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预制装配式检查井施工技术

预制装配式检查井施工技术

重庆路快速路工程
预制装配式检查井施工技术
编制单位:
编制时间:
1 施工工艺流程:
准备工作→测量放线→沟槽开挖→预制检查井基底处理、垫层施工→底板、井室吊装、盖板吊装→井室内流槽浇筑→管道与检查井衔接→回填井室→井口处理→井盖安装。

2 准备工作
施工现场应做到场地平整,方便进出机械,并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吊装作业,
配备人员上下沟槽的通道等。

由于在沟槽边进行施工,确保边坡稳定,沟槽内不得存水。

2.1 人员准备:
现场人员均应持证上岗,上岗前项目部应对现场作业人员进行技术及安全
交底。

2.2 材料准备:
检查井共包含圆形检查井、矩形检查井、扇形检查井、跌水井、闸槽井。

根据井周接入管的管径、数量、转角、覆土厚度等条件选用井室、井筒、
调节环等。

以上产品需提前联系厂家定做,确保满足施工要求。

预制装配式构件、水泥、混凝土等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提供产品的合格证,标明生产厂家、强度等级、型号、批次和生产日期等。

构件进场需提前进行预制构件的外观检查及其他材料复检。

3 施工要点
3.1 测量放线:用全站仪进行检查井定位,水准仪进行高程复核。

3.2 沟槽开挖、基底处理:
沟槽开挖,按照设计图纸及施工规范进行开挖。

根据井深不同,分情况提出不同地基承载力要求。

检查井地基承载力必须满足设计要求,遇有松软地基时,应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报监理、业主等审批。

基底承载力经检验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垫层施工。

3.3 垫层施工:
垫层为C15素混凝土。

垫层浇筑前需进行检查井及管线位置定位,撒定位轴线。

垫层浇筑前圈定浇注范围,并设置模板,应保证垫层高程、厚度、尺寸。

井室吊装前在垫层上涂抹找平砂浆,以便使检查井更好与垫层接触。

找平砂浆为20mm厚,施工配比为:1:3。

3.4 底板、井室拼装、盖板吊装:
机械:使用16T或以上汽车式吊车;
操作人员:沟槽内4-5人稳管,挂钩2人、指挥1人。

3.5 流槽施工:
流槽可采用C15素混凝土浇筑或采用M10水泥砂浆砌MU10粉煤灰砖。

当流槽为混凝土时应分两次浇筑,第一次浇注至流水底,第二次浇筑形成流槽。

井室内混凝土采用C15素混凝土,流槽表面采用20mm厚1:2水泥砂浆分层抹面,抹面应压实,平整顺直。

3.6 管道与检查井衔接
安装检查井后应同时安装预留支管,预留支管的管径、方向、高程应符合
导则要求。

管道接入前,需对井室预留孔洞进行凿毛处理,以外漏石子为宜。

管口座浆具体做法为:
在混凝土管道伸进井室前,在管道下部120度范围内座防水砂浆,砂浆为1:2防水水泥砂浆,厚度为20mm。

(当采用其他管材时,可参照混凝土座浆施工。


管道安装时应保证不强烈碰撞井壁。

管道下沉时挤压防水砂浆促使饱满,以外溢为宜。

管道与井接口封堵处理:
砂浆填塞分内外两侧,封堵内侧完毕后,从外侧填塞砂浆。

填塞砂浆直至饱满。

为防止渗水,建议在井壁和管道间抹三角灰(1:2防水砂浆),宽度保持在5-6cm为宜。

接缝处砂浆凝结硬化期间应加强养护,并不得受外力碰撞或震动。

3.7 闭水试验
外观、高程等检查合格后,进行闭水试验。

3.8 井室回填
根据设计及规范要求,井周回填材料应采用中粗砂、石粉或粒径不大于3cm 的碎石等易于压实的、水稳性好的材料。

应设置试验段,对回填厚度、夯击遍数进行总结确认。

相同的回填材料,每铺筑1000m2,应取样一次,每次取样至少应做两组测试;回填材料变化或来源变化时,应分别取样检测。

检查井井周回填应在管线及检查井验收合格后进行,必须在检查井水泥砂浆达到设计强度时,方能进行井周回填施工。

井室周围的回填,应与管道沟槽回填同时进行,不便同时进行时,应留台阶形接茬。

回填时肥槽内应无积水,不得带水回填,不得回填淤泥、有机物及冻土。

回填土中不得含有石块、砖块及其它杂物。

回填时应采用分层对称回填,不得使井室、井筒等构件产生损伤、位移和倾斜。

压实采用柴油夯等小型夯实设备;
回填材料含水量应严格控制在最佳含水量±2%,并确保回填材料压实后与井壁紧贴。

井室周围回填压实时应沿井室中心对称进行,不得漏夯。

3.9 井口处理(逆作法)
盖板完成后,用钢板(1000mm×1000mm×10mm)进行覆盖,再进行路基、基层及沥青下面层施工,待沥青下面层碾压成型后,刨除如设计图的倒梯形圆环状基层料和沥青面层料。

刨除后根据路面标高在盖板上安装调节环。

调节环尺寸为调节环规格为高度100mm、150mm、200mm、250mm、300mm、350mm六种规格,以满足不同覆土深度要求。

调节环安装后,安装钢制筒式模板,然后分层浇筑C40混凝土,以每层100mm 为宜,混凝土坍落度不宜大于160mm ,浇筑时采用振捣棒振捣,严禁扰动钢筋及内模。

在浇筑最后一层混凝土前,埋设井支座,混凝土需充满支座周边凹空处。

埋设井支座后同时预埋固定钢筋,预埋固定钢筋按导则要求埋入支座预留孔,每个支座不少于4个,混凝土浇筑至沥青面顶层下60mm,覆盖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混凝土终凝后,应将混凝土表面浮浆清除并拉毛。

下面特别具体阐述井支座安装:
井支座位置调平
安装井盖时,带轴井盖的开启方向应与车辆行驶方向相反。

支座高程应结合路面高程、坡度、沥青摊铺方式等确定。

井盖验收要点:
采用“十字”线检测井盖安装高度,拉线时应在支座上形成4个检测点,以控制线为准,复核线只作为验证。

井盖安装高程必须准确无误,高程允许偏差为5mm,出现不合格,必须返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