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今对联欣赏

古今对联欣赏

一、古今对联欣赏1.灰洒江河,看不尽波涛,涓滴都是人民泪;志华日月,信无际光焰,浩气长贯福州天。

当代画家范增挽周恩来。

上联言周恩来留下遗言:将他的骨灰洒在祖国的江河里和土地上,并极言人民群众无比悲痛的心情。

“看不尽江涛,涓滴都是人民泪”,这是何等令人心碎的情景啊!下联言周恩来总理功昭日月,德配天地,浩气长存,永垂不朽。

2.奠山河于磐石,登人民于衽席,反殖反霸反帝反修,老瘁一身当大任;建社会以繁荣,措政治以休明,不怠不骄不卑不亢,勋名千古仰先知。

现代诗人张伯驹挽周恩来。

上联重写周恩来的伟大事业,大意为,周恩来一生致力于使人民政权巩固,使百姓生活幸福,在反对殖民主义、霸权主义、帝国主义、现代修正主义方面,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下联重在写周恩来的崇高品德和深远影响,突出了周恩来“无私功自高,不矜威益重”的伟大形象。

3.君等入地登天,争取民主,争取自由,但凭赤手空拳,洒尽人间血泪;我亦痛心疾首,反对独裁,反对贪佞,悉本侨胞公意,只求国跻三强。

爱国华侨陈嘉庚挽李公朴、闻一多。

上联写烈士,对烈士“但凭赤手空拳”,为“争取民主,争取自由”,“洒尽人间血泪”,敢于“入地登天”、舍身成仁的精神表示无限的景仰。

下联写自己,对烈士的被害、对国事的日非深感“痛心疾首”,对蒋介石集团的独裁统治和官场的“贪佞”横行,公开表示反对,同时,表达了侨胞希望祖国强大起来,与苏、美、英三国平起平坐的强烈愿望。

4.李君为生活编者,闻君为死水作者,生死云何哉!生为才人,死为雄鬼;右面有朝廷王师,左面有野战义师,朝野如此耳!朝有灾黎,野有饿殍。

胡厥文挽李公朴、闻一多。

上联哀悼死者。

“生活”指李公朴创办的或参编的《读书生活》或《大众生活》,《死水》指闻一多的诗集。

“生为才人,死为雄鬼”化用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诗意,对死者以高度赞扬。

下联痛斥当局。

“朝廷王师”指国民党军队,“野战义师”指共产党军队,“灾黎”指灾难深重的劳苦大众。

下联后两句将矛头直接指向国民党统治集团。

5.个中小寄闲情,待移来五岳精灵,供之几席;此处已非故国,且分取南冠涕泪,洒向花枝。

书法家邓散木赠周瘦鹃。

上联中“五岳精灵”意谓五岳代表了中华民族的精魂。

大意为花圃中小寄闲情,将五岳名山精灵再现于盆景之中,供之于几案之上,以慰忧民爱国之思。

下联中“南冠”代称囚犯。

大意为这里已是沦陷的孤岛,我辈只能与日占区里形成形同楚囚的同胞同挥悲愤之泪,用以浇灌花枝。

6.笔墨留声遗万代;风流艺海看今朝。

张爱萍题兰亭右军词。

上联写王羲之书法艺术在历史上的影响。

“笔墨留声遗万代”极言王羲之在书坛上的崇高地位。

下联写书法艺术在当代的发展。

“风流”,指作品超逸美妙。

下联极言书法艺术在当代取得了极大的成就。

7.奈何铁马金戈,仅争得偏安局面;至今山光水色,犹照见一片丹心。

文学家王蘧常题杭州岳庙。

上联写岳飞在抗金战争中节节胜利,为什么只换得大宋一个偏安的局面呢?上联发问,问而不答,让游人自己去思考作答。

下联写身后岳飞。

意为800年来,西湖的山光水色,仍映照着岳飞的赤胆忠心。

下联赞扬,但不说人们如何赞颂他,却说山光水色也在印证他的一片丹心。

8.救国有心,嗟壮志未酬,捷报频传身竟死;回天无力,恨权奸构陷,长城自毁罪难逃。

臧克家题岳飞庙联。

上联对岳飞救国有心、立功身死寄予同情。

下联对权奸卖国、自毁长城表示深切的痛恨。

此联语句铿锵,掷地有声,洋溢着爱国主义气氛。

9.撼山抑何易,撼军抑何难,愿忠魂常镇荆湖,护持江汉雄风,大业先从三户起;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怕死,奉谠论复兴家国,留得乾坤正气,新猷端自四给张。

民主革命家孔庚题武昌蛇山岳飞亭联。

上联写南侵金兵与岳飞统帅的岳家军作战,屡战屡败,感叹说:“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抑何”,或许,多么。

下联有人问岳飞:天下何时太平?岳飞答曰:“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天下太平矣!”“谠论”正直的言论。

此联以史带论,用典贴切,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色彩,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10.宗派开新,名垂宇宙丹青手;园亭依旧,恸绝平生兄弟交。

作家、教育家台静农挽画家张大千。

上联说张大千在艺术上的伟大成就。

其作品融会贯通前人法度,自成风格,作者称其在艺术上“宗派开新”。

下联叙说作者与张大千兄弟般的终生友谊。

“园亭依旧”指张大千在台湾的故居。

作者曾常常造访张大千住宅,如今,“园亭依旧”,人去楼空,自然不能不令作者深感“恸绝”。

11.焚毒冲云霄,正气壮山河之色;挥旗抗敌寇,义勇夺魑魅之心。

军事家郭化若题林则徐纪念馆。

上联写林则徐焚毁鸦片之事,沉重地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表明了中国人民对鸦片的深恶痛绝和反抗侵略的决心,所以,作者赞扬林则徐虎门销烟是“正气壮山河之色”。

下联写林则徐挥师抗敌。

鸦片战争爆发后,林则徐督率两广军民严守海防,使英军进犯广东的阴谋未能得逞,特别是三元里严惩了英国侵略者,所以作者说“义勇夺魑魅之心”。

12.文章西汉两司马;经济南阳一卧龙。

政治家李尔重题武侯祠。

上联大决为,论文学应推重西汉的司马迁和司马相如,二人在文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下联大意为,论经邦济世应推重南阳的卧龙先生。

“经济”指经世济民、治理国家。

上联是为下联作陪衬的,所以整联是赞美诸葛亮的管理才能。

13.话尽燕山,沉诗冤海;胸怀日月,遗惠生民。

画家吴作人挽邓拓。

上联写邓拓蒙受的冤屈。

“话尽燕山”指邓拓的著作《燕山夜话》,此书受到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的欢迎,却被反革命集团打成“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大毒草”。

下联写邓拓的功德。

“胸怀日月”指取拓胸怀宽广,“遗惠”指把仁爱遗留给后世或后人。

14.覆地翻天,纪元重开新史;空前绝后,人物且看今朝。

现代诗人张伯驹挽毛泽东。

本联化用毛泽东的诗词,如上联“覆地翻天”由《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天翻地覆慨而慷”而来;下联“人物且看今朝”是从《沁园春•雪》中“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化用而来的。

此联采用正对格式,对仗工整,化用得体,格调雄浑,抑扬顿挫,激昂悲壮,含义深刻。

15.名既大,谤亦随焉,学术之争,犹有待千秋定论;健则行,倦即睡耳,哲人遽萎,究难消一代沉哀。

梁寒操挽胡适。

上联着眼于死者在学术上的影响,既肯定了死者在文坛上声望遐迩、资望深隆,又指出了有人对他有不同的看法,甚至有攻击、诽谤之词。

作者认为,“名既大,谤亦随焉”,这是正常现象,因此“学术之争,犹有待千秋定论”。

应当说这一见解是公正、公允之论。

下联落笔于对死者的沉哀。

“哲人”,智慧卓越的人,指胡适。

“遽萎”突然去世。

“究难消一代沉哀”,表明了胡适去世带来的广泛影响。

16.敌乎?友乎?余惟自问;知我?罪我?公已无言。

现代作家徐懋庸挽鲁迅。

上联作者自问,我到底是鲁迅先生的敌人,还是他的朋友呢,这我只有问自己了。

下联是说先生生前看到我的好处、坏处,都不吝批评,但现在是“无言”了,在我是不能再接受教诲了。

17.多少前尘成噩梦,五载哀欢,匆促永诀,天道复奚论,欲死未能因母老;万千别恨向谁言,一身愁病,渺渺离魂,人间应不久,遗文编就答君心。

陆小曼挽徐志摩。

上联追念夫妇共同生活5年的恩恩爱爱,伉俪情深,时光飞逝,失声哭出“天道复奚论”,哀怨悱恻,无以复加,继之以哭诉“欲死未能因母老”,直抒胸臆,毫无矫情,悲愁之态,跃然纸上。

下联写小曼立志将志摩的著作编成全集出版,这既符合死者生前的愿望,也是作为未亡人力所能及的明智选择,是其“答君心”表现。

这说明作为诗人的遗霜,是何等理智,作此决断,确使人感到爱情的巨大力量。

18.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

朱自清自题联。

此联是唐代李商隐名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翻新。

然而作者反其意而用之,推陈出新,完全改变了原句伤感、失落的情调,透出一股青春不老的洒脱。

虽然此联对仗有欠工稳,但辞不害意,仍不失为一副蕴含深刻的佳联。

19.写白话文,传白话神,能使普天下读者如亲謦亥;为青年师,向青年学,愿告吾辈中悫士共守仪型。

语言学家郭绍虞挽朱自清。

上联写朱自清对白话文运动“写文”“传神”的贡献。

下联写朱自清与青年的关系,号召忠厚诚实的人学习朱自清的榜样,向朱自清看齐。

20.承龠州,启梅村,一代文章在娄水;继东林,匹几社,千秋山斗仰天如。

胡厥文题张溥故居。

上联赞扬张溥的文学成就。

“龠州”指王世贞,“梅村”指吴伟业,二人都是太仓人。

一“承”一“启”,肯定了张溥“一代文章”的地位。

“娄水”指太仓。

下联称颂张溥节操的高洁。

“东林”指东林党人,“几社”指明末知识界的知名团体。

张溥倡导复社,自称继承东林党人,也舍身成仁。

一“继”一“匹”,表现了张溥及其复社同仁高卓的文品和高尚的节操。

21.井底孤蛙,小天小地,自高自大;厕中顽石,不中不正,又臭又顽。

抗日将领续范亭刺阎锡山、蒋介石。

上联言阎锡山、蒋介石孤陋寡闻,见识浅陋。

下联言他们立场顽固,臭名远扬。

22.生也千古,死也千古;功满三秦,怨满三秦。

杨虎城题革命公园联。

上联赞扬死难军民将一切献给革命事业,生生死死都名垂青史。

下联中“功满三秦”是赞扬死难军民;“怨满三秦”是说北洋军阀军队在陕西犯下的暴行,引起天怒人怨、千夫所指。

23.魑魅魍魉残余,知法网有漏;琴瑟琵琶坑尽,问民权何存。

社会活动家李德全挽“一二•一”烈士联。

上联将杀害师生的国民党军警特务指斥为“魑魅魍魉残余”,并进而提出这些杀人凶手“知法网有漏”,从而揭露出惨案发生的原因不在于这些杀人凶手本身,而在于国民党制度,把矛头直指国民党独裁政权。

下联指国民党当局绞杀进步的文化教育事业,与历史上“焚书坑儒”的反动政策无异。

“问民权何在”,直接为民权呼吁,号召人民为维护、结束专制而起来斗争。

24.一生超是非毁誉祸福而前行,万古云霄终独往;举世正困辱憔悴悲哀而无告,八方风雨适安归。

叶恭绰挽孙中山联。

上联讲孙中山先生。

孙中山一生为实现自己的革命理想,屡仆屡起,愈挫愈奋。

“终独往”不是独来独往,而是独领风骚,出类拔萃之意。

下联讲孙中山的死。

言天下尚为太平,孙中山辛劳一生,宜其安息,死得其所。

25.东海望澎台,风景不殊,举目有河山之异;南天留祠宇,雄图虽渺,称名则妇孺皆知。

许世英南安郑成功祠联。

上联说台湾。

大意为:站立海边,翘首东望,大陆与台湾风景虽没有不同的地方,但是台湾全岛及澎湖列岛,因中国在中日甲午中日战争中失败,已割让给了日本,举目之中,自然有河山变色之感。

下联说祠。

大意为:郑成功的家乡永远留下了纪念他的庙宇,他收复台湾后反清复明的雄图虽没有实现,但他的英名却妇孺皆知。

二、古今名人自题、自勉联赏析1、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上联表明林则徐自己接人待物的态度:必须有大海一样的胸怀,对人有所宽容,兼听各种不同的意见,从善如流。

下联说明自己立身行事的原则:要成就一番事业,应像千仞石壁,排除一切私心杂念。

2、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