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基本粒子间的相互作用
4.2.1、 四种基本的相互作用 一切物质归根结底都是由基本粒子组成的。
基本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属于基本的相互作用。
实践证明,基本的相互作用有四种:
1、引力作用 在宏观上,特别是对于天体,引力作用是极其重要的。
但是,对于基本粒子来说,比起其他相互作用来,引力作用极其微弱,可不予以考虑。
2、弱相互作用 强度远小于电磁相互作用和强相互作用,存在于除光子外所有粒子之间的一种短程用用。
3、电磁相互作用 直接存在于带电的粒子之间。
4、强相互作用 存在于夸克之间。
介子或重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夸克间强相互作用的间接表现,核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即核力属强相互作用。
这四种的基本相互作用,按由强到弱排列,它们的相对强度为
强相互作用 电磁相互作用 弱相互作用 引力相互作用
1 210- 1410- 3910-
正像电和磁是电磁相互分用的两个不同的表现方面一样,科学家们认为,电磁和弱相互作用两者是电-弱相互作用的两个不同的表现方面。
近年来,电弱统一的理论获得了成功。
传递相互作用的粒子 相互作用的本质是什么呢?在电学部分,我们知道,带电粒子是通过电磁场传递力的。
电磁场的传播就是电磁波,其量子是光子。
所以,带电粒子是通过交换光子发生相互作用的。
传递相互作用的粒子又称媒介子。
光子是一切带电粒子间电磁相互作用的媒介子。
轻子之间不存在强相互作用。
轻子或重子之间都存在弱相互作用。
弱相
互作用的媒介子又称为中间玻尔色子或弱介子。
理论预言有 +W 、-W 、
和30Z 种弱介子。
它们的质量都很大,自旋都等于1,在本世纪80年代,这三种媒介子先后被实验所证实。
夸克之间存在强相互作用。
强相互作用的媒介子称为胶子。
胶子的静质量为0,电荷为0,自旋等于1,但带有色荷。
夸克或胶子都没有被分离出来而直接观测到。
为什么没有单个的夸克出现呢?理论上认为,夸克之间的相互作用随着夸克之间的距离增加而加大,以致巨大的撞击能量未分离开夸克,而产生了两个或三个夸克组成的强子。
这个理论又称为夸克的禁闭理论。
按照这个理论,单个夸克是不能从强子中分离出来的。
§4、3 其他
4.3.1、、黑洞
黑洞是指光子无法脱离其引力,因而接收不到从它射出的光子,所以称为黑洞。
可以认为光子具有质量
2c hv
m =。
设星体是一个质量为M ,半径为R 的均匀球。
则质量为m 的光子在星球表面所受到的引力为
222c R hv M G R Mm G f ⋅⋅=⋅=
光子以光速c 作半径为R 的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R c a 2
=。
当引力大于
向心力时,光子不会外溢,即f>ma 有:
R c c hv R c hv M G 2
222⋅>⋅⋅
从上式可得
c R c Gm R =<
2 可以认为
2c Gm R c =就是黑洞的临界半径(从广义相对论所得结论为
22c Gm
R c =)。
对于太阳,可结算它演变成黑洞时的临界半径的数量级为m 310。
假定我们所在的宇宙就是一个黑洞,即我们不可能把光反射到我们的宇宙之外。
所以即使在宇宙之外还存在空间,还存在天体的话(这完全是一种假设),那么外面的天体看我们的宇宙就是一个“大黑洞。
试从这一假定估算我们宇宙的半径。
解 设宇宙质量为M ,半径为R ,则
P R M ⋅=334π
由于黑洞的临界半径为 2c Gm
R c =。
所以 m Gp c R c 26212
10)3(==π。
4.3.2、引力红移
引力红移是指由于引力作用,我们观察星体的光比星体表面发射的光波变长。
因此可见光波长最长的光是红光,也即光谱向红端移动,称为引力红移。
根据广义相对论的等效性原理,引力质量和惯性质量是等价的。
光子能量以及光子—地球系统的势能满足能量守恒定律。
即光子的能量如引力势能为常数,而光子的能量E=hv ,引力势能为
mgz 。
其中2c hv
m = ,所以当高度改变 z ∆ ,频率就会改变v ∆
z c
hv z mg v h ∆⋅=∆=∆-2 即 2c z
g v v
∆-=∆
这说明频率v 发生了红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