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空间光调制器

空间光调制器


液晶以凝集构造的不同可分成三种: ●向列型(nematic)液晶
●近晶型(smectic)液晶
●胆甾醇型(cholesteric)液晶
液晶的基本性质


液晶的取向效应
液晶的电光效应
液晶的取向效应

液晶具有光学各向异性,沿分子长轴方向上的 折射率不同于沿短轴方向上的折射率。 如果沿分子长轴方向上的折射率大于沿短轴方 向上的折射率,称为正性液晶,反之称为负性 液晶。 对基片表面处理,可使液晶分子平行于基片且 容易排成同一方向。如:摩擦定向方法。

写入信号把信息传递到SLM上相应位置,以改变SLM的 透过率分布的过程——寻址。

当写入信号为电信号时,采用电寻址的方式
通过SLM上两组正交的栅状电极,用逐行扫描的方法,把 信号加到对应的单元上,又称:矩阵寻址 一对相邻的行电极和一对列电极之间的区域构成SLM的最 小单元——像素


电寻址方式是光-电混合处理系统。有以下缺点 :

2、磁光空间光调制器

原理:根据磁光效应(法拉第效应) 法拉第效应材料:在外加磁场作用下,光学性质通过极化 发生变化
3、液晶的扭曲效应及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 TFT-LCD

液晶材料:最为广泛的一种电光效应材料。介于 固态和液态之间的一种物态,它具备液体的流动 性,又具备固态晶体的排列性质。液晶状态可以 向结晶态和液态相变。变为结晶态时,不仅具有 分子取向的有序性,而且分子重心具有周期平移 性;变为液态时,失去分子重心周期平移性,也 失去了分子取向的有序性,成为完全无序状态。


空间光调制器的分类

按照读出方式的不同分为: 按照输入控制信号的方式: 按其在系统中的位置区分:
反射式 透射式 光寻址(OA-SLM) 电寻址(EA-SLM) input-SLM processor-SLM output-SLM
光寻址:模拟的非像素单元构成,光-光转换。 电寻址:单个分离的像素组成,电-光实时接口器件。模 拟和数字两类。
空间光调制器
1、概论

光学信息处理系统处理光波荷载的信息。这些信息用光波 的某一参数的空间分布来表征:强度、相位、偏振。 光波荷载信息的特点: 光波频率高,可允许信号本身有很宽的带宽。 光波是独立传播,两束或多束光可以在空间交叉而互不干 扰。信息可以多通道并行或交叉传播。 光波以并行方式传递所载荷的信息。信息处理具有大容量、 高速度的特点。
阴极射线管耦合液晶光阀
6、线性电光效应和PROM器件
7、数字微反射镜器件和数字光处理
DMD是微机械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相结合。 特点:可集成化。




常用的空间光调制器

电寻址空间光调制器 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 磁光空间光调制器MOSLM 数字微反射镜器件DMD 光寻址空间光调制器 铁电液晶空间光调制器FLC-SLM 液晶光LCLV、阴极射线管-液晶光阀CRT-LCLV 微通道板空间光调制器MSLM Pockels光调制器
●胆甾型(cholesteric)液晶 此类型液晶是由多层向列型液晶堆积所形 成,为向列型液晶的一种,也可以称为旋 光性的向列型液晶,因分子具有非对称碳中 心,所以分子的排列呈螺旋平面状的排列, 面与面之间为互相平行,而分子在各个平 面上为向列型,液晶的排列方式,由于各 个面上的分子长轴方向不同,即两个平面 上的分子长轴方向夹着一定角度;当两个 平面上的分子长轴方向相同时,这两个平 面之间的距离称为一个pitch(螺距)。 cholesteric液晶pitch的长度会随着温度的 不同而改变,因此会产生不同波长的选择 性反射,产生不同的颜色变化,故常用于 温度感测器。

电信号是时间串行信号,所以电寻址是串行寻址。 电寻址通过条状电极来传递信息,电极尺寸的减小有一个 限度,所以像素尺寸也有限度。 电极本身不透明,所以像素的有效通光面积与像素总面积 之比——开口率较低,光能利用率比较低。 数字式微反射镜器件DMD是一种新型的电寻址空间光调 制器。




当写入信号为电光信号时,采用光寻址的方式。 光寻址的空间分辨率通常高于电寻址。 光寻址是并行寻址方式。 光寻址的SLM一般是反射式。

光波荷载信息的特点:

光波频率高,可允许信号本身有很宽的带宽。 光波是独立传播,两束或多束光可以在空间交叉 而互不干扰。信息可以多通道并行或交叉传播。 光波以并行方式传递所载荷的信息。信息处理具 有大容量、高速度的特点。



空间光调制器:Spatial Light Modulator(SLM),一种对光 波的空间分布进行调制的器件。 空间光调制器含有许多独立单元,它们在空间排列成一维 或二维阵列,每个单元都可以独立地接收光信号或电信号 的控制,并按此信号改变自身的光学性质(透过率、反射 率、折射率等),从而对通过它的光波进行调制; 通过吸收调制振幅,通过折射率调制相位,通过偏振面的 旋转调制偏振态等等。 空间光调制器研究和开发的主体:材料研究、器件设计和 制造、系统应用。


●向列型(nematic)液晶
液晶分子大致以长轴方向平行配到,因此具有一维 空间的规则性排列。此类型液晶的粘度小,应答速度快, 是最早被应用的液晶,普遍的使用于液晶电视、笔记本 电脑以及各类型显示元件上。
●近晶型(smectic)液晶
具有二维空间的层状规则性排列,各层间则有一维的顺 向排列。一般而言,此类分子的黏度大,印加电场的应 答速度慢,比较少应用于显示器上,多用于光记忆材料 的发展上。




控制这些单元光学性质的信号称为:写入信号(光信 号或电信号)。 射入器件并被调制的光波称为:读出光。 经过空间光调制器后的输出光波称为:输出光。 写入信号应含有控制调制器各单元的信息,并把这些 信息分别传送到调制器相应的各单元位置上改变其光 学性质; 当读出光通过调制器时,其光学参量(振幅、强度、 相位或偏振态)就受到空间光调制器各单元的调制, 结果变成了一束具有新的光学参量空间分布的输出光。
有源矩阵驱动液晶显示器
4、液晶显示器在非相干光信息处理中 的应用——大屏幕投影电视
5、液晶光阀

光寻址空间光调制器通常为液晶光阀 混合场效应
液晶光阀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光照时,光敏层的电导 率发生变化,产生一定 的阻抗分布。
优点:结构紧凑、在室 温下操作、驱动电压低、 功耗小等。 缺点:响应速度慢。
偏振光在扭曲介质中的传播

正型器件:上侧的偏振片光轴与 上侧基板处的液晶取向平行,下 侧的偏振片光轴与下侧基板处的 液晶取向平行。

自然光自上基板至下基板入射液 晶屏,不加电场时光线通过第一 块偏振片变为平行上基板处液晶 取向的偏振光,偏振光被液晶层 旋光,转过90°后正好与下基板 处偏振片的光轴相平行,可以透 过,作为显示器的亮态;

加电场时液晶分子沿电场方向竖起, 原来的扭曲排列变为垂直平行排列, 偏振光与垂直排列的液晶不作用, 透过第一块偏振片的偏振光通过液 晶层时偏振面不再发生旋转,到达 出射端的偏振片时,偏光轴与出射 光的偏振方向垂直,光被截止,呈 现暗态。

如果电场不特别强,液晶分子处于 半竖立状态,旋光作用也处于半完 全状态,则会有部分光透过,呈现 中间灰度。这就是液晶显示器的工 作原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