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活动灯笼美术教案【篇一:灯笼艺术教案】灯笼美术教案中班活动目标:1、学习废物利用来装饰灯笼。
2、能够按老师的要求正确地制作灯笼。
3、能够合理配色、制作色彩鲜艳的灯笼培养幼儿对制作灯笼的兴趣。
活动准备:瓶盖大小一样若干、剪刀、绣花美丽的灯笼。
今天,老师也要和你们做了一盏自己的灯笼,它是什么样子的?是用什么来做的呢?二、观察操作材料和步骤图,了解制作灯笼的方法。
1、观察材料,了解其用途。
2、观察步骤图,了解制作灯笼的方法。
3、尝试用穿的方法来制作红灯笼。
4、手提灯笼,相互欣赏。
【篇二: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小灯笼的聚会】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小灯笼的聚会活动名称:小灯笼的聚会目标:1、用直线和围圈的方法做成各种灯笼。
2、能大胆地想象并尝试独立设计灯笼的图案。
准备:1.长方形色纸,长纸条。
2.蜡笔,剪刀,浆糊。
过程:1.出示各种各样灯笼的图片,幼儿展示自己带来的玩具小灯笼。
提问:图片上的灯笼你都见到过吗?有些什么颜色?灯笼外面的图案是怎么样的?(有的是彩色的,有的上面有很多图画好像们看的连环画。
有的上面写字的,是让你猜谜语的)什么时候人们会挂上灯笼?(国庆节,元宵节各种喜庆的节日)灯笼能用什么材料来做?(布,塑料,纸)2、教师示范讲解小灯笼的制作方法。
u教师出示灯笼的范例。
看一看,老师的小灯笼是用什么材料做的?(纸)上面有些什么图案?你们想不想自己做一个小灯笼呢?u展示制作步骤。
u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先在纸上画上你自己设计的图案,注意把有图案的一面对着自己。
剪的时候注意不要剪到底。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帮助个别能力差的幼儿。
3)探索除了这样剪,你还能想出更多的制作方法吗?鼓励幼儿大胆尝试,讨论交流。
u展示幼儿作品。
教师与幼儿一起布置,开一个小小灯展。
相关内容:幼儿园教案|教育论文|[1][2]下一页幼儿园管理|幼儿园环境布置|幼儿园工作计划|幼儿园教育随笔【篇三:发光纸手工优质灯笼大班教案】篇一:大班教案制作花灯【活动目的】1、学习在一定范围内大胆地进行作画,并正确使用剪刀,制作简单的灯笼。
2、喜欢参与手工活动,初步体验制作灯笼的快乐。
【活动准备】1.教师自制的小灯笼。
2.蜡光纸、剪刀、笔、彩线、胶水、纸杯、饮料瓶、抹布等。
【活动过程】导入:孩子们你们知道正月十五是什么节日?(元宵节)在这个节日里你们吃过什么?(汤圆)玩过什么?(灯笼、烟花??)1、教师出示自制的灯笼提问:你们觉的这几个灯笼漂亮么?(好漂亮)和你们元宵节买的灯笼有什么区别?(我们买的灯笼是用电池,还带音乐,这个是用蜡烛的;图案也不一样颜色也不一样??)你能看出这几个灯笼用什么材料制作的?(纸杯、饮料瓶、彩纸)那你们知道什么时候人们会挂上灯笼?(国庆节,元宵节各种喜庆的节日)2、观察操作材料,了解制作灯笼的方法(1)观察材料,了解其用途今天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各种材料,现在你可以和你的好朋友商量一下用什么材料也制作一个漂亮的灯笼呢?(幼儿互相讨论制作灯笼所需的材料)(2)教师讲解示范制作灯笼的方法先选定材料——用铅笔画图案再用剪刀剪下——在材料的对称边穿上毛线——毛线上绑上小木棍——最后把蜡烛固定在灯笼中间。
(3)教师交代要求,幼儿操作。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个别能力差的幼儿。
3、展示作品手提灯笼,相互欣赏、相互交流。
【活动延伸】开展《正月十五打灯笼》的民间游戏。
【活动反思】新《纲要》中指出:活动要来源与幼儿的生活,开展幼儿感兴趣的事情。
这不孩子们对今天的活动表现得非常好,尤其是在讨论选用材料时他们的奇思妙想让我震惊。
还有在制作过程中他们敢于尝试利用自己的方法及材料进行制作,极大的发挥了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
还有在作品展示时,孩子们大胆的讲述自己的灯笼。
在这自然的环境中为孩子们营造愿意表达的氛围,使他们轻松的表达自己的心声。
从而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篇二:大班公开课手工制作:灯笼课题:制作灯笼教学时间:2011-10-18 教学地点:佛昙中心幼儿园教学班级:大二班班级人数:43人执教人:林雅芬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看图示折长方形的基础上,进一步折出灯笼,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
2.培养幼儿对系统化折纸的兴趣,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
重点难点:对准折痕对折,反角向外拉直。
二、活动准备:1.方形纸2. 灯笼折纸范例一份。
三、活动过程: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依次出示灯笼折纸范例:小朋友看一看这些是什么?好玩吗?想不想知道它们是怎么折出来的? 2.教师示范操作,幼儿操作,交代要求。
灯笼制作过程:(1)将正方形纸张对折成“长方形”,还原。
(2)对准还原后形成的折痕,左右再分别对折。
(3)折出四个小角,再向反方向折。
(4)折出四个角(反角)。
(5)反过来,反角向外拉直;翻面,灯笼就折好了。
3.分发纸张,教师边示范幼儿跟着教师步骤进行操作。
幼儿按教师示范来折纸,教师观察幼儿,进行个别辅导,遇有大部分幼儿都不会折的步骤,可中途停止,集体讲解演示后再折。
4.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展示作品,让幼儿欣赏、评价,看看谁折的好。
篇三:幼儿园大班手工活动:四角灯笼幼儿园大班手工活动:四角灯笼方法:将裁成同样尺寸的四个正方形,按图80-1至图80-6折叠四个平面灯笼,将折好的四个平面灯笼口粘合,四个灯笼座粘合,成为立体的四角灯笼,用棉线提梁,皱纹纸作穗。
步骤:图一正方形纸两边向中心折叠图二反过来,按虚线将两端向里折图三按虚线及箭头方向折叠图四按虚线将四个角向后折图五将上下两个小角拉开压平图六按虚线折好图七完成图篇四:大班亲子活动:制作灯笼大班亲子活动:制作灯笼活动目标:1、通过亲子制作活动提高幼儿动手能力的同时增进亲子感情。
2、亲子共同感受新年的快乐气氛。
活动准备:1、家长自备各种自作灯笼的材料:如,彩纸、彩色鸡毛、花边等。
2、班级准备:剪刀、胶水、双面胶、橡皮筋。
3、舞曲音乐《新年好》活动过程:1、家长和幼儿准时到达班级教室。
2、主持人致开幕词。
3、亲子制作“美丽的灯笼”(1)主持人教授制作方法。
(2)各家庭自由制作,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动脑设计,在制作过程中让幼儿动手参与。
4、制做完成后,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灯笼展示。
5、一起挂灯笼(在音乐声中结束活动)篇五:大班个别化学习活动《剪灯笼》案例分析大班个别化学习活动《剪灯笼》案例分析大班个别化学习活动《剪灯笼》案例分析案例背景:孙老师指导的个别化学习《剪灯笼》,其目标为:1、感受剪纸民间艺术的美,了解挂灯笼是中国喜庆时的习俗之一。
2、发展手部精细动作,提高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活动准备:灯笼图片(圆形、椭圆形、正方形、长方形、菱形、葫芦形等),剪刀、手工纸、废纸篓。
玩法分别为剪单个灯笼和双灯笼。
案例描述:描述一:师:把欣赏过的动物放到哪里?放回到盘子里。
(师边讲,幼儿边做)幼a:给我一把剪刀。
(教师将操作篮递给幼儿,幼儿分别从中拿了剪刀和记号笔。
)幼a:(边讲边剪)我是这样剪的,我和老师不一样。
(教师及时用微笑回应)师:你们今天想剪单个还是双个的?幼:(有的回答单个,有的回答双个)师:可以啊,不一样的也可以。
(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师:(其中一个幼儿笔没水了,教师提醒到)换一头试试。
师:教师将操作篮放到桌子中间,并告诉幼儿剪下的废纸放在筐子里。
幼b:“我剪完了”师:剪完了是吧?这是单个灯笼,并且鼓励说:要不要再挑战双个灯笼,剪两个灯笼试试看好不好?幼儿看了看材料,点点头,但她并没有继续挑战,而是等到老师第二次巡视时又鼓励了一次才继续操作。
(另外一个孩子也剪好了单个灯笼,教师同样鼓励着幼儿继续挑战双灯笼。
描述二幼儿a:我的灯笼剪坏了。
师:(老师直接说)这个纸是不是太小了?要不要换一张大一点的?把小纸放旁边,拿一张大纸。
但幼儿坚持拿着小纸操作。
幼儿c:我的灯笼剪坏了,但是我不记得从哪开始剪了。
案例分析:活动中教师能及时鼓励幼儿挑战自己,这样的指导对于幼儿剪纸能力的提升有着不可忽视的力量,及时有效的鼓励是促进幼儿进一步发展的最佳方式。
教师的指导活动也存在着不足之处。
大班美术活动中的常规应是长期以来形成的良好习惯,活动物品的摆放应是师幼提前做好的准备工作。
描述一中,教师在观察现场帮助幼儿递剪刀和记号笔,这完全是幼儿可以独立完成的事儿,至于废纸放在哪、记号笔没水了,作为大班幼儿他们有自己独立思考并解决这一小问题的能力,这也是生活和学习中已经逐渐养成的良好卫生和习惯,诸如此类的常规如果存在问题完全可以在活动总结时提出,而不是在活动中一一帮忙和提示。
活动的总结不光是针对观察对象,更可以面对全班幼儿总结,这样就可以避免孩子们玩游戏时反复出现同样的问题,教师也不用反复的对每位幼儿重复同样的问题。
描述二中,孩子在出现问题时和遇到困难时,教师没有给予孩子思考和探索的时间,直接指出问题所在,并急于指出正确的解决方法。
我想活动的重点应是观察幼儿是否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否能否思考灯笼被剪成两半的原因、能否先构思后剪、能否多次打开并折回后再改进,以及有困难能否向同伴、教师求助等能力。
但教师的指导行为对幼儿以上能力似乎没有太大帮助。
此活动让我们看到了自己平日里的观察和指导能力的欠缺,我们的方式和方法或多或少的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都是有待改进的。
因此,我们还需进一步学习和努力提高观察指导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