初生的金鱼呈青灰色,两个月后逐渐由青灰转成铁色,若继而 能转成如乌绒般的黑色,则成为墨色鱼。每尾鱼褪色的进度快慢不一, 若能始终不变,生长至尺余仍浓黑如墨者,即属珍品。
蛋金
体形短缩,圆似鸭蛋,早在公元1780年已将此类鱼称 作“鸭蛋鱼”。背上无鳍,其他各鳍也很短小,此类中 长鳍的被取名为“蛋凤”,大概是取其尾长似凤凰形之 意。眼平直,不凸出于眼眶外。此类金鱼的生命力强 于龙种、文种,生长速度快,过去曾最多出现过七十 六个品种,故此类中包含的名种较多。
彩色蛋
十八世纪已有记载,属于老品种。唯色彩宜具有红斑,若位于头顶部位 则更佳。
中国金鱼起源于我国普通食用的野生鲫鱼,经过不 断的发展演化形成了多个金鱼品中,目前有6个品 种,分别为:文金(文种)、蛋金(蛋种)、龙金 (龙种)、龙背种和草金(金鲫种)。
文金
该品种是中国金鱼最古老的一种,体形比鲫鱼大为 缩短,鳍部发达,头有宽、窄两类,从上俯视,鱼 体犹如“文”字,故名;总之,由来已久,先后出现 七十余种,其中名种颇多。
红虎头
体型与高头相似,唯头部肉瘤丰满,从头顶一直包向两颊,显得头部宽 而大,且以发育厚实、眼嘴鳃盖均陷入肉瘤内者为贵。日本称之为“荷 兰狮子头”。清时传入日本,红虎头中有的头顶中间隐现王字纹路,有 如虎头;有的因其肉瘤纹路如忠厚长者的额头皱纹,故又名“寿星头”。 凡纹路密布如草莓者更属上品。 红虎头以色泽红艳如火者为贵,尾鳍宜求长大,色亦正红者,尤受观众 喜爱。
花文鱼
彩色文鱼
色彩红白相间,若两色相 嵌,且左右对称,则极、透明鳞和网 透明鳞三种鳞片,体色呈现 红白蓝三种以上的颜色,五 彩斑斓,非常美丽。尤以头 顶具有红艳色斑者为上品。
花高头
高头为国内外最受喜爱的一种金鱼,因其抵抗力强,易饲养,头顶所着 生肉瘤虽也发达,但只限于顶部,好像头顶上戴着顶帽子,故北京、天 津称之为帽子鱼。此类品种色彩变化较多,杭州培育的高头因其肉瘤发 育丰满而享有盛名。


原名纹鱼,早在明末,自从金鱼由池养进入盆、缸饲养后,花色逐渐增 多,人们为了区别于原先的金鱼,于是唤作“纹鱼”,取其身上具有花纹 之意。这在明朝的《考檗余事》中有所记载。 文鱼身体短宽,呈三角形,头尖如鼠头,鳍发达,为文种中最早的品 种,由草金鱼直接演变而来。日本的红琉金即来自于中国红文鱼,原来 仅有红色,经过逐年培育,色彩增多,品种也更为丰富。
狮子滚绣球
是人工选育的品种。普通蛋球均有两个绒球,同等大小,有的仅一球发 育,大而结实,形成单球挂在吻前,游动时,左右摆动,酷似狮子舞绣 球,逗人喜爱。如采用人工修剪抑制其中一只绒球的发育,另一只将会 加速生长。
龙金
龙睛又名龙眼、凸眼,自古以来就被当作金鱼的正 宗,日本称之为“中国金鱼”。在明代宣宗皇帝朱瞻基 御笔所画的《鱼藻图》中就有眼球凸出的金鱼,说明 由来已久。1895年从广东经横滨传入日本。 龙睛体形短,眼球发达,凸出于眼眶外,类似古代传 说中龙的眼睛,其形状多样,如圆球、梨形、圆筒形 以及葡萄形等等,眼球大约在孵化后一个月即逐渐开 始凸出,而最后形成要在两、三个月后,因品种不 同,迟早不一。龙睛的色彩较为丰富。
紫虎头
黄虎头
花虎头
全身青紫,色似古铜,肉瘤 发育丰满,如头戴绒帽,以 背鳍挺拔、尾长似裙、瘤色 浓艳者为佳种。
体形短缩,体色银白,如身 披锦缎,闪闪有光。以眼球 虹彩呈红色(别名火眼)或 红、蓝各一(别名鸳鸯眼) 者,身价尤高。
躯体鳞片呈红白两色, 肉瘤微黄或呈白色。花 虎头的名贵之处在于红 白两色色斑的美妙相 嵌,或左右对称,或斑 点一致,极为难得。
五鳍相逢
金鱼以其色相著称,因而白色金鱼多不受欢迎,而此鱼虽也全身银白, 但所有各鳍却色泽红艳,极具特色。
朱顶紫罗袍
鱼体全身(包括尾鳍)均呈浓紫色,头部肉瘤色泽鲜红艳丽,红紫两色 相嵌极为美妙。可贵的是,眼、鼻膜和嘴均呈黑色,正面酷似天真活泼 的娃娃面孔,所以又被取名为“娃娃鱼”,非常稀少,极其名贵。该品种 从发现至今已有数十年之久,至今仍被誉为世界最珍稀的品种。
草金
金鲫鱼
金鲫鱼古名金鲫,是金鱼的祖先,体形和尾鳍与普通鲫鱼相同,细长而 短小。金鲫鱼体质健壮,抵抗力与适应性强,食性广,不需精细管理, 饲养简便;体长约30厘米,最长可达50厘米。它的颜色除红色之外,还 有银白色和红白花色。 红鲫鱼因长期驯养,常在水面游动,能随人拍手声列队而游;若喂以食 物,还会群集水面争食,作戏水状,非常有趣,适合公园大池饲养。
珍珠鱼
此鱼是著名的品种之一,它不以色相、形态取胜,主要因其身上具有珍珠 般的鳞片而闻名,又称珍珠鳞,外观粒粒如贯珠,用手抚摸之,极似颗粒 饱满的玉米棒,十分奇特眩目。 珍珠乃名贵品种,据传原产广东,清末慈禧太后于北京修建颐和园时,到 处搜集珍奇异物,也从广东运去一批珍珠鱼,后因气候不宜死去,留在广 州的一批由于气候适宜,生长良好,以后又带到上海,经过驯化,各地才 开始得见珍珠鱼。
花高头灯泡眼龙睛
此鱼体色红白相间,可贵的是眼球外透明薄膜微凸,似电灯泡。佳者透 明膜凸出十分明显,极似小电灯泡,十分难得。这种变异只出现在龙睛 种鱼中。
紫蝶尾龙睛
蝶尾红龙睛
蝶尾龙睛为近年龙睛中最受欢迎的品 种。原来仅有黑色,近年又增添了紫 色品种。通过杂交,日后色彩还会增 加,将会更受欣赏。
体色正红,尾鳍十分发达,长度 超过身体一倍以上,比一般蝶尾 鱼还要大,而且尾鳍的分叉深, 游时尾鳍展开,似高贵妇人着长 裙,婆娑起舞,别有风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